更新时间:2025-07-17 02:00:22 | 信息编号:70075 |
成都十大经典小吃,你吃过几种?快来看看组图
有人言:北京人讲究面子,追求自尊;上海人偏爱情调,彰显高雅;广州人注重食材,讲究原味;成都人追求味道,注重口感。成都人对美食情有独钟,无论何种菜肴,美味即是佳肴。今日可驾车至郊外双流品尝兔脑壳,明日又能前往郫县品尝“蒋排骨”。成都居民对美食的狂热促使当地餐饮业蓬勃发展,任何踏入成都的外地游客,无不被这里的川菜和小吃所吸引。若在成都游玩而不品尝当地美食,总让人感觉像是到了宝藏之地却空手而归。
成都的小吃确实值得一谈,其种类繁多,享誉全国,即便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也难以尽数。麻辣鲜香、色泽红亮的夫妻肺片(位于成都市总府路23号),酸辣适中、肉末香脆的担担面(成都市后子门),以及红味香辣、白味汤鲜的钟水饺(成都市提督街7号),都是当地的美食代表。历史悠久、选材讲究、味道悠长的赖汤圆(成都市总府路27号),粉条爽滑、口味浓郁的复兴肥肠粉(成都青石桥北街30号),还有张老五川北凉粉(八宝街)、龙抄手等,大街小巷都能找到的卤肉锅魁、宜宾燃面、灯影牛肉、蛋烘糕等,种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
成都街头巷尾小吃琳琅满目,若要一一探寻,难免耗时费力。若想省事,不妨直接前往位于春熙路南段6-8号的龙抄手或上东大街134号的成都小吃城。这里提供15元、20元、30元、40元等多种价位的小吃套餐,几乎囊括了成都所有知名小吃。不说吃的事,单是瞧见那些形态各异的碗碟摆满桌面,便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不禁感叹,来到成都若是胃不好,那可真是件麻烦事啊。
成都小吃十大经典
一、陈麻婆豆腐
陈麻婆豆腐,被誉为国家认证的《中华老字号》知名老店。这家店铺的创立可追溯至清朝同治初期,即1862年,它位于成都北郊的万福桥畔。最初名为陈兴盛饭铺,其掌勺之人是陈春富的妻子。陈家制作的豆腐色泽鲜艳,牛肉粒口感酥脆,味道麻辣香酥,口感嫩滑,烫而不失形状,充分展现了川菜的风味。因此,陈家豆腐的名声迅速传遍各地,吸引了众多食客纷至沓来,文人墨客也常在此聚集。有人看到陈氏脸上的麻点,便戏称其为“陈麻婆豆腐”,此说法不胫而走,很快成为佳话。因此,那家饭铺被称作“陈麻婆豆腐店”。到了清朝末年,陈麻婆豆腐已成为成都知名的美食。
二、毛血旺
七十年前,在沙坪坝磁器口古镇的水码头,有一位姓王的屠夫,他每天都会将卖肉后剩余的碎肉以低价出售。王的妻子张氏觉得这样做十分浪费,于是便在街头摆起了售卖杂碎汤的小摊。她用猪头肉、猪骨和豌豆熬制汤底,再加入猪肺叶、肥肠,最后放入老姜、花椒和料酒,用小火慢慢炖煮,使得汤的味道格外鲜美。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氏在杂碎汤中直接加入了鲜生猪血旺,结果发现血旺越煮越嫩滑,味道也更加鲜美。这道菜是将生血旺现烫现吃,遂取名毛血旺。
三、夫妻肺片
成都民众耳熟能详的一道特色佳肴。据传,在上世纪30年代,成都少城周边,有一位名叫郭朝华的男子,他与妻子共同从事凉拌牛肺片的制作与销售。他们夫妻二人亲自操持,穿梭于街巷之间,手提篮子叫卖。因其制作的凉拌肺片工艺精湛,风味独特,颇受众人喜爱。为了与普通的肺片摊点相区别,人们便将他们称为“夫妻肺片”。开设店铺后,在食材选择上更加精细,牛肉、心脏、舌头、肚子、头皮等丰富食材取代了起初单一的肺部,品质不断提升。为了保留这道菜肴的原始口感,"夫妻肺片"的名称至今未变。
四、二姐兔丁
二姐兔丁在成都享有盛誉,其特色在于肉多骨少,不包含兔头,调料采用二姐独家的秘制配方,味道鲜美,令人回味无穷。二姐的“兔”系列还包括五香卤兔、红板兔以及麻辣兔丁等美味佳肴。此外,二姐兔丁店还提供红油鸡块、蒜泥白肉、凉拌肺片、五香蹄筋等多种多样的凉菜。
五、老隍城
老隍城传统锅魁总店所售锅魁种类繁多,风味各异,诸如鸡片锅魁、牛肉锅魁、蒸肉锅魁、肺片锅魁以及素菜锅魁均是其招牌产品。此外,该店还特别推出了独具特色的牛尾汤。尽管它售卖的是传统小吃,但店内餐桌透明,壁纸洁白,环境清爽,颇具现代时尚感。
六、担担面
担担面,成都的一大特色小吃,以面粉为原料,经擀制、煮熟,再拌以炒制的猪肉末。面条细薄,卤汁香酥,味道咸鲜微辣,香气四溢,让人回味无穷。这道美食在四川地区广为流传,常作为宴席上的小点。其中,陈包包的担担面尤为著名,它源自自贡市,由一位名叫陈包包的小贩在1841年首创。因其最初是以挑担沿街叫卖的形式出现,故得此名。往昔,成都街头巷尾的担担面,常以一铜锅分隔为二,一边煮面,一边炖鸡或蹄膀。而今,重庆、成都、自贡等地的担担面,大多转为店铺经营模式,却仍保留着传统风味,其中成都的担担面尤为突出,其特色尤为鲜明。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提醒: 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娱乐之家人才站上看到的! | |
发布者所在地区(仅供参考):,IP:10.1.139.142 |
成都十大经典小吃,你吃过几种?快来看看组图
有人言:北京人讲究面子,追求自尊;上海人偏爱情调,彰显高雅;广州人注重食材,讲究原味;成都人追求味道,注重口感。成都人对美食情有独钟,无论何种菜肴,美味即是佳肴。今日可驾车至郊外双流品尝兔脑壳,明日又能前往郫县品尝“蒋排骨”。成都居民对美食的狂热促使当地餐饮业蓬勃发展,任何踏入成都的外地游客,无不被这里的川菜和小吃所吸引。若在成都游玩而不品尝当地美食,总让人感觉像是到了宝藏之地却空手而归。
成都的小吃确实值得一谈,其种类繁多,享誉全国,即便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也难以尽数。麻辣鲜香、色泽红亮的夫妻肺片(位于成都市总府路23号),酸辣适中、肉末香脆的担担面(成都市后子门),以及红味香辣、白味汤鲜的钟水饺(成都市提督街7号),都是当地的美食代表。历史悠久、选材讲究、味道悠长的赖汤圆(成都市总府路27号),粉条爽滑、口味浓郁的复兴肥肠粉(成都青石桥北街30号),还有张老五川北凉粉(八宝街)、龙抄手等,大街小巷都能找到的卤肉锅魁、宜宾燃面、灯影牛肉、蛋烘糕等,种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
成都街头巷尾小吃琳琅满目,若要一一探寻,难免耗时费力。若想省事,不妨直接前往位于春熙路南段6-8号的龙抄手或上东大街134号的成都小吃城。这里提供15元、20元、30元、40元等多种价位的小吃套餐,几乎囊括了成都所有知名小吃。不说吃的事,单是瞧见那些形态各异的碗碟摆满桌面,便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不禁感叹,来到成都若是胃不好,那可真是件麻烦事啊。
成都小吃十大经典
一、陈麻婆豆腐
陈麻婆豆腐,被誉为国家认证的《中华老字号》知名老店。这家店铺的创立可追溯至清朝同治初期,即1862年,它位于成都北郊的万福桥畔。最初名为陈兴盛饭铺,其掌勺之人是陈春富的妻子。陈家制作的豆腐色泽鲜艳,牛肉粒口感酥脆,味道麻辣香酥,口感嫩滑,烫而不失形状,充分展现了川菜的风味。因此,陈家豆腐的名声迅速传遍各地,吸引了众多食客纷至沓来,文人墨客也常在此聚集。有人看到陈氏脸上的麻点,便戏称其为“陈麻婆豆腐”,此说法不胫而走,很快成为佳话。因此,那家饭铺被称作“陈麻婆豆腐店”。到了清朝末年,陈麻婆豆腐已成为成都知名的美食。
二、毛血旺
七十年前,在沙坪坝磁器口古镇的水码头,有一位姓王的屠夫,他每天都会将卖肉后剩余的碎肉以低价出售。王的妻子张氏觉得这样做十分浪费,于是便在街头摆起了售卖杂碎汤的小摊。她用猪头肉、猪骨和豌豆熬制汤底,再加入猪肺叶、肥肠,最后放入老姜、花椒和料酒,用小火慢慢炖煮,使得汤的味道格外鲜美。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氏在杂碎汤中直接加入了鲜生猪血旺,结果发现血旺越煮越嫩滑,味道也更加鲜美。这道菜是将生血旺现烫现吃,遂取名毛血旺。
三、夫妻肺片
成都民众耳熟能详的一道特色佳肴。据传,在上世纪30年代,成都少城周边,有一位名叫郭朝华的男子,他与妻子共同从事凉拌牛肺片的制作与销售。他们夫妻二人亲自操持,穿梭于街巷之间,手提篮子叫卖。因其制作的凉拌肺片工艺精湛,风味独特,颇受众人喜爱。为了与普通的肺片摊点相区别,人们便将他们称为“夫妻肺片”。开设店铺后,在食材选择上更加精细,牛肉、心脏、舌头、肚子、头皮等丰富食材取代了起初单一的肺部,品质不断提升。为了保留这道菜肴的原始口感,"夫妻肺片"的名称至今未变。
四、二姐兔丁
二姐兔丁在成都享有盛誉,其特色在于肉多骨少,不包含兔头,调料采用二姐独家的秘制配方,味道鲜美,令人回味无穷。二姐的“兔”系列还包括五香卤兔、红板兔以及麻辣兔丁等美味佳肴。此外,二姐兔丁店还提供红油鸡块、蒜泥白肉、凉拌肺片、五香蹄筋等多种多样的凉菜。
五、老隍城
老隍城传统锅魁总店所售锅魁种类繁多,风味各异,诸如鸡片锅魁、牛肉锅魁、蒸肉锅魁、肺片锅魁以及素菜锅魁均是其招牌产品。此外,该店还特别推出了独具特色的牛尾汤。尽管它售卖的是传统小吃,但店内餐桌透明,壁纸洁白,环境清爽,颇具现代时尚感。
六、担担面
担担面,成都的一大特色小吃,以面粉为原料,经擀制、煮熟,再拌以炒制的猪肉末。面条细薄,卤汁香酥,味道咸鲜微辣,香气四溢,让人回味无穷。这道美食在四川地区广为流传,常作为宴席上的小点。其中,陈包包的担担面尤为著名,它源自自贡市,由一位名叫陈包包的小贩在1841年首创。因其最初是以挑担沿街叫卖的形式出现,故得此名。往昔,成都街头巷尾的担担面,常以一铜锅分隔为二,一边煮面,一边炖鸡或蹄膀。而今,重庆、成都、自贡等地的担担面,大多转为店铺经营模式,却仍保留着传统风味,其中成都的担担面尤为突出,其特色尤为鲜明。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发现更多资讯 >>
友情链接:
娱乐之家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