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8 11:02:01 | 信息编号:70623 |
特色优质产品受热捧,四川造名品闪耀入关东
——2018川货新春大拜年(沈阳站)活动侧记
长白山麓,渤海之滨,物华天宝。
2017年12月29日,在辽宁沈阳,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携手四川省人民政府驻沈阳办事处共同承办了一场盛大的活动。该活动包括川货新春大拜年启动仪式以及川味中国城的开业庆典。四川,被誉为天府之国,承载着巴蜀大地48.6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携带着千余种独具特色的优质“四川造”产品,跨越两千多公里的路程,来到辽宁,向辽宁人民展示并推广“四川造”产品的独特魅力。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的交流与协作,不仅延续了之前“四川制造”产品走向世界的传统,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与探索,或许将为更多“四川制造”产品携手“走出去”开辟新的道路,同时也有望进一步拓宽对外交流的领域,促进共享发展,推动产业间的深度融合,从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抱团入关东
特色优质“四川造”受青睐
时值隆冬,寒风料峭。
沈阳中街,这座位于城市心脏地带的街道,堪称我国最早形成的商业集聚地,享有“亚洲第一街”的盛名,每日吸引着约四十万人的商业客流;而与之相邻的豫珑城旅游商业综合体,正是努尔哈赤的“汗王宫”以及其第十五子多铎的“豫亲王府”的旧址,与沈阳故宫、张氏帅府以及正在规划中的九门遗址公园相互映衬,历史底蕴深厚,文化气息浓郁。
位于这片被誉为“皇族龙脉,风水宝地”的沈阳中街豫珑城三楼,有一处面积约15000平方米的川味中国城,这是一条集川味文化与旅游特色于一体的商街,它于2017年12月29日盛大开业,正式迎接四方来客。
踏入川味中国城,这里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装饰风格,别具一格的街区古韵盎然,同时又充满时尚气息,几乎占据了豫珑城三层楼面的所有铺位;店面装饰和主打产品均以正宗的四川传统文化和美食为核心,涵盖了川酒、川茶、码头火锅、双流兔头、柴火鸡、天府掌柜、蜀品堂、熊猫屋、蜀绣等多种川渝特色美食饮料和文创体验,成为了一个集“吃、喝、玩、乐、游、购、娱”于一体的“四川造”食品饮料及川味文化的综合平台。这里汇聚了数十家“四川造”知名品牌企业,产品种类超过1000种。
品尝一口香辣可口的川菜,啜饮一杯清新可人的川茶,畅饮一杯醇厚柔滑的川酒,领略古蜀地的风土人情、川剧的变幻脸谱、老成都的风光影像,观赏工艺美术家的精心创作、美食大师傅秀的精湛厨艺,近距离体验独特的巴蜀文化和风味,使络绎不绝前来休闲游玩的沈阳市民与游客倍感愉悦。
边走边品鉴,四川佳酿与美食,以及那独特的麻辣风味,让我尽情享受了美食盛宴。即便不至四川,也能品尝到地道的川味,而且价格公道,十分划算。沈阳市民王先生满脸喜悦地表示。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悠闲漫步,他满载着十几种精选的“四川制造”特色产品,心满意足地离去。
落地生根
探路“四川造”常态化“走出去”
值得关注的是,川味中国城在沈阳的设立,或许将为“四川制造”的食品和饮料,以及更广泛的产业、企业和产品,开拓“走出去”的新机遇。
此次在沈阳举办的川货新春大拜年活动,标志着四川工业界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川造”产品拓展国际市场的战略部署,同时也是我们推动企业、产品,尤其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一个创新实践。省经信委市场处的相关负责人这样表示。
以往,“四川造”产品在拓展市场时,多是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展示与推广,但并未形成稳定的模式,一旦展示推广活动落幕,其效果便显著下降;然而,川味中国城在沈阳以产业综合体的形式落户,并整合了“四川造”食品饮料产业的多重业态,形成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的格局,共同发展,凭借集群效应的强大影响力,不断向沈阳市民传递着四川美食的独特魅力。
在“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协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新型产业发展框架下,我们正致力于打造“四川造”优质产品的国际拓展网络,推动农业供给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供给质量。相关负责人指出,这种新型格局使得政府的推广手段更加多样化,有助于促进政府与商界的良性互动,能够激发出协同效应,实现整体效益超越各部分之和。同时,“四川制造”的优质产品正逐步拓展至全国市场,这需要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发挥关键作用,深化内部改革,以协调各方资源,为企业注入“寒冬中的一抹温暖”,让当地民众能够“全方位体验幸福生活”。
这种由四川地区产业共同组成的“走出去”模式,具有重要的示范价值,或许能为四川食品饮料产业在其他城市的布局,以及四川其他产业、企业和产品集群的国际化进程,提供值得参考、易于推广和复制的成功案例与经验。
“四川造”为媒
助推川辽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
四川地区开放包容,积极进取。在2200年前的秦汉时代,便修建了险峻崎岖的古蜀栈道;而在1000多年前的唐宋年间,又创制了全球最早的纸币“交子”,并拓展了通往东南亚的南方丝绸之路及茶马古道。
四川自古以来享有“天府之国”的盛名,这片土地犹如炉火炼金,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加之四川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丰富资源和悠久的历史传承,共同铸就了“四川造”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独特地位。四川近年来秉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方针,坚守“转型是发展的关键,后发也要力求高起点”的理念,积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们把食品饮料产业定位为全省七大优势产业之一,强调优质、安全、绿色的发展方向,加速推进农业新种类的研发和生产,以及种植规模的扩大。同时,他们致力于培育一批具有强大产业带动力和全国行业领先地位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川酒、川茶、川菜、川式调味品、川式休闲食品等特色产业发展迅速,涌现出了五粮液、新希望、竹叶青、丹丹豆瓣等众多具有优势的企业集团。2016年,四川省的饮料与食品行业总产值达到了7400亿元。进入2017年,从年初至11月,该行业的产值累计为6798.0亿元,较上年同期实现了11.0%的增幅。
四川省政府沈阳办事处负责人黄仁明指出,历经数千年的文化沉淀,蜀锦如朝霞般绚烂,川茶香气四溢,川酒醇厚柔顺,川菜风味多样,这些四川特产畅销各地。得益于川货的推广,四川的社交圈不断扩大,合作机会也日益增多。辽宁与四川、沈阳与成都,这两个省份和这两座城市之间,拥有众多互补资源,以及丰富的经验值得相互学习和交流。举办这次川货新春大拜年活动,将“四川造”的优质产品再次引入沈阳,其宗旨在于借助元旦的喜庆氛围,让辽宁的民众能够近距离地品味四川的风味,尽情地体验美好的生活。诚挚邀请各位朋友频繁莅临四川进行考察与指导,积极踏上这片土地,漫步其间,领略天府之国的独特魅力,品味巴蜀文化的深厚底蕴,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四川,增进彼此间的交流与了解,进而有效促进川辽两地间的文化交流与经济协作。(记者 侯云春 鲍安华)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提醒: 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娱乐之家人才站上看到的! | |
发布者所在地区(仅供参考):,IP:10.2.43.249 |
特色优质产品受热捧,四川造名品闪耀入关东
——2018川货新春大拜年(沈阳站)活动侧记
长白山麓,渤海之滨,物华天宝。
2017年12月29日,在辽宁沈阳,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携手四川省人民政府驻沈阳办事处共同承办了一场盛大的活动。该活动包括川货新春大拜年启动仪式以及川味中国城的开业庆典。四川,被誉为天府之国,承载着巴蜀大地48.6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携带着千余种独具特色的优质“四川造”产品,跨越两千多公里的路程,来到辽宁,向辽宁人民展示并推广“四川造”产品的独特魅力。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的交流与协作,不仅延续了之前“四川制造”产品走向世界的传统,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与探索,或许将为更多“四川制造”产品携手“走出去”开辟新的道路,同时也有望进一步拓宽对外交流的领域,促进共享发展,推动产业间的深度融合,从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抱团入关东
特色优质“四川造”受青睐
时值隆冬,寒风料峭。
沈阳中街,这座位于城市心脏地带的街道,堪称我国最早形成的商业集聚地,享有“亚洲第一街”的盛名,每日吸引着约四十万人的商业客流;而与之相邻的豫珑城旅游商业综合体,正是努尔哈赤的“汗王宫”以及其第十五子多铎的“豫亲王府”的旧址,与沈阳故宫、张氏帅府以及正在规划中的九门遗址公园相互映衬,历史底蕴深厚,文化气息浓郁。
位于这片被誉为“皇族龙脉,风水宝地”的沈阳中街豫珑城三楼,有一处面积约15000平方米的川味中国城,这是一条集川味文化与旅游特色于一体的商街,它于2017年12月29日盛大开业,正式迎接四方来客。
踏入川味中国城,这里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装饰风格,别具一格的街区古韵盎然,同时又充满时尚气息,几乎占据了豫珑城三层楼面的所有铺位;店面装饰和主打产品均以正宗的四川传统文化和美食为核心,涵盖了川酒、川茶、码头火锅、双流兔头、柴火鸡、天府掌柜、蜀品堂、熊猫屋、蜀绣等多种川渝特色美食饮料和文创体验,成为了一个集“吃、喝、玩、乐、游、购、娱”于一体的“四川造”食品饮料及川味文化的综合平台。这里汇聚了数十家“四川造”知名品牌企业,产品种类超过1000种。
品尝一口香辣可口的川菜,啜饮一杯清新可人的川茶,畅饮一杯醇厚柔滑的川酒,领略古蜀地的风土人情、川剧的变幻脸谱、老成都的风光影像,观赏工艺美术家的精心创作、美食大师傅秀的精湛厨艺,近距离体验独特的巴蜀文化和风味,使络绎不绝前来休闲游玩的沈阳市民与游客倍感愉悦。
边走边品鉴,四川佳酿与美食,以及那独特的麻辣风味,让我尽情享受了美食盛宴。即便不至四川,也能品尝到地道的川味,而且价格公道,十分划算。沈阳市民王先生满脸喜悦地表示。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悠闲漫步,他满载着十几种精选的“四川制造”特色产品,心满意足地离去。
落地生根
探路“四川造”常态化“走出去”
值得关注的是,川味中国城在沈阳的设立,或许将为“四川制造”的食品和饮料,以及更广泛的产业、企业和产品,开拓“走出去”的新机遇。
此次在沈阳举办的川货新春大拜年活动,标志着四川工业界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川造”产品拓展国际市场的战略部署,同时也是我们推动企业、产品,尤其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一个创新实践。省经信委市场处的相关负责人这样表示。
以往,“四川造”产品在拓展市场时,多是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展示与推广,但并未形成稳定的模式,一旦展示推广活动落幕,其效果便显著下降;然而,川味中国城在沈阳以产业综合体的形式落户,并整合了“四川造”食品饮料产业的多重业态,形成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的格局,共同发展,凭借集群效应的强大影响力,不断向沈阳市民传递着四川美食的独特魅力。
在“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协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新型产业发展框架下,我们正致力于打造“四川造”优质产品的国际拓展网络,推动农业供给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供给质量。相关负责人指出,这种新型格局使得政府的推广手段更加多样化,有助于促进政府与商界的良性互动,能够激发出协同效应,实现整体效益超越各部分之和。同时,“四川制造”的优质产品正逐步拓展至全国市场,这需要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发挥关键作用,深化内部改革,以协调各方资源,为企业注入“寒冬中的一抹温暖”,让当地民众能够“全方位体验幸福生活”。
这种由四川地区产业共同组成的“走出去”模式,具有重要的示范价值,或许能为四川食品饮料产业在其他城市的布局,以及四川其他产业、企业和产品集群的国际化进程,提供值得参考、易于推广和复制的成功案例与经验。
“四川造”为媒
助推川辽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
四川地区开放包容,积极进取。在2200年前的秦汉时代,便修建了险峻崎岖的古蜀栈道;而在1000多年前的唐宋年间,又创制了全球最早的纸币“交子”,并拓展了通往东南亚的南方丝绸之路及茶马古道。
四川自古以来享有“天府之国”的盛名,这片土地犹如炉火炼金,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加之四川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丰富资源和悠久的历史传承,共同铸就了“四川造”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独特地位。四川近年来秉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方针,坚守“转型是发展的关键,后发也要力求高起点”的理念,积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们把食品饮料产业定位为全省七大优势产业之一,强调优质、安全、绿色的发展方向,加速推进农业新种类的研发和生产,以及种植规模的扩大。同时,他们致力于培育一批具有强大产业带动力和全国行业领先地位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川酒、川茶、川菜、川式调味品、川式休闲食品等特色产业发展迅速,涌现出了五粮液、新希望、竹叶青、丹丹豆瓣等众多具有优势的企业集团。2016年,四川省的饮料与食品行业总产值达到了7400亿元。进入2017年,从年初至11月,该行业的产值累计为6798.0亿元,较上年同期实现了11.0%的增幅。
四川省政府沈阳办事处负责人黄仁明指出,历经数千年的文化沉淀,蜀锦如朝霞般绚烂,川茶香气四溢,川酒醇厚柔顺,川菜风味多样,这些四川特产畅销各地。得益于川货的推广,四川的社交圈不断扩大,合作机会也日益增多。辽宁与四川、沈阳与成都,这两个省份和这两座城市之间,拥有众多互补资源,以及丰富的经验值得相互学习和交流。举办这次川货新春大拜年活动,将“四川造”的优质产品再次引入沈阳,其宗旨在于借助元旦的喜庆氛围,让辽宁的民众能够近距离地品味四川的风味,尽情地体验美好的生活。诚挚邀请各位朋友频繁莅临四川进行考察与指导,积极踏上这片土地,漫步其间,领略天府之国的独特魅力,品味巴蜀文化的深厚底蕴,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四川,增进彼此间的交流与了解,进而有效促进川辽两地间的文化交流与经济协作。(记者 侯云春 鲍安华)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发现更多资讯 >>
友情链接:
娱乐之家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