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15 14:01:19 | 信息编号:70003 |
老道外19家名小吃进驻中央大街,167张老照片首露芳容
近半个月来,生活报举办的“品味北三城记忆”摄影比赛吸引了冰城居民的广泛关注和踊跃参与,围绕“舌尖上的回忆”、“探寻道外传统风味”等议题引发了热烈讨论。那么,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哈尔滨的老道外街区是怎样的景象?那里的知名小吃又有哪些引人入胜的传说呢?16日,在“老道外名小吃城入驻巴拉斯新闻发布会暨品鉴会”的现场,首次展出了167张描绘上世纪50年代初哈尔滨道外风貌的老照片,这些照片全景式地呈现了老道外每一条街巷的往日景象。这些影像让人们对老道外的回忆和风味如同亲身感受一般,让人心生暖意,感动不已。
北三搬迁后
道外小吃落户中央大街
道外区被誉为哈尔滨美食的集散地,常言道“吃在道外”,这里的美食堪称哈尔滨的精华。但伴随着“北三”地区的搬迁,众多道外传统小吃或将搬迁至新址,或面临改造,这让市民们感到一丝失落。16日,在“老道外名小吃城入驻巴拉斯新闻发布会暨品鉴会”上,记者获悉,共有19家以“哈尔滨老字号”和“道外名小吃”为旗帜的品牌风味小吃正式进驻中央大街巴拉斯美食城。其中,包括“道台府官府小吃”的招牌黄米丸子、贡米排骨、萨其马、猪头焖子、冰糖雪哈、酸瓜洋春卷、煎豆包、烤粉肠等,以及“老四扒馆”的扒肉、扒丸子、砂锅狮子头,还有“魁元阁排骨包子”的排骨包子、三鲜包子、油粉粥等。从此,中央大街的食客们将有机会品尝到老道外的地道美味。
167张老照片首亮相
带着市民寻根老道外
道外小吃店纷纷入驻中央大街之际,167幅描绘上世纪50年代初哈尔滨道外风貌的老照片也首次与公众见面,引得众多人驻足欣赏。其中一幅记录了东北解放三周年游行的场景,画面中“永兴号”和“光复园”两家店铺清晰可见。‘永兴号’正是现今广为人知的、历经三代传承的‘老范记’三鲜饺子店,而今,他们重新启用祖传的‘永兴号’字号,这不仅是对一个名称的回归,更是对这座城市独特风味的重现。哈尔滨著名的餐饮文化发掘与保护专家、《哈尔滨美食地图》一书的作者宋兴文,一边指着那些泛黄的黑白街景老照片,一边娓娓道来。对于孙女士这位在道外长大的60后居民而言,这些旧照片承载着她的诸多回忆,同时也勾起了她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这些影像资料极其宝贵,它们全景式地呈现了老道外的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道,仿佛带领大家一同追溯老道外的根源。宋兴文作为收藏者之一如此表示,这些历史照片最初是上世纪50年代初政府部门存档时使用的。经过他们的精心拼接,这些照片得以完整呈现。为了妥善保存这份文化遗产,我们特地购置了老式底片扫描设备,扫描后进行放大处理,最终呈现给大家的是这样的效果。宋兴文所重视的,是那些背后所蕴含的美食传奇,因为这些食物承载着先辈们餐桌上的回忆,同时也记录了一座城市美食文化的真实面貌,成为了这座城市美食文化的最真实象征。
【关于生活报】
生活报,可在微信搜索关注,每日准时推送最新新闻资讯,包括美食、商圈、财经股指等内容。敬请点击文章底部“订阅”按键,加入生活报头条号,共同关注生活动态。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提醒: 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娱乐之家人才站上看到的! | |
发布者所在地区(仅供参考):,IP:10.1.139.37 |
老道外19家名小吃进驻中央大街,167张老照片首露芳容
近半个月来,生活报举办的“品味北三城记忆”摄影比赛吸引了冰城居民的广泛关注和踊跃参与,围绕“舌尖上的回忆”、“探寻道外传统风味”等议题引发了热烈讨论。那么,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哈尔滨的老道外街区是怎样的景象?那里的知名小吃又有哪些引人入胜的传说呢?16日,在“老道外名小吃城入驻巴拉斯新闻发布会暨品鉴会”的现场,首次展出了167张描绘上世纪50年代初哈尔滨道外风貌的老照片,这些照片全景式地呈现了老道外每一条街巷的往日景象。这些影像让人们对老道外的回忆和风味如同亲身感受一般,让人心生暖意,感动不已。
北三搬迁后
道外小吃落户中央大街
道外区被誉为哈尔滨美食的集散地,常言道“吃在道外”,这里的美食堪称哈尔滨的精华。但伴随着“北三”地区的搬迁,众多道外传统小吃或将搬迁至新址,或面临改造,这让市民们感到一丝失落。16日,在“老道外名小吃城入驻巴拉斯新闻发布会暨品鉴会”上,记者获悉,共有19家以“哈尔滨老字号”和“道外名小吃”为旗帜的品牌风味小吃正式进驻中央大街巴拉斯美食城。其中,包括“道台府官府小吃”的招牌黄米丸子、贡米排骨、萨其马、猪头焖子、冰糖雪哈、酸瓜洋春卷、煎豆包、烤粉肠等,以及“老四扒馆”的扒肉、扒丸子、砂锅狮子头,还有“魁元阁排骨包子”的排骨包子、三鲜包子、油粉粥等。从此,中央大街的食客们将有机会品尝到老道外的地道美味。
167张老照片首亮相
带着市民寻根老道外
道外小吃店纷纷入驻中央大街之际,167幅描绘上世纪50年代初哈尔滨道外风貌的老照片也首次与公众见面,引得众多人驻足欣赏。其中一幅记录了东北解放三周年游行的场景,画面中“永兴号”和“光复园”两家店铺清晰可见。‘永兴号’正是现今广为人知的、历经三代传承的‘老范记’三鲜饺子店,而今,他们重新启用祖传的‘永兴号’字号,这不仅是对一个名称的回归,更是对这座城市独特风味的重现。哈尔滨著名的餐饮文化发掘与保护专家、《哈尔滨美食地图》一书的作者宋兴文,一边指着那些泛黄的黑白街景老照片,一边娓娓道来。对于孙女士这位在道外长大的60后居民而言,这些旧照片承载着她的诸多回忆,同时也勾起了她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这些影像资料极其宝贵,它们全景式地呈现了老道外的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道,仿佛带领大家一同追溯老道外的根源。宋兴文作为收藏者之一如此表示,这些历史照片最初是上世纪50年代初政府部门存档时使用的。经过他们的精心拼接,这些照片得以完整呈现。为了妥善保存这份文化遗产,我们特地购置了老式底片扫描设备,扫描后进行放大处理,最终呈现给大家的是这样的效果。宋兴文所重视的,是那些背后所蕴含的美食传奇,因为这些食物承载着先辈们餐桌上的回忆,同时也记录了一座城市美食文化的真实面貌,成为了这座城市美食文化的最真实象征。
【关于生活报】
生活报,可在微信搜索关注,每日准时推送最新新闻资讯,包括美食、商圈、财经股指等内容。敬请点击文章底部“订阅”按键,加入生活报头条号,共同关注生活动态。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发现更多资讯 >>
友情链接:
娱乐之家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