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28 11:02 | 信息编号:275778 |
联系人: | 电话: |
研究生英语作文样本
研究生英语作文样本第 1 部分
关键词: 写作策略, 医学硕士学位, 动机强度
CLC 号:H319.3 文件代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 (2014) 02 (a) -0130-0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 他们的研究重点已经从以教学为中心转向以学习为中心。 分类。 目前,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纯粹是针对英语专业或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而对我国研究生尤其是医学研究生写作策略的研究却很少。 本研究以100名医学研究生为研究对象。 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探究医学研究生写作策略的使用情况,分析写作策略的使用与其写作成绩的相关性,以及不同性别之间写作策略的使用差异。 ,为研究生英语写作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2013年9月,某大学研究生院妇产科医学硕士一年级学生; 麻醉学; 影像医学; 护理; 口腔临床医学; 内科; 外科手术; 神经病学; 中医内科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个专业,随机抽取1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采用统一调查问卷,调查人员向调查对象解释如何填写,并要求调查对象当场填写并当场收回。 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回收率90%。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在CNKI上进行文献检索。
1.3 内容
调查医学研究生写作过程中写作策略的运用; 分析写作策略的使用是否与写作成绩显着相关; 不同性别研究生在写作策略的使用上是否存在显着差异。
1.4 数据处理
利用Excel数据库和SPSS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并对检索结果进行比较。
2 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中,写作策略分为以下几类:(1)预写作策略:问题复习策略、头脑风暴策略、提纲策略、自由写作和圈圈法。 (2)写作策略:回避策略、查字典策略、社交策略。 (3)修改策略:查字典策略、放弃初稿重新编写、修正策略。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撰写任务的形式,河北联合大学100名医学硕士生参与了调查。 写作任务用于衡量学生的写作表现。 所使用的调查问卷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参与者的基本信息; 第二部分是学习者写作策略运用情况的调查; 第三部分是学习者学习动机强弱的测量。
研究表明。
(1)医学硕士生基本使用了所有策略,但写作频率存在差异。 他们在写作阶段使用最多的策略。 这可能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很多教师在课堂写作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任务教学法。 对学生的采访显示,老师很少为他们提供写作策略的指导。 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学生往往缺乏运用充分的预写和复习策略。
在预写阶段,更多地采用复习策略。 这是因为大部分写作任务都是受控写作,所以写作要求决定了写作内容。 大多数学生都知道这一点,他们在写作之前会仔细考虑自己的写作要求。 调查发现,学生有时也会使用头脑风暴策略。 在大纲策略上,学生更喜欢使用英语而不是中文,这可能与老师经常鼓励学生用英语而不是中文思考有关。
在写作阶段,回避策略使用较多,社交策略使用较少。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完成初稿,学生将选择合适的单词、短语和句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经常使用回避策略来弥补他们知识的缺乏。 由于他们的词汇量有限,他们无法用英语流利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另外,学生更加注重语法和词汇,因为他们知道这个级别的错误会使他们的作文分数降低。 研究表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很少使用社交策略来寻求他人的帮助。 通常,学生被训练直接用英语写作,而不是先用中文写一篇作文,然后再翻译成英文。
在复习阶段,学生更注重词汇和语法的复习,但不注重内容、结构和课文的复习。 这反映出学生非常重视教师的反馈,对教师有一定程度的依赖,不太注重自我纠错。 此外,调查显示,学生很少会放弃初稿并重写。 因为学生认为写作是一项复杂的任务,拒绝初稿在心理上很难接受。 情感策略是学生最不常用的策略。 因为学生认为完成作业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必要让大家去欣赏。
(2)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单一写作策略的使用对写作成绩没有预测能力,但整体写作策略的使用对写作成绩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这一发现虽然令人失望,但却是可能的。 高组和低组在写作策略的运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高组在预写阶段使用更多的头脑风暴策略。 他们在写作前和写作过程中仔细思考要写的内容,使作文更加流畅和逻辑。 而低分组则使用更多的重写策略。 这是因为他们在写作之前没有仔细地组织和计划所写的内容,并且在写作过程中没有对写作的内容和逻辑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他们对自己的初稿不满意。 另外,高组在复习策略上更注重老师的反馈。
(3)动机强度高的学生在预写阶段更多地使用问题复习策略和头脑风暴策略; 他们在写作阶段更加注重语法和词汇的正确性。 此外,他们还更多地使用社交策略。 在复习阶段,动机强度低的学生更有可能不修改就交作文,因为他们不注重写作,也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检查作文。
(4)写作策略的使用存在性别差异。 一般来说,女孩在写作阶段比男孩使用更多的策略。 具体来说,女孩使用更多的头脑风暴策略。 调查结果显示,男生会制定更多的写作计划,男生更多地用中文而不是英文概述他们的作文,而且男生通常会在完成后检查整个作文。 大多数女孩开始检查作文的每个部分,然后继续写。
3 结论
本研究表明,医学研究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使用的写作策略包括预写阶段的复习策略、写作阶段的回避策略和修改阶段的纠正策略; 多运用复习策略、头脑风暴策略、社交策略; 动机强度低的学生更有可能不修改他们的作文。 在写作阶段,女孩比男孩使用更多的头脑风暴策略。 因此,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写作策略的训练,针对学生写作中的问题和不足,训练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策略,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参考
[1]刘志群. 英语写作策略分类探讨[J].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07-208。
[2] 杨勤勤. 英语写作策略与写作水平的相关性[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4-86。
研究生英语作文范文第 2 部分
关键词:地方高校; 艺术专业在校大学生; 研究生入学考试
如今大学生考研十分盛行,特别是近年来,地方院校纷纷升格,大学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艺术类专业招生极为火爆。 绝大多数地方院校本身并不招收艺术硕士,而这些学校的很多艺术类院校的学生都想考研或者准备考研。 在此,我想谈谈对地方高校艺术类院校学生考研的一些思考。
一、关于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要不要考研的思考,要不要考研
艺术专业的学生应该分析客观因素。 当今社会,就业压力大,提高教育、再就业势在必行。 时代压力很大。 当今社会,能力和学历同样重要。 虽然艺术专业比专业培训更重要,但在看重优秀专业时,学历文凭也是敲门砖。
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应该从主观因素来分析。 我们应该把研究生教育归入一个人成长经历的一部分。 小学是启蒙教育; 中学是基础教育; 大学是能力教育和职业教育; 研究生(硕士\博士) 是一种研究型学术教育。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重点是三点:思想开放、思维活跃、知识深度和厚度增加、友谊增进。
从艺术类专业的特殊现状分析,艺术类研究生尤其是直升博士学位还有很大的空间。 首先,艺术类专业研究生相对较少。 有很大的灵活性空间。 现在中国已经形成了文化的高消费。 许多小学要求教师拥有研究生学位。 再次强调,艺术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是其他专业无法替代的。 艺术专业提供就业机会。
从艺术类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差异分析,网上报名时间和程序相同,为10月10日至10月31日,面授申请时间相同(11月10日至14日) ,只是当面举报的地点不同。 艺术专业的学生一般要到所申请的学校报到并缴纳费用。 初试时间也是1月中下旬(具体时间以教育部规定时间为准)。 必修考试包括一些专业知识; 此外,具有专科、跨专业和同等学历的考生还有额外的考试科目。
二、是否适合考研的问题
这是想考研的人的问题; 这是给那些正在准备考研的人的一个问题; 这是给那些经历过考研失败、准备重新开始的人的一个问题; 尤其是我们地方高校的学生。 笔者认为应该从英语学习、专业方向学习、家庭经济情况、考研或者找工作等几个方面来考虑。
英语是考研的关键。 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你必须通过四六项技能才能通过研究生英语考试。 英国国家线艺术类专业普遍低于其他专业,且近年来有下降趋势。 2011年全国文学硕士专业入学考试线A区35分,B区33分,C区30分,高中英语成绩还不错。 如果你坚持学习英语,热爱学习的艺术类专业人士可以尝试一下。
专业考试形式也是考研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业考试有自己的特点,小方向也很多。 不同学校的专业考试不一样,同一学校不同专业方向的专业考试也不一样,所以笔者不好。 具体分析,考生必须认真学习、熟练掌握专业知识。 例如,艺术类专业的专业方向包括:视觉传达设计,又称平面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有的学校分为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园林设计); 将介质分成小方向; 理论专业分为艺术史理论、绘画理论、设计史理论、设计理论等。
家庭经济条件会影响考研还是找工作的选择吗? 地方高校的艺术生要进行跨校考试,甚至可能跨省份、跨专业,因此研究生考试可能会更加困难,财务费用也会相应增加。 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买材料、报培训班、拜访导师、吃饭住宿等等,费用可能会不少,这可能会让一些成绩优秀的同学放弃考研,选择找工作。
三、地方院校艺术类专业应如何备考考研
准备考研首先要确定选择哪个地区的大学。 全国分为ABC三个区,每年都会发生变化。 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全国只分AB两个区。 考察学校的科研能力、硬件条件(实验室、师资)、实习基地等,然后确定专业研究方向并联系导师。 这些都解决之后,你应该经常在网上或者向前辈、前辈那里获取相关信息,并且经常联系你所选择的导师。 平时应该对自己选择的研究方向多做一些功课,让导师对功课进行指导和点评。 你应该增加与导师的接触和交流,汇报你的学习情况和你的学习经历和想法,当地院校的艺术类学生,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去教室听导师的讲座,或者借一些导师讲课的笔记,复印下来,仔细学习!
审查工作量非常大。 首先,政治是一门公共课程。 政治学有五大科目: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 学说的观点。 第二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主要讲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指导中国的改革和建设,同时总结自己的新理论。 第三门课叫《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 学这门课需要两个了解,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了解近代中国的国情。 近代中国的国情前后不同。 1840-1849年的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我们讲国情、讲国史,得出三个结论。 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 这是一个政治结论。 在回顾过程中,关键是要把握历史事件。 本课程的特点之一是结合思维进行测试。 因此,复习时要注意对这两部分进行整体复习。 第四门课程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 这门课程的本质不是理论或历史。 ,曲面分为两部分。 第五门是“形式与政策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主要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形式与政策中引出问题。 本课程是党中央对现阶段国际形势和政策的认识、判断和主张,主要是考察的观点。 形势政策主要考察领导人和党中央的观点,主要是国内的。 还有党中央对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国际形势、形式和政策的判断。 五门课程中的前两门是重点,原理是基础课,也是最难的。 《入门》是一门主导课,也是需要重视的。
考研政治有必要买这个教材。 通过阅读教学大纲,您可以掌握每个科目的结构。 如果可以的话,你可以大致记住每科的主要考点,这对于你掌握政治的整体结构非常有帮助。 分析大纲一般在每年暑假8月左右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它具有权威性,应该仔细阅读几遍。 对提高你的基础知识很有帮助。 情况和政策,如果你还没有报名考研辅导班,11月份买一本时事指南书就可以了。 报补习班的话就不用买了,肯定会有相应的讲义。 过去的试题、教程和练习都必须准备好。 如果你做了近5年的试题,你就能掌握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写作规则。 历年来这类试题的书籍很多,可以随意选择一本,以分析和讲解为主,有具体的分析和拓展。 市场上有很多教程书籍和练习。 我觉得选书的时候最好仔细看一下风格。 每章都有结构图,历年试题分类分析,还有练习题,做到一书多用。
第二个是公开课的英语课。 考研英语课现在分为格式塔、阅读、翻译、作文四个部分。 其中阅读60分是大头,格式塔10分,写作30分。
考研英语大纲规定必须掌握5300个单词。 由于每年都有超级大纲词汇,所以掌握7000个左右的词汇就更好了。 英语考试需要背单词! 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什么也说不出来。 建议买一本词汇书,每天花时间背。 我喜欢用英语考研,就是词义比较偏。 如果你花时间背单词,你会学得更全面。
笔者认为,艺术考生在做英语阅读时不必担心5道选择题对了几道。 持续精读是提高阅读能力和速度的必由之路! 阅读时,必须仔细理解本文的目的、结构和讨论方法。 逻辑是什么? 甚至每个句子的结构、每个单词的意思都要听懂,每个句子都要一句一句地读,直到每句话都翻译出来! 只要你坚持每天一篇文章,或者每两天一篇文章,你就会欣喜地发现你的阅读能力和速度在三个月内有了质的飞跃。
对于英语作文,要多看范文,熟悉其写作风格,背诵优美的句子。 考研一般都是三段论文。 类型基本上是提纲论文和图文论文。 好像这几年图文居多,漫画为主。 笔者认为艺术考生英语作文学习应重点关注基本推理句子结构的掌握、基本关联词的掌握、开头和结尾句子的掌握。 然后就自己练习吧。 格式塔与翻译笔者认为没有必要专门去练习,既浪费时间,又很难提高。 事实上,词汇量丰富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了,格式塔和翻译自然也提高了。
笔者认为,一切考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有很多技巧可以大大提高你的复习效率。 只要善于总结、总结,就能很快掌握最佳的复习方法。 艺术类考生情况不同,具备基本的英语能力。 并非全部,希望你能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取得理想的成绩!
然后是专业课程。 第一个专业是专业理论课程。 每个学校指定的书籍都不同。 有的学生不招收硕士生,学生必须跨校考试,甚至跨省考试。 理论课程可能和你高考时读的理论书不一样,所以有条件的话可以听一下导师的讲课,或者去他所讲授的班级借一些课堂笔记复印下来仔细研究。 第二个专业是专业技术课程。 应该多看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书籍,多在网上做相应的练习。 比如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在线参加设计在线、中国设计师联盟、创意挑战赛等。 对于线上比赛,还可以多做一些手绘作业。 首先,你可以给自己的专业老师进行指导,然后再去你所考的学校与你的导师联系和沟通。 让你的导师指导你的作业,报告你的学习情况和你的学习经验和想法。 。
四。 概括
地方高校艺术类学生考研信息来源少,学习氛围不浓厚,经济支出高,难度大。 考生普遍表现出患得患失、厌烦疲倦、紧张、压力大、担心、害怕、畏惧、弄巧成拙等情绪。 应进行心态调整。 每一个地方院校艺术专业的研究生都应该更加虚心,更加踏实地学习,更加注重过程,相信自己永远是第一。
关于作者:
研究生英语作文范文第 3 部分
关键词:大学英语; 教材; 英语四级、六级; 研究生入学考试
一、简介
近年来,许多学者认识到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并开展了相关研究。 卞书荣(2006)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大学体验英语”的实用性; 邓先贵、张健(2007)论述“新视野大学英语”、“新理念大学英语”、“新大学英语”、“大学体验英语”、“全新大学英语”、“21世纪大学英语”等大学英语教材重在实用性等。华荣(2008)从内容组织方面探讨了《大学体验英语》交际内容的实用性; 魏林(2009)通过调查发现,从学生的选择来看,语言的实用性有所降低。 被放在第一位,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再把英语学习当作考试的工具,而是希望通过学习与他人交流,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甚至与专业挂钩,从而达到目的的学习。 王帅(2009)指出,《实用英语》的实用性明显加强了与日常生活、工作、经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实用文体的阅读。
对四、六级作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四、六级作文的写作水平,如于海燕(2005)、迟焕灵(2006)、胡雪芳(2007)、翁一鸣与陈兰芳(2008)、袁在成(2009)、郑映学(2009)等人对此进行了阐述。
对于考研英语作文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某一年考研英语作文的评论,如曾伟(2006)、徐建平(2007、2008、2009); 如何提高考研英语作文的应试技巧,如王静(2005)、吴蓓蓓(2005); 对考研英语作文的分析及相应对策,杨晓曼(2005)、易丽梅(2008)等也有论述。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发现,尽管滕德明等人从考试的角度讨论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但很少有学者讨论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 通过对近五年四、六级英语作文题型和考研英语作文题型以及学生、教师、社会的需求进行分析,指出《21世纪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的实用性课程”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但本研究仅通过2001年至2005年五年间考试的英语写作来研究某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还不足以全面了解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 为此,本文将结合近20年来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考研英语作文题,对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进行研究,以期为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参考。未来的英语教材。
2、四六级及研究生作文情况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近20年四、六级作文题。
通过对近20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题目的梳理和分类,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总结。 议论文、书信、应用文、说明文、图表等。这些题材中,以说明文居多,图表太少。
但从历年考研英语作文成绩来看,大部分考生看图作文得分不高,考生普遍反映看图作文较难。 为此,有必要对这一类作文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图画作文可分为图画作文和图表作文(杨小满,2005):(1)图画作文以漫画、照片、图画为载体,考验学生理解和表达图文含义的能力。画面或思想内涵。 在逻辑测试中,更注重学生的总结能力; 挖掘和表达逻辑关系的能力,在逻辑考试方面,由于图表是数据的直观表达,所以更加注重学生组织和总结数据的能力。 而这正是很多考生所缺乏的知识和能力。 历年大学英语四、六级中类似图表的作文并不多,类似的图表在大学英语教材中也很少出现。 由于题型错误,考生在审题、立意、表达等方面与考生的要求存在较大差异(任荣,2001)。 另外,根据2010年最新的全国研究生统考英语(一)考试大纲,今年在英语写作a部分中,增加了根据中文文章撰写英文摘要的内容,并反映在教学大纲的样题中。 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 In view of this, it is very for us to and on the genre of the .
3. on the of
Due to the of the of the , this " " ( by Zhai and Li , Press, 1991) and " of " ( by Ning , ) used in the 's . , 2002) for .
First of all, this makes on the in " " by Zhai and Li .
Look at the in the text " of " by Ning .
In order to the of the , the are " " ( by Zhai and Li , Press, 1991) and " of " ( by Ning , Press) , 2002) to the of are one by one as .
The first of " " on ' , as well as and . are to ' to words into : use , into words (), , , usage, , , ; the in the are to ' to into , , and , from topic , and , order of , of words and and , , etc.; the of the third with the of and , and to the . at the essay level, among which Units 5 and 6 ; the of 4 with basic , and to , and ' at the level , unit 7 has .
In " ", are into two parts: ( ) and ( ). The on ' essay-, while the ' to read and used texts in a . The of the first and is to the -level in ' ; the third and are about and , so as to ' to , , and , etc. .
As far as the ( ) is , the are : the first cards, , , forms, , , , , and the forms, , , cards, forms, , and , and the third , award , , for call for , , , (), ( Anti-war and anti- ), the such as job , , , , , , , and .
4.
Based on the above of the for CET-4 and CET-6 and ,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of CET-46 and CET-6 are of and , with of and ; It is a and . Since 2010, the type of an based on a given has been added. These two exams, which play a great role in , have in , that is, they both to . and one's point of view, so the are ; while the on the 's to , , and laws, so the are chart-like . A set of pay to both in the part.
to the of the in the third part of this , it can be seen that " " has been with " ". It pays more to and pays more to . It is for ' CET-4 and CET-6 and their work. , " " the of , and the of based on the given is zero. As far as is , it is . In this sense, the needs of for need to be taken into when in the , that is, it is to such as and how to of , so as to meet the needs of for and make are more .
5. 结论
the full text, on the basis of and the in the Test Band 4 and Band 6 and the in the past 20 years, this paper makes a of " " ( by Zhai and Li , Press, 1991) and " " (Ning , -in-chief, Press, 2002), which are to and , and and the of these two sets of , out the main that still exist in the of these two sets of . This is a that be when in the .
参考
[1] Bian . The of " " and its to [j]. of of , 2006 (12).
[2] Deng , Zhang Jian. to high- [j]. Time and Space, 2007 (23).
[3] Hua Rong. A Brief on the of " " [j]. of , 2008 (1).
[4] Wei Lin. about from the of ' [j]. and , 2009 (14).
[5] Wang Shuai. A study on the and of the " " in [j]. of , 2009 (8).
[6] Yu . on test- for CET-4 and CET-6 [j]. of , 2005 (5).
[7] Chi . How to write a good for CET-4 and CET-6 [j]. Self-study , 2006 (11).
[8] Hu . on the of CET-4 and CET-6 from the [j]. of , 2007 (3).
[9] Weng , Chen . The Role of Topic in the of CET-4 and CET-6 [j]. of of and ( ), 2008 (2).
[10] Yuan . The of Topic in CET-4&6 [j]. and , 2009 (28).
[11] Zheng . "Three Steps" of for Essay in CET-4 and CET-6 [j]. Self-study , 2009 (11).
[12] Zeng Wei. of 2006 [j]. , 2006 (3).
[13] Xu . 2007 [j]. , 2007 (4).
[14] Xu . 2008 [j]. , 2008 (4).
[15] Xu . 2008 [j]. , 2009 (4).
Model Essay Part 4
and
This time, has been moved into the , which in the of China's exams. When such as and the , they self- to their own . each major has for , some may put more on the to read , but low on and , while some may have high on and . This "one-pot" meet the needs of .将听力考试放到复试当中,让各院校自主命题进行考核,更能够发挥出这一考试形式的真正作用。
考研英语更注重对整体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察
这次考研英语的调整,并不是弱化了对听力等一些方面能力的考核,而是使整个英语的考核向更深更透的方向发展,更加注重对考生整体英语能力、实用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察。在这次考研大纲的调整中,取消了对要求单词的汉语释义,这同实际生活中英语实际使用情况的需要是相符合的,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并不是追求单词量,而是在尽可能用少的词语表达更多的意思。同时,在阅读理解当中增加一种新题型,重在考察学生对整个文章语言环境的把握,而不再是仅仅考察学生对局部细节的理解,这也弥补了考研英语多年来所存在的考察漏洞。而应用文的引入则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体现了职业性原则。总的来说,这次大纲的调整都是围绕着弥补以前考研英语能力来进行的,目的是使考研英语变得更加严密和系统。
一、词汇变化及对策
变化:词汇量从5300增加到5500,略有上升;旧大纲在每个单词旁边都附有汉语含义,而在新大纲当中则取消了汉语释义。
分析:虽然和旧大纲比较起来,新大纲仅仅增加了200个单词,但是由于取消了单词旁边的汉语释义,就使得这个单词在英文中的所有常规、非常规以及引申含义都成为了考试的内容,不再有超纲的问题了。这种考察方式从常规考察单词的横向联系转向了对单词的纵向延伸的考察。总的来说,在单词这一部分,考试的难度有不小的提升,也影响了总的考试难度的增加。
对策:首先,要特别重视新大纲所增加了200个单词,因为新增加的单词一定是考察的重点,否则没有增加的必要。而在学习这200个单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它们的引申意义的了解。其次,对于剩下的旧单词,学生在掌握了旧大纲所规定的含义之外,要重新掌握他们的引申含义和一些约定俗成的用法。
二、 听力部分变化和对策
变化:取消了初试当中的听力考试,放到复试当中进行。
分析:听力考试放到复试当中进行,并不意味这部分难度的绝对降低。相反,由于今年来复试在整个研究生录取当中的权重不断提高,听力考试仍然会在研究生录取当中充当重要角色。同时,这部分考试会因为自主命题而变得非常灵活,对考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策:首先,了解清楚自己将要报考的专业对英语能力的具体要求,按照这一要求来进行合理的复习安排。其次,适当调整复习的先后主次,在不放弃听力复习的基础上,适当地将听力放到靠后一些的位置上,毕竟考生需要首先通过初试。 同时,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重点锻炼一些跟专业有关的词汇和句子的听说。
三、 阅读部分的变化和对策
变化:增加了填充式阅读题型。
分析:阅读又增加了一类新的题型,使阅读分值占据了更大的比例,成为了整个考研英语当中最举足轻重的一个部分。这次增加的这一类新题型同取消的翻译题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翻译题型是重点考察一种细微的阅读文章的能力,而新题型则是一种开放式的填充式题型。它重点考察学生的宏观阅读能力,考察学生对文章各段落间的衔接部分的理解能力,文章长度也有明显的增加。总体上来看,阅读的难度是有了一定的增加。
对策:这种填充式的题型虽然第一次在考研英语当中出现,但对于整个英语教学和考试来说,并不是一种新的题型,在PETS五级考试等重要考试当中有类似的题型出现,考生可以在新的考研英语辅导资料没有面世之前,通过类似的考试题型来抢先熟悉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同时,在平时的复习当中,要注意多读和精读历年的考研阅读试题,多有针对性的进行长段落文章的阅读,增强自己的阅读耐心和对整个文章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理解。
四、作文部分的变化和对策
变化:作文部分首次增加了10分的应用文写作。
分析:作文的比重在整个考研英语试题中再次得到了提升。实用性的应用文写作进入考研试题中,意味着整个考研英语向更加职业化和实用化方向发展。但是从应试的角度来看,其实普通作文由于考察的模式和句型更为灵活,在难度上更大;而应用文则是一种模式化的写作,更容易掌握,评分的标准也更为单一,所以总的来看,作文的难度并没有提高。
研究生英语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考研英语考试《考研英语大纲》解读问题对策
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是对学生的英语基本功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学生的逻辑思维判断能力的一个综合性检测,在题型上比较多样化,所选取的文章一般都比较长,取材多取自国外经济期刊、报纸,或者美国大学的学生教材等。对于广大考生来讲,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要高效应对考研英语考试,就必须有一个清晰的复习思路,吃透《考研英语大纲》,搞清楚考研英语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一、《考研英语大纲》解读
1. 英语知识运用部分
多年以来,英语知识运用,即完形填空在题型和分值两方面都一直保持稳定。该部分主要测试考生结合上下文的综合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即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篇章结构、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运用能力的考查,这是对完型填空的定位。大纲明确指出对完型填空考核的重点:语法、固定搭配、近义词辨析和逻辑关系四大类题型。同时由于完型填空在历年考研中得分较低,大纲明确了考生解答完型填空题的思路,对于考生备考和解题都更具针对性。即:“从上下文的角度来考虑”和“运用逻辑推理”,这两点都要求考生大到对文章整体的把握,小到对句子之间和句子内部把握,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的是文章内容的一致,后者强调的是文章逻辑的一致;“从惯用法和搭配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一点要求考生对惯用法和搭配要有更多积累。
2.阅读部分
阅读理解在考研英语中始终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总分值达到60分;该部分由A节(传统阅读选择题)、B节(选择搭配题型)、C节(英译汉)三部分组成。
1)A节的传统阅读理解
考研英语阅读的文章最多涉及的是英国、美国的社会(法律、伦理)、经济、科技(网络)、医疗卫生、生物、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历史或现状,绝大多数是评论性的文章。考研的文章经常喜欢正反交替举例,先说作者认同的,然后是作者要批评的、揭露的,再用实例来论证作者的观点。这种语篇思维模式会给考生在阅读理解中造成很大的障碍。正因为难,考研命题专家非常青睐这类语篇来命题目。
2)B节的选择搭配题型
主要考查考生对语篇结构方面的理解能力,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以及文章结构,并具备运用语法知识分析理解长难句的能力。大纲给出了3种备选题型。
(1)7选5的选择搭配题。大纲的说明虽然是“从6-7段文字选5段”,但实际考查多是7选5。这种题型已考过几次,命题已经比较成熟,在新题型中难度最大。
(2)段落排序题。在一篇长度约500-600词的文章中,各段落的原有顺序已被打乱。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和结构将所列段落(7-8个)重新排序,其中有2-3个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已给出。该题型难度系数仅次于7选5的选择搭配题。
(3)主旨大意题和论据例子题。在一篇长度500词的文章前或后有6-7段文字或6-7个概括句或小标题。这些文字或标题分别是对文章中某一部分的概括或举例。 are to the most 5 of text or 5 from the 6-7 to the of the to fill in the blank space of the .这种题目由于对考生论点论据一致性的要求不高,并且干扰选项很少,因此难度最小。
3)C节翻译
主要考查考生准确理解概念或结构较复杂的英语文字材料的能力。要求考生阅读一篇约400词的文章,并将其中5个划线部分(约150词)翻译成汉语,要求译文准确、完整、通顺。此题主要是考查考生的词汇量、语法知识、阅读能力和汉语表达的综合运用技巧。《考研英语大纲》没有将英译汉设为独立的一道试题,而是作为阅读理解中的C部分出现,这说明了此部分主要还是测试考生的英文阅读理解能力,因为在用汉语表述原文所述内容时其准确性取决于正确理解原文。
近年英翻汉部分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就是加大了考查考生对复杂语言结构和复杂长难句的理解的能力。翻译考点不变,主要考点还是对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翻译的考查。因此,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进一步细化,一是准确选用汉语词汇来准确忠实表达英语原文的概念,二是准确分析英语的复杂结构(往往是长难句),并能准确转换成符合汉语要求的句子结构。
3.写作部分
考研英语写作的题型为100字的小作文(应用文)和160-200字的大作文(看图说话、提纲式说明文或议论文)。小作文考查书信体的可能性最大。大作文可考查的题型分别为“简单提纲作文、图表作文、图画作文、情景作文”。按照历年考查的趋势,为了使写作能够尽量拉开分数档次,大作文考核图表和漫画作文的概率更多一些,已经成为主流题型,连续考查了多次。因为这类作文的第一段往往需要描述图片,这也是作文的考查点,同时主题变化多样,考法越来越成熟。该部分需要注意的是,对考生的语言技能的评价目标方面,对写作的要求有这样一条:“根据写作目的和特定读者,恰当选用语域。”这次在脚注里增加了对“语域”的解释:“语域”指在书面和口语表达中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所采用的话语方式,即正式、一般、非正式的话语。
4.考研词汇部分
《考研英语大纲》词汇部分具有如下特点:
1)词汇考查不再给出确定的词性及中文释义。这样就在词汇考查的深度和广度上对考生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考查考生在不同语境中规范、灵活使用词汇的能力。
2)不再有对词组的明确的考查要求。其目的是鼓励考生用读、写、译的实践代替单纯的词组记忆,以求考生在实际交流中能更准确、自如地运用词组。
3)强调了常用前缀、后缀的条目。词缀和词根的学习是步入英语学习高级境界的必由之路,合理地从词根和词缀来猜测词义就是潜在的考查内容。
二、考生中存在的问题
1.英语知识应用
大多数学生得分不高,原因主要是词汇量不大、语法结构基础不扎实,以及对不同语境中语言使用的规范性、得体性和语篇特征的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较差,对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因而导致对文章的语义结构和语义逻辑关系难以理清,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不准确。另外,没有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和对语言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不够也是重要原因。
2.阅读理解
学生对本题中考查理解具体的信息的题目完成较好,但在根据文中信息进行推理判断,掌握作者的态度观点的题目上失分较多。原因主要在于对英语词汇、短语、句型等习惯表达方式,尤其是对出现在篇章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掌握不够,综合、分析能力不够强,对英语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等背景及科技发展动态、热门话题乃至西方人的思维、交流方式等非语言知识缺乏。
3.选择搭配题
本部分主要考查对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及文章结构的理解。本部分得分情况比较独特,相当一部分学生得到了满分10分,但得0分的学生也有不少,是得分率最高的部分。本题5个选项,如果准确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和结构,5个全部正确就有可能,但是如果第一个或者其中一个选错,就可能引起连锁错误,以致得低分甚至零分。得低分的原因主要在于语言基础不牢固,对语篇的内容理解不准确,对语篇的逻辑结构的认识和分析能力不足。
4.翻译题
本部分得分不是很理想。翻译部分完成不佳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语法知识不够扎实,对句子长且结构复杂、内容抽象的材料不能理解或准确理解;二是没有认识到划线部分的理解与翻译对上下文的依赖性很强,断章取义;三是没有掌握和运用基本的翻译技巧;四是中文的功底较差,虽然理解或基本理解了内容,但是却词不达意,不能准确流畅地表达出来。
5.写作
在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中,英语写作历来是考生的一个难点,本题中部分学生完成较好,所写作文内容切题,包含了提纲和图画的全部要点和信息,并且表达清楚,意思连贯,用词正确,语言比较规范。本部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几个方面:一是思维贫乏,对信息的分析和综合能力较差,打不开思路,无话可说。二是审题不清,没有正确理解题目的意思。误解题目或曲解题意,或者漏掉提纲和图画中的要点和信息,造成跑题。甚至个别成绩很好的学生都出现这种问题,影响了分数。三是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较差,表现为语言呆板、贫乏、连贯性差,还有用词不当,语言不规范。
三、考研应对策略
1.阅读部分
《考研大纲》的阅读理解B部分是比较独特的题型。从题型要求和考纲所给示例中我们不难看出,该题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所选择的文章逻辑性强,结构紧密;二是要求补充的句子往往较长,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三是要求补充的句子通常仅次位于段首或段末,在文章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般来说,考生要很好地应付这类试题,在复习中必须注重以下能力的培养:泛读能力,能通过“跳跃式”的快速阅读领会文章的主旨,分清文章的大致结构和脉络;对长难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在较短时间内较好地把握备选句子的成分、结构和意思,从而能将该句子放在合适的地方。
2.写作部分
(1)应用短文写作(A节)
关于此类题型的复习应试,要注意几点:第一,生活中尽量养成使用英文的习惯,如给同学留便笺、做会议记录等都尽量用英文进行表达,这种锻炼机会往往比你强制自己进行写作训练效果更好。第二,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要从严要求,不要轻易遗漏关键信息,也不要对写作的格式敷衍了事。第三,熟读甚至背诵不同类型的范文总是必要的。
(2)大作文部分(B节)
由于每年的大纲样题对考试都起到一种指导暗示作用,而大纲样题基本上都是图画作文,因此我们在复习中,依然要把图画作文作为重点。图画作文在命题上是提纲+图画+情景说明的组合,必须要明确的是,内容第一位,结构第二位,语言第三位。
同时请考生注意当年的社会热点,比如说有关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会的话题,都有可能具体化为一副漫画,然后让考生描述、点题、评论。请考生平时注意这方面的思路训练,需要多留意一些观点,同学之间也可以讨论一些社会热点问题。
四、给考生的建议
针对考研复习,对考生提出以下建议:
1.掌握好词汇。最好的背诵单词的方法是通过真题记单词,虽然真题中没有涵盖大纲中的所有单词或单词的所有意思,但至少你可以通过真题把握核心词汇或核心词汇的核心意思。
2.复习复杂长难句。把真题的阅读理解、翻译、英语知识运用中出现过的所有长难句进行归纳和分类、背诵和理解,最终对于阅读水平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3.熟记作文模板和范文。背诵10篇左右的范文和模板对于作文水平在短期内迅速提高是有帮助的。
4.对于英语知识运用。对于该题型的复习最好的方法就是完整背诵近10年真题,因为该题型的重复考点的规律还是显而易见的。
5.阅读理解的复习要注意题型的把握、解题技巧、长难句、阅读时文。
参考:
研究生英语作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网络教学;课堂教学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要求高等学校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并提出各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甘肃农业大学结合自身的背景特点,努力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上尝试改革,(以下简称甘农大)从而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一、改革背景
一方面,和许多其他高校一样,甘农大近十年来招生人数快速增长。从2009年开始,本科生年招生人数在4500人左右。随之而来的是全校公共英语教学任务的加重,但因受到学校整体编制的限制,公共英语教师人数却不可能按照招生数量的增加而同比增加。本校外语教师人数基本维持在55人左右,其中有些教师还要兼顾英语专业教学工作,有些要兼顾研究生的英语教学。因此,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
另一方面,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在校园里习惯于通过网络获取各种信息,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离不开信息技术和网络。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教师教学方式不应墨守成规,也应作适当调整。在信息网络环境下,结合自身特点,本校尝试构建一种具有校本特色的网络与课堂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二、改革措施
从2010年开始,甘农大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教学资源建设和提供教学服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2010年,我校更换了大学英语教材,改用《新视野大学英语》配套教材,同时购买了外研社开发的与教材配套的网络教学资源,建立了英语网络教学平台。为了充分利用该平台,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在讲解完每单元后,在平台上手工设计单元测试卷,并督促学生按期完成。学生完成单元测试卷后,还可以利用平台上《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和《视听说教程》的拓展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配套了大量与学生学习水平相当的读写译训练,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安排适当的练习;《视听说教程》通过音频和视频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可利用虚拟场景接触真实的语言环境,身临其境,可进行人机对话,训练语言的实际交流和应用能力。
除了运用与教材配套的资源以外,平台还为师生有效交流提供了条件。教师可以在平台上通知,上传课件等教学资料,供学生课下复习之用。学生可以在留言栏向教师提问,教师看到后及时答疑。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交流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互动。
2.开通了冰果英语作文评阅系统。除了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和译的能力,我校还非常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教师在每单元会布置相关话题的作文题目,但由于是大班教学,如果将每一名学生的每次作文都评阅,这样会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学校出资注册成为冰果英语作文评阅系统的用户。利用该系统,教师布置作文并指定范文,学生在线撰写并提交作文。在设定期限后,系统会自动将每位学生的作文进行评阅,既有评分又给出相应的评价和改进建议。教师也可以抽取部分学生的作文手工评阅。该系统的功能经全国很多高校试用检验后,证明已相对成熟有效。我校在实际使用后发现,该系统不仅为教师减轻了工作量,节省了师资,而且评阅也比较公正、客观。
3.探索构建校本特色的网络与课堂优势互补的大学英语新型教学模式。虽然网络技术可以有效地辅助教学,但它决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作用。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课上讲授和学生课外练习为主。因此,我们应该根据网络教学的特点,发挥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各自的优势并使其互补,才能发挥网络教学应有的作用。我校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尝试,把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效结合,构建一种具有校本特色的大学英语新型教学模式,具体为:大班讲授+网络自学+反馈式教学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以纸质教材为主,网络资源为辅。教师在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精讲课文,组织各种课堂活动。课后,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在网络上做测试,测试的试题是由教师预先设计的各种听、读、写、译练习,使教师能够随时对学生进行评估;学生也可以自行安排时间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学习的内容是《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的拓展训练和《视听说教程》的听说训练。网络自学可以作为大班讲授课的有益补充,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等。学生在完成网络自学后,教师又可以通过随堂检查、定期测试、抽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日志等方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和反馈。
三、结论
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逻辑分析讲授过程,课堂的主要形式是教师的讲授和提问,而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并使其优势互补,能使教学过程由单纯教师的“教”转变成教与学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学模式也将从以掌握知识为目的的“维持性学习”模式转变为以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为目的的“创新性学习”的模式。我校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上积极作出了这种尝试,这对提高我校大学英语整体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我校将沿着这一方向继续探索。
参考:
1.邓涛、朱立平,《大学英语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结合模式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王哲、夏纪梅,《网络与课堂相结合的可持续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及其成效》[J]《外语电化教学》,2010.(5)
作者简介:李雪萍(1984— ),女,甘肃农业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邓月(1980— ),女,甘肃农业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2年甘肃农业大学“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编号。
研究生英语作文范文第7篇
这不是一篇考试经验分享,或复习方法介绍。我希望能从“如何看待GRE”和“如何应对GRE”的角度上分享体会。
国内英语考试(高考、四六级英语)与出国英语考试(GRE、托福和雅思)的目的不同,国内英语考试并不全方面考察考生的综合英语能力,比如,它往往不考口语,阅读听力(语言输入)的难度和写作(语言输出)的难度不成比例(导致中国考生的雅思托福的阅读、听力分数较高,写作、口语分数较低),而对于阅读听力等题目而言,其考题也难、偏、怪,考卷中的许多问题只是想象出来的困境,出国后会发现,不能解决与外国人交流时所真正会遇到的困境。因此,国内大部分英语考试不旨在评估英语水平,更像一种“筛选”。
出国英语考试的意图则不是这样,它们的意图在于“测量”。托福和雅思,在理想状况下,唯一的目的是全面测量一个人的英语实际水平。GRE的唯一目的是测量一个人在英语语言环境下从事学术研究的基础技能。这种考试没有分数线,没有排名。如果持有应对“筛选”的态度去应对“测量”,这就像写一篇离题作文。
本末倒置的应试
在出国留学这个概念中,GRE是被国人魅化和异化的最经典体现。
大家对GRE的描述,包括考试培训机构对GRE的描述,都让人联想起从古代科举考试以来的种种苦逼的叙事框架。框架()是人为选择的,其实,苦逼不是也不该是GRE考试的本质。
GRE是由ETS(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开发的美国考研考试,是一种标准化的“测量”——在GRE考试中被考到的知识和能力,以后在留学中全都会用到。由于美国的本科教育和中国的本科教育存在差异,所以,一个中国本科生在准备GRE考试时,容易忘记一点——GRE跟美国本科生的学习非常贴近,它所考察的内容很多是美国本科生每天要面对的。GRE并不考察一些抽象的带有智力测试色彩的玩意儿,所要求背的单词和背书真的不是一码事儿,因为,前者要背的东西,尤其对文科生而言,是做学术每天都要遇到的。
2012年7月,我正在美国上暑期学校,其中有一门课是18和19世纪的英国文学,从启蒙运动讲到浪漫主义。我有一段时间看启蒙运动的诗歌,震惊地发现它里面几乎每一行都有一个GRE词汇。此时,我特别庆幸考GRE时背了那些词汇,否则我很难应对课程。
对于一个美国本科生而言,情况应该是这样的:花了大量时间阅读各类文献,文献中涉及各类高级词汇,这位童鞋一开始也不懂,经过三四年的本科学习逐渐弄懂了。于是,GRE考试词汇对这位童鞋来说不再是障碍,考一个好分数也不再困难,接着就是申请研究生院。这是美国本科生准备读研的标准路径,然而,中国本科生申请读美国研究生时,过程则相反——迫不得已用应试的方法填补语言空缺。因为,我们用一种迥然相异的方式度过了本科生涯,却要面对为美国本科生所设计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基于两种不同读本科的方式,GRE被塑造出敌人形象,在社会话语不断强化之下,我们找到了几种打倒敌人的方法——背单词、做题。但是,怎么跨越两者之间的鸿沟,反而被人淡忘了。当我们不断地重复背单词,认为背单词就可以打倒敌人,打倒敌人就可以申请美国研究生院时,我们完全被社会话语所蒙蔽,根本忘记了如何从根本上比对美国和中国本科教育的区别,如何填补两者间的鸿沟,从而使我们也变得和美国同学一样,具有学术知识与能力,足以应对GRE考试。
本末倒置的应试策略绝不能保证长远的职业成功,因为,GRE考试的本质是“测量”而不是“筛选”,即便考到了一个较高的分数,如果赴美之后发现不能胜任那边的学术研究难度,则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你前三年都干嘛去了?
GRE之所以困难,可能因为:
(1)母语不是英语。
(2)接受的本科教育不是美式教育,所以不习惯批判式思维,也没有积累单词量和培养阅读速度。
(3)专业是机械、计算机等,不需要这么多高级词汇和这么快的阅读速度。
回答:
对于(1):任何理性的研究生院都会考虑放宽国际学生的成绩要求。
对于(3):任何理性的专业招生委员会都会合理设计成绩要求。
语文和数学都要700分(旧版GRE单项分数,满分800)以上,这是耶鲁大学哲学专业对GRE分数的要求,也是我所见过的对GRE分数要求最高的。这非常合理。因为,哲学专业要求研究生有非常强的数理逻辑和形式逻辑,也要求他们有非常高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文学专业对语文的要求,与哲学专业对语文的要求差不多,却对数学几乎无要求。我觉得这很合理。社会科学类专业对语文的要求有所下降,这也很合理。而理工科专业对语文的要求更有所下降,却对数学要求高,这不也合理吗?
现在面对问题(2)。
在美国上文学课时,我认识了一位加利福尼亚姑娘。她与我一样,感兴趣性别研究。她打算毕业后先工作一段时间再申请读博,每天,她都在博客里贴各种文学著作选段,我毫不怀疑GRE对她而言小菜一碟。我深深地相信,如果我的学术水平和文学素养连她的边儿都摸不上的话,那我确实达不到在美国读比较文学博士的水平。如果我考不好GRE,这对我应该是警示——我的功力还有限,九阴真经尚未练成。我应该多阅读多积累,等我有一天达到了水平,自然也会考好GRE。我得出了这个结论,而不是——继续背单词两个月后再考GRE。
绝大多数的同学都不打算读文学专业,但是,可以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类比。对于中国本科生而言,我们从不考虑(在英语言下操作的)学术水平——包括阅读文献、写作论文、进行批判性思考的水平——是否达到了美国研究生的平均水平,而只是在无穷无尽地背单词、看阅读,其实,这些都是隔靴搔痒。我给要获得GRE语文高分的文科生提一点建议——有机会的话,请参加出国交流、交换项目。因为,国内的文科专业对阅读量和写作量的要求太少,比如,一门专业课只要求阅读一本书,而对于英语言阅读更几乎不作要求。而在美国上暑期课程,每天课余,我至少要花两个小时专门阅读文献,这还不包括写论文和参加讨论的时间。但是,我也清楚,我的阅读量在美国本科生中充其量属于一般水平。文科生的学术水平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没有阅读,真的是扯。
要申请美国研究生院的中国文科生,常感到对方的GRE分数要求遥不可及,其实,这个问题说到底就是(请原谅我)——你前三年都干嘛去了?
单词——胜任学业
阅读学术文献很重要,单词量必不可少。背单词的目的不只是参加GRE考试,而是为了胜任学业。
培养查字典的习惯真的很重要。我认识一位美籍亚裔文学教授,她说从小起,她遇到不认识的单词一律查字典,以至她的词汇量超出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GRE考试毫无压力,博士论文题目是连美国人都不敢碰的文艺复兴。遗憾的是,由于中国和美国本科教育间的差异,我们不能用原始的方式学习单词,不得不囫囵吞枣地死记硬背。掌握单词的原始方式是在阅读中渗透单词,比如红宝书上的,意思是代表丰收的羊角。死记硬背这个词,可能无法体会意思。能有幸上一门西方艺术史课,会发现是专业知识。在英国画家(1679年~1764年)的作品里,就有羊角状的饰物,它的寓意就是丰收、幸福结局。其他的例子多不胜数,(沙文主义)是政治学概念;(俗世)是哲学/宗教学概念;,既是地幔也泛指覆盖物;vein在生物学里指血管,也用于比喻某种性情……
脱离语境背单词存在软肋,那就是对单词的理解是有限的,也容易忘记。单词书不会解释一个单词的社会文化背景,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背单词的难度所在。解决这个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在漫长的时间里阅读各类书籍,丰富知识储备。或者出国交换,上一门(概论课),基本上能解决这个专业的一大批词汇。或者去图书馆借一本入门级专业教材自己翻阅。
对于背单词,我有两点建议:
用app软件背单词,效率高。但是,书本也有好处,可以(复习)。所以,app和书本两者结合。
背单词要循序渐进。首先掌握最高频的,再是掌握次高频的,以此类推。用app刷乱序单词时,要有意识地区分每个单词是重点词汇,还是边缘词汇。请多看两眼重点词汇;实在没时间的话,边缘词汇可以跳过。大量、广泛地阅读学术文献,这是区分重点词汇和边缘词汇的关键。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基础,可以借助不同级别的单词书,比如,第一遍背前15个List(出现次数2次以上的最高频);第二遍背3000;第三遍背红宝,红宝背不完也没关系。
(注:List是国内各类GRE单词书里面统一用来区分章节的单位,读者应该不会有理解问题。红宝和3000也是考生众所周知的简称,红宝的全称是《GRE词汇精选》,3000的全称是《要你命3000:GRE核心词汇语法精析》。)
阅读——一天一本书
美国的文科博士一天读一本书,所以GRE考生在规定时间内连GRE考试的阅读量都看不完,那么,确实很难胜任美国文科的研究生课程。
提高大脑文字处理能力的方式:读更多、更难的文章。
提高阅读速度的方式:大量快速泛读。
我曾经上过莎士比亚的暑期课程,阅读了《哈姆雷特》、《麦克白》、《奥赛罗》。由于文艺复兴的诗歌语序混乱,不按照主谓宾排列,阅读起来很不容易。但是,啃完这些书后,我明显地感觉阅读长、难句的速度提升。2012年7月底,我迷上一本英文小说。当时是一边复习GRE,一边又想看小说,由于时间有限,我强迫自己快速扫英文小说。在复习之余,我两天看了15万字的英文小说,结果,当我再次做GRE阅读时发现,我的阅读速度有了明显提升。我并不是号召大家读英文小说,只借此说明——提升语言能力最根本的方法是长期大量地使用这门语言;课余的积累非常重要,往往能带来意外的惊喜。
(注:莎士比亚剧和文艺复兴诗歌所指的内容相同,因为莎剧为诗剧,其中一大部分台词都为诗歌体裁。)
写作——八股文
GRE作文写作要有非常鲜明的议论文文体意识。所谓议论文文体,就是总分总、每段间并列递进,有点类似八股文。八股文不利于发挥创造性,但从写作学的角度看,这种八股文符合人类认知方式,具有高度的表达和说服效力。美国人也写八股文。在教高中生写议论文时也有套路,比如,五段式(首尾两段、中间三个分论点)。GRE作文是学术写作,写作中要清醒地意识到文章属于议论文体,目的是说理和说服,切忌散乱、中心不集中、逻辑层次不清晰。
说白了,写好GRE作文要先大量阅读别人的文章,然后模仿别人的优点,大量练笔。在这里,有两点需要指出。首先,所阅读的文章应远远超出自己的写作水平,最好是所学专业的学术著作。市面上的GRE作文教材良莠不齐,这些范文的水平远远低于学者的学术文章。仅看这些范文,不免坐井观天。其次,模仿练笔时应博采众长,绝不照抄模板。因为,模板的水平实在有限,不能使考生的写作水平达到美国研究生的标准;练习写作的最终目的是要为了写学术文章,而不是为了应试。
研究生英语作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公外研究生;写作教学
一、公外研究生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三峡大学公外研究生教学班基本按学院分班,每班40人左右。研一第一学期开设两门英语课,其中写作课每周两学时。但是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写作能力和本科相比提高不大,有的甚至退步。主要表现为写作内容空洞,衔接性差,语言表达不地道,大量出现中式英语,语言错误多,写作篇幅有限等。负责写作课的两名教师承担了近六百名学生的写作教学任务,教授写作只能以成果法为主,因为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详细批改每个同学的作文,通常只能将不妥之处用红笔划出。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应该怎么修改,通常也就不修改。整个课堂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忽视了习得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和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扼杀了他们的学习自主性。
笔者认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首先,社会的发展对公外研究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普遍感到不满意,对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尤其不满。能阅读一般性文献、进行简单的对话已经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了。其次,教育部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作出了具体要求(一般要求、较高要求、更高要求),其中较高要求指出本科毕业生能写日常应用文,能写自己专业论文的英语摘要,能借助参考资料写出与专业相关、结构基本清晰、内容较为丰富的报告和论文,能描写各种图表,能就一定的话题在半小时内写出160词的短文,内容完整,条理清楚,文理通顺。而更高要求更是要求本科毕业生能就一般性主题比较自如地表达个人的观点,做到文章结构清晰、内容丰富、逻辑性强。能用英语撰写所学专业的技术报告、论文。能在半小时内写出200词的说明文或议论文,内容完整,文理通顺,思想表达清楚。这些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显然是公外研究生应该达到的。大纲的要求正是顺应了时代的需求,更加强调写作的实用性。而学生自身也已经不满足于单一题材的作文,希望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英语进行写作。
二、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的思想来源于认知加工学说,以及维果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思想。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主要有:
由于事物的意义并非完全独立于我们而存在,而是源于我们的建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教学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学生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的基础。因此,合作学习( )受到建构主义者的广泛重视。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通过学习者的合作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这一思想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思想相一致。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当然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简言之,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并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也由教师为主转向学生为主,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学习的程度。
三、应用建构主义教学观,改进公外研究生英语写作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并引导和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答案从而建构起新的知识。教师要做到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的知识建构,进行适当的教学组织。
1)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影响学生写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对话题的兴趣和熟悉程度直接影响写作的质量和长度。为了提高写作的趣味性,在设置作文题目时要始终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每次提供多个主题供学生选择,选题力求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讲,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成为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美国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学习是通过接收“可理解性输入”( input)产生的。也就是说,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足够数量和形式的语言输入,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大量的研究表明,阅读能力强的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比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在措辞、句子结构、谋篇布局和语言风格等方面都略胜一筹。因此,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英语原文,每周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阅读任务,以读促写。
2)提供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环境
作文构思指的是学生根据作文题目确定目标和产出想法的过程,包括诸如分析题目、酝酿内容等活动(Grave&,1980)。(1983)发现,与其他活动相比,计划需要更多的时间,最多高达总写作时间的65—85%。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应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写作前准备()的时间。这主要是帮助学生构思的阶段,教师通过各种活动,比如启发性提问、小组讨论、网络搜索等,来使学生就某一主题获得尽量多的素材。并在完成写作之后,为学生提供教师反馈与同伴反馈等不同的反馈渠道。研究表明,阅读同伴的作文能增强自己的读者感;阅读同伴的反馈能意识到自己作文中的问题;同伴之间的讨论能促进相互学习( 1999;Tsui& Ng 2000);同伴互评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自主性。
3)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写作
充分发挥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教学优势,促进教师传统教学角色的转变,即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为主”向新型的“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转变;提高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材施教,实现“立体化、网络化、个性化”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四。 结论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充分体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新思想、新理念,促使教师积极推行写作教学改革,探索务实有效的写作教学模式,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增进学生的参与度,使他们更多地担负起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责任,从而促进自主学习,为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参考
[1]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马冬.大学英语写作模式探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
[3]莫俊华.同伴互评:提高大学生写作自主性[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35—39.
研究生英语作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英语;学习者;连接词;衔接;连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8-0008-03
[作者简介]张蕊德(1988―),女,安徽寿县人,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12级在读硕士。
介绍
连接词对实现语篇的连贯性起重要作用。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掌握连接词并不是容易的事。[1]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尤其如此,他们在英语写作中存在大量滥用、少用、误用连接词的问题。对国内开展的连接词使用情况研究进行述评,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有利于促进今后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
一、连接词的概念和类型划分
连接词指起连接作用的词语,作为一种显性的衔接手段,体现语句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呈现作者的写作思路。大多数学者认为连接词包括传统语法中的连词、起连接作用的副词短语、介词短语和词组。根据语义关系,和Hasan[2]把连接词分为四类:附加、相反、原因和时间。
二、英语写作中的连接词研究
20世纪90年代,有关连接词的研究广泛开展。研究发现大部分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存在滥用、少用和误用连接词等问题。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使用连接词的研究主要在中国香港和内地展开,研究分为两个方向,分别是连接词使用整体特点研究和连接词使用与作文质量的关联研究。
(一)连接词使用特点的研究
香港有关英语学习者使用连接词的研究早于内地,为内地开展研究提供了借鉴。内地的研究主要围绕高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对连接词的使用展开。本文借鉴徐[3]对二语写作研究方法的阐述,将相关研究分为两类:小样本文本分析和基于语料库的对比分析。
尹广琴[4]以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收集的文本,发现学生的连接词使用单一,大多为因果、转折、并列和总结性的连接词。
许双如[5]对样本中的连接词分类进行统计,探讨学习者语篇衔接意识和能力与英语习得程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学习者使用连接词的意识和能力与他们的英语习得程度有关;虽然英语习得程度好的学习者与程度差的学习者所使用的连接词在总数和类别数量上有显著差异,但他们在议论文写作中普遍存在连接词使用单一的特点。
随着中国学习者语料库(CLEC)的建立,许多研究采用语料库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英语学习者使用连接词的情况。
罗一[6]对自建的小型语料库进行分析发现:学习者比母语作者倾向于更多使用连接副词;学习者与母语作者相比,在议论文写作中较少使用表示确认关系的连接副词;学习者倾向于过多使用表转折关系的连接副词“yet”和用于句首接续上句的连接词“and”“but”。
潘、冯跃进[7]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相结合的方法对比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作文语料库和英语本族语语料库之间的连接词使用差别,证实国内高水平英语学习者存在过度或过少使用某类连接词的问题。
赵蔚彬[8]利用统计方法对比分析本族语者语料库和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中连接词的使用特点,发现中国学生有意识地使用连接词来表现语篇的连贯性,但是他们对连接词的掌握不够多样化,仅限于少数常用表达,如“so”“for ”“such as”等。
(二)关于连接词使用与作文质量的关联研究
有关连接词的使用和作文质量相关性研究,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徐伟成[9]和金凯[10]的研究均表明连接词的使用与作文质量之间没有直接关系。相反,宋美华、夏纬荣[11]和Deng[12]的研究表明连接词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写作质量,连接词的使用与作文质量有显著的相关性。
三、中国英语学习者滥用、少用和误用连接词的原因分析
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连接词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五个方面解释:第一,母语的负迁移影响。英语是形合语言,需要借助显性的连接手段完成语篇的连贯性;而汉语是意合语言,通过内在的逻辑结构表达语义、构建语篇。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连接词的过程中易受汉语的影响,忽视连接词的使用。第二,英语教师常常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英语写作注重使用连接词的思想,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刻意使用连接词。第三,连接词的使用和学习者的个人喜好有关。[13]许多学习者都有特别喜欢的连接词且经常过多使用的情况。第四,连接词的使用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习者对规避策略和重复策略的有意识运用。[14]学习者为避免使用没有把握的连接词而重复使用熟悉的连接词,必然导致某些连接词被过多使用,而另一些连接词则很少被使用。第五,Crewe[13]和Zamel[1]认为写作教材编写和练习设计不合理,不利于学生正确掌握连接词的用法。
四、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和建议
首先,改变传统的写作教学法,将写作课和阅读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阅读,提高学习者的语篇意识,体会衔接手段的运用。[13]其次,教材编写要科学合理,写作教师应注重对连接词在语义和句法层面的用法讲解。[13]最后,语言教师和学生应有效利用语料库。[14]因为语料库的语言数据真实反映了本族语者和学习者语言使用的特点,学习者通过语料库学习连接词的用法,写作教师可以利用语料库发现学习者使用连接词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由于受研究条件等主客观因素制约,现有研究存在许多不足:第一,连接词分类标准不统一,影响对连接词类型的量化统计。第二,上述大多数研究中的样本大多是议论文,文体的限制可能导致连接词使用单一。同时针对议论文的研究结果是否适合所有文体有待验证。第三,针对英语学习者在不同发展阶段使用连接词的研究很少。[15]对学习者的各个阶段研究能够揭示中介语的发展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二语习得理论。第四,数据描述和数据解释不均衡。[15]现有研究多是数据描述,它能从整体上说明学习者使用连接词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但在理论上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解释不充分。邓耀臣[15]认为数据描述与语言学理论相结合,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应用与最新的语言习得理论和外语教学实践保持一致。第五,研究方法单一。除了样本分析和语料库分析,今后的研究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分析有声思维和回顾访谈数据,以及开展个案研究等方法。
参考:
[1] Zamel V. Those Links in [J].ELT ,1983(1).
[2] MAK,Hasan R. in [M].:,1976.
[3] 徐.英语写作与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4] 尹广琴.大学低年级学生英汉语作文对比实验与分析[J].外语教学,1999(3).
[5] 许双如.语篇衔接与英语习得程度调查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6] 罗一.研究生英语论文中连接副词使用情况调查[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
[7] 潘,冯跃进.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写作中连接词用法的语料库调查[J].现代外语,2004(2).
[8] 赵蔚彬.中国学生英语作文中逻辑连接词使用量化对比分析[J].外语教学,2003(2).
[9] 徐伟成.英语作文中的衔接、连贯与质量[J].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0(5).
[10] 金凯.从语料库看连接词在中国学生六级作文中的作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8).
[11] 宋美华,夏纬荣.英语写作中语篇衔接手段与语篇教学――对非英语专业大一本科生好作文与次作文的统计分析[J].外语界,2002(6).
[12] Deng F.The of the Use of on EFL [J].CELEA ,2006(1).
[13] Crewe W J. The of [J].ELT ,1990(4).
[14] 徐捷.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连接词使用对比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研究生英语作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语料库并列连词使用频率误用
1.引言
在过去的20年里,语料库语言学( )快速发展,作为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分支,在外语教学中受到学者的重视。正是在这20年中,计算机技术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迅速发展,学习者语料库作为一种特别用途的语料库,受到各国语料库研究者的重视并迅速发展。
写作是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的重点。作为一门形合的语言,英语中的连词对提高作文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有着重要作用。国内近年来对外语学习者作文中连词的使用研究增多,研究表明外语学习者对连词的使用存在问题(陈新仁,2002),学生的作文受母语负迁移影响,普遍缺乏形式上的连贯和语意的有效衔接(何安平,2001)。错误分析理论是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语言学家和教育工作者通过观察、分析、归类来揭示学习者语言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这一理论重在客观分析学习者语言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错误并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以期避免错误的产生,从而对实践进行指导。
2.研究现状
潘藩和冯跃进比较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作文语料库和英语本族语语料库之间的连接词使用差别,发现国内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与本族语者在连接词使用频率和语义关系表达上的较大差异。莫俊华依据语料库调查中国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使用因果连接词的情况,发现中国学生使用的密度表现出先增后减的发展特点,丰富度大体上呈线性增长。徐静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的子库St4和《加拿大大学生英语作文库》中的因果连接词的使用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对因果连接词的使用,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与本族语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岳本杰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比较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作文语料库和英语本族语料库之间的转折连词使用差别。以上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学生在连接词的使用上存在明显差异,但尚未深入分析造成此差异的原因,也没有对中国学习者对连词等的误用现象进行分析。
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作文逻辑不清或缺乏连贯性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在使用连接词方面困难较大。很多研究表明语言学习者在使用连接词方面存在困难,特别是外语学习者( 1994)。连接词的用法相当复杂,首先,当文章的逻辑关系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测出来时,就不必使用连接词,因此一篇文章中连接词出现频率高并不一定能使其更加连贯;然而,少用或误用连接词却也可能使语篇难于理解。其次,连接词的使用受语体限制,不同的语体中连接词的选用及用法不同。最后,不同语言文化中连接词的使用也是有差异的( & 1998)。
3.研究设计
3.1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以英语写作中最常出现的并列连词为例,探究中国大学生对并列连词的误用现象及原因。本文研究问题在于:
3.1.1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和本族语学生在并列连词使用上是否有差异?差异程度如何?
3.1.2前者是否误用并列连词?是否倾向于过多地或过少地使用某些并列连词?
3.1.3前者在使用并列连词的过程中存在哪些误用?其原因为何?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由于并列连词数量较多,我们仅采用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四个并列连词and,so,but,then,考查它们在作文中的使用现象。
3.2研究数据和来源
由于时间有限,本项研究所使用的小型学习者语料库来自于笔者从某高校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中整理建立的共50篇大学英语四级测试作文,共包含约10,000词。英语本族语料库取自ICLE的本族语参照语料库: of (),该子语料库包含英美大学二、三年级的本族语学生作文。
3.3研究工具和研究步骤
本研究使用的语料库工具是.2.1w。由于两个子语料库大小不同,因此所有原始统计频数都换算成了标准频数(用原始统计频数除以子语料库的总词数再乘以100,000,即每100,000词次出现的次数)。笔者首先统计了并列连词在小型学习者语料库与本族语料库中出现的频数,并使用统计软件.0测试两组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然后分析学习者语料库中并列连词的误用现象及原因。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并列连接词的使用频率比较
在调查了上述四个连接词在两个语料库中的出现频率后,我们按照频率高低进排序,以便调查国内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并列连词的使用频率和选择倾向方面是否和本族语使用者存在差异,如有差异,这种差异是否显著,两者使用这四个并列连词的使用频率和排序,见表1。
从表l和表2获得的第一个发现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和本族语者使用连接词的频率有显著差异。观察同一个词或短语在不同语料库中出现的频率,可以看到:非英语专业学生使用连接词的频率绝大多数都低于本族语者的使用频率(以and为例,频率分别为2510和4370)。这意味着与本族语者相比,就绝对词频而言,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连接词的使用上呈现过少使用的现象,原因在于:
参考:
[1],B.& ,M.The use of in ' [A].In ,S.(ed.), on [C]. and New York:,1998.
[2].S.The :A in [J]. Today,1994.39(10/3):25-29.
[3],.ELT books in the age of : and [Z].http://www.cels.bham.ac.uk///.pdf.
[4]陈新仁.话语联系语与英语议论文写作:调查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2(9):350-354.
[5]郭立秋.王红利.浅析汉英语篇差异与英语写作[J].外交学院学报,2004(1):103-111.
[6]何安平.学生英语拼写错误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199-205.
[7]何安平.语料库在外语教育中的应用――理论与实践[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刘春阳,杨雨时.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误用分析――一项基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的调查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01-304.
[9]莫俊华.中国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使用因果连接词的语料库研究[J].外语教学,2006(9):45-50.
[10]潘[,冯跃进.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写作中连接词用法的语料库调查[J].现代外语(季刊),2004(5):157-162.
[11]文秋芳,丁言仁,王文宇.中国大学生英语书面语中的口语化倾向――高水平英语学习者语料对比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268-274.
[12]徐静.非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中因果连接词使用分析.2007.
[13]许智坚,周流溪.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研究现状[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8(4):107-111.
[14]杨贝.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并列连词用法对比研究[J].2004(5):1-10.
[15]余娜.基于语料库对比的中国大学英语议论中因果连接词的研究,2007.
[16]岳本杰.基于语料库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写作中转折连词的使用分析[J].考试周刊,2009(13):95-96.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娱乐之家人才站上看到的! | |
发布者所在地区(仅供参考):,IP:60.247.148.23 |
研究生英语作文样本
研究生英语作文样本第 1 部分
关键词: 写作策略, 医学硕士学位, 动机强度
CLC 号:H319.3 文件代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 (2014) 02 (a) -0130-0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 他们的研究重点已经从以教学为中心转向以学习为中心。 分类。 目前,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纯粹是针对英语专业或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而对我国研究生尤其是医学研究生写作策略的研究却很少。 本研究以100名医学研究生为研究对象。 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探究医学研究生写作策略的使用情况,分析写作策略的使用与其写作成绩的相关性,以及不同性别之间写作策略的使用差异。 ,为研究生英语写作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2013年9月,某大学研究生院妇产科医学硕士一年级学生; 麻醉学; 影像医学; 护理; 口腔临床医学; 内科; 外科手术; 神经病学; 中医内科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个专业,随机抽取1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采用统一调查问卷,调查人员向调查对象解释如何填写,并要求调查对象当场填写并当场收回。 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回收率90%。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在CNKI上进行文献检索。
1.3 内容
调查医学研究生写作过程中写作策略的运用; 分析写作策略的使用是否与写作成绩显着相关; 不同性别研究生在写作策略的使用上是否存在显着差异。
1.4 数据处理
利用Excel数据库和SPSS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并对检索结果进行比较。
2 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中,写作策略分为以下几类:(1)预写作策略:问题复习策略、头脑风暴策略、提纲策略、自由写作和圈圈法。 (2)写作策略:回避策略、查字典策略、社交策略。 (3)修改策略:查字典策略、放弃初稿重新编写、修正策略。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撰写任务的形式,河北联合大学100名医学硕士生参与了调查。 写作任务用于衡量学生的写作表现。 所使用的调查问卷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参与者的基本信息; 第二部分是学习者写作策略运用情况的调查; 第三部分是学习者学习动机强弱的测量。
研究表明。
(1)医学硕士生基本使用了所有策略,但写作频率存在差异。 他们在写作阶段使用最多的策略。 这可能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很多教师在课堂写作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任务教学法。 对学生的采访显示,老师很少为他们提供写作策略的指导。 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学生往往缺乏运用充分的预写和复习策略。
在预写阶段,更多地采用复习策略。 这是因为大部分写作任务都是受控写作,所以写作要求决定了写作内容。 大多数学生都知道这一点,他们在写作之前会仔细考虑自己的写作要求。 调查发现,学生有时也会使用头脑风暴策略。 在大纲策略上,学生更喜欢使用英语而不是中文,这可能与老师经常鼓励学生用英语而不是中文思考有关。
在写作阶段,回避策略使用较多,社交策略使用较少。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完成初稿,学生将选择合适的单词、短语和句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经常使用回避策略来弥补他们知识的缺乏。 由于他们的词汇量有限,他们无法用英语流利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另外,学生更加注重语法和词汇,因为他们知道这个级别的错误会使他们的作文分数降低。 研究表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很少使用社交策略来寻求他人的帮助。 通常,学生被训练直接用英语写作,而不是先用中文写一篇作文,然后再翻译成英文。
在复习阶段,学生更注重词汇和语法的复习,但不注重内容、结构和课文的复习。 这反映出学生非常重视教师的反馈,对教师有一定程度的依赖,不太注重自我纠错。 此外,调查显示,学生很少会放弃初稿并重写。 因为学生认为写作是一项复杂的任务,拒绝初稿在心理上很难接受。 情感策略是学生最不常用的策略。 因为学生认为完成作业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必要让大家去欣赏。
(2)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单一写作策略的使用对写作成绩没有预测能力,但整体写作策略的使用对写作成绩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这一发现虽然令人失望,但却是可能的。 高组和低组在写作策略的运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高组在预写阶段使用更多的头脑风暴策略。 他们在写作前和写作过程中仔细思考要写的内容,使作文更加流畅和逻辑。 而低分组则使用更多的重写策略。 这是因为他们在写作之前没有仔细地组织和计划所写的内容,并且在写作过程中没有对写作的内容和逻辑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他们对自己的初稿不满意。 另外,高组在复习策略上更注重老师的反馈。
(3)动机强度高的学生在预写阶段更多地使用问题复习策略和头脑风暴策略; 他们在写作阶段更加注重语法和词汇的正确性。 此外,他们还更多地使用社交策略。 在复习阶段,动机强度低的学生更有可能不修改就交作文,因为他们不注重写作,也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检查作文。
(4)写作策略的使用存在性别差异。 一般来说,女孩在写作阶段比男孩使用更多的策略。 具体来说,女孩使用更多的头脑风暴策略。 调查结果显示,男生会制定更多的写作计划,男生更多地用中文而不是英文概述他们的作文,而且男生通常会在完成后检查整个作文。 大多数女孩开始检查作文的每个部分,然后继续写。
3 结论
本研究表明,医学研究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使用的写作策略包括预写阶段的复习策略、写作阶段的回避策略和修改阶段的纠正策略; 多运用复习策略、头脑风暴策略、社交策略; 动机强度低的学生更有可能不修改他们的作文。 在写作阶段,女孩比男孩使用更多的头脑风暴策略。 因此,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写作策略的训练,针对学生写作中的问题和不足,训练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策略,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参考
[1]刘志群. 英语写作策略分类探讨[J].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07-208。
[2] 杨勤勤. 英语写作策略与写作水平的相关性[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4-86。
研究生英语作文范文第 2 部分
关键词:地方高校; 艺术专业在校大学生; 研究生入学考试
如今大学生考研十分盛行,特别是近年来,地方院校纷纷升格,大学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艺术类专业招生极为火爆。 绝大多数地方院校本身并不招收艺术硕士,而这些学校的很多艺术类院校的学生都想考研或者准备考研。 在此,我想谈谈对地方高校艺术类院校学生考研的一些思考。
一、关于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要不要考研的思考,要不要考研
艺术专业的学生应该分析客观因素。 当今社会,就业压力大,提高教育、再就业势在必行。 时代压力很大。 当今社会,能力和学历同样重要。 虽然艺术专业比专业培训更重要,但在看重优秀专业时,学历文凭也是敲门砖。
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应该从主观因素来分析。 我们应该把研究生教育归入一个人成长经历的一部分。 小学是启蒙教育; 中学是基础教育; 大学是能力教育和职业教育; 研究生(硕士\博士) 是一种研究型学术教育。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重点是三点:思想开放、思维活跃、知识深度和厚度增加、友谊增进。
从艺术类专业的特殊现状分析,艺术类研究生尤其是直升博士学位还有很大的空间。 首先,艺术类专业研究生相对较少。 有很大的灵活性空间。 现在中国已经形成了文化的高消费。 许多小学要求教师拥有研究生学位。 再次强调,艺术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是其他专业无法替代的。 艺术专业提供就业机会。
从艺术类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差异分析,网上报名时间和程序相同,为10月10日至10月31日,面授申请时间相同(11月10日至14日) ,只是当面举报的地点不同。 艺术专业的学生一般要到所申请的学校报到并缴纳费用。 初试时间也是1月中下旬(具体时间以教育部规定时间为准)。 必修考试包括一些专业知识; 此外,具有专科、跨专业和同等学历的考生还有额外的考试科目。
二、是否适合考研的问题
这是想考研的人的问题; 这是给那些正在准备考研的人的一个问题; 这是给那些经历过考研失败、准备重新开始的人的一个问题; 尤其是我们地方高校的学生。 笔者认为应该从英语学习、专业方向学习、家庭经济情况、考研或者找工作等几个方面来考虑。
英语是考研的关键。 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你必须通过四六项技能才能通过研究生英语考试。 英国国家线艺术类专业普遍低于其他专业,且近年来有下降趋势。 2011年全国文学硕士专业入学考试线A区35分,B区33分,C区30分,高中英语成绩还不错。 如果你坚持学习英语,热爱学习的艺术类专业人士可以尝试一下。
专业考试形式也是考研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业考试有自己的特点,小方向也很多。 不同学校的专业考试不一样,同一学校不同专业方向的专业考试也不一样,所以笔者不好。 具体分析,考生必须认真学习、熟练掌握专业知识。 例如,艺术类专业的专业方向包括:视觉传达设计,又称平面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有的学校分为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园林设计); 将介质分成小方向; 理论专业分为艺术史理论、绘画理论、设计史理论、设计理论等。
家庭经济条件会影响考研还是找工作的选择吗? 地方高校的艺术生要进行跨校考试,甚至可能跨省份、跨专业,因此研究生考试可能会更加困难,财务费用也会相应增加。 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买材料、报培训班、拜访导师、吃饭住宿等等,费用可能会不少,这可能会让一些成绩优秀的同学放弃考研,选择找工作。
三、地方院校艺术类专业应如何备考考研
准备考研首先要确定选择哪个地区的大学。 全国分为ABC三个区,每年都会发生变化。 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全国只分AB两个区。 考察学校的科研能力、硬件条件(实验室、师资)、实习基地等,然后确定专业研究方向并联系导师。 这些都解决之后,你应该经常在网上或者向前辈、前辈那里获取相关信息,并且经常联系你所选择的导师。 平时应该对自己选择的研究方向多做一些功课,让导师对功课进行指导和点评。 你应该增加与导师的接触和交流,汇报你的学习情况和你的学习经历和想法,当地院校的艺术类学生,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去教室听导师的讲座,或者借一些导师讲课的笔记,复印下来,仔细学习!
审查工作量非常大。 首先,政治是一门公共课程。 政治学有五大科目: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 学说的观点。 第二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主要讲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指导中国的改革和建设,同时总结自己的新理论。 第三门课叫《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 学这门课需要两个了解,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了解近代中国的国情。 近代中国的国情前后不同。 1840-1849年的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我们讲国情、讲国史,得出三个结论。 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 这是一个政治结论。 在回顾过程中,关键是要把握历史事件。 本课程的特点之一是结合思维进行测试。 因此,复习时要注意对这两部分进行整体复习。 第四门课程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 这门课程的本质不是理论或历史。 ,曲面分为两部分。 第五门是“形式与政策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主要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形式与政策中引出问题。 本课程是党中央对现阶段国际形势和政策的认识、判断和主张,主要是考察的观点。 形势政策主要考察领导人和党中央的观点,主要是国内的。 还有党中央对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国际形势、形式和政策的判断。 五门课程中的前两门是重点,原理是基础课,也是最难的。 《入门》是一门主导课,也是需要重视的。
考研政治有必要买这个教材。 通过阅读教学大纲,您可以掌握每个科目的结构。 如果可以的话,你可以大致记住每科的主要考点,这对于你掌握政治的整体结构非常有帮助。 分析大纲一般在每年暑假8月左右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它具有权威性,应该仔细阅读几遍。 对提高你的基础知识很有帮助。 情况和政策,如果你还没有报名考研辅导班,11月份买一本时事指南书就可以了。 报补习班的话就不用买了,肯定会有相应的讲义。 过去的试题、教程和练习都必须准备好。 如果你做了近5年的试题,你就能掌握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写作规则。 历年来这类试题的书籍很多,可以随意选择一本,以分析和讲解为主,有具体的分析和拓展。 市场上有很多教程书籍和练习。 我觉得选书的时候最好仔细看一下风格。 每章都有结构图,历年试题分类分析,还有练习题,做到一书多用。
第二个是公开课的英语课。 考研英语课现在分为格式塔、阅读、翻译、作文四个部分。 其中阅读60分是大头,格式塔10分,写作30分。
考研英语大纲规定必须掌握5300个单词。 由于每年都有超级大纲词汇,所以掌握7000个左右的词汇就更好了。 英语考试需要背单词! 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什么也说不出来。 建议买一本词汇书,每天花时间背。 我喜欢用英语考研,就是词义比较偏。 如果你花时间背单词,你会学得更全面。
笔者认为,艺术考生在做英语阅读时不必担心5道选择题对了几道。 持续精读是提高阅读能力和速度的必由之路! 阅读时,必须仔细理解本文的目的、结构和讨论方法。 逻辑是什么? 甚至每个句子的结构、每个单词的意思都要听懂,每个句子都要一句一句地读,直到每句话都翻译出来! 只要你坚持每天一篇文章,或者每两天一篇文章,你就会欣喜地发现你的阅读能力和速度在三个月内有了质的飞跃。
对于英语作文,要多看范文,熟悉其写作风格,背诵优美的句子。 考研一般都是三段论文。 类型基本上是提纲论文和图文论文。 好像这几年图文居多,漫画为主。 笔者认为艺术考生英语作文学习应重点关注基本推理句子结构的掌握、基本关联词的掌握、开头和结尾句子的掌握。 然后就自己练习吧。 格式塔与翻译笔者认为没有必要专门去练习,既浪费时间,又很难提高。 事实上,词汇量丰富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了,格式塔和翻译自然也提高了。
笔者认为,一切考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有很多技巧可以大大提高你的复习效率。 只要善于总结、总结,就能很快掌握最佳的复习方法。 艺术类考生情况不同,具备基本的英语能力。 并非全部,希望你能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取得理想的成绩!
然后是专业课程。 第一个专业是专业理论课程。 每个学校指定的书籍都不同。 有的学生不招收硕士生,学生必须跨校考试,甚至跨省考试。 理论课程可能和你高考时读的理论书不一样,所以有条件的话可以听一下导师的讲课,或者去他所讲授的班级借一些课堂笔记复印下来仔细研究。 第二个专业是专业技术课程。 应该多看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书籍,多在网上做相应的练习。 比如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在线参加设计在线、中国设计师联盟、创意挑战赛等。 对于线上比赛,还可以多做一些手绘作业。 首先,你可以给自己的专业老师进行指导,然后再去你所考的学校与你的导师联系和沟通。 让你的导师指导你的作业,报告你的学习情况和你的学习经验和想法。 。
四。 概括
地方高校艺术类学生考研信息来源少,学习氛围不浓厚,经济支出高,难度大。 考生普遍表现出患得患失、厌烦疲倦、紧张、压力大、担心、害怕、畏惧、弄巧成拙等情绪。 应进行心态调整。 每一个地方院校艺术专业的研究生都应该更加虚心,更加踏实地学习,更加注重过程,相信自己永远是第一。
关于作者:
研究生英语作文范文第 3 部分
关键词:大学英语; 教材; 英语四级、六级; 研究生入学考试
一、简介
近年来,许多学者认识到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并开展了相关研究。 卞书荣(2006)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大学体验英语”的实用性; 邓先贵、张健(2007)论述“新视野大学英语”、“新理念大学英语”、“新大学英语”、“大学体验英语”、“全新大学英语”、“21世纪大学英语”等大学英语教材重在实用性等。华荣(2008)从内容组织方面探讨了《大学体验英语》交际内容的实用性; 魏林(2009)通过调查发现,从学生的选择来看,语言的实用性有所降低。 被放在第一位,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再把英语学习当作考试的工具,而是希望通过学习与他人交流,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甚至与专业挂钩,从而达到目的的学习。 王帅(2009)指出,《实用英语》的实用性明显加强了与日常生活、工作、经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实用文体的阅读。
对四、六级作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四、六级作文的写作水平,如于海燕(2005)、迟焕灵(2006)、胡雪芳(2007)、翁一鸣与陈兰芳(2008)、袁在成(2009)、郑映学(2009)等人对此进行了阐述。
对于考研英语作文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某一年考研英语作文的评论,如曾伟(2006)、徐建平(2007、2008、2009); 如何提高考研英语作文的应试技巧,如王静(2005)、吴蓓蓓(2005); 对考研英语作文的分析及相应对策,杨晓曼(2005)、易丽梅(2008)等也有论述。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发现,尽管滕德明等人从考试的角度讨论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但很少有学者讨论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 通过对近五年四、六级英语作文题型和考研英语作文题型以及学生、教师、社会的需求进行分析,指出《21世纪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的实用性课程”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但本研究仅通过2001年至2005年五年间考试的英语写作来研究某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还不足以全面了解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 为此,本文将结合近20年来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考研英语作文题,对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进行研究,以期为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参考。未来的英语教材。
2、四六级及研究生作文情况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近20年四、六级作文题。
通过对近20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题目的梳理和分类,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总结。 议论文、书信、应用文、说明文、图表等。这些题材中,以说明文居多,图表太少。
但从历年考研英语作文成绩来看,大部分考生看图作文得分不高,考生普遍反映看图作文较难。 为此,有必要对这一类作文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图画作文可分为图画作文和图表作文(杨小满,2005):(1)图画作文以漫画、照片、图画为载体,考验学生理解和表达图文含义的能力。画面或思想内涵。 在逻辑测试中,更注重学生的总结能力; 挖掘和表达逻辑关系的能力,在逻辑考试方面,由于图表是数据的直观表达,所以更加注重学生组织和总结数据的能力。 而这正是很多考生所缺乏的知识和能力。 历年大学英语四、六级中类似图表的作文并不多,类似的图表在大学英语教材中也很少出现。 由于题型错误,考生在审题、立意、表达等方面与考生的要求存在较大差异(任荣,2001)。 另外,根据2010年最新的全国研究生统考英语(一)考试大纲,今年在英语写作a部分中,增加了根据中文文章撰写英文摘要的内容,并反映在教学大纲的样题中。 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 In view of this, it is very for us to and on the genre of the .
3. on the of
Due to the of the of the , this " " ( by Zhai and Li , Press, 1991) and " of " ( by Ning , ) used in the 's . , 2002) for .
First of all, this makes on the in " " by Zhai and Li .
Look at the in the text " of " by Ning .
In order to the of the , the are " " ( by Zhai and Li , Press, 1991) and " of " ( by Ning , Press) , 2002) to the of are one by one as .
The first of " " on ' , as well as and . are to ' to words into : use , into words (), , , usage, , , ; the in the are to ' to into , , and , from topic , and , order of , of words and and , , etc.; the of the third with the of and , and to the . at the essay level, among which Units 5 and 6 ; the of 4 with basic , and to , and ' at the level , unit 7 has .
In " ", are into two parts: ( ) and ( ). The on ' essay-, while the ' to read and used texts in a . The of the first and is to the -level in ' ; the third and are about and , so as to ' to , , and , etc. .
As far as the ( ) is , the are : the first cards, , , forms, , , , , and the forms, , , cards, forms, , and , and the third , award , , for call for , , , (), ( Anti-war and anti- ), the such as job , , , , , , , and .
4.
Based on the above of the for CET-4 and CET-6 and ,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of CET-46 and CET-6 are of and , with of and ; It is a and . Since 2010, the type of an based on a given has been added. These two exams, which play a great role in , have in , that is, they both to . and one's point of view, so the are ; while the on the 's to , , and laws, so the are chart-like . A set of pay to both in the part.
to the of the in the third part of this , it can be seen that " " has been with " ". It pays more to and pays more to . It is for ' CET-4 and CET-6 and their work. , " " the of , and the of based on the given is zero. As far as is , it is . In this sense, the needs of for need to be taken into when in the , that is, it is to such as and how to of , so as to meet the needs of for and make are more .
5. 结论
the full text, on the basis of and the in the Test Band 4 and Band 6 and the in the past 20 years, this paper makes a of " " ( by Zhai and Li , Press, 1991) and " " (Ning , -in-chief, Press, 2002), which are to and , and and the of these two sets of , out the main that still exist in the of these two sets of . This is a that be when in the .
参考
[1] Bian . The of " " and its to [j]. of of , 2006 (12).
[2] Deng , Zhang Jian. to high- [j]. Time and Space, 2007 (23).
[3] Hua Rong. A Brief on the of " " [j]. of , 2008 (1).
[4] Wei Lin. about from the of ' [j]. and , 2009 (14).
[5] Wang Shuai. A study on the and of the " " in [j]. of , 2009 (8).
[6] Yu . on test- for CET-4 and CET-6 [j]. of , 2005 (5).
[7] Chi . How to write a good for CET-4 and CET-6 [j]. Self-study , 2006 (11).
[8] Hu . on the of CET-4 and CET-6 from the [j]. of , 2007 (3).
[9] Weng , Chen . The Role of Topic in the of CET-4 and CET-6 [j]. of of and ( ), 2008 (2).
[10] Yuan . The of Topic in CET-4&6 [j]. and , 2009 (28).
[11] Zheng . "Three Steps" of for Essay in CET-4 and CET-6 [j]. Self-study , 2009 (11).
[12] Zeng Wei. of 2006 [j]. , 2006 (3).
[13] Xu . 2007 [j]. , 2007 (4).
[14] Xu . 2008 [j]. , 2008 (4).
[15] Xu . 2008 [j]. , 2009 (4).
Model Essay Part 4
and
This time, has been moved into the , which in the of China's exams. When such as and the , they self- to their own . each major has for , some may put more on the to read , but low on and , while some may have high on and . This "one-pot" meet the needs of .将听力考试放到复试当中,让各院校自主命题进行考核,更能够发挥出这一考试形式的真正作用。
考研英语更注重对整体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察
这次考研英语的调整,并不是弱化了对听力等一些方面能力的考核,而是使整个英语的考核向更深更透的方向发展,更加注重对考生整体英语能力、实用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察。在这次考研大纲的调整中,取消了对要求单词的汉语释义,这同实际生活中英语实际使用情况的需要是相符合的,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并不是追求单词量,而是在尽可能用少的词语表达更多的意思。同时,在阅读理解当中增加一种新题型,重在考察学生对整个文章语言环境的把握,而不再是仅仅考察学生对局部细节的理解,这也弥补了考研英语多年来所存在的考察漏洞。而应用文的引入则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体现了职业性原则。总的来说,这次大纲的调整都是围绕着弥补以前考研英语能力来进行的,目的是使考研英语变得更加严密和系统。
一、词汇变化及对策
变化:词汇量从5300增加到5500,略有上升;旧大纲在每个单词旁边都附有汉语含义,而在新大纲当中则取消了汉语释义。
分析:虽然和旧大纲比较起来,新大纲仅仅增加了200个单词,但是由于取消了单词旁边的汉语释义,就使得这个单词在英文中的所有常规、非常规以及引申含义都成为了考试的内容,不再有超纲的问题了。这种考察方式从常规考察单词的横向联系转向了对单词的纵向延伸的考察。总的来说,在单词这一部分,考试的难度有不小的提升,也影响了总的考试难度的增加。
对策:首先,要特别重视新大纲所增加了200个单词,因为新增加的单词一定是考察的重点,否则没有增加的必要。而在学习这200个单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它们的引申意义的了解。其次,对于剩下的旧单词,学生在掌握了旧大纲所规定的含义之外,要重新掌握他们的引申含义和一些约定俗成的用法。
二、 听力部分变化和对策
变化:取消了初试当中的听力考试,放到复试当中进行。
分析:听力考试放到复试当中进行,并不意味这部分难度的绝对降低。相反,由于今年来复试在整个研究生录取当中的权重不断提高,听力考试仍然会在研究生录取当中充当重要角色。同时,这部分考试会因为自主命题而变得非常灵活,对考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策:首先,了解清楚自己将要报考的专业对英语能力的具体要求,按照这一要求来进行合理的复习安排。其次,适当调整复习的先后主次,在不放弃听力复习的基础上,适当地将听力放到靠后一些的位置上,毕竟考生需要首先通过初试。 同时,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重点锻炼一些跟专业有关的词汇和句子的听说。
三、 阅读部分的变化和对策
变化:增加了填充式阅读题型。
分析:阅读又增加了一类新的题型,使阅读分值占据了更大的比例,成为了整个考研英语当中最举足轻重的一个部分。这次增加的这一类新题型同取消的翻译题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翻译题型是重点考察一种细微的阅读文章的能力,而新题型则是一种开放式的填充式题型。它重点考察学生的宏观阅读能力,考察学生对文章各段落间的衔接部分的理解能力,文章长度也有明显的增加。总体上来看,阅读的难度是有了一定的增加。
对策:这种填充式的题型虽然第一次在考研英语当中出现,但对于整个英语教学和考试来说,并不是一种新的题型,在PETS五级考试等重要考试当中有类似的题型出现,考生可以在新的考研英语辅导资料没有面世之前,通过类似的考试题型来抢先熟悉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同时,在平时的复习当中,要注意多读和精读历年的考研阅读试题,多有针对性的进行长段落文章的阅读,增强自己的阅读耐心和对整个文章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理解。
四、作文部分的变化和对策
变化:作文部分首次增加了10分的应用文写作。
分析:作文的比重在整个考研英语试题中再次得到了提升。实用性的应用文写作进入考研试题中,意味着整个考研英语向更加职业化和实用化方向发展。但是从应试的角度来看,其实普通作文由于考察的模式和句型更为灵活,在难度上更大;而应用文则是一种模式化的写作,更容易掌握,评分的标准也更为单一,所以总的来看,作文的难度并没有提高。
研究生英语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考研英语考试《考研英语大纲》解读问题对策
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是对学生的英语基本功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学生的逻辑思维判断能力的一个综合性检测,在题型上比较多样化,所选取的文章一般都比较长,取材多取自国外经济期刊、报纸,或者美国大学的学生教材等。对于广大考生来讲,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要高效应对考研英语考试,就必须有一个清晰的复习思路,吃透《考研英语大纲》,搞清楚考研英语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一、《考研英语大纲》解读
1. 英语知识运用部分
多年以来,英语知识运用,即完形填空在题型和分值两方面都一直保持稳定。该部分主要测试考生结合上下文的综合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即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篇章结构、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运用能力的考查,这是对完型填空的定位。大纲明确指出对完型填空考核的重点:语法、固定搭配、近义词辨析和逻辑关系四大类题型。同时由于完型填空在历年考研中得分较低,大纲明确了考生解答完型填空题的思路,对于考生备考和解题都更具针对性。即:“从上下文的角度来考虑”和“运用逻辑推理”,这两点都要求考生大到对文章整体的把握,小到对句子之间和句子内部把握,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的是文章内容的一致,后者强调的是文章逻辑的一致;“从惯用法和搭配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一点要求考生对惯用法和搭配要有更多积累。
2.阅读部分
阅读理解在考研英语中始终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总分值达到60分;该部分由A节(传统阅读选择题)、B节(选择搭配题型)、C节(英译汉)三部分组成。
1)A节的传统阅读理解
考研英语阅读的文章最多涉及的是英国、美国的社会(法律、伦理)、经济、科技(网络)、医疗卫生、生物、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历史或现状,绝大多数是评论性的文章。考研的文章经常喜欢正反交替举例,先说作者认同的,然后是作者要批评的、揭露的,再用实例来论证作者的观点。这种语篇思维模式会给考生在阅读理解中造成很大的障碍。正因为难,考研命题专家非常青睐这类语篇来命题目。
2)B节的选择搭配题型
主要考查考生对语篇结构方面的理解能力,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以及文章结构,并具备运用语法知识分析理解长难句的能力。大纲给出了3种备选题型。
(1)7选5的选择搭配题。大纲的说明虽然是“从6-7段文字选5段”,但实际考查多是7选5。这种题型已考过几次,命题已经比较成熟,在新题型中难度最大。
(2)段落排序题。在一篇长度约500-600词的文章中,各段落的原有顺序已被打乱。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和结构将所列段落(7-8个)重新排序,其中有2-3个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已给出。该题型难度系数仅次于7选5的选择搭配题。
(3)主旨大意题和论据例子题。在一篇长度500词的文章前或后有6-7段文字或6-7个概括句或小标题。这些文字或标题分别是对文章中某一部分的概括或举例。 are to the most 5 of text or 5 from the 6-7 to the of the to fill in the blank space of the .这种题目由于对考生论点论据一致性的要求不高,并且干扰选项很少,因此难度最小。
3)C节翻译
主要考查考生准确理解概念或结构较复杂的英语文字材料的能力。要求考生阅读一篇约400词的文章,并将其中5个划线部分(约150词)翻译成汉语,要求译文准确、完整、通顺。此题主要是考查考生的词汇量、语法知识、阅读能力和汉语表达的综合运用技巧。《考研英语大纲》没有将英译汉设为独立的一道试题,而是作为阅读理解中的C部分出现,这说明了此部分主要还是测试考生的英文阅读理解能力,因为在用汉语表述原文所述内容时其准确性取决于正确理解原文。
近年英翻汉部分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就是加大了考查考生对复杂语言结构和复杂长难句的理解的能力。翻译考点不变,主要考点还是对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翻译的考查。因此,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进一步细化,一是准确选用汉语词汇来准确忠实表达英语原文的概念,二是准确分析英语的复杂结构(往往是长难句),并能准确转换成符合汉语要求的句子结构。
3.写作部分
考研英语写作的题型为100字的小作文(应用文)和160-200字的大作文(看图说话、提纲式说明文或议论文)。小作文考查书信体的可能性最大。大作文可考查的题型分别为“简单提纲作文、图表作文、图画作文、情景作文”。按照历年考查的趋势,为了使写作能够尽量拉开分数档次,大作文考核图表和漫画作文的概率更多一些,已经成为主流题型,连续考查了多次。因为这类作文的第一段往往需要描述图片,这也是作文的考查点,同时主题变化多样,考法越来越成熟。该部分需要注意的是,对考生的语言技能的评价目标方面,对写作的要求有这样一条:“根据写作目的和特定读者,恰当选用语域。”这次在脚注里增加了对“语域”的解释:“语域”指在书面和口语表达中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所采用的话语方式,即正式、一般、非正式的话语。
4.考研词汇部分
《考研英语大纲》词汇部分具有如下特点:
1)词汇考查不再给出确定的词性及中文释义。这样就在词汇考查的深度和广度上对考生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考查考生在不同语境中规范、灵活使用词汇的能力。
2)不再有对词组的明确的考查要求。其目的是鼓励考生用读、写、译的实践代替单纯的词组记忆,以求考生在实际交流中能更准确、自如地运用词组。
3)强调了常用前缀、后缀的条目。词缀和词根的学习是步入英语学习高级境界的必由之路,合理地从词根和词缀来猜测词义就是潜在的考查内容。
二、考生中存在的问题
1.英语知识应用
大多数学生得分不高,原因主要是词汇量不大、语法结构基础不扎实,以及对不同语境中语言使用的规范性、得体性和语篇特征的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较差,对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因而导致对文章的语义结构和语义逻辑关系难以理清,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不准确。另外,没有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和对语言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不够也是重要原因。
2.阅读理解
学生对本题中考查理解具体的信息的题目完成较好,但在根据文中信息进行推理判断,掌握作者的态度观点的题目上失分较多。原因主要在于对英语词汇、短语、句型等习惯表达方式,尤其是对出现在篇章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掌握不够,综合、分析能力不够强,对英语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等背景及科技发展动态、热门话题乃至西方人的思维、交流方式等非语言知识缺乏。
3.选择搭配题
本部分主要考查对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及文章结构的理解。本部分得分情况比较独特,相当一部分学生得到了满分10分,但得0分的学生也有不少,是得分率最高的部分。本题5个选项,如果准确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和结构,5个全部正确就有可能,但是如果第一个或者其中一个选错,就可能引起连锁错误,以致得低分甚至零分。得低分的原因主要在于语言基础不牢固,对语篇的内容理解不准确,对语篇的逻辑结构的认识和分析能力不足。
4.翻译题
本部分得分不是很理想。翻译部分完成不佳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语法知识不够扎实,对句子长且结构复杂、内容抽象的材料不能理解或准确理解;二是没有认识到划线部分的理解与翻译对上下文的依赖性很强,断章取义;三是没有掌握和运用基本的翻译技巧;四是中文的功底较差,虽然理解或基本理解了内容,但是却词不达意,不能准确流畅地表达出来。
5.写作
在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中,英语写作历来是考生的一个难点,本题中部分学生完成较好,所写作文内容切题,包含了提纲和图画的全部要点和信息,并且表达清楚,意思连贯,用词正确,语言比较规范。本部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几个方面:一是思维贫乏,对信息的分析和综合能力较差,打不开思路,无话可说。二是审题不清,没有正确理解题目的意思。误解题目或曲解题意,或者漏掉提纲和图画中的要点和信息,造成跑题。甚至个别成绩很好的学生都出现这种问题,影响了分数。三是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较差,表现为语言呆板、贫乏、连贯性差,还有用词不当,语言不规范。
三、考研应对策略
1.阅读部分
《考研大纲》的阅读理解B部分是比较独特的题型。从题型要求和考纲所给示例中我们不难看出,该题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所选择的文章逻辑性强,结构紧密;二是要求补充的句子往往较长,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三是要求补充的句子通常仅次位于段首或段末,在文章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般来说,考生要很好地应付这类试题,在复习中必须注重以下能力的培养:泛读能力,能通过“跳跃式”的快速阅读领会文章的主旨,分清文章的大致结构和脉络;对长难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在较短时间内较好地把握备选句子的成分、结构和意思,从而能将该句子放在合适的地方。
2.写作部分
(1)应用短文写作(A节)
关于此类题型的复习应试,要注意几点:第一,生活中尽量养成使用英文的习惯,如给同学留便笺、做会议记录等都尽量用英文进行表达,这种锻炼机会往往比你强制自己进行写作训练效果更好。第二,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要从严要求,不要轻易遗漏关键信息,也不要对写作的格式敷衍了事。第三,熟读甚至背诵不同类型的范文总是必要的。
(2)大作文部分(B节)
由于每年的大纲样题对考试都起到一种指导暗示作用,而大纲样题基本上都是图画作文,因此我们在复习中,依然要把图画作文作为重点。图画作文在命题上是提纲+图画+情景说明的组合,必须要明确的是,内容第一位,结构第二位,语言第三位。
同时请考生注意当年的社会热点,比如说有关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会的话题,都有可能具体化为一副漫画,然后让考生描述、点题、评论。请考生平时注意这方面的思路训练,需要多留意一些观点,同学之间也可以讨论一些社会热点问题。
四、给考生的建议
针对考研复习,对考生提出以下建议:
1.掌握好词汇。最好的背诵单词的方法是通过真题记单词,虽然真题中没有涵盖大纲中的所有单词或单词的所有意思,但至少你可以通过真题把握核心词汇或核心词汇的核心意思。
2.复习复杂长难句。把真题的阅读理解、翻译、英语知识运用中出现过的所有长难句进行归纳和分类、背诵和理解,最终对于阅读水平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3.熟记作文模板和范文。背诵10篇左右的范文和模板对于作文水平在短期内迅速提高是有帮助的。
4.对于英语知识运用。对于该题型的复习最好的方法就是完整背诵近10年真题,因为该题型的重复考点的规律还是显而易见的。
5.阅读理解的复习要注意题型的把握、解题技巧、长难句、阅读时文。
参考:
研究生英语作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网络教学;课堂教学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要求高等学校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并提出各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甘肃农业大学结合自身的背景特点,努力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上尝试改革,(以下简称甘农大)从而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一、改革背景
一方面,和许多其他高校一样,甘农大近十年来招生人数快速增长。从2009年开始,本科生年招生人数在4500人左右。随之而来的是全校公共英语教学任务的加重,但因受到学校整体编制的限制,公共英语教师人数却不可能按照招生数量的增加而同比增加。本校外语教师人数基本维持在55人左右,其中有些教师还要兼顾英语专业教学工作,有些要兼顾研究生的英语教学。因此,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
另一方面,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在校园里习惯于通过网络获取各种信息,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离不开信息技术和网络。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教师教学方式不应墨守成规,也应作适当调整。在信息网络环境下,结合自身特点,本校尝试构建一种具有校本特色的网络与课堂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二、改革措施
从2010年开始,甘农大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教学资源建设和提供教学服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2010年,我校更换了大学英语教材,改用《新视野大学英语》配套教材,同时购买了外研社开发的与教材配套的网络教学资源,建立了英语网络教学平台。为了充分利用该平台,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在讲解完每单元后,在平台上手工设计单元测试卷,并督促学生按期完成。学生完成单元测试卷后,还可以利用平台上《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和《视听说教程》的拓展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配套了大量与学生学习水平相当的读写译训练,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安排适当的练习;《视听说教程》通过音频和视频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可利用虚拟场景接触真实的语言环境,身临其境,可进行人机对话,训练语言的实际交流和应用能力。
除了运用与教材配套的资源以外,平台还为师生有效交流提供了条件。教师可以在平台上通知,上传课件等教学资料,供学生课下复习之用。学生可以在留言栏向教师提问,教师看到后及时答疑。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交流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互动。
2.开通了冰果英语作文评阅系统。除了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和译的能力,我校还非常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教师在每单元会布置相关话题的作文题目,但由于是大班教学,如果将每一名学生的每次作文都评阅,这样会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学校出资注册成为冰果英语作文评阅系统的用户。利用该系统,教师布置作文并指定范文,学生在线撰写并提交作文。在设定期限后,系统会自动将每位学生的作文进行评阅,既有评分又给出相应的评价和改进建议。教师也可以抽取部分学生的作文手工评阅。该系统的功能经全国很多高校试用检验后,证明已相对成熟有效。我校在实际使用后发现,该系统不仅为教师减轻了工作量,节省了师资,而且评阅也比较公正、客观。
3.探索构建校本特色的网络与课堂优势互补的大学英语新型教学模式。虽然网络技术可以有效地辅助教学,但它决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作用。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课上讲授和学生课外练习为主。因此,我们应该根据网络教学的特点,发挥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各自的优势并使其互补,才能发挥网络教学应有的作用。我校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尝试,把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效结合,构建一种具有校本特色的大学英语新型教学模式,具体为:大班讲授+网络自学+反馈式教学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以纸质教材为主,网络资源为辅。教师在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精讲课文,组织各种课堂活动。课后,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在网络上做测试,测试的试题是由教师预先设计的各种听、读、写、译练习,使教师能够随时对学生进行评估;学生也可以自行安排时间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学习的内容是《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的拓展训练和《视听说教程》的听说训练。网络自学可以作为大班讲授课的有益补充,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等。学生在完成网络自学后,教师又可以通过随堂检查、定期测试、抽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日志等方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和反馈。
三、结论
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逻辑分析讲授过程,课堂的主要形式是教师的讲授和提问,而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并使其优势互补,能使教学过程由单纯教师的“教”转变成教与学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学模式也将从以掌握知识为目的的“维持性学习”模式转变为以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为目的的“创新性学习”的模式。我校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上积极作出了这种尝试,这对提高我校大学英语整体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我校将沿着这一方向继续探索。
参考:
1.邓涛、朱立平,《大学英语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结合模式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王哲、夏纪梅,《网络与课堂相结合的可持续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及其成效》[J]《外语电化教学》,2010.(5)
作者简介:李雪萍(1984— ),女,甘肃农业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邓月(1980— ),女,甘肃农业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2年甘肃农业大学“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编号。
研究生英语作文范文第7篇
这不是一篇考试经验分享,或复习方法介绍。我希望能从“如何看待GRE”和“如何应对GRE”的角度上分享体会。
国内英语考试(高考、四六级英语)与出国英语考试(GRE、托福和雅思)的目的不同,国内英语考试并不全方面考察考生的综合英语能力,比如,它往往不考口语,阅读听力(语言输入)的难度和写作(语言输出)的难度不成比例(导致中国考生的雅思托福的阅读、听力分数较高,写作、口语分数较低),而对于阅读听力等题目而言,其考题也难、偏、怪,考卷中的许多问题只是想象出来的困境,出国后会发现,不能解决与外国人交流时所真正会遇到的困境。因此,国内大部分英语考试不旨在评估英语水平,更像一种“筛选”。
出国英语考试的意图则不是这样,它们的意图在于“测量”。托福和雅思,在理想状况下,唯一的目的是全面测量一个人的英语实际水平。GRE的唯一目的是测量一个人在英语语言环境下从事学术研究的基础技能。这种考试没有分数线,没有排名。如果持有应对“筛选”的态度去应对“测量”,这就像写一篇离题作文。
本末倒置的应试
在出国留学这个概念中,GRE是被国人魅化和异化的最经典体现。
大家对GRE的描述,包括考试培训机构对GRE的描述,都让人联想起从古代科举考试以来的种种苦逼的叙事框架。框架()是人为选择的,其实,苦逼不是也不该是GRE考试的本质。
GRE是由ETS(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开发的美国考研考试,是一种标准化的“测量”——在GRE考试中被考到的知识和能力,以后在留学中全都会用到。由于美国的本科教育和中国的本科教育存在差异,所以,一个中国本科生在准备GRE考试时,容易忘记一点——GRE跟美国本科生的学习非常贴近,它所考察的内容很多是美国本科生每天要面对的。GRE并不考察一些抽象的带有智力测试色彩的玩意儿,所要求背的单词和背书真的不是一码事儿,因为,前者要背的东西,尤其对文科生而言,是做学术每天都要遇到的。
2012年7月,我正在美国上暑期学校,其中有一门课是18和19世纪的英国文学,从启蒙运动讲到浪漫主义。我有一段时间看启蒙运动的诗歌,震惊地发现它里面几乎每一行都有一个GRE词汇。此时,我特别庆幸考GRE时背了那些词汇,否则我很难应对课程。
对于一个美国本科生而言,情况应该是这样的:花了大量时间阅读各类文献,文献中涉及各类高级词汇,这位童鞋一开始也不懂,经过三四年的本科学习逐渐弄懂了。于是,GRE考试词汇对这位童鞋来说不再是障碍,考一个好分数也不再困难,接着就是申请研究生院。这是美国本科生准备读研的标准路径,然而,中国本科生申请读美国研究生时,过程则相反——迫不得已用应试的方法填补语言空缺。因为,我们用一种迥然相异的方式度过了本科生涯,却要面对为美国本科生所设计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基于两种不同读本科的方式,GRE被塑造出敌人形象,在社会话语不断强化之下,我们找到了几种打倒敌人的方法——背单词、做题。但是,怎么跨越两者之间的鸿沟,反而被人淡忘了。当我们不断地重复背单词,认为背单词就可以打倒敌人,打倒敌人就可以申请美国研究生院时,我们完全被社会话语所蒙蔽,根本忘记了如何从根本上比对美国和中国本科教育的区别,如何填补两者间的鸿沟,从而使我们也变得和美国同学一样,具有学术知识与能力,足以应对GRE考试。
本末倒置的应试策略绝不能保证长远的职业成功,因为,GRE考试的本质是“测量”而不是“筛选”,即便考到了一个较高的分数,如果赴美之后发现不能胜任那边的学术研究难度,则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你前三年都干嘛去了?
GRE之所以困难,可能因为:
(1)母语不是英语。
(2)接受的本科教育不是美式教育,所以不习惯批判式思维,也没有积累单词量和培养阅读速度。
(3)专业是机械、计算机等,不需要这么多高级词汇和这么快的阅读速度。
回答:
对于(1):任何理性的研究生院都会考虑放宽国际学生的成绩要求。
对于(3):任何理性的专业招生委员会都会合理设计成绩要求。
语文和数学都要700分(旧版GRE单项分数,满分800)以上,这是耶鲁大学哲学专业对GRE分数的要求,也是我所见过的对GRE分数要求最高的。这非常合理。因为,哲学专业要求研究生有非常强的数理逻辑和形式逻辑,也要求他们有非常高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文学专业对语文的要求,与哲学专业对语文的要求差不多,却对数学几乎无要求。我觉得这很合理。社会科学类专业对语文的要求有所下降,这也很合理。而理工科专业对语文的要求更有所下降,却对数学要求高,这不也合理吗?
现在面对问题(2)。
在美国上文学课时,我认识了一位加利福尼亚姑娘。她与我一样,感兴趣性别研究。她打算毕业后先工作一段时间再申请读博,每天,她都在博客里贴各种文学著作选段,我毫不怀疑GRE对她而言小菜一碟。我深深地相信,如果我的学术水平和文学素养连她的边儿都摸不上的话,那我确实达不到在美国读比较文学博士的水平。如果我考不好GRE,这对我应该是警示——我的功力还有限,九阴真经尚未练成。我应该多阅读多积累,等我有一天达到了水平,自然也会考好GRE。我得出了这个结论,而不是——继续背单词两个月后再考GRE。
绝大多数的同学都不打算读文学专业,但是,可以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类比。对于中国本科生而言,我们从不考虑(在英语言下操作的)学术水平——包括阅读文献、写作论文、进行批判性思考的水平——是否达到了美国研究生的平均水平,而只是在无穷无尽地背单词、看阅读,其实,这些都是隔靴搔痒。我给要获得GRE语文高分的文科生提一点建议——有机会的话,请参加出国交流、交换项目。因为,国内的文科专业对阅读量和写作量的要求太少,比如,一门专业课只要求阅读一本书,而对于英语言阅读更几乎不作要求。而在美国上暑期课程,每天课余,我至少要花两个小时专门阅读文献,这还不包括写论文和参加讨论的时间。但是,我也清楚,我的阅读量在美国本科生中充其量属于一般水平。文科生的学术水平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没有阅读,真的是扯。
要申请美国研究生院的中国文科生,常感到对方的GRE分数要求遥不可及,其实,这个问题说到底就是(请原谅我)——你前三年都干嘛去了?
单词——胜任学业
阅读学术文献很重要,单词量必不可少。背单词的目的不只是参加GRE考试,而是为了胜任学业。
培养查字典的习惯真的很重要。我认识一位美籍亚裔文学教授,她说从小起,她遇到不认识的单词一律查字典,以至她的词汇量超出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GRE考试毫无压力,博士论文题目是连美国人都不敢碰的文艺复兴。遗憾的是,由于中国和美国本科教育间的差异,我们不能用原始的方式学习单词,不得不囫囵吞枣地死记硬背。掌握单词的原始方式是在阅读中渗透单词,比如红宝书上的,意思是代表丰收的羊角。死记硬背这个词,可能无法体会意思。能有幸上一门西方艺术史课,会发现是专业知识。在英国画家(1679年~1764年)的作品里,就有羊角状的饰物,它的寓意就是丰收、幸福结局。其他的例子多不胜数,(沙文主义)是政治学概念;(俗世)是哲学/宗教学概念;,既是地幔也泛指覆盖物;vein在生物学里指血管,也用于比喻某种性情……
脱离语境背单词存在软肋,那就是对单词的理解是有限的,也容易忘记。单词书不会解释一个单词的社会文化背景,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背单词的难度所在。解决这个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在漫长的时间里阅读各类书籍,丰富知识储备。或者出国交换,上一门(概论课),基本上能解决这个专业的一大批词汇。或者去图书馆借一本入门级专业教材自己翻阅。
对于背单词,我有两点建议:
用app软件背单词,效率高。但是,书本也有好处,可以(复习)。所以,app和书本两者结合。
背单词要循序渐进。首先掌握最高频的,再是掌握次高频的,以此类推。用app刷乱序单词时,要有意识地区分每个单词是重点词汇,还是边缘词汇。请多看两眼重点词汇;实在没时间的话,边缘词汇可以跳过。大量、广泛地阅读学术文献,这是区分重点词汇和边缘词汇的关键。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基础,可以借助不同级别的单词书,比如,第一遍背前15个List(出现次数2次以上的最高频);第二遍背3000;第三遍背红宝,红宝背不完也没关系。
(注:List是国内各类GRE单词书里面统一用来区分章节的单位,读者应该不会有理解问题。红宝和3000也是考生众所周知的简称,红宝的全称是《GRE词汇精选》,3000的全称是《要你命3000:GRE核心词汇语法精析》。)
阅读——一天一本书
美国的文科博士一天读一本书,所以GRE考生在规定时间内连GRE考试的阅读量都看不完,那么,确实很难胜任美国文科的研究生课程。
提高大脑文字处理能力的方式:读更多、更难的文章。
提高阅读速度的方式:大量快速泛读。
我曾经上过莎士比亚的暑期课程,阅读了《哈姆雷特》、《麦克白》、《奥赛罗》。由于文艺复兴的诗歌语序混乱,不按照主谓宾排列,阅读起来很不容易。但是,啃完这些书后,我明显地感觉阅读长、难句的速度提升。2012年7月底,我迷上一本英文小说。当时是一边复习GRE,一边又想看小说,由于时间有限,我强迫自己快速扫英文小说。在复习之余,我两天看了15万字的英文小说,结果,当我再次做GRE阅读时发现,我的阅读速度有了明显提升。我并不是号召大家读英文小说,只借此说明——提升语言能力最根本的方法是长期大量地使用这门语言;课余的积累非常重要,往往能带来意外的惊喜。
(注:莎士比亚剧和文艺复兴诗歌所指的内容相同,因为莎剧为诗剧,其中一大部分台词都为诗歌体裁。)
写作——八股文
GRE作文写作要有非常鲜明的议论文文体意识。所谓议论文文体,就是总分总、每段间并列递进,有点类似八股文。八股文不利于发挥创造性,但从写作学的角度看,这种八股文符合人类认知方式,具有高度的表达和说服效力。美国人也写八股文。在教高中生写议论文时也有套路,比如,五段式(首尾两段、中间三个分论点)。GRE作文是学术写作,写作中要清醒地意识到文章属于议论文体,目的是说理和说服,切忌散乱、中心不集中、逻辑层次不清晰。
说白了,写好GRE作文要先大量阅读别人的文章,然后模仿别人的优点,大量练笔。在这里,有两点需要指出。首先,所阅读的文章应远远超出自己的写作水平,最好是所学专业的学术著作。市面上的GRE作文教材良莠不齐,这些范文的水平远远低于学者的学术文章。仅看这些范文,不免坐井观天。其次,模仿练笔时应博采众长,绝不照抄模板。因为,模板的水平实在有限,不能使考生的写作水平达到美国研究生的标准;练习写作的最终目的是要为了写学术文章,而不是为了应试。
研究生英语作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公外研究生;写作教学
一、公外研究生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三峡大学公外研究生教学班基本按学院分班,每班40人左右。研一第一学期开设两门英语课,其中写作课每周两学时。但是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写作能力和本科相比提高不大,有的甚至退步。主要表现为写作内容空洞,衔接性差,语言表达不地道,大量出现中式英语,语言错误多,写作篇幅有限等。负责写作课的两名教师承担了近六百名学生的写作教学任务,教授写作只能以成果法为主,因为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详细批改每个同学的作文,通常只能将不妥之处用红笔划出。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应该怎么修改,通常也就不修改。整个课堂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忽视了习得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和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扼杀了他们的学习自主性。
笔者认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首先,社会的发展对公外研究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普遍感到不满意,对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尤其不满。能阅读一般性文献、进行简单的对话已经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了。其次,教育部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作出了具体要求(一般要求、较高要求、更高要求),其中较高要求指出本科毕业生能写日常应用文,能写自己专业论文的英语摘要,能借助参考资料写出与专业相关、结构基本清晰、内容较为丰富的报告和论文,能描写各种图表,能就一定的话题在半小时内写出160词的短文,内容完整,条理清楚,文理通顺。而更高要求更是要求本科毕业生能就一般性主题比较自如地表达个人的观点,做到文章结构清晰、内容丰富、逻辑性强。能用英语撰写所学专业的技术报告、论文。能在半小时内写出200词的说明文或议论文,内容完整,文理通顺,思想表达清楚。这些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显然是公外研究生应该达到的。大纲的要求正是顺应了时代的需求,更加强调写作的实用性。而学生自身也已经不满足于单一题材的作文,希望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英语进行写作。
二、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的思想来源于认知加工学说,以及维果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思想。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主要有:
由于事物的意义并非完全独立于我们而存在,而是源于我们的建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教学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学生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的基础。因此,合作学习( )受到建构主义者的广泛重视。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通过学习者的合作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这一思想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思想相一致。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当然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简言之,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并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也由教师为主转向学生为主,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学习的程度。
三、应用建构主义教学观,改进公外研究生英语写作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并引导和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答案从而建构起新的知识。教师要做到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的知识建构,进行适当的教学组织。
1)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影响学生写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对话题的兴趣和熟悉程度直接影响写作的质量和长度。为了提高写作的趣味性,在设置作文题目时要始终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每次提供多个主题供学生选择,选题力求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讲,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成为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美国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学习是通过接收“可理解性输入”( input)产生的。也就是说,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足够数量和形式的语言输入,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大量的研究表明,阅读能力强的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比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在措辞、句子结构、谋篇布局和语言风格等方面都略胜一筹。因此,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英语原文,每周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阅读任务,以读促写。
2)提供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环境
作文构思指的是学生根据作文题目确定目标和产出想法的过程,包括诸如分析题目、酝酿内容等活动(Grave&,1980)。(1983)发现,与其他活动相比,计划需要更多的时间,最多高达总写作时间的65—85%。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应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写作前准备()的时间。这主要是帮助学生构思的阶段,教师通过各种活动,比如启发性提问、小组讨论、网络搜索等,来使学生就某一主题获得尽量多的素材。并在完成写作之后,为学生提供教师反馈与同伴反馈等不同的反馈渠道。研究表明,阅读同伴的作文能增强自己的读者感;阅读同伴的反馈能意识到自己作文中的问题;同伴之间的讨论能促进相互学习( 1999;Tsui& Ng 2000);同伴互评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自主性。
3)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写作
充分发挥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教学优势,促进教师传统教学角色的转变,即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为主”向新型的“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转变;提高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材施教,实现“立体化、网络化、个性化”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四。 结论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充分体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新思想、新理念,促使教师积极推行写作教学改革,探索务实有效的写作教学模式,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增进学生的参与度,使他们更多地担负起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责任,从而促进自主学习,为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参考
[1]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马冬.大学英语写作模式探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
[3]莫俊华.同伴互评:提高大学生写作自主性[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35—39.
研究生英语作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英语;学习者;连接词;衔接;连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8-0008-03
[作者简介]张蕊德(1988―),女,安徽寿县人,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12级在读硕士。
介绍
连接词对实现语篇的连贯性起重要作用。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掌握连接词并不是容易的事。[1]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尤其如此,他们在英语写作中存在大量滥用、少用、误用连接词的问题。对国内开展的连接词使用情况研究进行述评,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有利于促进今后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
一、连接词的概念和类型划分
连接词指起连接作用的词语,作为一种显性的衔接手段,体现语句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呈现作者的写作思路。大多数学者认为连接词包括传统语法中的连词、起连接作用的副词短语、介词短语和词组。根据语义关系,和Hasan[2]把连接词分为四类:附加、相反、原因和时间。
二、英语写作中的连接词研究
20世纪90年代,有关连接词的研究广泛开展。研究发现大部分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存在滥用、少用和误用连接词等问题。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使用连接词的研究主要在中国香港和内地展开,研究分为两个方向,分别是连接词使用整体特点研究和连接词使用与作文质量的关联研究。
(一)连接词使用特点的研究
香港有关英语学习者使用连接词的研究早于内地,为内地开展研究提供了借鉴。内地的研究主要围绕高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对连接词的使用展开。本文借鉴徐[3]对二语写作研究方法的阐述,将相关研究分为两类:小样本文本分析和基于语料库的对比分析。
尹广琴[4]以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收集的文本,发现学生的连接词使用单一,大多为因果、转折、并列和总结性的连接词。
许双如[5]对样本中的连接词分类进行统计,探讨学习者语篇衔接意识和能力与英语习得程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学习者使用连接词的意识和能力与他们的英语习得程度有关;虽然英语习得程度好的学习者与程度差的学习者所使用的连接词在总数和类别数量上有显著差异,但他们在议论文写作中普遍存在连接词使用单一的特点。
随着中国学习者语料库(CLEC)的建立,许多研究采用语料库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英语学习者使用连接词的情况。
罗一[6]对自建的小型语料库进行分析发现:学习者比母语作者倾向于更多使用连接副词;学习者与母语作者相比,在议论文写作中较少使用表示确认关系的连接副词;学习者倾向于过多使用表转折关系的连接副词“yet”和用于句首接续上句的连接词“and”“but”。
潘、冯跃进[7]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相结合的方法对比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作文语料库和英语本族语语料库之间的连接词使用差别,证实国内高水平英语学习者存在过度或过少使用某类连接词的问题。
赵蔚彬[8]利用统计方法对比分析本族语者语料库和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中连接词的使用特点,发现中国学生有意识地使用连接词来表现语篇的连贯性,但是他们对连接词的掌握不够多样化,仅限于少数常用表达,如“so”“for ”“such as”等。
(二)关于连接词使用与作文质量的关联研究
有关连接词的使用和作文质量相关性研究,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徐伟成[9]和金凯[10]的研究均表明连接词的使用与作文质量之间没有直接关系。相反,宋美华、夏纬荣[11]和Deng[12]的研究表明连接词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写作质量,连接词的使用与作文质量有显著的相关性。
三、中国英语学习者滥用、少用和误用连接词的原因分析
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连接词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五个方面解释:第一,母语的负迁移影响。英语是形合语言,需要借助显性的连接手段完成语篇的连贯性;而汉语是意合语言,通过内在的逻辑结构表达语义、构建语篇。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连接词的过程中易受汉语的影响,忽视连接词的使用。第二,英语教师常常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英语写作注重使用连接词的思想,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刻意使用连接词。第三,连接词的使用和学习者的个人喜好有关。[13]许多学习者都有特别喜欢的连接词且经常过多使用的情况。第四,连接词的使用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习者对规避策略和重复策略的有意识运用。[14]学习者为避免使用没有把握的连接词而重复使用熟悉的连接词,必然导致某些连接词被过多使用,而另一些连接词则很少被使用。第五,Crewe[13]和Zamel[1]认为写作教材编写和练习设计不合理,不利于学生正确掌握连接词的用法。
四、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和建议
首先,改变传统的写作教学法,将写作课和阅读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阅读,提高学习者的语篇意识,体会衔接手段的运用。[13]其次,教材编写要科学合理,写作教师应注重对连接词在语义和句法层面的用法讲解。[13]最后,语言教师和学生应有效利用语料库。[14]因为语料库的语言数据真实反映了本族语者和学习者语言使用的特点,学习者通过语料库学习连接词的用法,写作教师可以利用语料库发现学习者使用连接词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由于受研究条件等主客观因素制约,现有研究存在许多不足:第一,连接词分类标准不统一,影响对连接词类型的量化统计。第二,上述大多数研究中的样本大多是议论文,文体的限制可能导致连接词使用单一。同时针对议论文的研究结果是否适合所有文体有待验证。第三,针对英语学习者在不同发展阶段使用连接词的研究很少。[15]对学习者的各个阶段研究能够揭示中介语的发展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二语习得理论。第四,数据描述和数据解释不均衡。[15]现有研究多是数据描述,它能从整体上说明学习者使用连接词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但在理论上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解释不充分。邓耀臣[15]认为数据描述与语言学理论相结合,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应用与最新的语言习得理论和外语教学实践保持一致。第五,研究方法单一。除了样本分析和语料库分析,今后的研究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分析有声思维和回顾访谈数据,以及开展个案研究等方法。
参考:
[1] Zamel V. Those Links in [J].ELT ,1983(1).
[2] MAK,Hasan R. in [M].:,1976.
[3] 徐.英语写作与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4] 尹广琴.大学低年级学生英汉语作文对比实验与分析[J].外语教学,1999(3).
[5] 许双如.语篇衔接与英语习得程度调查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6] 罗一.研究生英语论文中连接副词使用情况调查[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
[7] 潘,冯跃进.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写作中连接词用法的语料库调查[J].现代外语,2004(2).
[8] 赵蔚彬.中国学生英语作文中逻辑连接词使用量化对比分析[J].外语教学,2003(2).
[9] 徐伟成.英语作文中的衔接、连贯与质量[J].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0(5).
[10] 金凯.从语料库看连接词在中国学生六级作文中的作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8).
[11] 宋美华,夏纬荣.英语写作中语篇衔接手段与语篇教学――对非英语专业大一本科生好作文与次作文的统计分析[J].外语界,2002(6).
[12] Deng F.The of the Use of on EFL [J].CELEA ,2006(1).
[13] Crewe W J. The of [J].ELT ,1990(4).
[14] 徐捷.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连接词使用对比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研究生英语作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语料库并列连词使用频率误用
1.引言
在过去的20年里,语料库语言学( )快速发展,作为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分支,在外语教学中受到学者的重视。正是在这20年中,计算机技术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迅速发展,学习者语料库作为一种特别用途的语料库,受到各国语料库研究者的重视并迅速发展。
写作是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的重点。作为一门形合的语言,英语中的连词对提高作文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有着重要作用。国内近年来对外语学习者作文中连词的使用研究增多,研究表明外语学习者对连词的使用存在问题(陈新仁,2002),学生的作文受母语负迁移影响,普遍缺乏形式上的连贯和语意的有效衔接(何安平,2001)。错误分析理论是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语言学家和教育工作者通过观察、分析、归类来揭示学习者语言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这一理论重在客观分析学习者语言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错误并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以期避免错误的产生,从而对实践进行指导。
2.研究现状
潘藩和冯跃进比较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作文语料库和英语本族语语料库之间的连接词使用差别,发现国内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与本族语者在连接词使用频率和语义关系表达上的较大差异。莫俊华依据语料库调查中国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使用因果连接词的情况,发现中国学生使用的密度表现出先增后减的发展特点,丰富度大体上呈线性增长。徐静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的子库St4和《加拿大大学生英语作文库》中的因果连接词的使用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对因果连接词的使用,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与本族语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岳本杰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比较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作文语料库和英语本族语料库之间的转折连词使用差别。以上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学生在连接词的使用上存在明显差异,但尚未深入分析造成此差异的原因,也没有对中国学习者对连词等的误用现象进行分析。
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作文逻辑不清或缺乏连贯性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在使用连接词方面困难较大。很多研究表明语言学习者在使用连接词方面存在困难,特别是外语学习者( 1994)。连接词的用法相当复杂,首先,当文章的逻辑关系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测出来时,就不必使用连接词,因此一篇文章中连接词出现频率高并不一定能使其更加连贯;然而,少用或误用连接词却也可能使语篇难于理解。其次,连接词的使用受语体限制,不同的语体中连接词的选用及用法不同。最后,不同语言文化中连接词的使用也是有差异的( & 1998)。
3.研究设计
3.1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以英语写作中最常出现的并列连词为例,探究中国大学生对并列连词的误用现象及原因。本文研究问题在于:
3.1.1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和本族语学生在并列连词使用上是否有差异?差异程度如何?
3.1.2前者是否误用并列连词?是否倾向于过多地或过少地使用某些并列连词?
3.1.3前者在使用并列连词的过程中存在哪些误用?其原因为何?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由于并列连词数量较多,我们仅采用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四个并列连词and,so,but,then,考查它们在作文中的使用现象。
3.2研究数据和来源
由于时间有限,本项研究所使用的小型学习者语料库来自于笔者从某高校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中整理建立的共50篇大学英语四级测试作文,共包含约10,000词。英语本族语料库取自ICLE的本族语参照语料库: of (),该子语料库包含英美大学二、三年级的本族语学生作文。
3.3研究工具和研究步骤
本研究使用的语料库工具是.2.1w。由于两个子语料库大小不同,因此所有原始统计频数都换算成了标准频数(用原始统计频数除以子语料库的总词数再乘以100,000,即每100,000词次出现的次数)。笔者首先统计了并列连词在小型学习者语料库与本族语料库中出现的频数,并使用统计软件.0测试两组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然后分析学习者语料库中并列连词的误用现象及原因。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并列连接词的使用频率比较
在调查了上述四个连接词在两个语料库中的出现频率后,我们按照频率高低进排序,以便调查国内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并列连词的使用频率和选择倾向方面是否和本族语使用者存在差异,如有差异,这种差异是否显著,两者使用这四个并列连词的使用频率和排序,见表1。
从表l和表2获得的第一个发现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和本族语者使用连接词的频率有显著差异。观察同一个词或短语在不同语料库中出现的频率,可以看到:非英语专业学生使用连接词的频率绝大多数都低于本族语者的使用频率(以and为例,频率分别为2510和4370)。这意味着与本族语者相比,就绝对词频而言,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连接词的使用上呈现过少使用的现象,原因在于:
参考:
[1],B.& ,M.The use of in ' [A].In ,S.(ed.), on [C]. and New York:,1998.
[2].S.The :A in [J]. Today,1994.39(10/3):25-29.
[3],.ELT books in the age of : and [Z].http://www.cels.bham.ac.uk///.pdf.
[4]陈新仁.话语联系语与英语议论文写作:调查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2(9):350-354.
[5]郭立秋.王红利.浅析汉英语篇差异与英语写作[J].外交学院学报,2004(1):103-111.
[6]何安平.学生英语拼写错误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199-205.
[7]何安平.语料库在外语教育中的应用――理论与实践[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刘春阳,杨雨时.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误用分析――一项基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的调查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01-304.
[9]莫俊华.中国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使用因果连接词的语料库研究[J].外语教学,2006(9):45-50.
[10]潘[,冯跃进.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写作中连接词用法的语料库调查[J].现代外语(季刊),2004(5):157-162.
[11]文秋芳,丁言仁,王文宇.中国大学生英语书面语中的口语化倾向――高水平英语学习者语料对比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268-274.
[12]徐静.非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中因果连接词使用分析.2007.
[13]许智坚,周流溪.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研究现状[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8(4):107-111.
[14]杨贝.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并列连词用法对比研究[J].2004(5):1-10.
[15]余娜.基于语料库对比的中国大学英语议论中因果连接词的研究,2007.
[16]岳本杰.基于语料库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写作中转折连词的使用分析[J].考试周刊,2009(13):95-96.
发现更多资讯 >>
友情链接:
娱乐之家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