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23 18:06 | 信息编号:274897 |
联系人: | 电话: |
江苏考生王云飞:高考写了755个文言文,却被北大拒绝。 目前情况如何?
王云飞
2010年江苏高考考场,第一次语文考试前的等待时间,教室里一片寂静。 办公桌前坐着一个戴着眼镜的男孩。
年轻人表面上显得平静,看似自信,但实际上内心却有些不安。 这个年轻人叫王云飞,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表现一直比较稳定。 他为什么这么着急?
王云飞
随着一声铃声,考试在紧张的气氛中开始了。 王云飞和其他考生一样,正在努力写作。
说到作文,王云飞犹豫了一下,最终他下定决心,轻松写出一篇755字的文言文。
第一次语文考试结束后,王云飞似乎松了一口气,顺着监考老师收走的试卷走去。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这张语文试卷将在不久的将来彻底改变他的命运。 那么王云飞为何决定用文言文来完成这篇作文呢? 他的命运又如何呢?
自幼结识中国古人
事实上,王云飞之所以决定用文言文写高考作文,并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而是一个“蓄谋已久”的计划。
这一切还得从王云飞与文言文的因缘说起。
1992年秋,王云飞出生在江苏省如皋市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他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都是勤劳的农民,他没上过多少学。
但他们深知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道理,也不希望王云飞走上努力赚钱的道路,所以他们特别重视王云飞的培养,对王云飞寄予厚望。他。
在学习方面,他们努力为王云飞提供最好的学习资源。 王云飞年轻时,父母也十分注重启蒙工作。 王云飞几岁时,他们带他读一些绘本、唐诗宋词等。
父母的苦心没有白费。 王云飞从这些阅读材料中得到了很多启发,这也为他以后的古文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云飞从小就读中国古书/网络图
王云飞长大后,父母仍然经常给他买书看。 因为周末父母还很忙,王云飞就自己看各种书。
读了很多书后,他发现自己对中国古代经典很感兴趣,于是买了很多中国古代书籍,如饥似渴地读起来。
渐渐地,王云飞能够背诵《左传》、《史记》、《资治通鉴》等书籍。 但在热爱文言文的同时,王云飞的学习也没有落下。
2007年,王云飞考入了优等生云集的江苏省如皋中学。
尽管高中的学习压力越来越重,王云飞仍然没有失去对古文的爱好。 一有时间,他就拿着一本《古汉语常用词词典》自学。
王云飞
在其他同学眼里,古文很难懂,但在王云飞眼里,却是美妙的乐章。
在学校里,他还带来了古代经典,比如《尚书》和《资治通鉴》,王云飞已经翻了无数遍了。 书页已经发黄发黑,甚至因翻动而被撕破。
语文课上,老师讲古文的时候,王云飞最高兴。 古文基础扎实,语文课上他经常赞同老师的观点,解答老师的问题。 老师也很喜欢他这样的好学生。
王云飞班上的学生也都知道,他的文言文能力很强。 他们戏称王云飞是从远古穿越来的“古人”。
大家一致认为,王云飞在高中分科的时候肯定会选择文科。 毕竟,这么好的天赋和基础,怎么可能浪费呢?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王云飞在高一结束时选择了理科。
原来,他真正的志向是科技兴国。 王云飞想要的是学好科学,将来为技术研发和工程建设做出贡献。
在王云飞的努力下,他的理科成绩也很好,再加上文科的加持,王云飞经常取得年级前几名的好成绩。
由于对古文学习的深入和掌握,王云飞开始尝试在月考和模拟考试中写文言文。
阅卷老师很欣赏王云飞的作文,但他更担心这样一篇独特的文言作文高考低分的风险。
毕竟高考是一座千军万马过的独木桥,任何风险最好扼杀在摇篮里。 也正是因为如此,老师担心他吃亏,所以故意给他的作文打低分,就是为了让王云飞放弃古文写作。
王云飞
但王云飞却变得更加沮丧和勇敢。 经过几次文言文的练习,王云飞的写作越来越得心应手。
青少年总是充满热情。 王云飞想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他渐渐有了高考写文言文的想法,而且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
但王云飞心中也感到有些不安。 一旦遇到不负责任的阅卷老师,那么这样的文言文分数就会很低。
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王云飞最终还是决定用文言文来写这篇作文。 让他没想到的是,这篇作文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也让他红遍大江南北。
王云飞接受采访
那么,王云飞的高考作文到底写了什么?
中国古典作文震惊了所有人
2010年高考的考场里,语文考试开始后,王云飞首先看的是作文题。
作文要求映入眼帘:“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如今,绿色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概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作文。”
王云飞一边回答前面的问题,一边构思作文。 回答完前面的问题后,他经过一番心理斗争,最终决定用文言文来写作。
考试结束时,阅卷老师看到王云飞的文言作文,非常惊讶。
王云飞所著的文言文
但看到王云飞的字数有700多字,我感到有些遗憾。 因为高考作文的长度要求至少是800字。
高考阅卷老师看到这篇作文也惊呆了。 浏览完整篇文章后,他发现自己根本看不懂其中的意思,而这位考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想必有着不凡的造诣。
但很难判断的是,这篇作文不符合字数要求。 监考老师不敢怠慢,立即将试卷交给专家组批改。
就这样,王云飞的试卷到了南京市汉语阅卷组组长、古文献专家吴新江教授手中。
吴教授看到王云飞的作文后也感到震惊。 读完全文后,他发现有30多个生词是他不认识的。
高考阅卷组/网络图
吴教授惊讶于这篇作文太深奥了,立即查阅文献,逐句点评。 最终,吴教授写下了四页2000多字的笔记。
后来接受采访时,吴教授表示,王云飞的作文中有三十、四十个不熟悉的字,他感到羞愧。 他非常欣赏王云飞,说王云飞对古代文学的研究水平可以直接攻读古代文学研究生。
高考作文阅卷组长也对王云飞的作文表示赞赏。 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王同学的文化素质无一例外都能被高校录取。”
高考十天后,扬子晚报报道了王云飞的作文。 报道称赞写这篇作文的候选人是中国古代的神童,并呼吁这位候选人挺身而出。
王云飞看到报道后,公然站出来,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就这样,王云飞突然在网络上走红,成为众多考生和家长讨论的对象。
2010年6月25日是江苏省高考成绩公布的日子。 满分480分,王云飞拿到了384分的高分,比第一线高出了40到50分。
专家们对王云飞的作文进行了综合评价,最终认为质量大于数量。
王云飞的作文简洁有力,能够自如地运用各种古代语法,这是非常难得的,而且从应试的角度来看,也非常适合“绿色生活”的主题。
王云飞在作文中描述了现代社会环境污染、森林砍伐、动物灭绝等令人震惊的现状。
还描绘了古代社会人们健康、绿色、无污染的生活,审视当今现状,回忆古代生活,呼吁人们践行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追求绿色生活。
王云飞(左三)
王云飞整篇文章采用骈文风格。 骈文起源于汉代。 一般采用双句书写,最重要的是对仗工整、节奏铿锵有力。
然而,要写出一篇完美的骈文却并不容易,因为这种文体需要一个人的文言积累和文学能力。 即使在古代,能写出优秀骈文的文人也寥寥无几。
江苏高考作文满分为70分,最终王云飞的作文得分为67分。 可以说,这样的成绩是实至名归。
拒绝北大特惠
2010年7月,王云飞因文言文作文成名后,东南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冯建明对这个年轻人非常欣赏。
在他看来,这样的人才必须要赶紧抓住。 他和上级商量,想要预先录取王云飞。 得到批准后,冯建明亲自前往王云飞的母校如皋中学,与王云飞进行交流。
冯建明向王云飞承诺,只要王云飞进入东南大学,就可以选择学校的任何专业。
王云飞一直将土木工程师、建筑师茅以升视为自己的偶像。 他真正的志向是实业兴国。 茅以升恰好是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创始人。
听完冯建明的描述,王云飞非常激动。 他当即决定去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
能招到王云飞这样的人才,冯建明也很高兴。 当他见到大家时,他说:“我招的不是学生,而是人才!”
北京大学/网图
此时,北大也有意破例录取王云飞,并向他发出了预录取通知书。
北京大学的最低分数是400分以上。 按理说,王云飞的成绩达不到北大的标准,但因为珍惜人才,以文科见长的北大愿意破例录取这位中国古代神童。
正当大家以为王云飞会同意北大的录取通知书时,王云飞却拒绝了。 因为之前他就已经同意了东南大学的预录取,用他的话说,“做人就要诚实”。
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王云飞是一个正直、有道德的人。 我相信他从浩瀚的中国古代经典中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大学开学时,王云飞身上还带着几本古籍。 《中庸》《山海经》都被他塞进了行李里。
王云飞进入东南大学后,在开学典礼上作为新生代表发言,讲话仍然使用独特的文言文。 随后,王云飞的演讲被展示在东南大学的展板上。
此后,王云飞也受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 有人称赞他的才华和人品,也有人说他哗众取宠,无法理解他。
但王云飞面对这些声音却保持冷静,做好自己的事情。 东南大学还给王云飞布置了一个任务,给了他四年的大学时间,并要求他用古文写一部校史。
王云飞不负众望。 大学四年他过得很充实。 修读本科课程和研究古代文献占据了他的大部分时间。
此外,他还组织和参加一些活动,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 毕业时,他向学校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职业发展蒸蒸日上
时光飞逝。 2014年,王云飞大学毕业。 怀着饱腹的知识,他精神抖擞地步入职场,在中建八局担任见习工程师。
王云飞在中建八局工作
进入职场后,他努力工作,但同时也没有失去自己的爱好。 每当有空的时候,王云飞还是会带着古文做伴。
由于王云飞的出色表现,实习期结束后,王云飞被公司任命为上海某土木工程项目的监理工程师。
他对工程质量严格要求,不允许有丝毫瑕疵。 因为一个小小的疏忽,整个项目就可能毁掉。
在王云飞的努力下,他监理的项目荣获上海市优秀工程质量管理一等奖和全国三等奖。 从此,他的职业道路更加宽广。
2016年,王云飞升任中建八局上海分公司营销经理。 2017年,王云飞到宁波分公司担任总经理助理。
王云飞工作照片
2022年,三十岁的王云飞已经是中建八局总承包公司总经理。 如今,王云飞早已失去了年轻时的容颜,但对古文的热爱依然未变。
在建筑行业工作了几年后,王云飞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与父母和家人一起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王云飞还表示,退休后将专攻古文献研究,将晚年奉献给自己的兴趣爱好。
概括:
王云飞的成功看似简单,但实际上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他能读古文、写古文虽然有一部分是天赋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后天的兴趣和后天的努力。 天赋加努力,造就了这样的古文天才。
王云飞
王云飞父母的早年启蒙不可小觑。 正是因为他们注重对王云飞的培养,王云飞才能发现自己的兴趣,然后利用这个兴趣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是一件罕见的事情。
又一年的高考结束了。 希望各位家长能够重视孩子的教育,发掘孩子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娱乐之家人才站上看到的! | |
发布者所在地区(仅供参考):,IP:60.247.148.23 |
江苏考生王云飞:高考写了755个文言文,却被北大拒绝。 目前情况如何?
王云飞
2010年江苏高考考场,第一次语文考试前的等待时间,教室里一片寂静。 办公桌前坐着一个戴着眼镜的男孩。
年轻人表面上显得平静,看似自信,但实际上内心却有些不安。 这个年轻人叫王云飞,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表现一直比较稳定。 他为什么这么着急?
王云飞
随着一声铃声,考试在紧张的气氛中开始了。 王云飞和其他考生一样,正在努力写作。
说到作文,王云飞犹豫了一下,最终他下定决心,轻松写出一篇755字的文言文。
第一次语文考试结束后,王云飞似乎松了一口气,顺着监考老师收走的试卷走去。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这张语文试卷将在不久的将来彻底改变他的命运。 那么王云飞为何决定用文言文来完成这篇作文呢? 他的命运又如何呢?
自幼结识中国古人
事实上,王云飞之所以决定用文言文写高考作文,并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而是一个“蓄谋已久”的计划。
这一切还得从王云飞与文言文的因缘说起。
1992年秋,王云飞出生在江苏省如皋市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他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都是勤劳的农民,他没上过多少学。
但他们深知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道理,也不希望王云飞走上努力赚钱的道路,所以他们特别重视王云飞的培养,对王云飞寄予厚望。他。
在学习方面,他们努力为王云飞提供最好的学习资源。 王云飞年轻时,父母也十分注重启蒙工作。 王云飞几岁时,他们带他读一些绘本、唐诗宋词等。
父母的苦心没有白费。 王云飞从这些阅读材料中得到了很多启发,这也为他以后的古文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云飞从小就读中国古书/网络图
王云飞长大后,父母仍然经常给他买书看。 因为周末父母还很忙,王云飞就自己看各种书。
读了很多书后,他发现自己对中国古代经典很感兴趣,于是买了很多中国古代书籍,如饥似渴地读起来。
渐渐地,王云飞能够背诵《左传》、《史记》、《资治通鉴》等书籍。 但在热爱文言文的同时,王云飞的学习也没有落下。
2007年,王云飞考入了优等生云集的江苏省如皋中学。
尽管高中的学习压力越来越重,王云飞仍然没有失去对古文的爱好。 一有时间,他就拿着一本《古汉语常用词词典》自学。
王云飞
在其他同学眼里,古文很难懂,但在王云飞眼里,却是美妙的乐章。
在学校里,他还带来了古代经典,比如《尚书》和《资治通鉴》,王云飞已经翻了无数遍了。 书页已经发黄发黑,甚至因翻动而被撕破。
语文课上,老师讲古文的时候,王云飞最高兴。 古文基础扎实,语文课上他经常赞同老师的观点,解答老师的问题。 老师也很喜欢他这样的好学生。
王云飞班上的学生也都知道,他的文言文能力很强。 他们戏称王云飞是从远古穿越来的“古人”。
大家一致认为,王云飞在高中分科的时候肯定会选择文科。 毕竟,这么好的天赋和基础,怎么可能浪费呢?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王云飞在高一结束时选择了理科。
原来,他真正的志向是科技兴国。 王云飞想要的是学好科学,将来为技术研发和工程建设做出贡献。
在王云飞的努力下,他的理科成绩也很好,再加上文科的加持,王云飞经常取得年级前几名的好成绩。
由于对古文学习的深入和掌握,王云飞开始尝试在月考和模拟考试中写文言文。
阅卷老师很欣赏王云飞的作文,但他更担心这样一篇独特的文言作文高考低分的风险。
毕竟高考是一座千军万马过的独木桥,任何风险最好扼杀在摇篮里。 也正是因为如此,老师担心他吃亏,所以故意给他的作文打低分,就是为了让王云飞放弃古文写作。
王云飞
但王云飞却变得更加沮丧和勇敢。 经过几次文言文的练习,王云飞的写作越来越得心应手。
青少年总是充满热情。 王云飞想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他渐渐有了高考写文言文的想法,而且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
但王云飞心中也感到有些不安。 一旦遇到不负责任的阅卷老师,那么这样的文言文分数就会很低。
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王云飞最终还是决定用文言文来写这篇作文。 让他没想到的是,这篇作文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也让他红遍大江南北。
王云飞接受采访
那么,王云飞的高考作文到底写了什么?
中国古典作文震惊了所有人
2010年高考的考场里,语文考试开始后,王云飞首先看的是作文题。
作文要求映入眼帘:“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如今,绿色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概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作文。”
王云飞一边回答前面的问题,一边构思作文。 回答完前面的问题后,他经过一番心理斗争,最终决定用文言文来写作。
考试结束时,阅卷老师看到王云飞的文言作文,非常惊讶。
王云飞所著的文言文
但看到王云飞的字数有700多字,我感到有些遗憾。 因为高考作文的长度要求至少是800字。
高考阅卷老师看到这篇作文也惊呆了。 浏览完整篇文章后,他发现自己根本看不懂其中的意思,而这位考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想必有着不凡的造诣。
但很难判断的是,这篇作文不符合字数要求。 监考老师不敢怠慢,立即将试卷交给专家组批改。
就这样,王云飞的试卷到了南京市汉语阅卷组组长、古文献专家吴新江教授手中。
吴教授看到王云飞的作文后也感到震惊。 读完全文后,他发现有30多个生词是他不认识的。
高考阅卷组/网络图
吴教授惊讶于这篇作文太深奥了,立即查阅文献,逐句点评。 最终,吴教授写下了四页2000多字的笔记。
后来接受采访时,吴教授表示,王云飞的作文中有三十、四十个不熟悉的字,他感到羞愧。 他非常欣赏王云飞,说王云飞对古代文学的研究水平可以直接攻读古代文学研究生。
高考作文阅卷组长也对王云飞的作文表示赞赏。 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王同学的文化素质无一例外都能被高校录取。”
高考十天后,扬子晚报报道了王云飞的作文。 报道称赞写这篇作文的候选人是中国古代的神童,并呼吁这位候选人挺身而出。
王云飞看到报道后,公然站出来,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就这样,王云飞突然在网络上走红,成为众多考生和家长讨论的对象。
2010年6月25日是江苏省高考成绩公布的日子。 满分480分,王云飞拿到了384分的高分,比第一线高出了40到50分。
专家们对王云飞的作文进行了综合评价,最终认为质量大于数量。
王云飞的作文简洁有力,能够自如地运用各种古代语法,这是非常难得的,而且从应试的角度来看,也非常适合“绿色生活”的主题。
王云飞在作文中描述了现代社会环境污染、森林砍伐、动物灭绝等令人震惊的现状。
还描绘了古代社会人们健康、绿色、无污染的生活,审视当今现状,回忆古代生活,呼吁人们践行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追求绿色生活。
王云飞(左三)
王云飞整篇文章采用骈文风格。 骈文起源于汉代。 一般采用双句书写,最重要的是对仗工整、节奏铿锵有力。
然而,要写出一篇完美的骈文却并不容易,因为这种文体需要一个人的文言积累和文学能力。 即使在古代,能写出优秀骈文的文人也寥寥无几。
江苏高考作文满分为70分,最终王云飞的作文得分为67分。 可以说,这样的成绩是实至名归。
拒绝北大特惠
2010年7月,王云飞因文言文作文成名后,东南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冯建明对这个年轻人非常欣赏。
在他看来,这样的人才必须要赶紧抓住。 他和上级商量,想要预先录取王云飞。 得到批准后,冯建明亲自前往王云飞的母校如皋中学,与王云飞进行交流。
冯建明向王云飞承诺,只要王云飞进入东南大学,就可以选择学校的任何专业。
王云飞一直将土木工程师、建筑师茅以升视为自己的偶像。 他真正的志向是实业兴国。 茅以升恰好是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创始人。
听完冯建明的描述,王云飞非常激动。 他当即决定去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
能招到王云飞这样的人才,冯建明也很高兴。 当他见到大家时,他说:“我招的不是学生,而是人才!”
北京大学/网图
此时,北大也有意破例录取王云飞,并向他发出了预录取通知书。
北京大学的最低分数是400分以上。 按理说,王云飞的成绩达不到北大的标准,但因为珍惜人才,以文科见长的北大愿意破例录取这位中国古代神童。
正当大家以为王云飞会同意北大的录取通知书时,王云飞却拒绝了。 因为之前他就已经同意了东南大学的预录取,用他的话说,“做人就要诚实”。
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王云飞是一个正直、有道德的人。 我相信他从浩瀚的中国古代经典中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大学开学时,王云飞身上还带着几本古籍。 《中庸》《山海经》都被他塞进了行李里。
王云飞进入东南大学后,在开学典礼上作为新生代表发言,讲话仍然使用独特的文言文。 随后,王云飞的演讲被展示在东南大学的展板上。
此后,王云飞也受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 有人称赞他的才华和人品,也有人说他哗众取宠,无法理解他。
但王云飞面对这些声音却保持冷静,做好自己的事情。 东南大学还给王云飞布置了一个任务,给了他四年的大学时间,并要求他用古文写一部校史。
王云飞不负众望。 大学四年他过得很充实。 修读本科课程和研究古代文献占据了他的大部分时间。
此外,他还组织和参加一些活动,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 毕业时,他向学校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职业发展蒸蒸日上
时光飞逝。 2014年,王云飞大学毕业。 怀着饱腹的知识,他精神抖擞地步入职场,在中建八局担任见习工程师。
王云飞在中建八局工作
进入职场后,他努力工作,但同时也没有失去自己的爱好。 每当有空的时候,王云飞还是会带着古文做伴。
由于王云飞的出色表现,实习期结束后,王云飞被公司任命为上海某土木工程项目的监理工程师。
他对工程质量严格要求,不允许有丝毫瑕疵。 因为一个小小的疏忽,整个项目就可能毁掉。
在王云飞的努力下,他监理的项目荣获上海市优秀工程质量管理一等奖和全国三等奖。 从此,他的职业道路更加宽广。
2016年,王云飞升任中建八局上海分公司营销经理。 2017年,王云飞到宁波分公司担任总经理助理。
王云飞工作照片
2022年,三十岁的王云飞已经是中建八局总承包公司总经理。 如今,王云飞早已失去了年轻时的容颜,但对古文的热爱依然未变。
在建筑行业工作了几年后,王云飞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与父母和家人一起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王云飞还表示,退休后将专攻古文献研究,将晚年奉献给自己的兴趣爱好。
概括:
王云飞的成功看似简单,但实际上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他能读古文、写古文虽然有一部分是天赋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后天的兴趣和后天的努力。 天赋加努力,造就了这样的古文天才。
王云飞
王云飞父母的早年启蒙不可小觑。 正是因为他们注重对王云飞的培养,王云飞才能发现自己的兴趣,然后利用这个兴趣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是一件罕见的事情。
又一年的高考结束了。 希望各位家长能够重视孩子的教育,发掘孩子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发现更多资讯 >>
友情链接:
娱乐之家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