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 开展全民健身 建设体育强国
更新时间:2023-07-16 14:04 信息编号:266336

开展全民健身 建设体育强国

浏览人气:31
职位MC喊麦    地区
联系人: 电话:


开展全民健身 建设体育强国

《人民日报》(2022年6月16日06版)

全民健身,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谱写新篇章)

本报记者 季方涛 翔安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成为现实; 全民健身走进千家万户,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增添了健康和快乐。 建设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顺应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生活期待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人们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新时代,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民健身是全民增强体质、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民健身战略的深入实施,“让体育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深入人心。 如今,群众健身场地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性体育赛事蓬勃发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以人民为中心,全民健身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新的气氛。

以人民需求为中心,融入公共生活

你去哪里锻炼? 广大人民群众的所想、所盼,是开展群众体育工作的突破口。 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造福人民。 他们不断打造遍布城乡的“15分钟健身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进行了许多生动的实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利用城市转型升级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金角银边”,在街头修建了近千个“笼式足球场”,深受群众欢迎。 2021年,安徽将启动补齐全民健身场馆设施短板五年行动计划,重点建设靠近社区、交通便利的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运动场等健身设施,切实服务民生。

从影响深远的国家战略,到惠及千家万户的生活方式,全民健身融入大众生活,为美好生活增添更多色彩。

到2021年底,全国体育场馆数量达到397.1万个,比2013年增长134.3%; 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4.1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1平方米,比2013年分别增长71.2%和65.1%。 “触手可及”的全民健身设施覆盖率不断提高,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各类群众活动竞相绽放,全民健身“大花园”绚丽多彩。 各地结合文化传统、地域特色和群众需求,打造“一区一品”、“一街一品”、“一线一品”。 全民健身品牌活动越来越丰富,从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游泳、跑步等传统体育项目到冰雪运动。 、自行车、马拉松等新兴项目不断拓展,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2017年天津全运会,十余项群众体育赛事首次加入全运大家庭,“我要上全运”全民健身活动辐射全国、深入街头和小巷。 “全运惠民”成为主题活动,为全民健身增添新动力。 2021年陕西全运会,群众体育赛事不断完善,普通体育爱好者也能成为大型赛事的主角,展现全民健身的魅力。

引导群众科学锻炼是开展全民健身的重要理念。 近年来,各级体育部门研究规范各种健身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把科学的健身理念和方法带给群众。 同时,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选拔和培养力度。 生长。 截至2021年底,取得技术等级证书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超过270万人,全国每千人拥有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1.91人。

促进人民健康,提高幸福指数

2016年,石家庄路跑协会成立,目前拥有注册会员18000余人。 “近年来,跑步爱好者数量大幅增加,各项政策的出台也为协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支持。” 石家庄路跑协会会长王京华感叹,协会的发展赶上了好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健身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2014年,全民健身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6年,《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正式印发; 九大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 2021年,《全民健身规划(2021-2025年)》正式印发……一系列政策出台,凸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全民健身与经济、民生、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同频共振、同向发展,形成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发展格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全民健身的行列。 据中国田径协会统计,2019年,全国共举办路跑、越野、徒步等赛事1828场,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赛人数712万人次,赛事数量并且参与人数持续上升。 近年来,线上线下健身锻炼趋势兴起。 无论在家还是户外,无论是儿童还是老人,适应不同人群需求的健身方式层出不穷,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健身选择。

“我们把比赛办到田间地头、到老百姓家门口、到乡村、到社区,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乒乓球的快乐。” 四川省乒协主席高亚翔介绍,2021年四川将举办乒乓球比赛。 已举办比赛1000余场,覆盖87个县(市、区)、1350多个乡镇(街道)。 小小乒乓球让幸福生活更添乐趣。

据统计,县级及以上全国体育联合会覆盖率接近100%。 覆盖城乡的较为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全民共建共享,形成了“全民体育、全民体育”的良好局面。

《2020年全民健身活动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健身水平持续提高。 2020年,7岁及以上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为37.2%,比2014年提高3.3个百分点。中国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量标准》合格水平的比例为90.4%,比2014年提高0.8个百分点。普惠性公共体育服务遍地生根开花,人民幸福指数持续上升。

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建设体育强国

体育强国的基础在于群众体育。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东风,将冰雪运动的“种子”播撒到全国各地。 “这两年,北京周边的滑雪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北京市滑雪协会主席李晓明说。 以军都山滑雪场为例。 2003年滑雪场建成后,滑雪人数不足3万人。 刚刚过去的雪季,滑雪场接待的人数增加了四倍多。 “要让更多人爱上冰雪运动,最重要的是通过冰雪运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据统计,从2015年北京申奥成功到2021年10月,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已达3.46亿人,居民参与率达到24.56%。 “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为全民健身增添了强劲动力。 冰雪运动“向南、向西、向东拓展”,群众参与热情日益高涨。 截至2021年初,全国标准冰场数量达654个,比2015年增长317%; 建成各类室内外滑雪场803个,比2015年增长41%。随着冰雪场馆数量不断增加,各地积极出台措施,提高冰雪运动场馆开放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对冰雪运动的需求。

群众性冰雪运动热潮推动全民健身产业更加蓬勃发展。 不久前,《关于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印发,勾画了全民健身新的发展蓝图。 《意见》的出台,回应了社会呼声和人民群众需求,体现了党和国家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决心和意志,为加快全民健身事业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石。体育强国”。 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玉雄解释。

“全民健身深入人心,不仅意味着群众体育的大发展,也代表着我国人民身体素质、收入水平、公共服务供给、产业发展水平、社会文明水平的全面提升。坚实的一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丽表示。

顺应时代发展、服务人民需要,全民健身事业迈上更高水平,必将在新时代闪耀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社区运动会,人人参与(新时代,新作为)

本报记者 范佳媛

拥有12年篮球经验的杨永健迎来了篮球生涯的高光时刻。 “从来没有这么多人看比赛,气氛很好,比赛水平很高。” 杨永健说:“我感觉自己像篮球明星一样受到关注。”

让杨永健感觉“像明星”的比赛是2022年“普体杯”全国社区运动会街头篮球系列赛。 本次赛事由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团体部、中国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今年计划在全国50个城市举办,在城市商务区、街道广场、全民健身场馆、社区篮球场。

杨永健从初中开始接触篮球,校队是他篮球履历中的“最高点”。 虽然距离职业球员还有一段距离,但这并不影响杨永健对篮球的热爱。 他一直是街头和社区篮球比赛的常客,也会被邀请参加一些村镇的比赛。 “这几年,我感觉很喜欢打篮球,人越来越多,大家参加比赛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以社区为切入点,将活动举办在老百姓家门口,让参与者和观众融入其中,是本次活动的目标。” 赛事主办方中国体育竞赛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选表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对“身边的赛事”的需求快速增长。

打造15分钟健身圈,社区健身成为群众体育活动的具体形式,也是体育部门为全民健身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有力抓手。 据中体空间公司总裁助理赵天宇介绍,中体产业运营三人篮球赛已经有10年了,每次都吸引数百支球队参加。

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赛事体系,推进全民健身已蔚然成风。 “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为体育事业注入强劲动力,也为整个社会做出贡献。” 赵天宇说道。

在线“云健身”,方便又有趣(新时代新动作)

本报记者 王亮

拿着平板电脑、瑜伽垫、简单的运动服,北京市民李天乐对健身充满热情。 “以前我觉得健身没那么好玩,现在我不仅一周练3次,还经常带着家人一起锻炼。”

李天乐,29岁,上班族。 今年4月,她无意中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一位健身博主的直播视频,被深深吸引。 “这个博主的健身教学很幽默,选的音乐也很好听。” 此后,她每周固定时间在家“打卡”健身。

近年来,健身相关内容在网络上流行,“云健身”逐渐流行。 今年1-4月,短视频平台运动健身视频创作者数量同比增长78%,累计运动健身视频数量同比增长159%,健身直播观看人数同比增长80%。 “在线健身模式适合家庭健身场景,成本低、效率高,对于锻炼和健身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在线健身的火爆说明大众健身需求持续增长成长。” 凯普体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海东表示。

4月28日,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团体部联合多单位、部门启动“全民健身网络运动会”。 相关线上活动和健身指导视频被发布到多个互联网平台。 活动反响热烈,上线一个月内参与人数突破330万。

“我们也希望看到更多的健身达人亲自参与活动,同时带动更多的人加入线上健身锻炼队伍。通过群众带动群众、群众组织群众、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全民健身真正深入人心。”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长丁东说。

体育强国之基在于群众体育

黎明

无论早上还是晚上,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在中国随处可见参与体育健身的人们。 矫健的身影、饱满的热情,体现了新时代昂扬的精神风貌,也为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筑起了重要基石。

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从体育强国到健康中国,人民的健康、人民的体质、人民的幸福是一脉相承的,这就是全面小康、全面现代化这一主题的意义。”其意义重大,中小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高度重视体育事业,把人民群众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始终引领体育事业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高度出发健康有序,我国全民健身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健康中国。 全民健身是新时代体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抓手。 体育综合价值在新时代广阔舞台上树立起新的发展坐标,为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不断增添高质量发展内涵。

体育强国的基础在于群众体育。 从全运会群众体育项目的设立,到群众身边健身场地设施的不断增加; 从各级全民健身活动日益活跃,到体育与健康融合、体育与旅游融合深入发展……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全民共建共享已初步形成。 如今,人们的运动意愿不断增强,人们从运动中获得健康和快乐。 体育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民健身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将全面建立,为全民健身事业描绘了全新的发展蓝图,注入了澎湃的发展动力。

随着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已经实现,推动新时代全民健身事业迈上新台阶。 人人参与体育、体育惠及全民,加快体育强国建设,努力把体育打造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 中国体育正在展现出更加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同城信息网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娱乐之家人才站上看到的!
发布者所在地区(仅供参考),IP:60.247.148.23
三个小贴士:求职如何简单的识别信息的真假[?]
本信息来源于娱乐之家人才站 www.ylzjrcz.com
1、打电话/QQ咨询时,应第一时间询问清楚具体的情况。例如:询问具体的场所名字/具体地址/等等常规的信息问题。
2、询问得到的信息,可发给各大QQ群/朋友进行询问,以及多方面/多网站/多渠道进行参考求证,综合各方面考察清楚。
3、内容只供参考,一切三思而后行。如发现此信息涉及虚假,违规等内容问题,请第一时间向本站进行举报! 本文来自:娱乐之家人才站(夜场首选平台)
友情提醒:友情提醒 :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娱乐之家资讯网www.ylzjrcz.com
特别提示:求职请提高警惕,谨防网络诈骗

帮助中心

用户名:   注册
密  码:
娱乐之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开展全民健身 建设体育强国

发布时间:2023-07-16 14:04:50
  • 联系人:
  • 电话:

开展全民健身 建设体育强国

《人民日报》(2022年6月16日06版)

全民健身,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谱写新篇章)

本报记者 季方涛 翔安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成为现实; 全民健身走进千家万户,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增添了健康和快乐。 建设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顺应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生活期待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人们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新时代,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民健身是全民增强体质、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民健身战略的深入实施,“让体育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深入人心。 如今,群众健身场地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性体育赛事蓬勃发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以人民为中心,全民健身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新的气氛。

以人民需求为中心,融入公共生活

你去哪里锻炼? 广大人民群众的所想、所盼,是开展群众体育工作的突破口。 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造福人民。 他们不断打造遍布城乡的“15分钟健身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进行了许多生动的实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利用城市转型升级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金角银边”,在街头修建了近千个“笼式足球场”,深受群众欢迎。 2021年,安徽将启动补齐全民健身场馆设施短板五年行动计划,重点建设靠近社区、交通便利的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运动场等健身设施,切实服务民生。

从影响深远的国家战略,到惠及千家万户的生活方式,全民健身融入大众生活,为美好生活增添更多色彩。

到2021年底,全国体育场馆数量达到397.1万个,比2013年增长134.3%; 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4.1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1平方米,比2013年分别增长71.2%和65.1%。 “触手可及”的全民健身设施覆盖率不断提高,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各类群众活动竞相绽放,全民健身“大花园”绚丽多彩。 各地结合文化传统、地域特色和群众需求,打造“一区一品”、“一街一品”、“一线一品”。 全民健身品牌活动越来越丰富,从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游泳、跑步等传统体育项目到冰雪运动。 、自行车、马拉松等新兴项目不断拓展,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2017年天津全运会,十余项群众体育赛事首次加入全运大家庭,“我要上全运”全民健身活动辐射全国、深入街头和小巷。 “全运惠民”成为主题活动,为全民健身增添新动力。 2021年陕西全运会,群众体育赛事不断完善,普通体育爱好者也能成为大型赛事的主角,展现全民健身的魅力。

引导群众科学锻炼是开展全民健身的重要理念。 近年来,各级体育部门研究规范各种健身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把科学的健身理念和方法带给群众。 同时,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选拔和培养力度。 生长。 截至2021年底,取得技术等级证书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超过270万人,全国每千人拥有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1.91人。

促进人民健康,提高幸福指数

2016年,石家庄路跑协会成立,目前拥有注册会员18000余人。 “近年来,跑步爱好者数量大幅增加,各项政策的出台也为协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支持。” 石家庄路跑协会会长王京华感叹,协会的发展赶上了好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健身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2014年,全民健身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6年,《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正式印发; 九大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 2021年,《全民健身规划(2021-2025年)》正式印发……一系列政策出台,凸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全民健身与经济、民生、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同频共振、同向发展,形成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发展格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全民健身的行列。 据中国田径协会统计,2019年,全国共举办路跑、越野、徒步等赛事1828场,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赛人数712万人次,赛事数量并且参与人数持续上升。 近年来,线上线下健身锻炼趋势兴起。 无论在家还是户外,无论是儿童还是老人,适应不同人群需求的健身方式层出不穷,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健身选择。

“我们把比赛办到田间地头、到老百姓家门口、到乡村、到社区,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乒乓球的快乐。” 四川省乒协主席高亚翔介绍,2021年四川将举办乒乓球比赛。 已举办比赛1000余场,覆盖87个县(市、区)、1350多个乡镇(街道)。 小小乒乓球让幸福生活更添乐趣。

据统计,县级及以上全国体育联合会覆盖率接近100%。 覆盖城乡的较为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全民共建共享,形成了“全民体育、全民体育”的良好局面。

《2020年全民健身活动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健身水平持续提高。 2020年,7岁及以上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为37.2%,比2014年提高3.3个百分点。中国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量标准》合格水平的比例为90.4%,比2014年提高0.8个百分点。普惠性公共体育服务遍地生根开花,人民幸福指数持续上升。

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建设体育强国

体育强国的基础在于群众体育。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东风,将冰雪运动的“种子”播撒到全国各地。 “这两年,北京周边的滑雪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北京市滑雪协会主席李晓明说。 以军都山滑雪场为例。 2003年滑雪场建成后,滑雪人数不足3万人。 刚刚过去的雪季,滑雪场接待的人数增加了四倍多。 “要让更多人爱上冰雪运动,最重要的是通过冰雪运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据统计,从2015年北京申奥成功到2021年10月,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已达3.46亿人,居民参与率达到24.56%。 “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为全民健身增添了强劲动力。 冰雪运动“向南、向西、向东拓展”,群众参与热情日益高涨。 截至2021年初,全国标准冰场数量达654个,比2015年增长317%; 建成各类室内外滑雪场803个,比2015年增长41%。随着冰雪场馆数量不断增加,各地积极出台措施,提高冰雪运动场馆开放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对冰雪运动的需求。

群众性冰雪运动热潮推动全民健身产业更加蓬勃发展。 不久前,《关于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印发,勾画了全民健身新的发展蓝图。 《意见》的出台,回应了社会呼声和人民群众需求,体现了党和国家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决心和意志,为加快全民健身事业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石。体育强国”。 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玉雄解释。

“全民健身深入人心,不仅意味着群众体育的大发展,也代表着我国人民身体素质、收入水平、公共服务供给、产业发展水平、社会文明水平的全面提升。坚实的一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丽表示。

顺应时代发展、服务人民需要,全民健身事业迈上更高水平,必将在新时代闪耀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社区运动会,人人参与(新时代,新作为)

本报记者 范佳媛

拥有12年篮球经验的杨永健迎来了篮球生涯的高光时刻。 “从来没有这么多人看比赛,气氛很好,比赛水平很高。” 杨永健说:“我感觉自己像篮球明星一样受到关注。”

让杨永健感觉“像明星”的比赛是2022年“普体杯”全国社区运动会街头篮球系列赛。 本次赛事由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团体部、中国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今年计划在全国50个城市举办,在城市商务区、街道广场、全民健身场馆、社区篮球场。

杨永健从初中开始接触篮球,校队是他篮球履历中的“最高点”。 虽然距离职业球员还有一段距离,但这并不影响杨永健对篮球的热爱。 他一直是街头和社区篮球比赛的常客,也会被邀请参加一些村镇的比赛。 “这几年,我感觉很喜欢打篮球,人越来越多,大家参加比赛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以社区为切入点,将活动举办在老百姓家门口,让参与者和观众融入其中,是本次活动的目标。” 赛事主办方中国体育竞赛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选表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对“身边的赛事”的需求快速增长。

打造15分钟健身圈,社区健身成为群众体育活动的具体形式,也是体育部门为全民健身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有力抓手。 据中体空间公司总裁助理赵天宇介绍,中体产业运营三人篮球赛已经有10年了,每次都吸引数百支球队参加。

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赛事体系,推进全民健身已蔚然成风。 “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为体育事业注入强劲动力,也为整个社会做出贡献。” 赵天宇说道。

在线“云健身”,方便又有趣(新时代新动作)

本报记者 王亮

拿着平板电脑、瑜伽垫、简单的运动服,北京市民李天乐对健身充满热情。 “以前我觉得健身没那么好玩,现在我不仅一周练3次,还经常带着家人一起锻炼。”

李天乐,29岁,上班族。 今年4月,她无意中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一位健身博主的直播视频,被深深吸引。 “这个博主的健身教学很幽默,选的音乐也很好听。” 此后,她每周固定时间在家“打卡”健身。

近年来,健身相关内容在网络上流行,“云健身”逐渐流行。 今年1-4月,短视频平台运动健身视频创作者数量同比增长78%,累计运动健身视频数量同比增长159%,健身直播观看人数同比增长80%。 “在线健身模式适合家庭健身场景,成本低、效率高,对于锻炼和健身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在线健身的火爆说明大众健身需求持续增长成长。” 凯普体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海东表示。

4月28日,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团体部联合多单位、部门启动“全民健身网络运动会”。 相关线上活动和健身指导视频被发布到多个互联网平台。 活动反响热烈,上线一个月内参与人数突破330万。

“我们也希望看到更多的健身达人亲自参与活动,同时带动更多的人加入线上健身锻炼队伍。通过群众带动群众、群众组织群众、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全民健身真正深入人心。”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长丁东说。

体育强国之基在于群众体育

黎明

无论早上还是晚上,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在中国随处可见参与体育健身的人们。 矫健的身影、饱满的热情,体现了新时代昂扬的精神风貌,也为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筑起了重要基石。

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从体育强国到健康中国,人民的健康、人民的体质、人民的幸福是一脉相承的,这就是全面小康、全面现代化这一主题的意义。”其意义重大,中小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高度重视体育事业,把人民群众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始终引领体育事业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高度出发健康有序,我国全民健身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健康中国。 全民健身是新时代体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抓手。 体育综合价值在新时代广阔舞台上树立起新的发展坐标,为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不断增添高质量发展内涵。

体育强国的基础在于群众体育。 从全运会群众体育项目的设立,到群众身边健身场地设施的不断增加; 从各级全民健身活动日益活跃,到体育与健康融合、体育与旅游融合深入发展……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全民共建共享已初步形成。 如今,人们的运动意愿不断增强,人们从运动中获得健康和快乐。 体育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民健身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将全面建立,为全民健身事业描绘了全新的发展蓝图,注入了澎湃的发展动力。

随着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已经实现,推动新时代全民健身事业迈上新台阶。 人人参与体育、体育惠及全民,加快体育强国建设,努力把体育打造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 中国体育正在展现出更加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同城信息网

推荐阅读

更多

发现更多资讯 >>

友情链接:

娱乐之家资讯网

COPYRIGHT © 2021 娱乐之家资讯网 版权所有

有什么问题加客服微信咨询:zx81024163

浙ICP备202102867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19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