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10 14:19:00 | 信息编号:69130 |
武汉十大名点小吃,你都了解哪些?快来一探究竟
武汉十大名点小吃介绍
1、热干面
热干面在武汉尽人皆知,它还是武汉的代名词,全国为热干面加油鼓劲,使得热干面闻名于天下。
故事渊源:
武汉热干面起源于1930年,地点在汉口长堤街的蔡林记面馆,创始人是蔡明玮。有一天,面条采购量过多,他担心面条过夜会变质,便用开水将其烫熟后摊凉。不小心打翻了麻油瓶,他顺手用麻油把面拌匀。第二天,将面用滚水烫热,再加上调味料,顾客吃后赞不绝口,热干面便由此诞生了。
2、三鲜豆皮
豆皮是武汉小吃符号,口感层次丰富,形似金色方块,喻意吉祥。
故事渊源:
武汉的老通城是一家老字号,它创办于1931年。老通城的三鲜豆皮历史最为久远,名气也最大。老通城豆皮有着“皮薄色艳、松嫩爽口、馅心鲜香、油而不腻”的特质。1958年4月3日,毛泽东主席来到老通城品尝了“三鲜豆皮”。同年9月12日,毛主席再次来到老通城品尝“三鲜豆皮”,并留下了“国营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教导。现今,三鲜豆皮已经成为了武汉人过早的主打品种之一。
3、面窝
面窝选用优质大米,将其磨成糊状,然后炸制,使其呈现金黄色,口感酥脆,它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传统小吃,且是武汉独有的。
故事渊源:
相传在清光绪年间,汉口汉正街集家咀附近有个卖烧饼的人,此人叫昌智仁,他请铁匠打制了一把窝形中凸的铁勺,往铁勺内浇入用大米、黄豆混合磨成的米浆,接着撒上黑芝麻,随后将其放到油锅里炸,很快便做出了一个个边厚中空、色黄脆香的圆形米饼。人们觉得这些米饼很别致,吃起来厚的地方松软,薄的地方酥脆,很有味道,昌智仁把这种米饼称作面窝。
4、鲜肉汤包
汤包是武汉具有代表性的小吃,它制作馅料颇为讲究,挑选用料十分严格,其面皮薄得如同灯笼一般,汤汁味道鲜醇,口感味美爽口。
故事渊源:
“四季美”汤包馆创建于1922年,历经四代技艺传承,四季美对起源于淮扬的汤包做了本土化改进,其独特风味吸引四方宾客慕名而来。1958年11月到12月,中共八届六中全会在武昌举行。会议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等多次品尝四季美“汤包大王”钟生楚师傅制作的汤包,对其倍加称赞,并且还亲自到厨房接见了他。
5、鲜鱼糊汤粉
鲜鱼糊汤粉是武汉一道传统特色小吃,是鱼米合烹的代表,吃一碗这样的粉,能让人感受千湖之省的魅力,也能领略百湖之市的风情。
故事渊源:
田恒啟糊汤粉始创于1924年,创办人将鱼彻夜熬煮,直至骨化肉碎,以此体现“吃鱼不见鱼”的特色,又加入大量胡椒以遮掩腥味,考虑到顾客多为码头搬运工苦力,为使其能抵饿,便加入生米粉起糊、起稠。冬天早晨,苦力们吃上一碗带点荤腥、热乎乎、辣乎乎且能暂时顶饿的稠糊汤粉,堪称一种享受 。
6、蛋酒
蛋酒在武汉“过早”群体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常常是热干面、豆皮、油条的“最佳搭配伙伴”,它味道清甜能够解除油腻之感,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故事渊源:
武汉早点种类丰富,早些时候,有一些聪明的武汉人进行尝试,他们把米酒和鸡蛋混合在一起,制成了一种新的饮品,这种饮品既可以搭配热干面,又能够提供丰富的营养,经过多次尝试与改进后,就成了现在的蛋酒,蛋酒进入了武汉的街头巷尾。
7、腊肉豆丝
腊肉豆丝具有独特风味,它融合了腊肉的香醇,也融合了豆丝的清爽,其口感丰富,层次十分分明,是湖北农家的特色小吃。
故事渊源:
在湖北农家,人们用新鲜豆丝与腊肉搭配,形成了这道美味小吃。腊肉是农历新年必备食材之一。每到重大节日,农家桌上都少不了腊肉豆丝,它传承着乡村的味道。
8、糯米鸡
糯米鸡的外表呈现出金黄的色泽,表面凸凹不平,形状如同鸡皮,所以它被叫做糯米鸡。它的外层吃起来焦脆,而内里则十分绵软,米香之中还伴着肉香,它是一道有着武汉本地特色的风味小吃 。
故事渊源:
糯米鸡在武汉拥有大约100多年的历史,据说在民国初年的时候,有一个姓张的商家,在汉口汉正街上开了一间门面狭窄的店铺来做熟食生意,所经营的品种包含炸面窝、糯米包油条、豆腐脑、洑子酒。在盛夏的某一天,天色已经完全变黑,商家准备关门停止营业,然而蒸熟的糯米还有剩余没卖完 。生性节俭的老张把剩下的糯米在手中团成一团,将其放进炸面窝的油锅中炸,吃过后发现这个“油炸糯米坨坨”味道不错,于是老张灵机一动,把它当作早点售卖。
9、重油烧麦
重油烧麦,选用糯米,还有多种配料,经过精细加工,呈现出饱满外观,具有丰富口感,是武汉特色传统小吃。
故事渊源:
烧麦是一道名点,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在全国各地都能见到 。传说在元代的时候,有兄弟二人卖包子,弟弟顺带卖一种开口的包子,这种包子被取名为“捎卖”,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烧麦 。武汉的烧麦中,顺香居的口味最为出众,后来经过严氏改良,变得更适合大众口味 。
10、糯米包油条
糯米包油条是武汉的特色美食,它融合了传统与创意。武汉地处江南偏北,当地民众喜爱米食,却不排斥面食。大众常吃的油条被裹上一层厚厚的糯米饭,其外层香甜软糯,内层香酥脆爽,充分展现了武汉人的包容性。
故事渊源:
糯米包油条的创意来源于中国传统早餐文化,在古代时,人们为方便携带和食用,把糯米饭包在油条中间 ,随着时间流逝,这道美食传开,成了武汉人喜爱的特色小吃 。
温馨提示,通过微信搜索并关注【武汉本地宝】,在对话框发送【旅游】,可获取武汉景区预约购票信息,还有游玩攻略,热门活动推荐,武汉名菜美食介绍,亲子等主题游玩推荐,季节游及周边短途游攻略,各类交通出行指引等 。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提醒: 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娱乐之家人才站上看到的! | |
发布者所在地区(仅供参考):,IP:10.3.55.162 |
武汉十大名点小吃,你都了解哪些?快来一探究竟
武汉十大名点小吃介绍
1、热干面
热干面在武汉尽人皆知,它还是武汉的代名词,全国为热干面加油鼓劲,使得热干面闻名于天下。
故事渊源:
武汉热干面起源于1930年,地点在汉口长堤街的蔡林记面馆,创始人是蔡明玮。有一天,面条采购量过多,他担心面条过夜会变质,便用开水将其烫熟后摊凉。不小心打翻了麻油瓶,他顺手用麻油把面拌匀。第二天,将面用滚水烫热,再加上调味料,顾客吃后赞不绝口,热干面便由此诞生了。
2、三鲜豆皮
豆皮是武汉小吃符号,口感层次丰富,形似金色方块,喻意吉祥。
故事渊源:
武汉的老通城是一家老字号,它创办于1931年。老通城的三鲜豆皮历史最为久远,名气也最大。老通城豆皮有着“皮薄色艳、松嫩爽口、馅心鲜香、油而不腻”的特质。1958年4月3日,毛泽东主席来到老通城品尝了“三鲜豆皮”。同年9月12日,毛主席再次来到老通城品尝“三鲜豆皮”,并留下了“国营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教导。现今,三鲜豆皮已经成为了武汉人过早的主打品种之一。
3、面窝
面窝选用优质大米,将其磨成糊状,然后炸制,使其呈现金黄色,口感酥脆,它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传统小吃,且是武汉独有的。
故事渊源:
相传在清光绪年间,汉口汉正街集家咀附近有个卖烧饼的人,此人叫昌智仁,他请铁匠打制了一把窝形中凸的铁勺,往铁勺内浇入用大米、黄豆混合磨成的米浆,接着撒上黑芝麻,随后将其放到油锅里炸,很快便做出了一个个边厚中空、色黄脆香的圆形米饼。人们觉得这些米饼很别致,吃起来厚的地方松软,薄的地方酥脆,很有味道,昌智仁把这种米饼称作面窝。
4、鲜肉汤包
汤包是武汉具有代表性的小吃,它制作馅料颇为讲究,挑选用料十分严格,其面皮薄得如同灯笼一般,汤汁味道鲜醇,口感味美爽口。
故事渊源:
“四季美”汤包馆创建于1922年,历经四代技艺传承,四季美对起源于淮扬的汤包做了本土化改进,其独特风味吸引四方宾客慕名而来。1958年11月到12月,中共八届六中全会在武昌举行。会议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等多次品尝四季美“汤包大王”钟生楚师傅制作的汤包,对其倍加称赞,并且还亲自到厨房接见了他。
5、鲜鱼糊汤粉
鲜鱼糊汤粉是武汉一道传统特色小吃,是鱼米合烹的代表,吃一碗这样的粉,能让人感受千湖之省的魅力,也能领略百湖之市的风情。
故事渊源:
田恒啟糊汤粉始创于1924年,创办人将鱼彻夜熬煮,直至骨化肉碎,以此体现“吃鱼不见鱼”的特色,又加入大量胡椒以遮掩腥味,考虑到顾客多为码头搬运工苦力,为使其能抵饿,便加入生米粉起糊、起稠。冬天早晨,苦力们吃上一碗带点荤腥、热乎乎、辣乎乎且能暂时顶饿的稠糊汤粉,堪称一种享受 。
6、蛋酒
蛋酒在武汉“过早”群体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常常是热干面、豆皮、油条的“最佳搭配伙伴”,它味道清甜能够解除油腻之感,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故事渊源:
武汉早点种类丰富,早些时候,有一些聪明的武汉人进行尝试,他们把米酒和鸡蛋混合在一起,制成了一种新的饮品,这种饮品既可以搭配热干面,又能够提供丰富的营养,经过多次尝试与改进后,就成了现在的蛋酒,蛋酒进入了武汉的街头巷尾。
7、腊肉豆丝
腊肉豆丝具有独特风味,它融合了腊肉的香醇,也融合了豆丝的清爽,其口感丰富,层次十分分明,是湖北农家的特色小吃。
故事渊源:
在湖北农家,人们用新鲜豆丝与腊肉搭配,形成了这道美味小吃。腊肉是农历新年必备食材之一。每到重大节日,农家桌上都少不了腊肉豆丝,它传承着乡村的味道。
8、糯米鸡
糯米鸡的外表呈现出金黄的色泽,表面凸凹不平,形状如同鸡皮,所以它被叫做糯米鸡。它的外层吃起来焦脆,而内里则十分绵软,米香之中还伴着肉香,它是一道有着武汉本地特色的风味小吃 。
故事渊源:
糯米鸡在武汉拥有大约100多年的历史,据说在民国初年的时候,有一个姓张的商家,在汉口汉正街上开了一间门面狭窄的店铺来做熟食生意,所经营的品种包含炸面窝、糯米包油条、豆腐脑、洑子酒。在盛夏的某一天,天色已经完全变黑,商家准备关门停止营业,然而蒸熟的糯米还有剩余没卖完 。生性节俭的老张把剩下的糯米在手中团成一团,将其放进炸面窝的油锅中炸,吃过后发现这个“油炸糯米坨坨”味道不错,于是老张灵机一动,把它当作早点售卖。
9、重油烧麦
重油烧麦,选用糯米,还有多种配料,经过精细加工,呈现出饱满外观,具有丰富口感,是武汉特色传统小吃。
故事渊源:
烧麦是一道名点,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在全国各地都能见到 。传说在元代的时候,有兄弟二人卖包子,弟弟顺带卖一种开口的包子,这种包子被取名为“捎卖”,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烧麦 。武汉的烧麦中,顺香居的口味最为出众,后来经过严氏改良,变得更适合大众口味 。
10、糯米包油条
糯米包油条是武汉的特色美食,它融合了传统与创意。武汉地处江南偏北,当地民众喜爱米食,却不排斥面食。大众常吃的油条被裹上一层厚厚的糯米饭,其外层香甜软糯,内层香酥脆爽,充分展现了武汉人的包容性。
故事渊源:
糯米包油条的创意来源于中国传统早餐文化,在古代时,人们为方便携带和食用,把糯米饭包在油条中间 ,随着时间流逝,这道美食传开,成了武汉人喜爱的特色小吃 。
温馨提示,通过微信搜索并关注【武汉本地宝】,在对话框发送【旅游】,可获取武汉景区预约购票信息,还有游玩攻略,热门活动推荐,武汉名菜美食介绍,亲子等主题游玩推荐,季节游及周边短途游攻略,各类交通出行指引等 。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发现更多资讯 >>
友情链接:
娱乐之家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