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10 10:11:14 | 信息编号:68673 |
中国餐饮品牌力白皮书2023发布,新中式餐饮迎来发展契机?
2023年,我国餐饮品牌的发展态势究竟怎样?其未来的走向又将呈现何种趋势?这份白皮书将为您揭晓其中奥秘。
10月10日至12日,在广州市商务局的精心指导下,一场盛会——“第三届中国餐饮品牌节”盛大开幕。此次节庆活动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央广网以及红餐网共同担纲主办,红餐品牌研究院与央广网餐饮频道携手承办,在广州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第三届中国餐饮品牌节秉持着高标准、高品质的特色,囊括了“2023中国餐饮品牌力峰会”、“2023中国餐饮流量峰会”、“2023中国红厨峰会”、“2023餐饮数智化发展论坛”、“2023餐饮投融资发展论坛”、“第五届中国餐饮红鹰奖盛典”以及“2023餐饮产业展”等多个重要环节,聚焦于餐饮产业的集约化、规范化、品牌化、数字化以及技术创新等发展方向,为餐饮业的成长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现场盛况空前,众多跨领域影响力人物、著名餐饮企业创始人、投资者、产业链相关专业人士、行业权威专家以及餐饮媒体从业者等展开了深入交流,气氛热烈非凡!
10月10日,活动现场盛大揭晓了《中国餐饮品牌力白皮书2023》(以下简称白皮书)。这份白皮书全面剖析了中国餐饮业及餐饮品牌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向,对餐饮企业的经营管理、深入理解消费需求、开展餐饮行业研究以及构建餐饮品牌力具有极高的参考意义。
在会议中,红餐网的联合创始人兼红餐品牌研究院院长樊宁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以下是关于白皮书内容的详细解读。
餐饮发展概貌:
餐饮创业开启生存竞速赛
2023年,我国经济逐渐稳固并开始上升,回暖的迹象十分显著;与此同时,我国的餐饮业也在迅速地恢复活力。
1.餐饮业持续释放潜力,5万亿时代触手可及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在2023年的前八个月,我国餐饮业的收入实现了自五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增长速度显著超过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商品零售的增长比率。
樊宁预测,2023年全年餐饮业的收入很可能超出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餐饮业的五万亿规模时代即将到来。
尽管我国餐饮业正迎来强劲的反弹,众多餐饮店铺在节假日期间甚至出现了消费的小高潮,但整体而言,2023年我国消费者的信心水平依旧偏低,他们在餐饮消费上的预期依旧显得比较保守。
红餐品牌研究院举办的“2023餐饮消费习惯调查”结果显示,大约一半的受访者预测,他们未来一年的消费预算将维持现状;与此同时,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增加消费预算的受访者比例并不算多。
餐饮创业领域迅速进入了一场生存竞赛,在前八个月的时间里,相关企业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2022年全年的总和。
2023年,我国餐饮业迎来强劲反弹,众多创业者纷纷投身餐饮领域,导致餐饮企业登记数量显著增加。据企查查平台提供的数据,截至当年前八个月,全国餐饮企业的登记数量已达到去年同期的1.2倍。
然而,自五一节过后,众多餐饮业企业纷纷注销或被吊销营业执照,这一现象的频率也随之攀升;截止到2023年的前八个月,餐饮业相关企业的注销与吊销数量已经超过了2022年全年的总和。
这表明,尽管餐饮业仍旧是众多创业领域中的热门选择,然而在消费者越来越谨慎的消费环境下,创业和经营所面临的挑战正逐年上升,创业者们正面临着一场生存的加速竞赛,尤其是对于那些缺乏经验的新手而言,投身餐饮业的挑战尤为严峻。
我国餐饮企业连锁化发展迅速,其中小吃快餐和饮品类别的规模化水平位居各行业之首。
我国餐饮业连锁经营的比例逐年攀升,截至2022年,这一比例已上升至19%,预计未来还将继续增长。
与去年相比,我国餐饮品牌的规模在2023年显著扩大。根据红餐大数据的统计,2023年拥有超过100家门店的品牌数量在各个档次上均有所增加,综合来看,拥有超过100家门店的品牌在总体中的占比上升了0.8个百分点。
具体到各个品类,小吃快餐以及饮品两大类别在走向规模化的进程中表现突出。观察近两年门店数量超过500家的餐饮品牌所属的品类分布,小吃快餐品牌所占比例普遍超过五成,饮品品牌则超过了三成。相比之下,中式正餐领域目前尚无任何品牌的门店数量突破500家,其规模化水平相对较低。
从城市覆盖率的视角分析,饮品品牌的平均覆盖范围最为广泛,紧随其后的是小吃快餐品牌,而西餐品牌在城市覆盖率方面则明显落后于其他品类。
4.餐饮投融资热度下降,资本趋于理性
2023年1月至8月,餐饮行业相关的融资案例数量和公开的融资额度均保持在较低水平,这一比例分别达到了2022年全年总数的57.7%和35.9%。同时,在这一时间段内,餐饮行业平均每笔融资的金额,与2022年同期相比,也有所减少。
可见,餐饮投融资热度有所下降,整体趋于理性。
餐饮品牌总体概貌:
放加盟、谋出海举动频频
自2023年起,餐饮领域经历了众多变革,众多餐饮品牌亦呈现出多样新趋势,总体而言,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品牌积极谋发展,开放加盟热度高涨
自2022年起,不完全统计显示,众多餐饮品牌开始开放或重启加盟业务,数量超过数十家,这些品牌涉及茶饮、咖啡、小吃快餐等多个领域,其中包括喜茶、奈雪的茶、海伦司等知名品牌。同时,这些品牌的加盟方式也在逐渐丰富,联营、内部合伙等多种模式并存。
餐饮加盟行业正逐步从无序发展阶段迈向有序发展阶段,餐饮加盟的各项流程正逐步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在不久的将来,那些仅仅追求加盟费收入的快速扩张品牌将面临生存困境。与此同时,也将涌现出一批具备资金实力和团队优势的专业餐饮加盟商。
2.中餐品牌出海提速,茶饮、火锅最热衷
近些年,众多餐饮品牌在国内市场拓展业务的同时,也纷纷将视线转向了国际市场,竞相在海外开设分店。
在此之前,企业选择海外拓展主要是为了提升品牌影响力,而现在,这一决策更多是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或是为了实现降维竞争的目的。
3.连锁品牌组团扩张,“万店时代”正式到来
红餐大数据揭示,我国规模最大的TOP20餐饮品牌旗下门店数量均超过4000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个品牌的门店数量已超过2万家,另外有五个品牌的门店数量也超过了1万家。此外,门店数量在5000家及以上的品牌数量更是高达18个。
值得关注的是,肯德基、古茗茶饮、茶百道以及沪上阿姨纷纷对万店规模发起挑战,标志着餐饮业的“万店时代”已正式拉开序幕。
4.区域品牌崛起,一线城市成为品牌沃土
近期,众多具备显著实力的地方领军品牌崭露头角。以“第五届中国餐饮红鹰奖·2023年度餐饮区域标杆品牌”为例,入选的品牌涵盖了来自全国各地颇具代表性的知名品牌。
一线城市之外,诸如重庆、长沙、济南等城市,众多品牌亦榜上有名。这些品牌有的专注于挖掘和推广本地特色餐饮,有的则将外来餐饮种类引入本地,并对其进行本土化创新。凭借对地域文化的深刻理解,它们在各自区域市场中确立了较为优越的品牌地位。
这些区域性的领军品牌构成了众多全国连锁品牌的强劲对手,并且预示着未来全国连锁化趋势的初步形态。
5.善于借助流量造势,塑造品牌形象
餐饮品牌愈来愈重视品牌形象的塑造和餐饮流量的获取。
它们通过创意丰富的营销手段吸引顾客的注意力,以此增加客流量,例如瑞幸咖啡与贵州茅台的跨界合作,已成为业界的一个标志性联名案例。
它们擅长运用各类网络途径,持续增强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尤其在抖音、快手、B站等众多平台上,其影响力广泛渗透。
典型品类品牌力表现:
茶饮竞速至“赛点”
在2023年,餐饮领域的各个细分市场呈现出不同的增长态势,每个细分市场都涌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创新亮点。
1.茶饮竞速至“赛点”,品牌纷纷扩规模抢市场
红餐大数据揭示,2023年我国茶饮市场预计将突破1500亿元大关,增速达到12.0%。目前,茶饮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如何把握现有市场的发展潜力,已成为茶饮品牌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激烈竞争的茶饮行业,价格竞争被视为关键的竞争策略。根据红餐大数据的分析,2023年中低端消费市场的份额均有所增加。
众多茶饮品牌为了拓展市场份额,争相增加店铺数量。其中,蜜雪冰城已成功跨越万店大关,而古茗、沪上阿姨、茶百道以及书亦烧仙草这四家品牌也在积极争取达到万店的目标。根据红餐大数据的统计,拥有超过100家门店的茶饮品牌数量已占到了总数的超过两成。
2.咖饮市场规模巨大,品牌打响“价格战”抢占市场
2023年见证了咖啡饮品行业的迅猛发展,根据红餐大数据的揭示,我国咖啡饮品市场的规模预计将突破1000亿元大关,这一数字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4.6%,而且这一增长速度已经连续五年超过了23%。众多咖啡饮品品牌,以瑞幸咖啡为先锋,正加速推进市场扩张,新店开设的速度明显加快。
与茶饮行业品牌做法相似,咖啡饮品品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也纷纷卷入了价格竞争的漩涡。瑞幸咖啡推出了9.9元的促销活动,库迪咖啡则实行了8.8元的优惠,这些举措将“价格战”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而星巴克、Tim 咖啡等知名品牌也纷纷跟风,开始尝试开展低价促销活动。
借助“低价”促销,咖啡饮品品牌成功吸引了众多顾客,实现了吸引流量的目的,同时,消费者也因购买“低价咖饮产品”而体验到了“抢购优惠”的乐趣。
近期,咖饮市场呈现出明显的价格亲民化特点。根据红餐大数据分析,超过半数的咖饮品牌的人均消费额低于20元,特别是在10至20元区间内的品牌占据了相当比例,达到了48.7%。
3.火锅赛道创业热情有所降温,“火锅+”成为大热
红餐大数据揭示,2023年,我国火锅市场规模的数值回升至5000亿元附近。近期,火锅领域的创业热情呈现下降趋势。据企查查数据,2022年,全国火锅类餐饮企业的注册数量比2021年降低了25%,这一数字仅为2019年新注册企业数量的六成。同时,2023年上半年的火锅相关餐饮企业注册数量同样不高,总计仅有4.47万家。
近年来,重庆火锅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其中楠火锅、朱光玉火锅馆、萍姐火锅、后火锅等实力品牌迅速发展,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和良好的口碑。以重庆火锅品牌为主导的“火锅+”趋势愈发盛行,火锅产品线也从传统的火锅拓展至小吃、甜品、饮品等多种品类。
在众多火锅品牌中,海底捞的店面数量居于首位,堪称火锅行业中的独树一帜的千店巨头。根据红餐大数据的统计,拥有超过100家门店的火锅品牌在整个行业中所占比例不足6%。
4.中式正餐规模回升,地方特色菜出圈
2023年,中式正餐市场整体呈现回暖趋势,预计到年中,市场规模将恢复至1万亿元。根据红餐大数据,从2022年至2023年前九个月,拥有51至100家门店的中式正餐品牌数量占比略有下降,与此同时,50家门店及以下的中式正餐品牌数量占比则有所增加。
这从某种程度上显现出我国大型中式正餐连锁企业在开设新店时持较为保守的立场。在湘菜领域,采用“主打单品与地方特色菜相结合”策略的品牌日益增多,例如费大厨的辣椒炒肉、兰湘子·湘菜小炒等品牌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餐饮行业趋势:新中式餐饮迎发展契机
如今,我国的餐饮市场有两个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1.新中式餐饮迎发展契机
新中式餐饮,它既是对中餐传统的继承与传承,又在其中融入了创新与改进,从而使得中餐在烹饪技巧、食材搭配、菜品展示以及就餐环境等方面得以提升至新的高度。这种餐饮形式正朝着精致、时尚、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塔斯汀这家专注于“新中式汉堡”的餐厅,凭借其快速扩张的店面,已然崛起为一匹令人瞩目的黑马;西贝也推出了名为“贾国龙中国堡”的新品牌,其定位亦为“中式汉堡”;除此之外,众多“美味可口、种类丰富”的新中式轻食也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
2.聚焦小吃小喝小聚赛道的品牌前景广阔
小吃与饮品领域的发展潜力依然巨大。目前,众多餐饮品牌已拥有超过万家门店,它们主要经营的是“小吃小喝”这一经营模式,该模式涵盖了小吃快餐以及饮品两大类别。与此同时,“小聚”这一概念则代表着品牌将经营模式简化,以小聚的形式取代传统的大餐,这对应的是一种轻便的正餐模式。
随着消费态度日益审慎的整体趋势,那些提供小份量、种类繁多且人均消费水平不高的“小餐饮”业态,有望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机遇。
结语
观察今年餐饮行业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看到竞争愈发剧烈。然而,众多餐饮品牌所展现出的多样化市场策略,恰恰反映出餐饮作为基本生活需求,依旧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道路漫长,任务艰巨,前景光明在望。我们坚信,凭借不懈的探索与实际行动,我国餐饮业品牌必能开辟出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尽管商业竞争残酷无情,然而正是这种竞争机制,才能锻造出那些经得起岁月洗礼的百年老店!
《中国餐饮品牌力白皮书2023》的相关内容已部分展示,为此,红餐品牌研究院特别制作了电子版,并允许公众免费获取。
想要获取全文,请关注“红餐智库”公众号,并在后台输入“品牌”二字,即可轻松获得。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提醒: 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娱乐之家人才站上看到的! | |
发布者所在地区(仅供参考):,IP:10.1.227.37 |
中国餐饮品牌力白皮书2023发布,新中式餐饮迎来发展契机?
2023年,我国餐饮品牌的发展态势究竟怎样?其未来的走向又将呈现何种趋势?这份白皮书将为您揭晓其中奥秘。
10月10日至12日,在广州市商务局的精心指导下,一场盛会——“第三届中国餐饮品牌节”盛大开幕。此次节庆活动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央广网以及红餐网共同担纲主办,红餐品牌研究院与央广网餐饮频道携手承办,在广州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第三届中国餐饮品牌节秉持着高标准、高品质的特色,囊括了“2023中国餐饮品牌力峰会”、“2023中国餐饮流量峰会”、“2023中国红厨峰会”、“2023餐饮数智化发展论坛”、“2023餐饮投融资发展论坛”、“第五届中国餐饮红鹰奖盛典”以及“2023餐饮产业展”等多个重要环节,聚焦于餐饮产业的集约化、规范化、品牌化、数字化以及技术创新等发展方向,为餐饮业的成长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现场盛况空前,众多跨领域影响力人物、著名餐饮企业创始人、投资者、产业链相关专业人士、行业权威专家以及餐饮媒体从业者等展开了深入交流,气氛热烈非凡!
10月10日,活动现场盛大揭晓了《中国餐饮品牌力白皮书2023》(以下简称白皮书)。这份白皮书全面剖析了中国餐饮业及餐饮品牌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向,对餐饮企业的经营管理、深入理解消费需求、开展餐饮行业研究以及构建餐饮品牌力具有极高的参考意义。
在会议中,红餐网的联合创始人兼红餐品牌研究院院长樊宁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以下是关于白皮书内容的详细解读。
餐饮发展概貌:
餐饮创业开启生存竞速赛
2023年,我国经济逐渐稳固并开始上升,回暖的迹象十分显著;与此同时,我国的餐饮业也在迅速地恢复活力。
1.餐饮业持续释放潜力,5万亿时代触手可及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在2023年的前八个月,我国餐饮业的收入实现了自五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增长速度显著超过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商品零售的增长比率。
樊宁预测,2023年全年餐饮业的收入很可能超出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餐饮业的五万亿规模时代即将到来。
尽管我国餐饮业正迎来强劲的反弹,众多餐饮店铺在节假日期间甚至出现了消费的小高潮,但整体而言,2023年我国消费者的信心水平依旧偏低,他们在餐饮消费上的预期依旧显得比较保守。
红餐品牌研究院举办的“2023餐饮消费习惯调查”结果显示,大约一半的受访者预测,他们未来一年的消费预算将维持现状;与此同时,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增加消费预算的受访者比例并不算多。
餐饮创业领域迅速进入了一场生存竞赛,在前八个月的时间里,相关企业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2022年全年的总和。
2023年,我国餐饮业迎来强劲反弹,众多创业者纷纷投身餐饮领域,导致餐饮企业登记数量显著增加。据企查查平台提供的数据,截至当年前八个月,全国餐饮企业的登记数量已达到去年同期的1.2倍。
然而,自五一节过后,众多餐饮业企业纷纷注销或被吊销营业执照,这一现象的频率也随之攀升;截止到2023年的前八个月,餐饮业相关企业的注销与吊销数量已经超过了2022年全年的总和。
这表明,尽管餐饮业仍旧是众多创业领域中的热门选择,然而在消费者越来越谨慎的消费环境下,创业和经营所面临的挑战正逐年上升,创业者们正面临着一场生存的加速竞赛,尤其是对于那些缺乏经验的新手而言,投身餐饮业的挑战尤为严峻。
我国餐饮企业连锁化发展迅速,其中小吃快餐和饮品类别的规模化水平位居各行业之首。
我国餐饮业连锁经营的比例逐年攀升,截至2022年,这一比例已上升至19%,预计未来还将继续增长。
与去年相比,我国餐饮品牌的规模在2023年显著扩大。根据红餐大数据的统计,2023年拥有超过100家门店的品牌数量在各个档次上均有所增加,综合来看,拥有超过100家门店的品牌在总体中的占比上升了0.8个百分点。
具体到各个品类,小吃快餐以及饮品两大类别在走向规模化的进程中表现突出。观察近两年门店数量超过500家的餐饮品牌所属的品类分布,小吃快餐品牌所占比例普遍超过五成,饮品品牌则超过了三成。相比之下,中式正餐领域目前尚无任何品牌的门店数量突破500家,其规模化水平相对较低。
从城市覆盖率的视角分析,饮品品牌的平均覆盖范围最为广泛,紧随其后的是小吃快餐品牌,而西餐品牌在城市覆盖率方面则明显落后于其他品类。
4.餐饮投融资热度下降,资本趋于理性
2023年1月至8月,餐饮行业相关的融资案例数量和公开的融资额度均保持在较低水平,这一比例分别达到了2022年全年总数的57.7%和35.9%。同时,在这一时间段内,餐饮行业平均每笔融资的金额,与2022年同期相比,也有所减少。
可见,餐饮投融资热度有所下降,整体趋于理性。
餐饮品牌总体概貌:
放加盟、谋出海举动频频
自2023年起,餐饮领域经历了众多变革,众多餐饮品牌亦呈现出多样新趋势,总体而言,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品牌积极谋发展,开放加盟热度高涨
自2022年起,不完全统计显示,众多餐饮品牌开始开放或重启加盟业务,数量超过数十家,这些品牌涉及茶饮、咖啡、小吃快餐等多个领域,其中包括喜茶、奈雪的茶、海伦司等知名品牌。同时,这些品牌的加盟方式也在逐渐丰富,联营、内部合伙等多种模式并存。
餐饮加盟行业正逐步从无序发展阶段迈向有序发展阶段,餐饮加盟的各项流程正逐步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在不久的将来,那些仅仅追求加盟费收入的快速扩张品牌将面临生存困境。与此同时,也将涌现出一批具备资金实力和团队优势的专业餐饮加盟商。
2.中餐品牌出海提速,茶饮、火锅最热衷
近些年,众多餐饮品牌在国内市场拓展业务的同时,也纷纷将视线转向了国际市场,竞相在海外开设分店。
在此之前,企业选择海外拓展主要是为了提升品牌影响力,而现在,这一决策更多是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或是为了实现降维竞争的目的。
3.连锁品牌组团扩张,“万店时代”正式到来
红餐大数据揭示,我国规模最大的TOP20餐饮品牌旗下门店数量均超过4000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个品牌的门店数量已超过2万家,另外有五个品牌的门店数量也超过了1万家。此外,门店数量在5000家及以上的品牌数量更是高达18个。
值得关注的是,肯德基、古茗茶饮、茶百道以及沪上阿姨纷纷对万店规模发起挑战,标志着餐饮业的“万店时代”已正式拉开序幕。
4.区域品牌崛起,一线城市成为品牌沃土
近期,众多具备显著实力的地方领军品牌崭露头角。以“第五届中国餐饮红鹰奖·2023年度餐饮区域标杆品牌”为例,入选的品牌涵盖了来自全国各地颇具代表性的知名品牌。
一线城市之外,诸如重庆、长沙、济南等城市,众多品牌亦榜上有名。这些品牌有的专注于挖掘和推广本地特色餐饮,有的则将外来餐饮种类引入本地,并对其进行本土化创新。凭借对地域文化的深刻理解,它们在各自区域市场中确立了较为优越的品牌地位。
这些区域性的领军品牌构成了众多全国连锁品牌的强劲对手,并且预示着未来全国连锁化趋势的初步形态。
5.善于借助流量造势,塑造品牌形象
餐饮品牌愈来愈重视品牌形象的塑造和餐饮流量的获取。
它们通过创意丰富的营销手段吸引顾客的注意力,以此增加客流量,例如瑞幸咖啡与贵州茅台的跨界合作,已成为业界的一个标志性联名案例。
它们擅长运用各类网络途径,持续增强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尤其在抖音、快手、B站等众多平台上,其影响力广泛渗透。
典型品类品牌力表现:
茶饮竞速至“赛点”
在2023年,餐饮领域的各个细分市场呈现出不同的增长态势,每个细分市场都涌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创新亮点。
1.茶饮竞速至“赛点”,品牌纷纷扩规模抢市场
红餐大数据揭示,2023年我国茶饮市场预计将突破1500亿元大关,增速达到12.0%。目前,茶饮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如何把握现有市场的发展潜力,已成为茶饮品牌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激烈竞争的茶饮行业,价格竞争被视为关键的竞争策略。根据红餐大数据的分析,2023年中低端消费市场的份额均有所增加。
众多茶饮品牌为了拓展市场份额,争相增加店铺数量。其中,蜜雪冰城已成功跨越万店大关,而古茗、沪上阿姨、茶百道以及书亦烧仙草这四家品牌也在积极争取达到万店的目标。根据红餐大数据的统计,拥有超过100家门店的茶饮品牌数量已占到了总数的超过两成。
2.咖饮市场规模巨大,品牌打响“价格战”抢占市场
2023年见证了咖啡饮品行业的迅猛发展,根据红餐大数据的揭示,我国咖啡饮品市场的规模预计将突破1000亿元大关,这一数字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4.6%,而且这一增长速度已经连续五年超过了23%。众多咖啡饮品品牌,以瑞幸咖啡为先锋,正加速推进市场扩张,新店开设的速度明显加快。
与茶饮行业品牌做法相似,咖啡饮品品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也纷纷卷入了价格竞争的漩涡。瑞幸咖啡推出了9.9元的促销活动,库迪咖啡则实行了8.8元的优惠,这些举措将“价格战”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而星巴克、Tim 咖啡等知名品牌也纷纷跟风,开始尝试开展低价促销活动。
借助“低价”促销,咖啡饮品品牌成功吸引了众多顾客,实现了吸引流量的目的,同时,消费者也因购买“低价咖饮产品”而体验到了“抢购优惠”的乐趣。
近期,咖饮市场呈现出明显的价格亲民化特点。根据红餐大数据分析,超过半数的咖饮品牌的人均消费额低于20元,特别是在10至20元区间内的品牌占据了相当比例,达到了48.7%。
3.火锅赛道创业热情有所降温,“火锅+”成为大热
红餐大数据揭示,2023年,我国火锅市场规模的数值回升至5000亿元附近。近期,火锅领域的创业热情呈现下降趋势。据企查查数据,2022年,全国火锅类餐饮企业的注册数量比2021年降低了25%,这一数字仅为2019年新注册企业数量的六成。同时,2023年上半年的火锅相关餐饮企业注册数量同样不高,总计仅有4.47万家。
近年来,重庆火锅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其中楠火锅、朱光玉火锅馆、萍姐火锅、后火锅等实力品牌迅速发展,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和良好的口碑。以重庆火锅品牌为主导的“火锅+”趋势愈发盛行,火锅产品线也从传统的火锅拓展至小吃、甜品、饮品等多种品类。
在众多火锅品牌中,海底捞的店面数量居于首位,堪称火锅行业中的独树一帜的千店巨头。根据红餐大数据的统计,拥有超过100家门店的火锅品牌在整个行业中所占比例不足6%。
4.中式正餐规模回升,地方特色菜出圈
2023年,中式正餐市场整体呈现回暖趋势,预计到年中,市场规模将恢复至1万亿元。根据红餐大数据,从2022年至2023年前九个月,拥有51至100家门店的中式正餐品牌数量占比略有下降,与此同时,50家门店及以下的中式正餐品牌数量占比则有所增加。
这从某种程度上显现出我国大型中式正餐连锁企业在开设新店时持较为保守的立场。在湘菜领域,采用“主打单品与地方特色菜相结合”策略的品牌日益增多,例如费大厨的辣椒炒肉、兰湘子·湘菜小炒等品牌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餐饮行业趋势:新中式餐饮迎发展契机
如今,我国的餐饮市场有两个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1.新中式餐饮迎发展契机
新中式餐饮,它既是对中餐传统的继承与传承,又在其中融入了创新与改进,从而使得中餐在烹饪技巧、食材搭配、菜品展示以及就餐环境等方面得以提升至新的高度。这种餐饮形式正朝着精致、时尚、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塔斯汀这家专注于“新中式汉堡”的餐厅,凭借其快速扩张的店面,已然崛起为一匹令人瞩目的黑马;西贝也推出了名为“贾国龙中国堡”的新品牌,其定位亦为“中式汉堡”;除此之外,众多“美味可口、种类丰富”的新中式轻食也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
2.聚焦小吃小喝小聚赛道的品牌前景广阔
小吃与饮品领域的发展潜力依然巨大。目前,众多餐饮品牌已拥有超过万家门店,它们主要经营的是“小吃小喝”这一经营模式,该模式涵盖了小吃快餐以及饮品两大类别。与此同时,“小聚”这一概念则代表着品牌将经营模式简化,以小聚的形式取代传统的大餐,这对应的是一种轻便的正餐模式。
随着消费态度日益审慎的整体趋势,那些提供小份量、种类繁多且人均消费水平不高的“小餐饮”业态,有望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机遇。
结语
观察今年餐饮行业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看到竞争愈发剧烈。然而,众多餐饮品牌所展现出的多样化市场策略,恰恰反映出餐饮作为基本生活需求,依旧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道路漫长,任务艰巨,前景光明在望。我们坚信,凭借不懈的探索与实际行动,我国餐饮业品牌必能开辟出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尽管商业竞争残酷无情,然而正是这种竞争机制,才能锻造出那些经得起岁月洗礼的百年老店!
《中国餐饮品牌力白皮书2023》的相关内容已部分展示,为此,红餐品牌研究院特别制作了电子版,并允许公众免费获取。
想要获取全文,请关注“红餐智库”公众号,并在后台输入“品牌”二字,即可轻松获得。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发现更多资讯 >>
友情链接:
娱乐之家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