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 邀请函英文作文样本
更新时间:2023-09-17 05:02 信息编号:280655

邀请函英文作文样本

浏览人气:31
职位MC喊麦    地区
联系人: 电话:


邀请函英文作文样本

邀请函英文作文1

怎样才能提高写作课的效果呢? 近年来,笔者以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各单元第七节Main Task为基础,尝试构建英语写作课程的“尝试-诊断-构建”模式。 实践证明,运用该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尝试-诊断-构建”模式的内涵

尝试:尝试,试验,测试。 人从牙牙学语到幼儿都有一个明显的“尝试”过程,所以“尝试”才是学习的本质。 在该模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尝试目标而进行的探索活动就是尝试的过程。 它既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诊断:诊断和判断病情及其发展。 本来是医学领域的一个词,运用到教育中,要求教师客观、科学、准确、辩证,从外到内找出课堂教学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在这个模型中,诊断既是对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诊断,也是对发展的诊断。 “诊断”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 “诊断”的作用就是对学生尝试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以找到更准确的方向来帮助学生构建并实现“简洁教学”。 诊断不是让所有被诊断的人都达到同一个目标,而是让被诊断的人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

:构建、建立(多用于抽象事物)。 在这个模型中,“建构”意味着学习是学生意义建构的过程,是社会定义的知识和价值观的共同建构。 它强调学生在一定的情况下,在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在现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构建意义。 “构建”是前一阶段“尝试”和“诊断”的目的,也是下一阶段“尝试”和“诊断”的基础。 学生通过实验和诊断提高学习能力,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诊断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教学方法也会得到很大的改进。

“尝试-诊断-构建”课堂教学模式是在“尝试、诊断、构建”思想指导下,为高效地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选择的教学活动结构。 它以课堂为基础,通过试用、诊断、建设的循环,实现师生基于课堂的共同发展。

2、临沂市出版的《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简介

本教材每个单元的第七部分是主要任务。 其教学目标是提供程序性写作指导。 通过课堂上循序渐进的深入教学,学生可以模仿范文的格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使学生理解某一话题的写作内容。 、掌握写作方法、体验写作过程。

以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8A第三单元Main Task为例。 本节是整个单元的第七节。 它是学生学习完前六节后的语言输出部分,也是整个单元教学的高潮。 本单元的主要任务由四个部分组成: AD 部分。 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收集、整理信息,制定“一日游”计划,并根据本表完成一封邀请朋友外出郊游的邀请函。 我们来谈谈“尝试-诊断-构建”模式在这个领域的有效应用。

3.“尝试-诊断-构建”模式的操作

1.学前诊断及教学目标设定

这里诊断的作用是确定学生的初始状态,了解学生的准备状态,分析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对某项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状况。 诊断依据有两个:一是学生上一课(前一阶段)的学习基础,如词汇的掌握情况、关键句型等;二是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是学生本堂课“先学”的情况(这里是学生“先学”的情况)“诊断是要区分本课中不需要老师讲解就可以学到的内容和内容”需要老师帮助学习,从而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这种诊断是连续的而不是孤立的,注重整体而不是只针对本课的具体部分,从而使制定班级教学目标可以做到“三不忘”“三贴近”。 “三不忘”是:不忘单元目标、不忘学科阶段目标、不忘学科总目标。 “三个贴近”是:贴近学生的知识基础、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基于以上理论,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课程结束时,能够……①并整理出制定旅行计划的要点。②写一篇关于“出去玩一天”的文章,就计划而言,使用此方法和时间,以及.③与他们一起学习并获得收益。

2.创造情境并激发尝试动力

这一步,老师组织的试用活动非常重要。 教师要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认真分析学术情况。 一是把握组织审判活动认知因素的恰当性。 尝试太简单或太难的活动不仅不能引导探究,还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是注重“以情育人”。 教学中充分重视情感因素。 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实验方法,在课堂上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利用激动人心、有效的情境吸引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尝试欲望,使学生敢于尝试、乐于尝试。 。 因此,教师组织的实验活动应以多种形式出现,如习题、专题题、实验探究题等。

此阶段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提出主题和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要学什么、要做什么、如何做以及要实现什么目标。 ①在上面写出题目。 ②本课的表演。创设情境,播放刘谦表演的魔术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他们的写作动机,通过对话逐步引导学生对写作话题的兴趣(引出本课A课)内容)。 对话内容:①你想看一个关于魔术的视频吗? ②视频中的男子是谁? ③你想写一封信给他吗? ④你想学写an吗?

3.第一次尝试,引发认知冲突

这种尝试是在老师指导下的自主尝试。 其主要作用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也就是说,他们发现原来的知识结构不足以解决新出现的问题。 诊断提供事实材料。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自读教材、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帮助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尝试,使诊断更加准确。

在本例中,该链接仍然属于Pre-part。 首先,让学生快速浏览Kitty制作的“一日游”计划(A部分),并共同讨论总结计划的各个部分。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时间、地点”,通过对日程表中的相关细节进行提问,让学生了解制定日程表时需要考虑的信息,为制定日程表做好铺垫。 这部分是写作的前奏,教学生写提纲。 然后,按照教材的内容顺序,让学生根据A部分的信息独立完成一封不完整的邀请函(C部分)。这部分实际上是一封邀请函样本。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邀请函的结构以及各部分应该写什么。 通过让学生合作讨论哪些句子是复杂的句子或好句子,并找出字母中的连接词,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更重要的是,学生了解如何组织语言并写出连贯流畅的文章。 这也为学生写邀请函奠定了基础。 然后设置扬州旅游景点听力活动,目的是通过听力练习构建学生关于扬州旅游景点的图式,激活学生已有的扬州旅游景点语料库,准备扬州“一日游”形式并为学生写积累。 语料库。

四、推动巩固发展的第二次尝试

第二次尝试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的巩固或应用尝试活动,强调分类。 对于已经重构了知识结构的学生来说,增加应用扩展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尝试”,是一种适度的扩展; 对于还没有完全重构结构的学生来说,更多的是巩固作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个人能力的有意义的学习体验,使他们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在此示例中,该链接属于 While 部分。 首先,共同制作“一日游”表格(制定写作大纲),为学生后续写作理清思路。 让一组学生在黑板上展示他们的表格,以便速度较慢的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参考它们。 让几组学生通过投影的方式展示表格并进行简要介绍,即对要写的邀请函的计划部分(邀请函的主要部分)进行更完整的口头概述。 这种先口语后书面的训练模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组织语言,减少写作中的语言问题。 然后过渡到学生起草阶段,这是本节的高潮,也是学生学习成果的输出阶段。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写作时间(一般至少10分钟)。

5.师生多结构诊断与重建

这里的诊断,从诊断对象的角度来说,是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 学生尝试的结果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 要分析造成尝试障碍的正确原因和具体因素,如知识技能、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等。二是对尝试过程的分析判断。 比如学生的态度、兴趣等。从诊断主体的角度出发,教师不仅要进行分析,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诊断、诊断他人。 从诊断的角度来看,教师应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主动互动的过程,采用现场演示、合作、讨论等方式进行师生诊断。 从诊断功能来看,最关键的是实现“问题分类”。 通过师生共同诊断,将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分为三类:①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 ② 需要老师帮助解决的问题。 ③ 两人之间的问题,需要别人帮助解决。 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以“问题分类”为基础,发挥主导作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实现知识和价值观的重构。 。 ,用有效的“引导”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

首先,在第一次完成作文后,老师通过投影展示一篇学生作文,并根据本课学到的内容和一篇好作文的特点(根据评分标准)对作文进行评论和批改。 然后,展示另一名学生的作文,并要求一名学生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也为学生下一步根据评分标准评价同学的作文,并根据评分标准严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好准备。 奠定基础。 总之,教师示范点评的目的是指出亮点并及时鼓励,指出不足以利于改进,让学生了解如何根据评价标准来评价一项练习。 同时,作业互评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评价标准的理解。 通过阐述自己的修改意见,学生实际上已经做好了修改自己作业的准备。 这也是学生从“会写”作业到“写好”作业的发展。 质的变化。 其次,应给予学生适当的时间根据同行评审修改作业并最终确定。 复习作业(二次创作)是学生迫切需要培养的好习惯。 好文章是经过修改而成的。 最后要求学生将修改后的邀请函(作文)装入信封,并提醒学生课后邮寄(模拟)。 这样的设计呼应了本文的开头,也为本节课带来了圆满的结束。 评分标准如表1所示。

本课程采用的“尝试-诊断-构建”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师出题-学生书写-教师评语”模式。 该模式将课堂教学视为师生不断尝试、诊断、再建构的循环过程,更好地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统一起来。 尝试中遇到障碍后,老师的诊断分析和讲解很有针对性,学生要主动倾听甚至提问。 学生主动尝试、主动听课、主动提问的“终端”主线一定是主动发展。 同时,学生的自我诊断将大大增强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写作是一个周期性的、动态的心理过程。 “尝试-诊断-构建”模式强调学生在写作活动中的主动参与和互动,从而使写作活动更具交际性。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形成和发展自己的观点,反复思考,再修改再修改,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学生是整个写作过程的主体,他们未来的独立写作能力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邀请函英文作文2

【中文图书馆分类号】G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 0450-9889 (2012) 12B-0060-02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英语老师选择把作业留给学生课后复习。 这使得教师更容易了解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和常见错误,但也存在一些缺点: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并且不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写作情况。 笔者尝试采用作业互评的方式来优化作文评审流程:学生代替老师,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对同学的作文进行评审、修改和提出意见。

作业互评扩大了参与评价的范围,突破了“只有老师批阅”的封闭、单向交流和个性化的狭隘圈子,丰富了批改方式。 同伴评价为学生提供了交流和沟通的机会,让学生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 互评还可以减轻教师的批改负担,让教师有更多时间“面审”学生的作业。

1.组织练习互评

家庭作业的同伴评估有多种方式。 笔者经常采用两人互评和小组互评的方式。 使用的形式取决于同行评估的时间和作业的难度。 互评的伙伴不是任意两个同学的随机组合,也不是尖子生和后进生的组合,而是两个写作能力相当的同学。 这种组合可以让写作能力较低的学生克服害羞。 如果同行之间的写作水平差距太大,结果只能是一方受益匪浅,而另一方却一无所获。 小组评审时,4至5人组成小组,聚集在一个地方,选出一名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 练习时,小组成员轮流发言,组长写下小组成员的修改建议。 互评时,每个学生都要大声朗读批改的作文,不仅要发现作文中的错误,还要进行修改。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2、加强相互评价和指导

学生的作业评审能力普遍不高,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作业互评之前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作业评价的标准。 作者将论文的评审标准分为一般标准和各单元的特殊标准。

一般标准适用于任何英语作文,包括以下几点:(1)写作工整。 (二)信息点全面,字数符合要求。 (3) 字母的大小写和标点符号正确。 (4)单词拼写正确,用词准确。 (5)时态正确,句子结构恰当。 (6)段落结构合理,有主题句。 (七)主题突出,语言规范。

对于学生不确定的标准,教师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感性认识。 例如,作者总结了学生作业中常犯的用词、结构、语言标准、句型等方面的常见错误,并打印出来,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份。 具体错误如下: (1)措辞错误。 例如: ①她是广播(她在广播中。) ②我唱得好(我唱得好。) ③汽车是真的(汽车是) (2)句子结构错误。 如: ① My are busy to get for New Year(我正忙着准备新年) ② Jim is as as me(吉姆和我一样高) ③ She常常去乘公共汽车(她经常乘公共汽车去) ) (3)语言规范错误。 如:①我非常喜欢(我非常喜欢)②There are some dogs run in the(有些狗跑在) (4)缺少连词错误。 如:他过去了我,他没有跟我说话(他过去了我,但没有跟我说话。)

特殊标准是根据各单位特点专门制定的评价标准。 例如,在教授牛津英语8A第三单元时,作者让学生给一位同学写一封邀请信,要求他陪网友出去玩一天。 教科书中给出的示例文本详细列出了邀请函必须包含的八个部分。 对于这篇作文,作者列出了以下特殊标准:(1)邀请函的8个部分必须完整。 (2)为了表达清楚,需要有一些连词表示作文中的顺序,如:first、then、next、……等。 (3)作文必须包含语法部分的内容该单元 - 并列连词 and、but 和 or。

在批改指导中,教师还应让学生清楚地理解修改习题所需的符号。 这些符号包括:“\”表示删除,“”表示添加,“×”表示单词拼写错误,“”表示用错单词,“”表示使用错误时态,“—”表示句子表达错误, “=”表示句子表达错误。 结构错误,“~”表示好词好句。 其他错误(例如文章结构和主题)可以使用文本注释来纠正。 标准化这些符号可以节省时间,并且可以让作者在取回论文时一眼就能发现错误。

有了这些实际的操作点,学生在修改同伴的练习时就有了依据和规则可循。

3、注重信息反馈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为了在学习中取得理想的结果,学生必须始终保持积极性或准备好学习。 学生一旦把作业交给同学,就会产生一种期待感,希望同学对自己的作业做出公正、准确、友好的评价。 因此,笔者要求学生在复习时找出练习中自己欣赏的单词和短语,并用规定的符号进行标记。 当学生的期望得到满足时,学生认真学习的欲望就能被激活。 在同行评审期间,学生可以互相纠正写作中的错误或与同伴讨论。 有些学生在写作时受到中国人思维习惯的影响,导致同龄人很难理解他们的意图。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必须进行沟通才能完成修改对方工作的任务。 当然,大多数信息反馈都是依靠符号和文字来传达的。 作业互评后,教师应要求学生阅读原文和修改后的文章。

当学生互相评价时,作者会进行线间检查,确认学生的正确做法,并帮助他们解决无法应对的问题。 在点评时,作者会及时提出互评中发现的问题,供学生集体讨论。 作者还要求学生推荐优秀的练习并在全班面前展示。 这样,是对作者和审稿人双方的肯定。 由此,学生写作和同伴评价的积极性和兴趣变强,更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批改的作用是有限的。 作业的同行评审对于纠正浅层错误(如大小写、拼写、时态等错误)非常有帮助,但它不能完全取代老师。 的更正。 因此,在学生审阅后,作者将进行二次审阅。 由于练习的同行评审已经去掉了一些低级错误,所以老师的二次评审相对容易。 第二次复习主要是师生面对面的交流。

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效率是值得每一位英语教师深入研究的问题。 笔者试图通过练习互评的方式优化作文复习流程,扩大评价参与范围,使学生在互评过程中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邀请函英文作文3

关键词:英语写作积累 教学启示

CLC 分类号:G633.4 文件识别代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4) 08-0200-01

书面表达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年高考的固定部分。 它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 尤其是像我们这样农村学生占多数的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很差,对学习英语兴趣不大。 有的学生连简单的句子都说不清楚,因此很难谈写作。 针对学生的情况和山区学校的特点,我在日常教学中总结和积累了以下关于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

1.积累词汇

除了认真审题之外,英语写作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词汇量。 没有词汇,就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写作时,会出现记不住单词,不确定该用什么单词,尤其是遇到同义词时,不知道该用哪个,或者记不住词性,然后乱用等问题。 ..这都说明对单词的记忆力不够强。 无法理解清楚。 这就要求学生花更多的时间来记忆单词,从单词的发音、形状和含义开始。 最好不要单独背单词,这样容易忘记,而是在句子或文章中一起背,这样可以掌握单词的含义、用法、搭配等词汇特征。 学生除了掌握课本上的词汇外,还必须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增加词汇量。

2、鼓励学生主动积累

写作源于生活。 学会积累生活素材,写作就成功了一半。 就像蓄水的水库,满了就慢慢排出,使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但要想做好积累,就必须努力。 因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方面,鼓励他们多阅读报纸、杂志和课外读物,拓展视野,充分吸收营养。 另一方面,鼓励他们有意识地总结和运用一些习语、同义表达、同义词(组)、反义词(组)、连接词等。

3.明确文章类型

不同的文章有自己的结构,所以写作的首要原则是提前考虑或确定要写的文章的模式。 你对文章的模式理解得越清楚,你成功的希望就越大。 所有的文章都有一个骨架。 如果学生将文章充实到有血有肉的内容,那么它就会成为一篇优秀的文章。 具体方法如下:

1. 精选信息。

高考的书面表达包括表格作文、图画作文、文字等。因此,教师通常要从报纸、杂志中选取各种书面表达进行强化训练,训练学生有效地写作。 书面表达的体裁应多样化,包括说明文、叙述文、应用文、描述文等。

2. 总结常见的申请写作格式。

不同的文学风格使用不同的格式。 掌握一些常见的实用写作格式和句型,可以防止学生无话可说或胡编乱造偏离主题的事情。 应用文写作中常见的格式有:(1)信件格式(2)通知格式(3)日记格式(4)录取信、拒绝信(5)请假条(6)留言条(7)欠条(8)招聘启示( 9)失去启示等。

3.总结常用句型和短语。

教师在进行讨论或研究之前,可以预先设计、组织、引导、启发学生对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通过讨论,我们将学生的所见所想汇聚在一起,集思广益,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解,从而写出有思想的文章。

4、加强基础写作训练,学以致用。

在学生写作过程中,经常发现很多学生在实际练习中没有使用平时所学的单词,写作中经常出现词汇量不足、用词不当等问题。 这个问题的产生,实际上是因为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没有得到有效的激活。 学生常常要用所学的词汇作为关键词来制定一些与时事或生活相关的话题,并做翻译练习。 一段时间后,他们用这些单词和句子去写,多写、多练,以达到激活知识的目的。

5. 适当使用连接词来表达话语的连贯性。

在很多学生眼里,作文似乎就是句子的随机集合。 They do not know that the that a must be to each other, and these must be with the help of . Many that , , cause and , , etc., the and , and use wrong or wrong in their . The new the use of terms, that is, the use of of to make the full text . to and think about the , so that can . In , can try to have do more fill-in-the-blank in short to help the they have and learn to use these words in a ; can the order of the in an and ask to the . help the and the . can also from ' for to , and then class to ' use of and help the of the .

4

【Key words】 of

[ ] G633.41 [ Code] A [ ] 2095-3089 (2013) 01-0067-02

is an way of using to . In today's , is no to the is , the is , and the is , but puts for . The of is an part of the " ", which can more ' multi- . The new out in the two of the basic that " must be able to , food, and , and based on , such as , , , etc." In the , the that be able to "write , , , and after , etc." This shows that the of in must pay to the of , the of . Next, the will talk about how to use to , with a large of to use , and let and their .

1. Use to train '

out that "' oral and are often the basis for them to learn ." The in the and link of the is a good for . After , , and , you can the , , and , and the from oral to . In this way, ' is , so that their can be and . In the , the the in the class. For , in the of Nice, Nice, the first unit of the first of the of "", were asked to use to Susan . is a in the eyes, that can use such as big, busy, etc. in , as well as and such as be back from, there be, must be, etc., and then to their or They a city and the of the oral in . This type of is for and in the and can be out after the . Due to , and time , often have no time to think about the form and in their oral . This to edit and their oral in the time to them in time and their . It can also the , so that ' to in can be and .

2. Use text to train '

Kuser's that and have a basis. , can their , their , their sense of , the of , and lay a solid for . , using texts as for can give " to rely on", and fears, and . The are used using texts.

1.

is an way to train ' in the early stage, and it is also an way to the of . It is a that to use the in the text and use a "" to the text after they study the text. For , in the of unit an in the sixth of the of the of "", are asked to the and key of this , such as We are happy to you that..., We would be if you could... ., The will be..., etc., and then ask to write a short that the of this to the 's . To guide to , the must be based on and them, and are to some and from the text. ,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and of of in the ; on the other hand, they can and the words, and in the text. From to , ' is . to apply basic .

2.

means that and the text based on the text and its , and use their own words to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in a . This a new that from the text but is from the text. It is an of into . Ask about the key of the text, key words to , let the to each into and them, and let them into a short . It be noted that the by the must be and . the "and" in the unit of the first of "" by the as an , the the () enjoy, like, say hello to, hear from and other , and then the to it in class and the text class. It is a short essay of 50-80 words, and as a , most can write .

3.

means that after study the text and its and , they make some to the form and of the text to the to form a new . For , after have What's for? , are asked to the steps of a dish in and it in form. the text can not only ' for the text, but also ' to use and .

4.

is a way of that on the you have read. use the text to one or , and ask to in . After , they will the or their own and ideas into a new . speak and are very . the and , they may use some words and they have never . to use or the to look them up, or list some words and for for . with , which can not only into , but also the of the text, the of and ' .

3. Use to learn

The used in are rich in and texts, and there are many . After at the or icons, you first ask about the and then fill them in. It , , and , and , which is to ' . , , oral and .比如,外研版《英语》第一册第六单元and 环节是关于How to make salad的内容,教材里有许多制作沙拉的原材料插图。笔者首先要求学生仔细看图后回答两个问题:1.What do you need to make salad? 2.Is it easy or to make salad?然后要求学生把问题的答案和制作沙拉的几个步奏结合起来,写成一篇说明文。在做以上练习时,教师应采取由易到难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图的内涵,明确图表上各个部分的关系,理清脉络,抓住中心,最后组织成文。

四、利用练习及听力材料增加书面表达机会

练习册()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有利于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的练习,如有词组和句子的汉译英,有连词成句,有把几个简单句改写成并列句、复合句,还有写电子邮件、求职信、招聘广告、看图写作等等。这些练习形式多样,语言结构广泛,难易程度适中,紧密结合基础知识,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提高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大有裨益。

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采用以上几种方法,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让学生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对英语书面表达的兴趣,英语书面表达的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也巩固了课文内容,深化了学习效果,可谓一举数得。因此,活用教材进行书面表达训练,有助于培养与提高中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使他们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

1.李丽生.英语新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昆明:云南大学出版

2.文秋芳.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邀请信英语作文篇5

关键词:全国卷高考英语作文;英语水平;写作技巧

全国卷高考英语作文不仅对学生的词汇量有一定的要求,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也要求较高。由于高考时写作时间有限,所以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更有助于考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全国卷高考英语作文在高考英语中的重要性

在全国卷高考英语中,英语作文的主要考察目的是为了检验考生是否可以将所学知识以英语方式表达出来,以达到传递信息的效果。命题形式以书信应用文为主,如邀请信、建议信、求职信、感谢信、问询信、求助信等,考生要依据题目写出相关作文,达到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高考英语写作分数在高考英语分数中所占的比重约为整张试卷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如果学生的写作成绩不高,那么高考英语的总体成绩也会受到影响。写作能力强的人,阅读能力一定很强,一定有过大量的阅读。可以这么说,得写作者得天下。

二、全国卷高考英语作文写作技巧分析

在全国卷高考英语中,掌握正确的英语写作技巧,对于学生总体英语成绩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写作技巧,从而帮助考生提高写作成绩。

1.认真审题,拟定提纲

进行作文写作时,最基本的要求是明确写作主题。因此,若想写好全国卷高考英语作文,首先应认真审题,了解题目的立意,知道写作要求和写作的内容,在进行写作之前要将基本的提纲拟定出来。如果考试时时间有限,考生应尽量拟一个简单的腹稿,切勿随性而写。以2016年英语全国卷Ⅰ的作文题目“假定你是李华,暑假想去一家外贸公司兼职,已写好申请书和个人简历()。给外教Mr 写信,请她帮你修改所附材料的文字和格式()”为例。首先,考生应明确题目的立意是写一封信;其次,考生应当考虑写作内容,根据题目要求拟出相应的提纲(提纲内容应当包括:写信目的、自己的个人简历、希望得到外教的帮助以及对其表示感谢等)。在写作时,一定要考虑书信的格式,避免出错。由于临近高考时,学生复习时间比较紧张,教师可以将作文题目布置给学生,让他们进行提纲式的写作练习,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可以节约复习时间。

2.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考生在经过审题和拟定提纲之后,已经将文章的基本构架搭建完毕,随后就要进入文章的写作阶段。在这一阶段,考生应保证文章的层次分明,逻辑清晰。以前文中的2016年全国卷Ⅰ的作文为例,在写作中会涉及自己的写信目的、自我简介以及感谢,这里的写信目的和自我简介是题目最为重要的两部分,考生在写作时,应当将重点放在这两部分上,合理分配文章层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写出来的文章更具层次感,条理清晰,让阅卷教师可以清楚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以此实现提高作文分数的目的。

3.结构多样,句式丰富

在进行全国卷高考英语写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问题。一类考生在写作时多运用简单句式,而另一类考生则喜欢使用复杂的句式。这就会使阅卷老师在阅卷时简单单一感或是复杂疲倦感,因此合理的写作结构显得尤为重要。考生需要合理分配好简单句和复合句之间的比例,做到繁简交错,运用适当。例如,“ I feel tired,I still to .”和“Tired as I am,I still to .”在这两句话中,前者是让步状语从句,后者是由as引导的倒装句。再如“ the voice,she was so .”和“When she heard the voice,she was so .”在这两句话中,前一句是由非谓语动词做时间状语引导的句子,后者是由“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因此,考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可以将句子的句式进行一定的转换,以达到丰富句式的特点。

4.转接自然,通畅连贯

对于高考作文来说,最基本的写作要求就是全文通顺、流畅。因此,考生在进行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过渡应当自然。表示并列关系的过渡词有and,also,as well,as well as等,表转折对比的过渡词有but,,yet,等,表结果的过渡词有so,thus,such…that等。其次,要在书写过程中做到起承转合,在文章的开头要有引导性的语句,中间要增加一些承接的句子,在结尾处进行总结,从而使阅卷老师看到文章的整体性。

5.字迹工整,重视书写

高考英语写作中,字迹工整对于分数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作用。在高考阅卷过程中,阅卷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字迹来判定作文得分的档次。因此,考生在平时一定要加强英语书写的练习,保证字体的工整性,从而为自己的作文加分。

高考英语作文的写作能力和技巧不是一天就可以炼成的。对此,教师应当在平时让学生多对写作进行练习,夯实基础,并通过不断对词汇、范文的积累,以及大量的英语阅读,特别是英语小说和剧本的阅读,以实现英语作文成绩的真正提升,最终在高考中获得成功。

参考:

[1]刘之林.浅析高考英语作文的写作技巧[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7):71-72.

邀请信英语作文篇6

一、随堂训练,学以致用

无论老师用什么样的方式授课,他所讲的语言知识一般都是重点和难点。学生一定要认真听讲,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课下尽量抽出时间复习,趁热打铁,对所学英语知识加以巩固。最好的办法就是操练,即用所学单词、词组、句型进行造句。观察两个句子“He is so good a that we all him”和“He is such a good that we all him”。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so…that”和“such…that”,可以将课堂上所学的语言点加以巩固练习。诸如此类,若能熟练运用在高考的小作文中,则会得到一个很好的分数。另外,这种随学随用的方法有助于对于所学知识的透彻理解和扎实牢固的掌握。

二、加大阅读,培养语感

一方面,阅读可以提高阅读能力,扩大词汇量,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加强英语语感,对英语写作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阅读时,可以留心那些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词组以及句型,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将它们记下来,注意这些词的搭配可以进行归纳整理。例如阅读中发现一词的用法很多,就可以先将记下来,然后记下可以和它搭配的短语,如: one's , take one's 等。以后再发现其他用法,如give to sb. on ,把所有关于的知识积累起来,这种积累有助于在写作中正确运用。只有当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真正找到学英语的感觉。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像英文报纸、杂志、科普文章等,最好是英美文学作品、名人轶事、名言谚语和时事新闻,这样,学生就能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地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三、审题立意,紧扣中心

从2010年我省高考评卷看,考生的英语作文得分偏低,其主要原因是审题不仔细,习惯性汉语思维。无论什么类型的书面表达,必须要求考生从审题入手,紧扣材料。审题永远是作文的基本要求,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多作审题训练。审题时,切忌急于求成,未读懂作文要求和内容,便忙于书写,结果文章跑题,欲速则不达。还有,作文不是逐字翻译,更不是“汉语式”的作文,如“there's is going to have a ”就是错误表达。学会英语思维,才能紧扣中心,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

四、行文连贯,过渡自然

求职信、邀请信、通知、演讲、便条等应用文,是高考书面表达的常考内容。如何在考试中得到高分,就要弄懂高考评分标准。表达除了文理清楚,语言流畅,还要过渡自然,层次分明,合乎逻辑。要善于运用、but、、What's more、What's worse、等关联词,使文章和谐统一。然而,过渡性词汇的使用也必须“因地制宜”,不能硬性摊派,也不能重复使用,以避免造成过分牵强的不自然表达,甚至错误表达。例如he was ill, so he didn't come to .短文写作完毕,要通读检查全文,看是否使用过渡词,过渡词是否重复,搭配是否正确。切忌错误连篇,语无伦次,措辞不当。

简而言之,英语书面表达并不难,只要按照上面的方法和策略,学会积累,学会模仿,最后升华为创造,高考中得到高分,将指日可待也。

邀请信英语作文篇7

微课对于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微课是翻转课堂的基础,翻转课堂是微课发展的载体。本文在分析翻转课堂与微课关系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微课的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流程图,并以英语应用文写作为例具体阐述了如何实施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

关键词

微课翻转课堂知识传授知识内化

近两年来,一种新的视频教学模式“微课”成为我国教育研究与应用领域的热门现象。一些致力于研究翻转课堂的学者也意识到了微课对于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如郭绍青、杨滨、王秋月、刘锐、王海燕、卢海燕等人。

目前翻转课堂已经引起我国教学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我国已有多所学校作为教学改革试点,开始了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重庆聚奎中学、深圳南山实验中学、山东昌乐一中。而关于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很少,基于微课的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更是寥寥无几。

一、翻转课堂与微课的关系

1.微课是翻转课堂的基础

翻转课堂是将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进行颠倒安排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在课外通过观看教师录制的教学视频进行自学。而众所周知,学生的课外时间并不多,除去吃饭、休息、娱乐的时间,剩下的学习时间最多三四个小时,而且要完成多门课程的学习任务。如果一门课程的教学视频时间过长,势必会给学生造成巨大压力。因此短小精悍的微课是非常适合课外自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微课内容精炼,学生能够轻松地抓住学习重点,提高学习效率;微课时间较短,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不会疲劳,注意力分散的几率较低;微课观看方便,学生可以使用任何多媒体移动设备,如手机、电脑,随时随地观看;微课内容丰富,包含文字、图片甚至电影片段,学生可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新知识,减轻学习压力。微课作为“翻转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课堂前知识传递效果,影响课堂内教学活动设计,从而影响最后的教学效果。

2.翻转课堂为微课发展提供载体

目前微课还处于建设阶段,推广的范围和力度都还不够,主要应用于不同教师或学校间的相互交流借鉴、观摩和学习,对学生的启迪和帮助不是很大,利用效率不够理想。而翻转课堂的推广和应用必然会推动微课的快速发展。一些学校已经开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的发展趋势十分乐观。在此情况下,植根于翻转课堂的微课也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被教师和学生接受并使用。

微课的教学效果也可以通过翻转课堂来验证。实施翻转课堂后,学生会将课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通过对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整理和评价,教师将会发现微课制作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及时修正,推动微课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二、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1.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设计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颠覆,主要目的是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尽可能地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设计,要创造机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避免教学视频成为变相的灌输式授课。视频内容除了包括知识点的精讲外,还应设置提问、思考和练习环节,使学生在课外学习过程中不能只是倾听、记录,而要通过积极思考、积极行动去解决问题、消化新知识。课堂上,教师不再是主导者,不再长篇大论地授课,而是成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所有的学习任务都要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或是小组协作来完成,教师只在学习活动进展不顺利或是学生求助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

同一班级的学生水平必定会参差不齐,如何让不同基础的学习者都能够跟上学习进度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的一大难题。2011年,英特尔全球教育总监Brian提出,翻转课堂令教育者赋予学生更多自由,把知识传授过程放在课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放在课堂内,以便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

要在翻转课堂上实现个性化教学,首先,教师除了提供基础教学资源外,还应补充扩展资源。扩展资源主要是为了让基础差的学生加强训练。其次,教师应开设网络在线交流平台,学生在课外学习过程中遇到任何难题都可以通过交流平台向同学或教师请教。再次,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优等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可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从而大大提升学习效率;学困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调整学习进度,不必为了迁就他人而被迫忽视甚至放弃某些知识的学习。

(3)注重教学反馈

教学反馈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师依据反馈信息对整个教学活动状态做出分析与判断以及必要的修正和调整。学生根据从教师那里获得的有关自己学习行为及其效果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形成反思总结,并及时修正与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及方式,使自己在教学中处于一种正常而积极的状态。

在翻转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比传统课堂上要多,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教学反馈。一是通过网络在线交流。学生通过交流平台向教师请教难题或提出建议,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指导并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二是通过课堂面对面交流。课堂上学生执行学习任务过程中可随时向教师求助,教师为学生解答难题,同时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和进度。三是通过批改作业获得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写上评语,学生根据教师的评语改正自己的不足。

2.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

通过对国内外翻转课堂研究成果的分析并结合英语教学的自身特点,笔者设计了适合英语课堂教学的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流程图。

3.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以“英语应用文写作之邀请函”这一教学内容为例,阐述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

(1)课程开发

①导学设计

导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实施翻转课堂后,学生需要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如果教师不能够提供正确的导学方案,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肯定会大打折扣。

学习目标:掌握英语邀请函的写作方法及常用句型。

学习内容:邀请函的分类、一般邀请信的写作格式及英语范文解析、请柬的写作格式及英语范文解析、英语邀请函写作时的注意事项、英语邀请函的常用句型、英语邀请函写作模板、英语邀请函写作练习。

学习任务:仔细阅读导学设计掌握学习重点、观看微课、完成英语邀请函写作练习。

②录制微课

如果想要长期借助微课进行教学,最好学习使用专业的视频制作软件,例如Adobe 。此软件除了具有录屏功能外,它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实现交互性,可以在视频观看过程中插入一些自主练习题,一方面可检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刺激学生的思维。

英语邀请函写作是属于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教师的讲授不宜过多,因此只需要录制一段15分钟左右的微课。内容应包括邀请函的分类、一般邀请信的写作格式及英语范文解析、请柬的写作格式及英语范文解析、英语邀请函写作注意事项、英语邀请函的常用句型。录制微课过程中,无论是教师的语言还是微课中的文字都应尽量使用英语,生僻的单词可以配上汉语解释。这样做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③上传学习资料到网络学习平台

通常情况下,需要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的内容包括多媒体资源和文字材料。多媒体资源包括教师自制的微课和课件,从其他学习资源网站上下载的微课、课件、视频短片、音频资料等。

邀请函写作的讲授并不复杂,实践练习比知识讲授更为重要。因此需要上传的多媒体资源只有一段微课;文字资料包括导学设计、邀请信模板、邀请函常用句型概括以及邀请函范文。针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补充练习资料,如邀请信范文填句练习。

(2)知识传授

①教师远程监督

虽然翻转课堂将知识传授放到课外,教师无法亲眼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但他们可以通过现代通讯设备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教师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定时给每位同学发消息提醒他们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应积极地与学生进行网络在线交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并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教师应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记录下来,进行归纳整理,对于大多数学生都提出的普遍性问题,教师应在课堂上统一安排时间进行解答,而对于少数同学提出的问题,教师通过在线交流进行个别指导即可。

教师在课外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设计课堂活动。课堂活动设计的目标是通过课堂活动保证翻转课堂教学在地开展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延长课堂学习时间,提高教学效果,以促进知识内化的最大化。针对英语邀请函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要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设计,二是要注重实践练习,三是要有利于促进协作学习。

②学生自主学习

在翻转课堂上,知识传授环节放到了课外,学生可以自主地掌握学习进度,自由地选择时间、地点观看微课。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观看教师上传的微课,甚至在互联网上搜集自己感兴趣的微课。

学习基础好的同学可能只需要看一遍微课就能掌握英语邀请函的写作格式和写作要点,再结合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就能够独立完成一篇英语邀请函的写作。基础差一些的同学可能需要多次暂停或是回放微课,虽然花费的时间会长一些,但最终仍能够按照要求完成邀请函的写作练习。

完成练习后,如果时间允许,学生可以与同学或教师进行网络在线交流,提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或是介绍自己的学习心得。由于不必和教师面对面说话,学生会更愿意说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教师得到的反馈也会更加全面。建议在交流过程中尽量使用英语,既解决了问题,又提升了英语听说能力。

(3)知识内化

①教师组织指导

在课堂上教师要完成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解答学生在课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这样才能够保证其他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但是教师集中授课的时间不宜过长,只需要用10~15分钟的时间进行简明扼要地讲解即可。

讲授结束之后,教师就可以布置学习任务了。如前所述,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和教学内容特点,教师在课前已经设计好了课堂活动,在课堂上只需要按照步骤宣布任务内容及要求就可以了。英语邀请函写作的课堂任务依次为:解决课前学习过程中的难题、复习英语邀请函写作格式及常用句型、针对写作要求草拟写作大纲、构思写作内容、写作练习及小组成员互评。

宣布完任务要求后,教师就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任务。在学生进行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掌控全局,密切关注各个小组的学习动态。在发现问题时予以指正,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指导,保证每组都能高效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时候,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习惯和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尽量去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和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②学生协作学习

在翻转课堂上,学习任务主要通过协作学习完成。因为只有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够丰富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效率。协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互助完成任务的行为。协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交际能力,注重学习过程的交流与互助,通过“生生互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沟通与交流,因此在英语翻转课堂上协作学习显得尤其重要。解决课前学习过程中的难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复习英语邀请函写作格式及常用句型可以通过小组成员相互问答的方式完成;草拟大纲和构思写作内容可以采用“头脑风暴”完成;完成写作练习后,每个组员可以把自己的作文与其他成员互换,相互学习、相互指正。

另外,还要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都是不一样的。个性化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通过定制个性化教学、课程和学习环境来满足个别学生的需求和愿望,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经验,按自己的节奏和方法进行学习。个性化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最大化地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多做一些练习,如再写一篇邀请函;或是学习新知识,如背英语单词。基础差的同学可以复习,或是针对自己的弱项进行巩固训练。

(4)评价反思

①教师总结

教师的课后总结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主要是通过批阅作业的方式。在学习英语邀请函写作的过程中,每个学生至少要写两篇作文,有的同学可能还会写三篇。教师要认真阅读每一篇作文,分析每位同学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将评价反馈给学生,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根据每位同学的优缺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二是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总结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学生的反馈,二是对教学过程的观察和教学效果的评定。如果在总结过程中发现有任何不足,教师应及时更正,以保证今后的教学过程更加完善,教学效率得到不断提高。

②学生复习

学生要根据教师的指导和评价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如果觉得写作经验不够,可以再多写几篇作文。如果觉得词汇量不够,可以给自己布置任务,每天至少背几十个英语单词。在复习过程中,如果仍然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再次观看微课,也可以向老师或是同学请教。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适用于英语教学的,能够令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实现个性化教学,使因材施教成为现实;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令教师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不断完善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率。总而言之,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彻底颠覆传统的英语教学,为英语教学改革开辟新的途径。

参考

[1] 郭绍青,杨滨.高校微课“趋同进化”教学设计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4).

[2] 韩庆年,柏宏权.超越还原主义:在线教育背景下微课的概念、类型和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

[3] 何晓萍,蒋鑫.微课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9).

[4] 黎家厚.微课程教学法与翻转课堂的中国本土化行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4).

[5] 李莹.协作学习在通识课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评论,2014(7).

[6] 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5).

[7] 刘小晶,钟琦,张剑平.翻转课堂模式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8).

[8] 刘震,曹泽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3(8).

[9] 卢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4(4).

[10] 彭豪祥.有效教学反馈的主要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09(4).

[11] 王秋月.“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4(8).

[12]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13] 张渝江.为个性化学习重建教育系统[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

邀请信英语作文篇8

关键词: 高考作文话题词块写作教学

一、简介

高考作文是以某一文体和话题为主的限时性写作,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就某一话题采用某一文体进行半开放式的控制性写作,所涉及的话题都能在课本中找到相关的话题内容。《英语课程标准》(八级)涉及24个话题,主要是:1.个人情况;2.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3.环境保护;4.日常活动;5.学校生活;6.兴趣与爱好;7.个人情感;8.人际关系;9.计划与愿望;10.节假日活动;11.购物;12.饮食;13.健康生活;14.天气;15.文娱与体育;16.旅游与交通;17.语言学习;18.自然;19.世界与环境;20.科普知识与现代技术;21.热点话题;22.历史与地理;23.社会;24.文学与艺术。《考试大纲》指出高考英语作文,主要是以某一话题为主展开的。

二、高考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发现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词汇贫乏,内容空洞;词语搭配不当;表达单一,形式不丰富;母语痕迹明显;谋篇布局不合理,语篇结构松散等问题,说到底,是在学习中没有做到扎实、准确。

三、词块的意x和作用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尝试把话题词块引入高考写作复习中,以“话题词块”为载体,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

首先我们要了解词块的概念。词块是语法、语义和语境的结合体,形式较为固定;词块是语言的半成品,在学习中的作用犹如建筑材料中的预制板块,能够被整体学习并储存在记忆中,词组及词汇组合就是词块。在使用时能够直接提取,学生无须花费时间根据语法规则组词造句,从而减少了限时写作的压力。同时,由于是整体提取,学生所选择的词语更符合英语语言习惯,有效避免了中式英语,提高了写作的准确性和地道味。词块凸显在高三英语复习教学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作文复习教学。选择该话题适量的词汇和词组及词汇组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可以利用话题词块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使用词块的习惯,进而提高作文的流利性、准确性和生动性。

研究表明,词块的主要作用是:

1.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生动性

在英语作文中,不少学生虽然能够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却始终与母语者的表达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带有明显的“中式英语”的特征。在写作时,更多地依赖根据语法规则构建起来的句子,忽略了词块的作用。由于词块可使作文更加准确生动,起到规范表达和生动的作用,为了使语言表达地道、规范、生动,在写作中大量运用词块是非常重要的。

2.有利于增强作文的流利性

作文的流利性通常是指能够自如而不费力地使用外语进行写作的能力,包括语言的流畅性和意义的连贯性。大量的词块可供学生在书面表达中迅速提取和直接运用,提高表达的自动化程度,减缓限时写作的压力,保证写作的流利性。

3.有利于培养学生作文的语篇组织能力

语篇组织能力是指在写作中能够组词成句、连句成篇,写成一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意义连贯的文章。结构通常被看作一篇作文的灵魂和关键所在。掌握一些作为过渡语的词块,发挥作文中的起、承、转、合作用,可以使文章读起来层次清楚、语篇连贯、详略得当。总的来说,词块是在真实交际中以高频率出现的大于单词惯例化的语言结构或现象。

四、话题词块与高考写作指导

纵观近几年高考英语作文命题角度,文体以应用文体的建议信、求职信、邀请信、推荐信、投诉信、发言稿等为主。同时,作文的评分标准对语言的连贯性和文章的语篇结构都有所提高。一篇优秀的高考英语作文是由合理的作文架构、鲜明的层次和地道的英文表达组成的,这就要求在指导写作时选用适量的架构词块和与写作要点相关的词块完成写作,才能达到理想的写作效果。

1.作文架构性词块

(1)层次结构性词块。如:first of all, to begin with, , then, , in the end, for one thing, for (thing),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whole, all in all, by the way等。表示“因为”的词块有: from, due to, owing to, of, as a of, to, on of 等。表示“导致”的词块有: in, lead to, give rise to, to 等。

(2)习俗性词块。如:How are you doing?How time flies.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to your early reply,hope to hear from you soon.等。

(3)短语架构词块。如:the more..., the more...; the most thing is that, what's worse,as a of fact 等。

同城信息网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娱乐之家人才站上看到的!
发布者所在地区(仅供参考),IP:60.247.148.23
三个小贴士:求职如何简单的识别信息的真假[?]
本信息来源于娱乐之家人才站 www.ylzjrcz.com
1、打电话/QQ咨询时,应第一时间询问清楚具体的情况。例如:询问具体的场所名字/具体地址/等等常规的信息问题。
2、询问得到的信息,可发给各大QQ群/朋友进行询问,以及多方面/多网站/多渠道进行参考求证,综合各方面考察清楚。
3、内容只供参考,一切三思而后行。如发现此信息涉及虚假,违规等内容问题,请第一时间向本站进行举报! 本文来自:娱乐之家人才站(夜场首选平台)
友情提醒:友情提醒 :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娱乐之家资讯网www.ylzjrcz.com
特别提示:求职请提高警惕,谨防网络诈骗

帮助中心

用户名:   注册
密  码:
娱乐之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邀请函英文作文样本

发布时间:2023-09-17 05:02:32
  • 联系人:
  • 电话:

邀请函英文作文样本

邀请函英文作文1

怎样才能提高写作课的效果呢? 近年来,笔者以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各单元第七节Main Task为基础,尝试构建英语写作课程的“尝试-诊断-构建”模式。 实践证明,运用该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尝试-诊断-构建”模式的内涵

尝试:尝试,试验,测试。 人从牙牙学语到幼儿都有一个明显的“尝试”过程,所以“尝试”才是学习的本质。 在该模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尝试目标而进行的探索活动就是尝试的过程。 它既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诊断:诊断和判断病情及其发展。 本来是医学领域的一个词,运用到教育中,要求教师客观、科学、准确、辩证,从外到内找出课堂教学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在这个模型中,诊断既是对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诊断,也是对发展的诊断。 “诊断”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 “诊断”的作用就是对学生尝试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以找到更准确的方向来帮助学生构建并实现“简洁教学”。 诊断不是让所有被诊断的人都达到同一个目标,而是让被诊断的人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

:构建、建立(多用于抽象事物)。 在这个模型中,“建构”意味着学习是学生意义建构的过程,是社会定义的知识和价值观的共同建构。 它强调学生在一定的情况下,在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在现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构建意义。 “构建”是前一阶段“尝试”和“诊断”的目的,也是下一阶段“尝试”和“诊断”的基础。 学生通过实验和诊断提高学习能力,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诊断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教学方法也会得到很大的改进。

“尝试-诊断-构建”课堂教学模式是在“尝试、诊断、构建”思想指导下,为高效地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选择的教学活动结构。 它以课堂为基础,通过试用、诊断、建设的循环,实现师生基于课堂的共同发展。

2、临沂市出版的《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简介

本教材每个单元的第七部分是主要任务。 其教学目标是提供程序性写作指导。 通过课堂上循序渐进的深入教学,学生可以模仿范文的格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使学生理解某一话题的写作内容。 、掌握写作方法、体验写作过程。

以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8A第三单元Main Task为例。 本节是整个单元的第七节。 它是学生学习完前六节后的语言输出部分,也是整个单元教学的高潮。 本单元的主要任务由四个部分组成: AD 部分。 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收集、整理信息,制定“一日游”计划,并根据本表完成一封邀请朋友外出郊游的邀请函。 我们来谈谈“尝试-诊断-构建”模式在这个领域的有效应用。

3.“尝试-诊断-构建”模式的操作

1.学前诊断及教学目标设定

这里诊断的作用是确定学生的初始状态,了解学生的准备状态,分析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对某项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状况。 诊断依据有两个:一是学生上一课(前一阶段)的学习基础,如词汇的掌握情况、关键句型等;二是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是学生本堂课“先学”的情况(这里是学生“先学”的情况)“诊断是要区分本课中不需要老师讲解就可以学到的内容和内容”需要老师帮助学习,从而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这种诊断是连续的而不是孤立的,注重整体而不是只针对本课的具体部分,从而使制定班级教学目标可以做到“三不忘”“三贴近”。 “三不忘”是:不忘单元目标、不忘学科阶段目标、不忘学科总目标。 “三个贴近”是:贴近学生的知识基础、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基于以上理论,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课程结束时,能够……①并整理出制定旅行计划的要点。②写一篇关于“出去玩一天”的文章,就计划而言,使用此方法和时间,以及.③与他们一起学习并获得收益。

2.创造情境并激发尝试动力

这一步,老师组织的试用活动非常重要。 教师要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认真分析学术情况。 一是把握组织审判活动认知因素的恰当性。 尝试太简单或太难的活动不仅不能引导探究,还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是注重“以情育人”。 教学中充分重视情感因素。 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实验方法,在课堂上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利用激动人心、有效的情境吸引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尝试欲望,使学生敢于尝试、乐于尝试。 。 因此,教师组织的实验活动应以多种形式出现,如习题、专题题、实验探究题等。

此阶段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提出主题和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要学什么、要做什么、如何做以及要实现什么目标。 ①在上面写出题目。 ②本课的表演。创设情境,播放刘谦表演的魔术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他们的写作动机,通过对话逐步引导学生对写作话题的兴趣(引出本课A课)内容)。 对话内容:①你想看一个关于魔术的视频吗? ②视频中的男子是谁? ③你想写一封信给他吗? ④你想学写an吗?

3.第一次尝试,引发认知冲突

这种尝试是在老师指导下的自主尝试。 其主要作用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也就是说,他们发现原来的知识结构不足以解决新出现的问题。 诊断提供事实材料。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自读教材、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帮助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尝试,使诊断更加准确。

在本例中,该链接仍然属于Pre-part。 首先,让学生快速浏览Kitty制作的“一日游”计划(A部分),并共同讨论总结计划的各个部分。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时间、地点”,通过对日程表中的相关细节进行提问,让学生了解制定日程表时需要考虑的信息,为制定日程表做好铺垫。 这部分是写作的前奏,教学生写提纲。 然后,按照教材的内容顺序,让学生根据A部分的信息独立完成一封不完整的邀请函(C部分)。这部分实际上是一封邀请函样本。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邀请函的结构以及各部分应该写什么。 通过让学生合作讨论哪些句子是复杂的句子或好句子,并找出字母中的连接词,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更重要的是,学生了解如何组织语言并写出连贯流畅的文章。 这也为学生写邀请函奠定了基础。 然后设置扬州旅游景点听力活动,目的是通过听力练习构建学生关于扬州旅游景点的图式,激活学生已有的扬州旅游景点语料库,准备扬州“一日游”形式并为学生写积累。 语料库。

四、推动巩固发展的第二次尝试

第二次尝试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的巩固或应用尝试活动,强调分类。 对于已经重构了知识结构的学生来说,增加应用扩展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尝试”,是一种适度的扩展; 对于还没有完全重构结构的学生来说,更多的是巩固作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个人能力的有意义的学习体验,使他们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在此示例中,该链接属于 While 部分。 首先,共同制作“一日游”表格(制定写作大纲),为学生后续写作理清思路。 让一组学生在黑板上展示他们的表格,以便速度较慢的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参考它们。 让几组学生通过投影的方式展示表格并进行简要介绍,即对要写的邀请函的计划部分(邀请函的主要部分)进行更完整的口头概述。 这种先口语后书面的训练模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组织语言,减少写作中的语言问题。 然后过渡到学生起草阶段,这是本节的高潮,也是学生学习成果的输出阶段。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写作时间(一般至少10分钟)。

5.师生多结构诊断与重建

这里的诊断,从诊断对象的角度来说,是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 学生尝试的结果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 要分析造成尝试障碍的正确原因和具体因素,如知识技能、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等。二是对尝试过程的分析判断。 比如学生的态度、兴趣等。从诊断主体的角度出发,教师不仅要进行分析,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诊断、诊断他人。 从诊断的角度来看,教师应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主动互动的过程,采用现场演示、合作、讨论等方式进行师生诊断。 从诊断功能来看,最关键的是实现“问题分类”。 通过师生共同诊断,将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分为三类:①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 ② 需要老师帮助解决的问题。 ③ 两人之间的问题,需要别人帮助解决。 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以“问题分类”为基础,发挥主导作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实现知识和价值观的重构。 。 ,用有效的“引导”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

首先,在第一次完成作文后,老师通过投影展示一篇学生作文,并根据本课学到的内容和一篇好作文的特点(根据评分标准)对作文进行评论和批改。 然后,展示另一名学生的作文,并要求一名学生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也为学生下一步根据评分标准评价同学的作文,并根据评分标准严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好准备。 奠定基础。 总之,教师示范点评的目的是指出亮点并及时鼓励,指出不足以利于改进,让学生了解如何根据评价标准来评价一项练习。 同时,作业互评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评价标准的理解。 通过阐述自己的修改意见,学生实际上已经做好了修改自己作业的准备。 这也是学生从“会写”作业到“写好”作业的发展。 质的变化。 其次,应给予学生适当的时间根据同行评审修改作业并最终确定。 复习作业(二次创作)是学生迫切需要培养的好习惯。 好文章是经过修改而成的。 最后要求学生将修改后的邀请函(作文)装入信封,并提醒学生课后邮寄(模拟)。 这样的设计呼应了本文的开头,也为本节课带来了圆满的结束。 评分标准如表1所示。

本课程采用的“尝试-诊断-构建”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师出题-学生书写-教师评语”模式。 该模式将课堂教学视为师生不断尝试、诊断、再建构的循环过程,更好地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统一起来。 尝试中遇到障碍后,老师的诊断分析和讲解很有针对性,学生要主动倾听甚至提问。 学生主动尝试、主动听课、主动提问的“终端”主线一定是主动发展。 同时,学生的自我诊断将大大增强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写作是一个周期性的、动态的心理过程。 “尝试-诊断-构建”模式强调学生在写作活动中的主动参与和互动,从而使写作活动更具交际性。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形成和发展自己的观点,反复思考,再修改再修改,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学生是整个写作过程的主体,他们未来的独立写作能力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邀请函英文作文2

【中文图书馆分类号】G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 0450-9889 (2012) 12B-0060-02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英语老师选择把作业留给学生课后复习。 这使得教师更容易了解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和常见错误,但也存在一些缺点: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并且不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写作情况。 笔者尝试采用作业互评的方式来优化作文评审流程:学生代替老师,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对同学的作文进行评审、修改和提出意见。

作业互评扩大了参与评价的范围,突破了“只有老师批阅”的封闭、单向交流和个性化的狭隘圈子,丰富了批改方式。 同伴评价为学生提供了交流和沟通的机会,让学生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 互评还可以减轻教师的批改负担,让教师有更多时间“面审”学生的作业。

1.组织练习互评

家庭作业的同伴评估有多种方式。 笔者经常采用两人互评和小组互评的方式。 使用的形式取决于同行评估的时间和作业的难度。 互评的伙伴不是任意两个同学的随机组合,也不是尖子生和后进生的组合,而是两个写作能力相当的同学。 这种组合可以让写作能力较低的学生克服害羞。 如果同行之间的写作水平差距太大,结果只能是一方受益匪浅,而另一方却一无所获。 小组评审时,4至5人组成小组,聚集在一个地方,选出一名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 练习时,小组成员轮流发言,组长写下小组成员的修改建议。 互评时,每个学生都要大声朗读批改的作文,不仅要发现作文中的错误,还要进行修改。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2、加强相互评价和指导

学生的作业评审能力普遍不高,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作业互评之前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作业评价的标准。 作者将论文的评审标准分为一般标准和各单元的特殊标准。

一般标准适用于任何英语作文,包括以下几点:(1)写作工整。 (二)信息点全面,字数符合要求。 (3) 字母的大小写和标点符号正确。 (4)单词拼写正确,用词准确。 (5)时态正确,句子结构恰当。 (6)段落结构合理,有主题句。 (七)主题突出,语言规范。

对于学生不确定的标准,教师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感性认识。 例如,作者总结了学生作业中常犯的用词、结构、语言标准、句型等方面的常见错误,并打印出来,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份。 具体错误如下: (1)措辞错误。 例如: ①她是广播(她在广播中。) ②我唱得好(我唱得好。) ③汽车是真的(汽车是) (2)句子结构错误。 如: ① My are busy to get for New Year(我正忙着准备新年) ② Jim is as as me(吉姆和我一样高) ③ She常常去乘公共汽车(她经常乘公共汽车去) ) (3)语言规范错误。 如:①我非常喜欢(我非常喜欢)②There are some dogs run in the(有些狗跑在) (4)缺少连词错误。 如:他过去了我,他没有跟我说话(他过去了我,但没有跟我说话。)

特殊标准是根据各单位特点专门制定的评价标准。 例如,在教授牛津英语8A第三单元时,作者让学生给一位同学写一封邀请信,要求他陪网友出去玩一天。 教科书中给出的示例文本详细列出了邀请函必须包含的八个部分。 对于这篇作文,作者列出了以下特殊标准:(1)邀请函的8个部分必须完整。 (2)为了表达清楚,需要有一些连词表示作文中的顺序,如:first、then、next、……等。 (3)作文必须包含语法部分的内容该单元 - 并列连词 and、but 和 or。

在批改指导中,教师还应让学生清楚地理解修改习题所需的符号。 这些符号包括:“\”表示删除,“”表示添加,“×”表示单词拼写错误,“”表示用错单词,“”表示使用错误时态,“—”表示句子表达错误, “=”表示句子表达错误。 结构错误,“~”表示好词好句。 其他错误(例如文章结构和主题)可以使用文本注释来纠正。 标准化这些符号可以节省时间,并且可以让作者在取回论文时一眼就能发现错误。

有了这些实际的操作点,学生在修改同伴的练习时就有了依据和规则可循。

3、注重信息反馈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为了在学习中取得理想的结果,学生必须始终保持积极性或准备好学习。 学生一旦把作业交给同学,就会产生一种期待感,希望同学对自己的作业做出公正、准确、友好的评价。 因此,笔者要求学生在复习时找出练习中自己欣赏的单词和短语,并用规定的符号进行标记。 当学生的期望得到满足时,学生认真学习的欲望就能被激活。 在同行评审期间,学生可以互相纠正写作中的错误或与同伴讨论。 有些学生在写作时受到中国人思维习惯的影响,导致同龄人很难理解他们的意图。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必须进行沟通才能完成修改对方工作的任务。 当然,大多数信息反馈都是依靠符号和文字来传达的。 作业互评后,教师应要求学生阅读原文和修改后的文章。

当学生互相评价时,作者会进行线间检查,确认学生的正确做法,并帮助他们解决无法应对的问题。 在点评时,作者会及时提出互评中发现的问题,供学生集体讨论。 作者还要求学生推荐优秀的练习并在全班面前展示。 这样,是对作者和审稿人双方的肯定。 由此,学生写作和同伴评价的积极性和兴趣变强,更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批改的作用是有限的。 作业的同行评审对于纠正浅层错误(如大小写、拼写、时态等错误)非常有帮助,但它不能完全取代老师。 的更正。 因此,在学生审阅后,作者将进行二次审阅。 由于练习的同行评审已经去掉了一些低级错误,所以老师的二次评审相对容易。 第二次复习主要是师生面对面的交流。

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效率是值得每一位英语教师深入研究的问题。 笔者试图通过练习互评的方式优化作文复习流程,扩大评价参与范围,使学生在互评过程中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邀请函英文作文3

关键词:英语写作积累 教学启示

CLC 分类号:G633.4 文件识别代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4) 08-0200-01

书面表达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年高考的固定部分。 它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 尤其是像我们这样农村学生占多数的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很差,对学习英语兴趣不大。 有的学生连简单的句子都说不清楚,因此很难谈写作。 针对学生的情况和山区学校的特点,我在日常教学中总结和积累了以下关于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

1.积累词汇

除了认真审题之外,英语写作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词汇量。 没有词汇,就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写作时,会出现记不住单词,不确定该用什么单词,尤其是遇到同义词时,不知道该用哪个,或者记不住词性,然后乱用等问题。 ..这都说明对单词的记忆力不够强。 无法理解清楚。 这就要求学生花更多的时间来记忆单词,从单词的发音、形状和含义开始。 最好不要单独背单词,这样容易忘记,而是在句子或文章中一起背,这样可以掌握单词的含义、用法、搭配等词汇特征。 学生除了掌握课本上的词汇外,还必须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增加词汇量。

2、鼓励学生主动积累

写作源于生活。 学会积累生活素材,写作就成功了一半。 就像蓄水的水库,满了就慢慢排出,使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但要想做好积累,就必须努力。 因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方面,鼓励他们多阅读报纸、杂志和课外读物,拓展视野,充分吸收营养。 另一方面,鼓励他们有意识地总结和运用一些习语、同义表达、同义词(组)、反义词(组)、连接词等。

3.明确文章类型

不同的文章有自己的结构,所以写作的首要原则是提前考虑或确定要写的文章的模式。 你对文章的模式理解得越清楚,你成功的希望就越大。 所有的文章都有一个骨架。 如果学生将文章充实到有血有肉的内容,那么它就会成为一篇优秀的文章。 具体方法如下:

1. 精选信息。

高考的书面表达包括表格作文、图画作文、文字等。因此,教师通常要从报纸、杂志中选取各种书面表达进行强化训练,训练学生有效地写作。 书面表达的体裁应多样化,包括说明文、叙述文、应用文、描述文等。

2. 总结常见的申请写作格式。

不同的文学风格使用不同的格式。 掌握一些常见的实用写作格式和句型,可以防止学生无话可说或胡编乱造偏离主题的事情。 应用文写作中常见的格式有:(1)信件格式(2)通知格式(3)日记格式(4)录取信、拒绝信(5)请假条(6)留言条(7)欠条(8)招聘启示( 9)失去启示等。

3.总结常用句型和短语。

教师在进行讨论或研究之前,可以预先设计、组织、引导、启发学生对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通过讨论,我们将学生的所见所想汇聚在一起,集思广益,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解,从而写出有思想的文章。

4、加强基础写作训练,学以致用。

在学生写作过程中,经常发现很多学生在实际练习中没有使用平时所学的单词,写作中经常出现词汇量不足、用词不当等问题。 这个问题的产生,实际上是因为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没有得到有效的激活。 学生常常要用所学的词汇作为关键词来制定一些与时事或生活相关的话题,并做翻译练习。 一段时间后,他们用这些单词和句子去写,多写、多练,以达到激活知识的目的。

5. 适当使用连接词来表达话语的连贯性。

在很多学生眼里,作文似乎就是句子的随机集合。 They do not know that the that a must be to each other, and these must be with the help of . Many that , , cause and , , etc., the and , and use wrong or wrong in their . The new the use of terms, that is, the use of of to make the full text . to and think about the , so that can . In , can try to have do more fill-in-the-blank in short to help the they have and learn to use these words in a ; can the order of the in an and ask to the . help the and the . can also from ' for to , and then class to ' use of and help the of the .

4

【Key words】 of

[ ] G633.41 [ Code] A [ ] 2095-3089 (2013) 01-0067-02

is an way of using to . In today's , is no to the is , the is , and the is , but puts for . The of is an part of the " ", which can more ' multi- . The new out in the two of the basic that " must be able to , food, and , and based on , such as , , , etc." In the , the that be able to "write , , , and after , etc." This shows that the of in must pay to the of , the of . Next, the will talk about how to use to , with a large of to use , and let and their .

1. Use to train '

out that "' oral and are often the basis for them to learn ." The in the and link of the is a good for . After , , and , you can the , , and , and the from oral to . In this way, ' is , so that their can be and . In the , the the in the class. For , in the of Nice, Nice, the first unit of the first of the of "", were asked to use to Susan . is a in the eyes, that can use such as big, busy, etc. in , as well as and such as be back from, there be, must be, etc., and then to their or They a city and the of the oral in . This type of is for and in the and can be out after the . Due to , and time , often have no time to think about the form and in their oral . This to edit and their oral in the time to them in time and their . It can also the , so that ' to in can be and .

2. Use text to train '

Kuser's that and have a basis. , can their , their , their sense of , the of , and lay a solid for . , using texts as for can give " to rely on", and fears, and . The are used using texts.

1.

is an way to train ' in the early stage, and it is also an way to the of . It is a that to use the in the text and use a "" to the text after they study the text. For , in the of unit an in the sixth of the of the of "", are asked to the and key of this , such as We are happy to you that..., We would be if you could... ., The will be..., etc., and then ask to write a short that the of this to the 's . To guide to , the must be based on and them, and are to some and from the text. ,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and of of in the ; on the other hand, they can and the words, and in the text. From to , ' is . to apply basic .

2.

means that and the text based on the text and its , and use their own words to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in a . This a new that from the text but is from the text. It is an of into . Ask about the key of the text, key words to , let the to each into and them, and let them into a short . It be noted that the by the must be and . the "and" in the unit of the first of "" by the as an , the the () enjoy, like, say hello to, hear from and other , and then the to it in class and the text class. It is a short essay of 50-80 words, and as a , most can write .

3.

means that after study the text and its and , they make some to the form and of the text to the to form a new . For , after have What's for? , are asked to the steps of a dish in and it in form. the text can not only ' for the text, but also ' to use and .

4.

is a way of that on the you have read. use the text to one or , and ask to in . After , they will the or their own and ideas into a new . speak and are very . the and , they may use some words and they have never . to use or the to look them up, or list some words and for for . with , which can not only into , but also the of the text, the of and ' .

3. Use to learn

The used in are rich in and texts, and there are many . After at the or icons, you first ask about the and then fill them in. It , , and , and , which is to ' . , , oral and .比如,外研版《英语》第一册第六单元and 环节是关于How to make salad的内容,教材里有许多制作沙拉的原材料插图。笔者首先要求学生仔细看图后回答两个问题:1.What do you need to make salad? 2.Is it easy or to make salad?然后要求学生把问题的答案和制作沙拉的几个步奏结合起来,写成一篇说明文。在做以上练习时,教师应采取由易到难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图的内涵,明确图表上各个部分的关系,理清脉络,抓住中心,最后组织成文。

四、利用练习及听力材料增加书面表达机会

练习册()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有利于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的练习,如有词组和句子的汉译英,有连词成句,有把几个简单句改写成并列句、复合句,还有写电子邮件、求职信、招聘广告、看图写作等等。这些练习形式多样,语言结构广泛,难易程度适中,紧密结合基础知识,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提高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大有裨益。

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采用以上几种方法,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让学生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对英语书面表达的兴趣,英语书面表达的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也巩固了课文内容,深化了学习效果,可谓一举数得。因此,活用教材进行书面表达训练,有助于培养与提高中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使他们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

1.李丽生.英语新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昆明:云南大学出版

2.文秋芳.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邀请信英语作文篇5

关键词:全国卷高考英语作文;英语水平;写作技巧

全国卷高考英语作文不仅对学生的词汇量有一定的要求,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也要求较高。由于高考时写作时间有限,所以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更有助于考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全国卷高考英语作文在高考英语中的重要性

在全国卷高考英语中,英语作文的主要考察目的是为了检验考生是否可以将所学知识以英语方式表达出来,以达到传递信息的效果。命题形式以书信应用文为主,如邀请信、建议信、求职信、感谢信、问询信、求助信等,考生要依据题目写出相关作文,达到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高考英语写作分数在高考英语分数中所占的比重约为整张试卷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如果学生的写作成绩不高,那么高考英语的总体成绩也会受到影响。写作能力强的人,阅读能力一定很强,一定有过大量的阅读。可以这么说,得写作者得天下。

二、全国卷高考英语作文写作技巧分析

在全国卷高考英语中,掌握正确的英语写作技巧,对于学生总体英语成绩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写作技巧,从而帮助考生提高写作成绩。

1.认真审题,拟定提纲

进行作文写作时,最基本的要求是明确写作主题。因此,若想写好全国卷高考英语作文,首先应认真审题,了解题目的立意,知道写作要求和写作的内容,在进行写作之前要将基本的提纲拟定出来。如果考试时时间有限,考生应尽量拟一个简单的腹稿,切勿随性而写。以2016年英语全国卷Ⅰ的作文题目“假定你是李华,暑假想去一家外贸公司兼职,已写好申请书和个人简历()。给外教Mr 写信,请她帮你修改所附材料的文字和格式()”为例。首先,考生应明确题目的立意是写一封信;其次,考生应当考虑写作内容,根据题目要求拟出相应的提纲(提纲内容应当包括:写信目的、自己的个人简历、希望得到外教的帮助以及对其表示感谢等)。在写作时,一定要考虑书信的格式,避免出错。由于临近高考时,学生复习时间比较紧张,教师可以将作文题目布置给学生,让他们进行提纲式的写作练习,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可以节约复习时间。

2.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考生在经过审题和拟定提纲之后,已经将文章的基本构架搭建完毕,随后就要进入文章的写作阶段。在这一阶段,考生应保证文章的层次分明,逻辑清晰。以前文中的2016年全国卷Ⅰ的作文为例,在写作中会涉及自己的写信目的、自我简介以及感谢,这里的写信目的和自我简介是题目最为重要的两部分,考生在写作时,应当将重点放在这两部分上,合理分配文章层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写出来的文章更具层次感,条理清晰,让阅卷教师可以清楚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以此实现提高作文分数的目的。

3.结构多样,句式丰富

在进行全国卷高考英语写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问题。一类考生在写作时多运用简单句式,而另一类考生则喜欢使用复杂的句式。这就会使阅卷老师在阅卷时简单单一感或是复杂疲倦感,因此合理的写作结构显得尤为重要。考生需要合理分配好简单句和复合句之间的比例,做到繁简交错,运用适当。例如,“ I feel tired,I still to .”和“Tired as I am,I still to .”在这两句话中,前者是让步状语从句,后者是由as引导的倒装句。再如“ the voice,she was so .”和“When she heard the voice,she was so .”在这两句话中,前一句是由非谓语动词做时间状语引导的句子,后者是由“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因此,考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可以将句子的句式进行一定的转换,以达到丰富句式的特点。

4.转接自然,通畅连贯

对于高考作文来说,最基本的写作要求就是全文通顺、流畅。因此,考生在进行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过渡应当自然。表示并列关系的过渡词有and,also,as well,as well as等,表转折对比的过渡词有but,,yet,等,表结果的过渡词有so,thus,such…that等。其次,要在书写过程中做到起承转合,在文章的开头要有引导性的语句,中间要增加一些承接的句子,在结尾处进行总结,从而使阅卷老师看到文章的整体性。

5.字迹工整,重视书写

高考英语写作中,字迹工整对于分数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作用。在高考阅卷过程中,阅卷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字迹来判定作文得分的档次。因此,考生在平时一定要加强英语书写的练习,保证字体的工整性,从而为自己的作文加分。

高考英语作文的写作能力和技巧不是一天就可以炼成的。对此,教师应当在平时让学生多对写作进行练习,夯实基础,并通过不断对词汇、范文的积累,以及大量的英语阅读,特别是英语小说和剧本的阅读,以实现英语作文成绩的真正提升,最终在高考中获得成功。

参考:

[1]刘之林.浅析高考英语作文的写作技巧[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7):71-72.

邀请信英语作文篇6

一、随堂训练,学以致用

无论老师用什么样的方式授课,他所讲的语言知识一般都是重点和难点。学生一定要认真听讲,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课下尽量抽出时间复习,趁热打铁,对所学英语知识加以巩固。最好的办法就是操练,即用所学单词、词组、句型进行造句。观察两个句子“He is so good a that we all him”和“He is such a good that we all him”。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so…that”和“such…that”,可以将课堂上所学的语言点加以巩固练习。诸如此类,若能熟练运用在高考的小作文中,则会得到一个很好的分数。另外,这种随学随用的方法有助于对于所学知识的透彻理解和扎实牢固的掌握。

二、加大阅读,培养语感

一方面,阅读可以提高阅读能力,扩大词汇量,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加强英语语感,对英语写作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阅读时,可以留心那些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词组以及句型,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将它们记下来,注意这些词的搭配可以进行归纳整理。例如阅读中发现一词的用法很多,就可以先将记下来,然后记下可以和它搭配的短语,如: one's , take one's 等。以后再发现其他用法,如give to sb. on ,把所有关于的知识积累起来,这种积累有助于在写作中正确运用。只有当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真正找到学英语的感觉。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像英文报纸、杂志、科普文章等,最好是英美文学作品、名人轶事、名言谚语和时事新闻,这样,学生就能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地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三、审题立意,紧扣中心

从2010年我省高考评卷看,考生的英语作文得分偏低,其主要原因是审题不仔细,习惯性汉语思维。无论什么类型的书面表达,必须要求考生从审题入手,紧扣材料。审题永远是作文的基本要求,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多作审题训练。审题时,切忌急于求成,未读懂作文要求和内容,便忙于书写,结果文章跑题,欲速则不达。还有,作文不是逐字翻译,更不是“汉语式”的作文,如“there's is going to have a ”就是错误表达。学会英语思维,才能紧扣中心,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

四、行文连贯,过渡自然

求职信、邀请信、通知、演讲、便条等应用文,是高考书面表达的常考内容。如何在考试中得到高分,就要弄懂高考评分标准。表达除了文理清楚,语言流畅,还要过渡自然,层次分明,合乎逻辑。要善于运用、but、、What's more、What's worse、等关联词,使文章和谐统一。然而,过渡性词汇的使用也必须“因地制宜”,不能硬性摊派,也不能重复使用,以避免造成过分牵强的不自然表达,甚至错误表达。例如he was ill, so he didn't come to .短文写作完毕,要通读检查全文,看是否使用过渡词,过渡词是否重复,搭配是否正确。切忌错误连篇,语无伦次,措辞不当。

简而言之,英语书面表达并不难,只要按照上面的方法和策略,学会积累,学会模仿,最后升华为创造,高考中得到高分,将指日可待也。

邀请信英语作文篇7

微课对于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微课是翻转课堂的基础,翻转课堂是微课发展的载体。本文在分析翻转课堂与微课关系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微课的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流程图,并以英语应用文写作为例具体阐述了如何实施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

关键词

微课翻转课堂知识传授知识内化

近两年来,一种新的视频教学模式“微课”成为我国教育研究与应用领域的热门现象。一些致力于研究翻转课堂的学者也意识到了微课对于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如郭绍青、杨滨、王秋月、刘锐、王海燕、卢海燕等人。

目前翻转课堂已经引起我国教学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我国已有多所学校作为教学改革试点,开始了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重庆聚奎中学、深圳南山实验中学、山东昌乐一中。而关于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很少,基于微课的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更是寥寥无几。

一、翻转课堂与微课的关系

1.微课是翻转课堂的基础

翻转课堂是将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进行颠倒安排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在课外通过观看教师录制的教学视频进行自学。而众所周知,学生的课外时间并不多,除去吃饭、休息、娱乐的时间,剩下的学习时间最多三四个小时,而且要完成多门课程的学习任务。如果一门课程的教学视频时间过长,势必会给学生造成巨大压力。因此短小精悍的微课是非常适合课外自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微课内容精炼,学生能够轻松地抓住学习重点,提高学习效率;微课时间较短,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不会疲劳,注意力分散的几率较低;微课观看方便,学生可以使用任何多媒体移动设备,如手机、电脑,随时随地观看;微课内容丰富,包含文字、图片甚至电影片段,学生可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新知识,减轻学习压力。微课作为“翻转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课堂前知识传递效果,影响课堂内教学活动设计,从而影响最后的教学效果。

2.翻转课堂为微课发展提供载体

目前微课还处于建设阶段,推广的范围和力度都还不够,主要应用于不同教师或学校间的相互交流借鉴、观摩和学习,对学生的启迪和帮助不是很大,利用效率不够理想。而翻转课堂的推广和应用必然会推动微课的快速发展。一些学校已经开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的发展趋势十分乐观。在此情况下,植根于翻转课堂的微课也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被教师和学生接受并使用。

微课的教学效果也可以通过翻转课堂来验证。实施翻转课堂后,学生会将课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通过对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整理和评价,教师将会发现微课制作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及时修正,推动微课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二、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1.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设计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颠覆,主要目的是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尽可能地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设计,要创造机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避免教学视频成为变相的灌输式授课。视频内容除了包括知识点的精讲外,还应设置提问、思考和练习环节,使学生在课外学习过程中不能只是倾听、记录,而要通过积极思考、积极行动去解决问题、消化新知识。课堂上,教师不再是主导者,不再长篇大论地授课,而是成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所有的学习任务都要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或是小组协作来完成,教师只在学习活动进展不顺利或是学生求助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

同一班级的学生水平必定会参差不齐,如何让不同基础的学习者都能够跟上学习进度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的一大难题。2011年,英特尔全球教育总监Brian提出,翻转课堂令教育者赋予学生更多自由,把知识传授过程放在课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放在课堂内,以便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

要在翻转课堂上实现个性化教学,首先,教师除了提供基础教学资源外,还应补充扩展资源。扩展资源主要是为了让基础差的学生加强训练。其次,教师应开设网络在线交流平台,学生在课外学习过程中遇到任何难题都可以通过交流平台向同学或教师请教。再次,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优等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可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从而大大提升学习效率;学困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调整学习进度,不必为了迁就他人而被迫忽视甚至放弃某些知识的学习。

(3)注重教学反馈

教学反馈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师依据反馈信息对整个教学活动状态做出分析与判断以及必要的修正和调整。学生根据从教师那里获得的有关自己学习行为及其效果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形成反思总结,并及时修正与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及方式,使自己在教学中处于一种正常而积极的状态。

在翻转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比传统课堂上要多,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教学反馈。一是通过网络在线交流。学生通过交流平台向教师请教难题或提出建议,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指导并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二是通过课堂面对面交流。课堂上学生执行学习任务过程中可随时向教师求助,教师为学生解答难题,同时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和进度。三是通过批改作业获得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写上评语,学生根据教师的评语改正自己的不足。

2.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

通过对国内外翻转课堂研究成果的分析并结合英语教学的自身特点,笔者设计了适合英语课堂教学的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流程图。

3.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以“英语应用文写作之邀请函”这一教学内容为例,阐述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

(1)课程开发

①导学设计

导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实施翻转课堂后,学生需要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如果教师不能够提供正确的导学方案,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肯定会大打折扣。

学习目标:掌握英语邀请函的写作方法及常用句型。

学习内容:邀请函的分类、一般邀请信的写作格式及英语范文解析、请柬的写作格式及英语范文解析、英语邀请函写作时的注意事项、英语邀请函的常用句型、英语邀请函写作模板、英语邀请函写作练习。

学习任务:仔细阅读导学设计掌握学习重点、观看微课、完成英语邀请函写作练习。

②录制微课

如果想要长期借助微课进行教学,最好学习使用专业的视频制作软件,例如Adobe 。此软件除了具有录屏功能外,它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实现交互性,可以在视频观看过程中插入一些自主练习题,一方面可检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刺激学生的思维。

英语邀请函写作是属于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教师的讲授不宜过多,因此只需要录制一段15分钟左右的微课。内容应包括邀请函的分类、一般邀请信的写作格式及英语范文解析、请柬的写作格式及英语范文解析、英语邀请函写作注意事项、英语邀请函的常用句型。录制微课过程中,无论是教师的语言还是微课中的文字都应尽量使用英语,生僻的单词可以配上汉语解释。这样做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③上传学习资料到网络学习平台

通常情况下,需要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的内容包括多媒体资源和文字材料。多媒体资源包括教师自制的微课和课件,从其他学习资源网站上下载的微课、课件、视频短片、音频资料等。

邀请函写作的讲授并不复杂,实践练习比知识讲授更为重要。因此需要上传的多媒体资源只有一段微课;文字资料包括导学设计、邀请信模板、邀请函常用句型概括以及邀请函范文。针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补充练习资料,如邀请信范文填句练习。

(2)知识传授

①教师远程监督

虽然翻转课堂将知识传授放到课外,教师无法亲眼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但他们可以通过现代通讯设备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教师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定时给每位同学发消息提醒他们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应积极地与学生进行网络在线交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并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教师应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记录下来,进行归纳整理,对于大多数学生都提出的普遍性问题,教师应在课堂上统一安排时间进行解答,而对于少数同学提出的问题,教师通过在线交流进行个别指导即可。

教师在课外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设计课堂活动。课堂活动设计的目标是通过课堂活动保证翻转课堂教学在地开展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延长课堂学习时间,提高教学效果,以促进知识内化的最大化。针对英语邀请函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要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设计,二是要注重实践练习,三是要有利于促进协作学习。

②学生自主学习

在翻转课堂上,知识传授环节放到了课外,学生可以自主地掌握学习进度,自由地选择时间、地点观看微课。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观看教师上传的微课,甚至在互联网上搜集自己感兴趣的微课。

学习基础好的同学可能只需要看一遍微课就能掌握英语邀请函的写作格式和写作要点,再结合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就能够独立完成一篇英语邀请函的写作。基础差一些的同学可能需要多次暂停或是回放微课,虽然花费的时间会长一些,但最终仍能够按照要求完成邀请函的写作练习。

完成练习后,如果时间允许,学生可以与同学或教师进行网络在线交流,提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或是介绍自己的学习心得。由于不必和教师面对面说话,学生会更愿意说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教师得到的反馈也会更加全面。建议在交流过程中尽量使用英语,既解决了问题,又提升了英语听说能力。

(3)知识内化

①教师组织指导

在课堂上教师要完成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解答学生在课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这样才能够保证其他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但是教师集中授课的时间不宜过长,只需要用10~15分钟的时间进行简明扼要地讲解即可。

讲授结束之后,教师就可以布置学习任务了。如前所述,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和教学内容特点,教师在课前已经设计好了课堂活动,在课堂上只需要按照步骤宣布任务内容及要求就可以了。英语邀请函写作的课堂任务依次为:解决课前学习过程中的难题、复习英语邀请函写作格式及常用句型、针对写作要求草拟写作大纲、构思写作内容、写作练习及小组成员互评。

宣布完任务要求后,教师就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任务。在学生进行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掌控全局,密切关注各个小组的学习动态。在发现问题时予以指正,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指导,保证每组都能高效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时候,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习惯和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尽量去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和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②学生协作学习

在翻转课堂上,学习任务主要通过协作学习完成。因为只有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够丰富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效率。协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互助完成任务的行为。协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交际能力,注重学习过程的交流与互助,通过“生生互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沟通与交流,因此在英语翻转课堂上协作学习显得尤其重要。解决课前学习过程中的难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复习英语邀请函写作格式及常用句型可以通过小组成员相互问答的方式完成;草拟大纲和构思写作内容可以采用“头脑风暴”完成;完成写作练习后,每个组员可以把自己的作文与其他成员互换,相互学习、相互指正。

另外,还要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都是不一样的。个性化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通过定制个性化教学、课程和学习环境来满足个别学生的需求和愿望,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经验,按自己的节奏和方法进行学习。个性化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最大化地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多做一些练习,如再写一篇邀请函;或是学习新知识,如背英语单词。基础差的同学可以复习,或是针对自己的弱项进行巩固训练。

(4)评价反思

①教师总结

教师的课后总结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主要是通过批阅作业的方式。在学习英语邀请函写作的过程中,每个学生至少要写两篇作文,有的同学可能还会写三篇。教师要认真阅读每一篇作文,分析每位同学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将评价反馈给学生,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根据每位同学的优缺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二是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总结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学生的反馈,二是对教学过程的观察和教学效果的评定。如果在总结过程中发现有任何不足,教师应及时更正,以保证今后的教学过程更加完善,教学效率得到不断提高。

②学生复习

学生要根据教师的指导和评价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如果觉得写作经验不够,可以再多写几篇作文。如果觉得词汇量不够,可以给自己布置任务,每天至少背几十个英语单词。在复习过程中,如果仍然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再次观看微课,也可以向老师或是同学请教。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适用于英语教学的,能够令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实现个性化教学,使因材施教成为现实;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令教师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不断完善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率。总而言之,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彻底颠覆传统的英语教学,为英语教学改革开辟新的途径。

参考

[1] 郭绍青,杨滨.高校微课“趋同进化”教学设计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4).

[2] 韩庆年,柏宏权.超越还原主义:在线教育背景下微课的概念、类型和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

[3] 何晓萍,蒋鑫.微课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9).

[4] 黎家厚.微课程教学法与翻转课堂的中国本土化行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4).

[5] 李莹.协作学习在通识课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评论,2014(7).

[6] 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5).

[7] 刘小晶,钟琦,张剑平.翻转课堂模式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8).

[8] 刘震,曹泽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3(8).

[9] 卢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4(4).

[10] 彭豪祥.有效教学反馈的主要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09(4).

[11] 王秋月.“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4(8).

[12]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13] 张渝江.为个性化学习重建教育系统[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

邀请信英语作文篇8

关键词: 高考作文话题词块写作教学

一、简介

高考作文是以某一文体和话题为主的限时性写作,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就某一话题采用某一文体进行半开放式的控制性写作,所涉及的话题都能在课本中找到相关的话题内容。《英语课程标准》(八级)涉及24个话题,主要是:1.个人情况;2.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3.环境保护;4.日常活动;5.学校生活;6.兴趣与爱好;7.个人情感;8.人际关系;9.计划与愿望;10.节假日活动;11.购物;12.饮食;13.健康生活;14.天气;15.文娱与体育;16.旅游与交通;17.语言学习;18.自然;19.世界与环境;20.科普知识与现代技术;21.热点话题;22.历史与地理;23.社会;24.文学与艺术。《考试大纲》指出高考英语作文,主要是以某一话题为主展开的。

二、高考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发现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词汇贫乏,内容空洞;词语搭配不当;表达单一,形式不丰富;母语痕迹明显;谋篇布局不合理,语篇结构松散等问题,说到底,是在学习中没有做到扎实、准确。

三、词块的意x和作用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尝试把话题词块引入高考写作复习中,以“话题词块”为载体,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

首先我们要了解词块的概念。词块是语法、语义和语境的结合体,形式较为固定;词块是语言的半成品,在学习中的作用犹如建筑材料中的预制板块,能够被整体学习并储存在记忆中,词组及词汇组合就是词块。在使用时能够直接提取,学生无须花费时间根据语法规则组词造句,从而减少了限时写作的压力。同时,由于是整体提取,学生所选择的词语更符合英语语言习惯,有效避免了中式英语,提高了写作的准确性和地道味。词块凸显在高三英语复习教学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作文复习教学。选择该话题适量的词汇和词组及词汇组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可以利用话题词块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使用词块的习惯,进而提高作文的流利性、准确性和生动性。

研究表明,词块的主要作用是:

1.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生动性

在英语作文中,不少学生虽然能够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却始终与母语者的表达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带有明显的“中式英语”的特征。在写作时,更多地依赖根据语法规则构建起来的句子,忽略了词块的作用。由于词块可使作文更加准确生动,起到规范表达和生动的作用,为了使语言表达地道、规范、生动,在写作中大量运用词块是非常重要的。

2.有利于增强作文的流利性

作文的流利性通常是指能够自如而不费力地使用外语进行写作的能力,包括语言的流畅性和意义的连贯性。大量的词块可供学生在书面表达中迅速提取和直接运用,提高表达的自动化程度,减缓限时写作的压力,保证写作的流利性。

3.有利于培养学生作文的语篇组织能力

语篇组织能力是指在写作中能够组词成句、连句成篇,写成一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意义连贯的文章。结构通常被看作一篇作文的灵魂和关键所在。掌握一些作为过渡语的词块,发挥作文中的起、承、转、合作用,可以使文章读起来层次清楚、语篇连贯、详略得当。总的来说,词块是在真实交际中以高频率出现的大于单词惯例化的语言结构或现象。

四、话题词块与高考写作指导

纵观近几年高考英语作文命题角度,文体以应用文体的建议信、求职信、邀请信、推荐信、投诉信、发言稿等为主。同时,作文的评分标准对语言的连贯性和文章的语篇结构都有所提高。一篇优秀的高考英语作文是由合理的作文架构、鲜明的层次和地道的英文表达组成的,这就要求在指导写作时选用适量的架构词块和与写作要点相关的词块完成写作,才能达到理想的写作效果。

1.作文架构性词块

(1)层次结构性词块。如:first of all, to begin with, , then, , in the end, for one thing, for (thing),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whole, all in all, by the way等。表示“因为”的词块有: from, due to, owing to, of, as a of, to, on of 等。表示“导致”的词块有: in, lead to, give rise to, to 等。

(2)习俗性词块。如:How are you doing?How time flies.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to your early reply,hope to hear from you soon.等。

(3)短语架构词块。如:the more..., the more...; the most thing is that, what's worse,as a of fact 等。

同城信息网

推荐阅读

更多

发现更多资讯 >>

友情链接:

娱乐之家资讯网

COPYRIGHT © 2021 娱乐之家资讯网 版权所有

有什么问题加客服微信咨询:zx81024163

浙ICP备202102867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19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