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27 13:07 | 信息编号:275653 |
联系人: | 电话: |
备战2019年高考
海中名师、省优秀专家谢爱群提醒:
回顾历史不要陷入“背诵论”
对于历史复习,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认真“背”就可以了。 对此,海南中学高三20班班主任、高级教师、海南省优秀专家谢爱群予以否认。 她说,近年来,我省高考历史试题越来越注重能力理念和对学生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考核。 仅靠死记硬背并不能获得高分。 考生要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具有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应用的能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南国都市报记者 黄婷
谢爱群老师.图片由本人提供
关键词
命题趋势
注重道德建设、关键能力和核心能力建设
谢爱群表示,根据我省近年来高考历史试卷情况,预测今年海南历史试卷仍将重点考查以下五个方面,提醒考生复习时要特别注意。
首先,“立德树人”成为近年来我省高考历史试卷的底色。 1、要求考生从历史角度关注国家命运。 例如,2018年《海南卷》第21题,孔子对“礼”的主张。 2.要求考生从历史的角度关注世界的发展。 例如,2018年海南卷第23题,贸易自由化。 3.注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比如2018年海南卷第22题,周恩来与共产主义。
二是注重历史联系现实。 比如对监管体系的检查。
三是注重基础骨干知识考试,紧扣人类文明发展主旋律。 具体包括:1.中外文明史;2. 2、现代化进程; 3、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如:十月革命、冷战、苏联解体等; 4、经济全球化等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重大现象。
四是考察关键能力,关注考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能力。 具体来说: 1、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语言的能力。 2、逻辑推理能力,能够清晰表达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具体体现在运用考生综合知识回答“背景与影响”; 同时考察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环节之间的关系,例如明朝的海禁政策中的严禁与松禁。 3、独立思考的能力,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2017年海南卷第21题,关于陈桥兵变的不同说法。
五是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历史学科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考核,注重对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历史证据等五项核心素养和综合分析应用能力的考核、历史解读、家国情怀。 从情况来看,历史考试仅仅靠死记硬背是很难取得高分的。
关键词
审查策略
建立两套复习制度,坚持每天做题
建立两套审核制度,增加内在确定性
“现在第二轮复习已经基本结束,我们正在进入第三轮复习。现阶段建议考生先回到教材,理清主旨之间的逻辑,所以以强化审查效果。” 谢爱群表示,现阶段,学生要不断回归主要知识,建议回滚。
“虽然每个学校的老师都会带学生复习,但我们建议考生在和老师一起复习的同时,建立自己的复习制度和计划,即考生按照两套节奏复习。” 谢爱群表示,如果考生一味地按照老师的节奏复习,有可能考生自己还是没有想法。 如果建立自己的复习体系,就能更有针对性地复习,重点加强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增加内心的确定性,提高复习效果。
坚持每天做题,总结研究问题
在回归基础知识和主要知识的同时,最后阶段一定要坚持每天做题。 谢爱群建议大家每天做20道选择题和1道大题,巩固对高考的熟悉程度,并及时查漏补缺。
另外,考生一定要学会归纳、总结高考题型和答题思路,尤其是真正的高考题,考生一定要认真分析和判断。 具体来说,考生要研究高考试卷的气质、结构、难度、陷阱; 高考题目有哪些; 高考问题如何提问; 如何思考和组织答案; 如何获得想要的分数等等。
“总之,最后阶段的复习一方面要回归主要知识,另一方面要不断做题,研究高考真题。” 谢爱群提醒,高考复习要从复杂到简单,不断地剥茧,这样就不需要把时间浪费在自己所知道的知识上,而集中精力攻克薄弱环节。
教师要“高效上课、精准指导、研究高考”
作为一名高级教师、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谢爱群在历史教学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如何做好高考复习指导工作? 对此,不少老师都想“向她学习”。 谢爱群老师再次指点。
“高效课堂、精准指导、高考研究”,谢爱群用以上12个字来总结她最后阶段的教学方法。 她解释说,在40分钟的课堂中,老师要帮助学生理解主要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带领学生高效复习; 课后,老师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精准指导; 同时,要研究高考真题,不猜,不押注,以不变应万变。
关键词
接听技巧
把握回答问题的时间,规范、写工整
把握答题时间 选择题不要超过40分钟
考场答题有哪些技巧? 谢爱群提醒考生,首先要把握好做题的时间。 做选择题的节奏一般是一分钟一题,20题时间最长不要超过40分钟。 后面有4道主观题,写作量很大。 如果选择题花费太多时间,很可能就没有时间回答主观题。 建议考生在完成20道选择题后及时填卡,以免后期漏签、错签。
主观题要按部就班,标准化答案要写工整
“回答主观题时,考生一定要按部就班,作答规范,书写工整。” 谢爱群提醒道。
考生在回答问题时可以将答案进行分配,例如先阅读问题,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最后整理并写出答案。
在写答案之前,考生最好先打个草稿,以免直接写下来导致思路不清晰,不得不中途修改,影响论文的整洁度。 考生最好在纸上列出答题的要点和思路。 如果赶时间的话,他们也可以在心里打个草稿。 同时,也要注意把握好时间,不要花太多时间在草稿上,耽误回答问题。
在组织和撰写答案时,一定要使用规范的历史术语,不要说白话或文学语言。 同时,一个题目往往有多个子题,考生应分段作答,以提高得分率。
另外,考生在回答问题时善于运用小技巧。 例如,当回答某道题涉及多个方面时,最好用“1234”等序号清楚地标记出不同的方面,以便阅卷老师可以收分、给分。 又比如,回答原因是什么时,写作时应在答案前标注“原因:……”,这样一目了然,提高评分率。
关键词
问题类型和分数
平稳过渡,变化不大
“今年是新高考改革前的最后一年,历史考试将平稳过渡,题型、分数与去年基本一致,题目难度不会有太大变化。” 谢爱群介绍,这几年历史(海南卷)高考难度有所下降,预计今年难度与去年相近。
据她分析,今年我省高考历史试卷的题型及分数如下:
1、选择题,共40分,20道小题,每个小题2分,均为单选。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其中,必修部分有3题,每个小题15分左右,共45分,选修题15分。
不同模块的知识点在考试中所占比例不同,具体为:古代史约占40%,近代史约占60%,中国史约占60%,世界史约占40%。
扫描二维码,聆听名师指导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娱乐之家人才站上看到的! | |
发布者所在地区(仅供参考):,IP:60.247.148.23 |
备战2019年高考
海中名师、省优秀专家谢爱群提醒:
回顾历史不要陷入“背诵论”
对于历史复习,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认真“背”就可以了。 对此,海南中学高三20班班主任、高级教师、海南省优秀专家谢爱群予以否认。 她说,近年来,我省高考历史试题越来越注重能力理念和对学生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考核。 仅靠死记硬背并不能获得高分。 考生要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具有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应用的能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南国都市报记者 黄婷
谢爱群老师.图片由本人提供
关键词
命题趋势
注重道德建设、关键能力和核心能力建设
谢爱群表示,根据我省近年来高考历史试卷情况,预测今年海南历史试卷仍将重点考查以下五个方面,提醒考生复习时要特别注意。
首先,“立德树人”成为近年来我省高考历史试卷的底色。 1、要求考生从历史角度关注国家命运。 例如,2018年《海南卷》第21题,孔子对“礼”的主张。 2.要求考生从历史的角度关注世界的发展。 例如,2018年海南卷第23题,贸易自由化。 3.注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比如2018年海南卷第22题,周恩来与共产主义。
二是注重历史联系现实。 比如对监管体系的检查。
三是注重基础骨干知识考试,紧扣人类文明发展主旋律。 具体包括:1.中外文明史;2. 2、现代化进程; 3、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如:十月革命、冷战、苏联解体等; 4、经济全球化等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重大现象。
四是考察关键能力,关注考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能力。 具体来说: 1、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语言的能力。 2、逻辑推理能力,能够清晰表达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具体体现在运用考生综合知识回答“背景与影响”; 同时考察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环节之间的关系,例如明朝的海禁政策中的严禁与松禁。 3、独立思考的能力,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2017年海南卷第21题,关于陈桥兵变的不同说法。
五是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历史学科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考核,注重对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历史证据等五项核心素养和综合分析应用能力的考核、历史解读、家国情怀。 从情况来看,历史考试仅仅靠死记硬背是很难取得高分的。
关键词
审查策略
建立两套复习制度,坚持每天做题
建立两套审核制度,增加内在确定性
“现在第二轮复习已经基本结束,我们正在进入第三轮复习。现阶段建议考生先回到教材,理清主旨之间的逻辑,所以以强化审查效果。” 谢爱群表示,现阶段,学生要不断回归主要知识,建议回滚。
“虽然每个学校的老师都会带学生复习,但我们建议考生在和老师一起复习的同时,建立自己的复习制度和计划,即考生按照两套节奏复习。” 谢爱群表示,如果考生一味地按照老师的节奏复习,有可能考生自己还是没有想法。 如果建立自己的复习体系,就能更有针对性地复习,重点加强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增加内心的确定性,提高复习效果。
坚持每天做题,总结研究问题
在回归基础知识和主要知识的同时,最后阶段一定要坚持每天做题。 谢爱群建议大家每天做20道选择题和1道大题,巩固对高考的熟悉程度,并及时查漏补缺。
另外,考生一定要学会归纳、总结高考题型和答题思路,尤其是真正的高考题,考生一定要认真分析和判断。 具体来说,考生要研究高考试卷的气质、结构、难度、陷阱; 高考题目有哪些; 高考问题如何提问; 如何思考和组织答案; 如何获得想要的分数等等。
“总之,最后阶段的复习一方面要回归主要知识,另一方面要不断做题,研究高考真题。” 谢爱群提醒,高考复习要从复杂到简单,不断地剥茧,这样就不需要把时间浪费在自己所知道的知识上,而集中精力攻克薄弱环节。
教师要“高效上课、精准指导、研究高考”
作为一名高级教师、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谢爱群在历史教学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如何做好高考复习指导工作? 对此,不少老师都想“向她学习”。 谢爱群老师再次指点。
“高效课堂、精准指导、高考研究”,谢爱群用以上12个字来总结她最后阶段的教学方法。 她解释说,在40分钟的课堂中,老师要帮助学生理解主要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带领学生高效复习; 课后,老师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精准指导; 同时,要研究高考真题,不猜,不押注,以不变应万变。
关键词
接听技巧
把握回答问题的时间,规范、写工整
把握答题时间 选择题不要超过40分钟
考场答题有哪些技巧? 谢爱群提醒考生,首先要把握好做题的时间。 做选择题的节奏一般是一分钟一题,20题时间最长不要超过40分钟。 后面有4道主观题,写作量很大。 如果选择题花费太多时间,很可能就没有时间回答主观题。 建议考生在完成20道选择题后及时填卡,以免后期漏签、错签。
主观题要按部就班,标准化答案要写工整
“回答主观题时,考生一定要按部就班,作答规范,书写工整。” 谢爱群提醒道。
考生在回答问题时可以将答案进行分配,例如先阅读问题,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最后整理并写出答案。
在写答案之前,考生最好先打个草稿,以免直接写下来导致思路不清晰,不得不中途修改,影响论文的整洁度。 考生最好在纸上列出答题的要点和思路。 如果赶时间的话,他们也可以在心里打个草稿。 同时,也要注意把握好时间,不要花太多时间在草稿上,耽误回答问题。
在组织和撰写答案时,一定要使用规范的历史术语,不要说白话或文学语言。 同时,一个题目往往有多个子题,考生应分段作答,以提高得分率。
另外,考生在回答问题时善于运用小技巧。 例如,当回答某道题涉及多个方面时,最好用“1234”等序号清楚地标记出不同的方面,以便阅卷老师可以收分、给分。 又比如,回答原因是什么时,写作时应在答案前标注“原因:……”,这样一目了然,提高评分率。
关键词
问题类型和分数
平稳过渡,变化不大
“今年是新高考改革前的最后一年,历史考试将平稳过渡,题型、分数与去年基本一致,题目难度不会有太大变化。” 谢爱群介绍,这几年历史(海南卷)高考难度有所下降,预计今年难度与去年相近。
据她分析,今年我省高考历史试卷的题型及分数如下:
1、选择题,共40分,20道小题,每个小题2分,均为单选。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其中,必修部分有3题,每个小题15分左右,共45分,选修题15分。
不同模块的知识点在考试中所占比例不同,具体为:古代史约占40%,近代史约占60%,中国史约占60%,世界史约占40%。
扫描二维码,聆听名师指导
发现更多资讯 >>
友情链接:
娱乐之家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