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27 02:03 | 信息编号:275519 |
联系人: | 电话: |
健身卡转账费2880元要1000元?
健身卡转账费2880元要1000元?
记者调查发现,换卡收费是行业内公开的潜规则。
今年5月,济南市民陈先生为妻子办理了健身卡,但由于工作原因,陈先生的妻子没有时间去健身房,所以陈先生想转行健身卡。 然而,当陈先生办理手续时,却被告知需要缴纳1000元的换卡费。 陈先生和他的妻子认为这是不合理的。 一是费用太高,二是办卡时工作人员说换卡不收取任何费用。 陈先生希望能够降低转卡费用,尽快转卡。 记者从多家健身房了解到,健身房在转卡时都会收取手续费,且金额不等,这已成为行业内的潜规则。文/摄影记者 施娟
公众反馈
2000元以上办卡,1000元转卡
济南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今年5月,他在市中区山东中意零距离健身有限公司办理了健身卡。 “该卡总金额为2880元,可以使用四年。” 陈先生表示,前期办卡时,工作人员承诺健身卡可以随时转让。
由于工作原因,陈先生的妻子没有时间去健身房。 这样,发行的卡就会“闲置”。 陈先生说,办卡后,他的妻子一共去了一次健身房。 由于没有时间去健身房,两人决定转卡。
9月22日,陈先生前往健身房办理转会手续。 但他被告知,卡的转让只能在每月20日进行,并且转让需要缴纳1000元的转让费。 陈先生认为不合理,希望尽快申请转卡,并降低转卡费用。 交涉未果后,陈先生向相关部门投诉。 经相关部门介入,双方同意前往店家签订退款协议,办理手续后退款。 “工作人员原本说国庆节前会退款,但没有退款,一直拖延,他们也没有回应。” 陈先生表示,目前还没有退款。 “他们让我再等半个月。我想我就等着瞧吧。”
“潜在客户”被限制换卡
马女士也遇到过类似的经历。 去年,马女士在闲鱼上看到有人要转出一张健身卡,她就想转进去。两人商量好价格后,马女士决定购买这张健身卡。 “健身房的工作人员说,换卡需要500元手续费,由卖卡的人支付。” 但几天后,马女士被告知换卡不成功。 马女士说,“工作人员说我之前参加过他们店的免费活动,信息就录进去了,我是他们的潜在客户,不能接受转卡。” 马女士对此很无奈。
记者询问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什么是“潜在客户”,但没有得到具体说法。 山东信良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新良表示,“潜在客户”一词不合理,法律上没有这样的术语。 这是一个商业术语,不具有法律效力。
记者调查
转卡费是行业潜规则
记者从济南多家健身房了解到,对于转卡,不同健身房提供的转卡条件有所不同。 不过一般情况下,健身房都会收取转卡费,但各个店的费用有所不同。
绿地中心一家健身房的工作人员表示,在他们店里,换卡时,买卖双方都需要持身份证到前台,向健身房缴纳300元的手续费。 没有其他条件适用。 无论是潜在客户还是会员,只要双方同意,卡都可以转让。
英雄山路一家健身房的会员顾问表示,卡的转让在双方同意的前提下可以办理,对于潜在客户也是如此,但不同的卡收取不同的费用,普通卡需要支付500元办理预售卡需要缴纳800元手续费,因为购卡时预售卡价格较低。
青龙桥一家健身房的工作人员表示,仅凭双方同意转卡是不够的。 最重要的是看卡的类型。 持卡人需要找到可以代为办理该卡的会员顾问。 能否转卡需要会员资格。 顾问解读。 在卡类型之前,卡转让者的身份并不重要。 卡转账费的金额还取决于卡的类型。
监管空白难以监管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涉及各健身场所的投诉并不少见,主要涉及卡退款、转让、过期、关闭等问题。 一些健身俱乐部在健身卡的申领、使用、退卡过程中设置了不少陷阱和障碍,让不少消费者苦不堪言。 有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换卡时需要向健身房支付一定的转会费已成为行业潜规则。
对此,历下区工商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尚无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对卡转账手续费进行限制,也没有依据判断这种行为是否合理。
据历下区商务局市场秩序处工作人员介绍,根据《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商务部令2012年第9号》,从事零售、住宿、餐饮的企业、居民服务 上述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业务的法人。 记者看到,上述管理措施包括超市、杂货店、服装、医疗保健服务等数十个行业分类,但健身房并未包括在内。
济南市消费者维权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无法直接判断健身房收取的换卡费用是否合理。 如果合同协议规定换卡需要支付费用,则需要按照协议支付费用,如果没有规定,则是不合理的。
律师声明
收费是否合理取决于合同
记者查资料发现,国内部分地方对健身卡“卡转换费”做出了明确规定,比如浙江省。 自2017年5月1日起,《浙江省实施办法》正式施行。 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在设定的使用期限内不限制消费次数的年卡、季卡等应当登记为预付券,消费者因客观原因需要转让预付券的,应当登记为预付券。因迁居、身体健康等原因,经营者应当允许,且不收取额外费用。 这表明,去年5月1日后,商户不得对浙江省境内办理的预付卡收取“转账费”,合同中设定的“转账费”规定也将失效。
山东千顺律师事务所律师邱红旗认为,健身房给出的合同属于格式条款,是双方当事人事先拟定的重复使用的条款,在签订合同时没有与对方协商。合同。 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责条款。或限制其责任,并应对方要求修改条款。 阐明。 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或者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是否属于无效格式条款,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健身房规定会员卡不得转让、出借。 该条本身应该是健身房本身制定的相应规定。 在与消费者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并没有以显着的方式提醒消费者该卡不能转让或转借。 是无效术语。 如果消费者同意本条款,则不得视为无效的格式条款。 但很多消费者没有这个意识,在签订合同时没有仔细阅读规定。
消协工作人员提醒,在合同社会中,任何一方都应该遵循法律精神,遵守合同。 消费者一定要仔细与商家协商合同细节,明确会员卡的有效期、转让条款等细节,避免日后发生纠纷。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娱乐之家人才站上看到的! | |
发布者所在地区(仅供参考):,IP:60.247.148.23 |
健身卡转账费2880元要1000元?
健身卡转账费2880元要1000元?
记者调查发现,换卡收费是行业内公开的潜规则。
今年5月,济南市民陈先生为妻子办理了健身卡,但由于工作原因,陈先生的妻子没有时间去健身房,所以陈先生想转行健身卡。 然而,当陈先生办理手续时,却被告知需要缴纳1000元的换卡费。 陈先生和他的妻子认为这是不合理的。 一是费用太高,二是办卡时工作人员说换卡不收取任何费用。 陈先生希望能够降低转卡费用,尽快转卡。 记者从多家健身房了解到,健身房在转卡时都会收取手续费,且金额不等,这已成为行业内的潜规则。文/摄影记者 施娟
公众反馈
2000元以上办卡,1000元转卡
济南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今年5月,他在市中区山东中意零距离健身有限公司办理了健身卡。 “该卡总金额为2880元,可以使用四年。” 陈先生表示,前期办卡时,工作人员承诺健身卡可以随时转让。
由于工作原因,陈先生的妻子没有时间去健身房。 这样,发行的卡就会“闲置”。 陈先生说,办卡后,他的妻子一共去了一次健身房。 由于没有时间去健身房,两人决定转卡。
9月22日,陈先生前往健身房办理转会手续。 但他被告知,卡的转让只能在每月20日进行,并且转让需要缴纳1000元的转让费。 陈先生认为不合理,希望尽快申请转卡,并降低转卡费用。 交涉未果后,陈先生向相关部门投诉。 经相关部门介入,双方同意前往店家签订退款协议,办理手续后退款。 “工作人员原本说国庆节前会退款,但没有退款,一直拖延,他们也没有回应。” 陈先生表示,目前还没有退款。 “他们让我再等半个月。我想我就等着瞧吧。”
“潜在客户”被限制换卡
马女士也遇到过类似的经历。 去年,马女士在闲鱼上看到有人要转出一张健身卡,她就想转进去。两人商量好价格后,马女士决定购买这张健身卡。 “健身房的工作人员说,换卡需要500元手续费,由卖卡的人支付。” 但几天后,马女士被告知换卡不成功。 马女士说,“工作人员说我之前参加过他们店的免费活动,信息就录进去了,我是他们的潜在客户,不能接受转卡。” 马女士对此很无奈。
记者询问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什么是“潜在客户”,但没有得到具体说法。 山东信良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新良表示,“潜在客户”一词不合理,法律上没有这样的术语。 这是一个商业术语,不具有法律效力。
记者调查
转卡费是行业潜规则
记者从济南多家健身房了解到,对于转卡,不同健身房提供的转卡条件有所不同。 不过一般情况下,健身房都会收取转卡费,但各个店的费用有所不同。
绿地中心一家健身房的工作人员表示,在他们店里,换卡时,买卖双方都需要持身份证到前台,向健身房缴纳300元的手续费。 没有其他条件适用。 无论是潜在客户还是会员,只要双方同意,卡都可以转让。
英雄山路一家健身房的会员顾问表示,卡的转让在双方同意的前提下可以办理,对于潜在客户也是如此,但不同的卡收取不同的费用,普通卡需要支付500元办理预售卡需要缴纳800元手续费,因为购卡时预售卡价格较低。
青龙桥一家健身房的工作人员表示,仅凭双方同意转卡是不够的。 最重要的是看卡的类型。 持卡人需要找到可以代为办理该卡的会员顾问。 能否转卡需要会员资格。 顾问解读。 在卡类型之前,卡转让者的身份并不重要。 卡转账费的金额还取决于卡的类型。
监管空白难以监管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涉及各健身场所的投诉并不少见,主要涉及卡退款、转让、过期、关闭等问题。 一些健身俱乐部在健身卡的申领、使用、退卡过程中设置了不少陷阱和障碍,让不少消费者苦不堪言。 有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换卡时需要向健身房支付一定的转会费已成为行业潜规则。
对此,历下区工商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尚无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对卡转账手续费进行限制,也没有依据判断这种行为是否合理。
据历下区商务局市场秩序处工作人员介绍,根据《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商务部令2012年第9号》,从事零售、住宿、餐饮的企业、居民服务 上述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业务的法人。 记者看到,上述管理措施包括超市、杂货店、服装、医疗保健服务等数十个行业分类,但健身房并未包括在内。
济南市消费者维权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无法直接判断健身房收取的换卡费用是否合理。 如果合同协议规定换卡需要支付费用,则需要按照协议支付费用,如果没有规定,则是不合理的。
律师声明
收费是否合理取决于合同
记者查资料发现,国内部分地方对健身卡“卡转换费”做出了明确规定,比如浙江省。 自2017年5月1日起,《浙江省实施办法》正式施行。 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在设定的使用期限内不限制消费次数的年卡、季卡等应当登记为预付券,消费者因客观原因需要转让预付券的,应当登记为预付券。因迁居、身体健康等原因,经营者应当允许,且不收取额外费用。 这表明,去年5月1日后,商户不得对浙江省境内办理的预付卡收取“转账费”,合同中设定的“转账费”规定也将失效。
山东千顺律师事务所律师邱红旗认为,健身房给出的合同属于格式条款,是双方当事人事先拟定的重复使用的条款,在签订合同时没有与对方协商。合同。 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责条款。或限制其责任,并应对方要求修改条款。 阐明。 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或者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是否属于无效格式条款,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健身房规定会员卡不得转让、出借。 该条本身应该是健身房本身制定的相应规定。 在与消费者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并没有以显着的方式提醒消费者该卡不能转让或转借。 是无效术语。 如果消费者同意本条款,则不得视为无效的格式条款。 但很多消费者没有这个意识,在签订合同时没有仔细阅读规定。
消协工作人员提醒,在合同社会中,任何一方都应该遵循法律精神,遵守合同。 消费者一定要仔细与商家协商合同细节,明确会员卡的有效期、转让条款等细节,避免日后发生纠纷。
发现更多资讯 >>
友情链接:
娱乐之家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