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25 03:03 | 信息编号:275118 |
联系人: | 电话: |
东亚高考英语听说考试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
东亚高考英语听说考试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
王东变雅玉
摘要:东亚地区有着相似的英语教育环境和考试政策。 一些地区的英语教学仍然存在“重听、重说、重读、写”的现象,这在高考中也有所体现。 本文从听力和口语考试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大陆、港澳台)、日本和韩国英语听力考试试题的设置、组织、内容和题型,介绍了英语听力和口语考试的进展情况。近年来相关改革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分析,笔者提出加强听说考试、取长补短、科学设计试题、合理谋划改革、因地制宜推进措施、转变教学模式等建议。 启示。
关键词:东亚; 高考英语; 听力和口语测试; 教学反作用
随着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英语高考形式、内容、频次等方面的改革方案相继公布。 花费。 英语语言技能听、说、读、写是一个综合的整体,也应该体现在教学评价中。 然而,长期以来,关于中国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薄弱的说法屡见不鲜,“聋哑英语”现象一度成为质疑我国英语教学效果低下的证据。国家。 事实上,这种现象在东亚其他地区也存在。 根据雅思官方组织公布的数据,日本和韩国考生在总分和听力、口语单项成绩上均排名靠后。 这引起了两国政府教育部门的重视。 谈谈技能培训。 高考作为一项重要的选拔考试,在整个东亚地区都受到高度重视,对各学科的教学有着特别强烈的反作用。 那么,东亚各地高考英语听说考试设置现状如何呢? 还存在哪些问题? 如何借鉴彼此的经验,完善高考英语听说考试的结构和内容,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 下面,笔者将列出中国(包括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日本、韩国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考试的内容和题型,并分析各自的优缺点,依次分析为东亚现行高考英语体系提供依据。 改革及日常英语听说教学提供启示。
一、东亚地区英语听力及高考听力测试现状
所谓高考英语听说考试,就是针对高考考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测试。 从语言发展的角度来看,听和说是先于书面语言的人类交流的重要载体,也是最常用的交流形式。 在语言学习中,听力理解是一种输入技能,而口语表达则是学习者输出语言的过程。 两者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 根据所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设,如果学习者接受足够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例如听、读等,他们就可以获得语言学习。 斯温指出,如果学习者在现实环境中没有足够的机会输出语言,如写作、口语表达等,即他们在语言输出活动中没有被“推动”,那么他们的语言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学习必然是有限的(文秋芳,2010)。 因此,在实际的语言教学中,我们应该把输入技能和输出技能的学习结合起来,并且这个理念应该在测试中得到体现。 但由于高考规模大、风险高,东亚地区仍有部分地区高考不包括听力或口语。 需要比较分析,发现问题,相互启发,改进实践。
(一)东亚地区高考英语听力考试现状
目前,除我国澳门地区外,东亚国家/地区的高考英语均包含听力考试,但考试形式和题型有所不同。 目前,各地高考英语听力考试具体信息如表1.1.1所示:
从表1.1.1可以看出,听力考试已成为东亚地区英语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2018年而言,我国大陆英语高考全部包含听力考试,约占总成绩的25%。 但也有甘肃、内蒙古、辽宁等少数省份不将听力成绩计入总分。 可见,听力技能训练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关注。 我国台湾地区单独组织高考英语听力考试,每年参加两次考试。 测试时间一般为60分钟,采用等级制度(分为A、B、C、D等)来报告结果。 选择是否参加测试; 香港的听力考试与其他地区的听力考试分册不同,单独组织。 考试时间长达两个小时,成绩占高考英语总成绩的30%。 但考生需要完成以听力理解为基础的综合能力测试,这体现了他们重视学生听力能力的理念(王东,2018)。 日本、韩国近年来也加强了高考英语听力考试。 其中,日本单独组织听力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20%; 而韩国则将听力考试和其他部分放在同一张试卷中,分数占总分的35%。 %。 相同的是,目前日韩高考英语听力考试题型相对单一,仅提供客观选择题(王东、陆隐,2016)。 笔者查阅了2018年东亚国家/地区高考英语听力具体题型及题量,如表1.1.2所示:
可以看出,虽然题数有所增加,但从考试内容来看,目前东亚高考英语仍以传统对话和短文为主要载体。 另外,在题型上,客观选择题是绝对主流,主观题的设置尚未普及。 只有上海和香港有填空、听写等主观题。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考英语的有效性,需要在未来的改革中加以改进(宋为民,2012)。
与其他地区相比,我国内地高考英语听力成绩占比较低,部分省份不将听力成绩计入总分,容易导致听力被低估的现象。 除上海外,我国内地高考英语听力考试均以选择题为主,难以考察考生的整体听力水平。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学校以问题解决训练代替听力教学,有的学校甚至在不计入高考英语听力总分的领域取消听力教学,不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英语综合能力(董连忠,2017)。
(二)东亚地区高考英语口语测试现状
英语口语测试是检验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直接方式,也是所有语言技能测试中难度最大的部分。 多年来,东亚大部分地区的英语口语教学受到广泛诟病,学生中的“哑巴英语”现象较为严重。 客观上,有必要通过测试积极的反拨教学来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效果。 世界各地常见的雅思、托福等英语水平考试都有口语部分,我国的公共英语考试(PETS)也包括口语部分。 但目前东亚部分国家/地区尚未设立口语考试或未计入高考英语总分。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日常英语口语学习,并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重视。 英语口语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输出技能,对于有效的人际沟通至关重要,值得加强。 我国大陆高考英语口语考试由各省市独立设置、单独组织。 起初主要针对外语专业考生设立,后来扩大到所有考生。 近年来,随着英语口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少数地区已将其分数纳入英语总分。 例如,广东省已将英语听说考试成绩的25%纳入英语高考总成绩。 我国香港地区一直有重视英语口语教学的传统。 高考口试和笔试分开举行,占考试总成绩的10%。 它以与审查员访谈的形式进行。 问题类型包括阅读短文后进行小组讨论、考生单独回答问题等(香港考试及评核局,2017)。 日本、韩国、我国台湾、澳门地区尚未设立专门的高考英语口语考试,但近年来均提出改革高考题型、增设英语口语考试的计划。
英语口语测试有人机对话和现场面试两种形式。 两者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前者采用语音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成问题并自动评分; 后者通过考官与考生面对面的真实交流来评价考生的口语能力。 目前东亚地区高考英语口语考试均采用两种形式。 例如,北京和香港采用“大家对话”的形式,而广东和上海则采用“人机对话”的形式。 从考试内容来看,各地口语考试主要包括词/句跟读、图画对话、故事复述、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目前高考英语口语考试的具体信息东亚地区的考试情况如表1.1.3所示:
总体而言,东亚地区对高考英语口语考试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大部分地区尚未设立英语口语考试。 只有我国大陆和香港地区将英语口语考试纳入高考体系。 仍需优化。 作为一项高风险的大型考试,高考英语口语考试涉及面广,组织难度大。 相关改革要科学设计、稳步推进。 一方面,在日本、韩国、台湾、澳门等地尽快设立英语高考口语考试;
虽然我国大陆高考采用英语口语,但只有少数省份将其纳入高考总分。 这一政策很可能导致教师忽视英语口语教学。 相关研究发现,口语考试中,考生语言知识匮乏,语音语调落后于整体英语水平,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语言规则的使用。 这些都说明了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此外,我国大陆高考英语口语的考试类型主要是阅读、跟读和复述,没有交际考试类型。 影响也体现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改进。
2、东亚地区高考英语听说考试对比
东亚地区也有类似的英语教学环境和考试政策。 各地在高考英语听说考试的组织方式和题型上可以相互借鉴。 当然,你也可以参考托福、雅思等国际英语水平考试中的听说题型。 设计。 随着英语作为通用语言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东亚各地正在开展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和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高考对高中英语日常教学有着重要的反作用,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通过比较和借鉴,各地可以取长补短,不断提高高考英语听说考试的有效性。 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
就听力考试而言,虽然东亚地区英语高考一般都考听力,但不同地区的组织形式有所不同。 例如,在台湾,听力考试是单独设置的(一年两次考试),并按年级报告成绩,供大学招生参考; 在我国大陆地区的部分省份,听力考试成绩不计入总成绩,应考虑纳入; 在香港,听力理解与其他英语技能结合起来设计试题,体现了考察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理念。 从具体题型来看,目前东亚地区高考英语听力仍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但近年来,一些地区开始尝试设置主观题型,如如填空、听写等,丰富试题类型,增强考试内容的综合性。 有积极的意义。 香港高考对考生的英语听力技能要求较高,其命题一般结合阅读、写作等技能进行设计(金一波,2011); 广东高考采用听说相结合的方式设计试题,体现了语言综合测试的理念。 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在高考英语口语测试方面,东亚地区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已经开始关注并谋划相关改革措施。 例如,日本、韩国教育部门近期提出加强英语口语教学,并将其体现在高考中。 高考英语口语考试形式包括人机对话和大家对话,重点考察学生的语音语调和实际口语交际能力。 目前,我国广东、上海、香港等地在高考英语口语测试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事实上,复杂性、准确性和流利性是衡量口语水平或口语发展的基本标准和有效方法,但这三者应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和学习目标而有所侧重(,2011)。 目前,香港高考英语口语测试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重点测试考生的真实交际能力; 而内地一些省市则设立了跟读、重复等题型,重点测试考生的发音和表达准确性。 随着人工智能和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可以预见,高考英语口语考试的形式和评分方式将更加多样化,组织难度也会降低,普及程度也会提高。
三、改进措施及教学启示
听和说是重要的语言技能,是语言学习者交际能力的重要体现。 高考是东亚教育体系的核心。 高考英语听说考试旨在测试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的能力。 对于改善高中日常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从上述东亚高考英语听说考试现状的介绍和比较来看,虽然各地情况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在侧重点、组织、测试内容和问题设计。 鉴于此,当前东亚地区应总结经验,相互学习,逐步改革和完善高考英语听说考试制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听力考试方面,目前我国澳门地区高考实行英语联考,采用统一试卷,但听力部分尚未设立,应尽快增设尽可能。 此外,我国大陆各地区应将听力成绩纳入英语高考总成绩,确保学生重视英语听力学习。 从题型来看,当前东亚地区应尽快改变单选题的现状,转而设计多元化的题型,特别是主观题。 目前学术类雅思考试听力包括填空、判断、答疑、匹配等题型,可为东亚地区高考听力试题设计提供参考。 此外,广东的英语听力和口语结合在一起,香港的高考英语听力结合了阅读、写作等技能测试。 这些做法突破了仅听的模式,将其他语言技能融入其中,从而测试得更全面。 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值得其他地区参考。 另外,听力材料选题的范围可以扩大,努力涵盖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而不是局限于日常生活对话。 目前,在日本、台湾等东亚部分地区,高考英语听力测试是单独进行的,每年进行两次测试,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测试的客观性。 其他地区可以对形式、频率和分数比例等进行调整。
在口语考试方面,由于目前东亚大部分地区的英语高考不包含口语考试,因此迫切需要增设口语考试,并逐步将其成绩纳入高考英语总分。 借鉴上海、香港等地的经验,东亚地区应在考试内容、形式、题型、成绩评价等方面进一步探索。 具体来说,鉴于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口语交际功能,日常会话应作为测试的主要内容。 考虑到东亚考生人数较多,组织口试难度较大。 因此,各地区可根据情况决定采用面谈或人机对话的方式。 考生人数较少的地区,如澳门、上海等地,可以直接采用面试方式进行考试,而日本、韩国等地则适合采用机考方式。 在东亚,英语是作为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来教授的,因此口语测试既注重语音和语法的准确性,也注重流利性。 相应地,也应该体现在题型设计和评分上。 目前,我国大部分省份的高考英语口语测试仅包括跟读、复述等简单考核,应适当增加对话、小组讨论等交流测试。 当然,其他地区也可以借鉴广东的听说测试,即将听力内容融入到口语测试中,从而更全面地测试学生的英语能力。 最后,在测试组织方面,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与笔试分开的方式,其绩效评价也可以采取分级制度。
综上所述,当前东亚高考英语总体上在听说方面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口语考试方面,需要进一步改革。 当然,不同地区也存在一些差异。 例如,香港和上海的英语教学一直以听和说为主。 英语听力和口语测试尚未进行。 因此,当前东亚高考英语听说考试设计改革应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稳步推进。 在听说内容设计上要体现交际性和信息性相结合的特点,在题型设置上要调整主客观题的比例,避免全是选择题。 在成绩评价方面,无论采用分数制还是等级制,各地都应将其纳入高考英语总成绩(田慧,2014)。
高考对日常教学有很大的反作用,东亚各地区应在高考改革背景下改进教学模式。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将各种语言技能的教学结合起来,让学习者通过听和读接收输入信息,通过说和写输出信息。 针对当前东亚地区高考英语听说考试的改革趋势,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教学应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实践证明,听力水平较好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也较强,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也会增强他们的听力兴趣。 随着高考题型进一步多样化,教师不应再局限于练习模拟题作为听力教学的主要方式。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尽量选择长度适中、语言内容略高于学生语言水平的新闻、电影、纪录片等。 在口语考试方面,未来东亚各地区都将其纳入英语高考,其内容将体现基本技能与真实交际能力的结合。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基础语音知识的掌握,还要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方面,教师应加强学生基础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将语音练习贯穿于日常教学的全过程; 另一方面,教师在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设计小组讨论、课堂报告、角色扮演等口语交际活动。 总之,在教学方面,教师应更加注重听、说教学,巩固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充分利用多元化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只有在加强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提高高考英语听说测试的有效性,通过测试积极反冲洗教学,才能有效提高东亚地区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注:本文为2015年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项目:中国大陆、香港、台湾英语高考制度改革比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
[1] 彼得. 任务型研究:表现、评价与教学方法[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2] 董连忠. 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反作用研究[J]. 外语测试与教学,2017(01)。
[3]顾向东,张正川,肖伟。 课程改进过程中高中英语教学现状研究[J]. 课程·教材·教学法,2011,31(02)。
[4]金一波. 香港中学文凭英语考试对我国内地英语高考的启示[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11(1).
[5]宋伟民. 高考英语听力考试的现状与需求[J]. 考试研究,2012(5)。
[6] 田慧. 新一轮英语高考题型改革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 教学与管理,2014(33)。
[7] 王东. 港澳高考英语组织与题型设置实施现状及启示[J]. 基础外语教育,2018(2)。
[8] 王栋,陆寅. 中日韩英语高考题型结构比较及启示[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6(6)。
[9] 文秋芳. 第二语言习得关键问题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10] 香港考试及评核局。 2017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时间表[EB/OL]。
东亚的研究和测试
王东变雅玉
: 东亚有 和 。 并长期涉足东亚一些地区。 本文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的考试、测试和类型方面进行了测试。 ,它是几年中的考试。 到 、 到 并通过测试和测试进行测试。 是的,测试基于本地和模式。 所有这些都为东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东亚;
(本文首发于《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8年第11期)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娱乐之家人才站上看到的! | |
发布者所在地区(仅供参考):,IP:60.247.148.23 |
东亚高考英语听说考试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
东亚高考英语听说考试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
王东变雅玉
摘要:东亚地区有着相似的英语教育环境和考试政策。 一些地区的英语教学仍然存在“重听、重说、重读、写”的现象,这在高考中也有所体现。 本文从听力和口语考试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大陆、港澳台)、日本和韩国英语听力考试试题的设置、组织、内容和题型,介绍了英语听力和口语考试的进展情况。近年来相关改革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分析,笔者提出加强听说考试、取长补短、科学设计试题、合理谋划改革、因地制宜推进措施、转变教学模式等建议。 启示。
关键词:东亚; 高考英语; 听力和口语测试; 教学反作用
随着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英语高考形式、内容、频次等方面的改革方案相继公布。 花费。 英语语言技能听、说、读、写是一个综合的整体,也应该体现在教学评价中。 然而,长期以来,关于中国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薄弱的说法屡见不鲜,“聋哑英语”现象一度成为质疑我国英语教学效果低下的证据。国家。 事实上,这种现象在东亚其他地区也存在。 根据雅思官方组织公布的数据,日本和韩国考生在总分和听力、口语单项成绩上均排名靠后。 这引起了两国政府教育部门的重视。 谈谈技能培训。 高考作为一项重要的选拔考试,在整个东亚地区都受到高度重视,对各学科的教学有着特别强烈的反作用。 那么,东亚各地高考英语听说考试设置现状如何呢? 还存在哪些问题? 如何借鉴彼此的经验,完善高考英语听说考试的结构和内容,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 下面,笔者将列出中国(包括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日本、韩国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考试的内容和题型,并分析各自的优缺点,依次分析为东亚现行高考英语体系提供依据。 改革及日常英语听说教学提供启示。
一、东亚地区英语听力及高考听力测试现状
所谓高考英语听说考试,就是针对高考考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测试。 从语言发展的角度来看,听和说是先于书面语言的人类交流的重要载体,也是最常用的交流形式。 在语言学习中,听力理解是一种输入技能,而口语表达则是学习者输出语言的过程。 两者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 根据所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设,如果学习者接受足够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例如听、读等,他们就可以获得语言学习。 斯温指出,如果学习者在现实环境中没有足够的机会输出语言,如写作、口语表达等,即他们在语言输出活动中没有被“推动”,那么他们的语言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学习必然是有限的(文秋芳,2010)。 因此,在实际的语言教学中,我们应该把输入技能和输出技能的学习结合起来,并且这个理念应该在测试中得到体现。 但由于高考规模大、风险高,东亚地区仍有部分地区高考不包括听力或口语。 需要比较分析,发现问题,相互启发,改进实践。
(一)东亚地区高考英语听力考试现状
目前,除我国澳门地区外,东亚国家/地区的高考英语均包含听力考试,但考试形式和题型有所不同。 目前,各地高考英语听力考试具体信息如表1.1.1所示:
从表1.1.1可以看出,听力考试已成为东亚地区英语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2018年而言,我国大陆英语高考全部包含听力考试,约占总成绩的25%。 但也有甘肃、内蒙古、辽宁等少数省份不将听力成绩计入总分。 可见,听力技能训练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关注。 我国台湾地区单独组织高考英语听力考试,每年参加两次考试。 测试时间一般为60分钟,采用等级制度(分为A、B、C、D等)来报告结果。 选择是否参加测试; 香港的听力考试与其他地区的听力考试分册不同,单独组织。 考试时间长达两个小时,成绩占高考英语总成绩的30%。 但考生需要完成以听力理解为基础的综合能力测试,这体现了他们重视学生听力能力的理念(王东,2018)。 日本、韩国近年来也加强了高考英语听力考试。 其中,日本单独组织听力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20%; 而韩国则将听力考试和其他部分放在同一张试卷中,分数占总分的35%。 %。 相同的是,目前日韩高考英语听力考试题型相对单一,仅提供客观选择题(王东、陆隐,2016)。 笔者查阅了2018年东亚国家/地区高考英语听力具体题型及题量,如表1.1.2所示:
可以看出,虽然题数有所增加,但从考试内容来看,目前东亚高考英语仍以传统对话和短文为主要载体。 另外,在题型上,客观选择题是绝对主流,主观题的设置尚未普及。 只有上海和香港有填空、听写等主观题。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考英语的有效性,需要在未来的改革中加以改进(宋为民,2012)。
与其他地区相比,我国内地高考英语听力成绩占比较低,部分省份不将听力成绩计入总分,容易导致听力被低估的现象。 除上海外,我国内地高考英语听力考试均以选择题为主,难以考察考生的整体听力水平。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学校以问题解决训练代替听力教学,有的学校甚至在不计入高考英语听力总分的领域取消听力教学,不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英语综合能力(董连忠,2017)。
(二)东亚地区高考英语口语测试现状
英语口语测试是检验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直接方式,也是所有语言技能测试中难度最大的部分。 多年来,东亚大部分地区的英语口语教学受到广泛诟病,学生中的“哑巴英语”现象较为严重。 客观上,有必要通过测试积极的反拨教学来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效果。 世界各地常见的雅思、托福等英语水平考试都有口语部分,我国的公共英语考试(PETS)也包括口语部分。 但目前东亚部分国家/地区尚未设立口语考试或未计入高考英语总分。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日常英语口语学习,并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重视。 英语口语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输出技能,对于有效的人际沟通至关重要,值得加强。 我国大陆高考英语口语考试由各省市独立设置、单独组织。 起初主要针对外语专业考生设立,后来扩大到所有考生。 近年来,随着英语口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少数地区已将其分数纳入英语总分。 例如,广东省已将英语听说考试成绩的25%纳入英语高考总成绩。 我国香港地区一直有重视英语口语教学的传统。 高考口试和笔试分开举行,占考试总成绩的10%。 它以与审查员访谈的形式进行。 问题类型包括阅读短文后进行小组讨论、考生单独回答问题等(香港考试及评核局,2017)。 日本、韩国、我国台湾、澳门地区尚未设立专门的高考英语口语考试,但近年来均提出改革高考题型、增设英语口语考试的计划。
英语口语测试有人机对话和现场面试两种形式。 两者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前者采用语音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成问题并自动评分; 后者通过考官与考生面对面的真实交流来评价考生的口语能力。 目前东亚地区高考英语口语考试均采用两种形式。 例如,北京和香港采用“大家对话”的形式,而广东和上海则采用“人机对话”的形式。 从考试内容来看,各地口语考试主要包括词/句跟读、图画对话、故事复述、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目前高考英语口语考试的具体信息东亚地区的考试情况如表1.1.3所示:
总体而言,东亚地区对高考英语口语考试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大部分地区尚未设立英语口语考试。 只有我国大陆和香港地区将英语口语考试纳入高考体系。 仍需优化。 作为一项高风险的大型考试,高考英语口语考试涉及面广,组织难度大。 相关改革要科学设计、稳步推进。 一方面,在日本、韩国、台湾、澳门等地尽快设立英语高考口语考试;
虽然我国大陆高考采用英语口语,但只有少数省份将其纳入高考总分。 这一政策很可能导致教师忽视英语口语教学。 相关研究发现,口语考试中,考生语言知识匮乏,语音语调落后于整体英语水平,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语言规则的使用。 这些都说明了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此外,我国大陆高考英语口语的考试类型主要是阅读、跟读和复述,没有交际考试类型。 影响也体现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改进。
2、东亚地区高考英语听说考试对比
东亚地区也有类似的英语教学环境和考试政策。 各地在高考英语听说考试的组织方式和题型上可以相互借鉴。 当然,你也可以参考托福、雅思等国际英语水平考试中的听说题型。 设计。 随着英语作为通用语言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东亚各地正在开展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和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高考对高中英语日常教学有着重要的反作用,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通过比较和借鉴,各地可以取长补短,不断提高高考英语听说考试的有效性。 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
就听力考试而言,虽然东亚地区英语高考一般都考听力,但不同地区的组织形式有所不同。 例如,在台湾,听力考试是单独设置的(一年两次考试),并按年级报告成绩,供大学招生参考; 在我国大陆地区的部分省份,听力考试成绩不计入总成绩,应考虑纳入; 在香港,听力理解与其他英语技能结合起来设计试题,体现了考察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理念。 从具体题型来看,目前东亚地区高考英语听力仍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但近年来,一些地区开始尝试设置主观题型,如如填空、听写等,丰富试题类型,增强考试内容的综合性。 有积极的意义。 香港高考对考生的英语听力技能要求较高,其命题一般结合阅读、写作等技能进行设计(金一波,2011); 广东高考采用听说相结合的方式设计试题,体现了语言综合测试的理念。 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在高考英语口语测试方面,东亚地区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已经开始关注并谋划相关改革措施。 例如,日本、韩国教育部门近期提出加强英语口语教学,并将其体现在高考中。 高考英语口语考试形式包括人机对话和大家对话,重点考察学生的语音语调和实际口语交际能力。 目前,我国广东、上海、香港等地在高考英语口语测试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事实上,复杂性、准确性和流利性是衡量口语水平或口语发展的基本标准和有效方法,但这三者应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和学习目标而有所侧重(,2011)。 目前,香港高考英语口语测试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重点测试考生的真实交际能力; 而内地一些省市则设立了跟读、重复等题型,重点测试考生的发音和表达准确性。 随着人工智能和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可以预见,高考英语口语考试的形式和评分方式将更加多样化,组织难度也会降低,普及程度也会提高。
三、改进措施及教学启示
听和说是重要的语言技能,是语言学习者交际能力的重要体现。 高考是东亚教育体系的核心。 高考英语听说考试旨在测试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的能力。 对于改善高中日常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从上述东亚高考英语听说考试现状的介绍和比较来看,虽然各地情况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在侧重点、组织、测试内容和问题设计。 鉴于此,当前东亚地区应总结经验,相互学习,逐步改革和完善高考英语听说考试制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听力考试方面,目前我国澳门地区高考实行英语联考,采用统一试卷,但听力部分尚未设立,应尽快增设尽可能。 此外,我国大陆各地区应将听力成绩纳入英语高考总成绩,确保学生重视英语听力学习。 从题型来看,当前东亚地区应尽快改变单选题的现状,转而设计多元化的题型,特别是主观题。 目前学术类雅思考试听力包括填空、判断、答疑、匹配等题型,可为东亚地区高考听力试题设计提供参考。 此外,广东的英语听力和口语结合在一起,香港的高考英语听力结合了阅读、写作等技能测试。 这些做法突破了仅听的模式,将其他语言技能融入其中,从而测试得更全面。 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值得其他地区参考。 另外,听力材料选题的范围可以扩大,努力涵盖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而不是局限于日常生活对话。 目前,在日本、台湾等东亚部分地区,高考英语听力测试是单独进行的,每年进行两次测试,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测试的客观性。 其他地区可以对形式、频率和分数比例等进行调整。
在口语考试方面,由于目前东亚大部分地区的英语高考不包含口语考试,因此迫切需要增设口语考试,并逐步将其成绩纳入高考英语总分。 借鉴上海、香港等地的经验,东亚地区应在考试内容、形式、题型、成绩评价等方面进一步探索。 具体来说,鉴于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口语交际功能,日常会话应作为测试的主要内容。 考虑到东亚考生人数较多,组织口试难度较大。 因此,各地区可根据情况决定采用面谈或人机对话的方式。 考生人数较少的地区,如澳门、上海等地,可以直接采用面试方式进行考试,而日本、韩国等地则适合采用机考方式。 在东亚,英语是作为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来教授的,因此口语测试既注重语音和语法的准确性,也注重流利性。 相应地,也应该体现在题型设计和评分上。 目前,我国大部分省份的高考英语口语测试仅包括跟读、复述等简单考核,应适当增加对话、小组讨论等交流测试。 当然,其他地区也可以借鉴广东的听说测试,即将听力内容融入到口语测试中,从而更全面地测试学生的英语能力。 最后,在测试组织方面,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与笔试分开的方式,其绩效评价也可以采取分级制度。
综上所述,当前东亚高考英语总体上在听说方面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口语考试方面,需要进一步改革。 当然,不同地区也存在一些差异。 例如,香港和上海的英语教学一直以听和说为主。 英语听力和口语测试尚未进行。 因此,当前东亚高考英语听说考试设计改革应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稳步推进。 在听说内容设计上要体现交际性和信息性相结合的特点,在题型设置上要调整主客观题的比例,避免全是选择题。 在成绩评价方面,无论采用分数制还是等级制,各地都应将其纳入高考英语总成绩(田慧,2014)。
高考对日常教学有很大的反作用,东亚各地区应在高考改革背景下改进教学模式。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将各种语言技能的教学结合起来,让学习者通过听和读接收输入信息,通过说和写输出信息。 针对当前东亚地区高考英语听说考试的改革趋势,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教学应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实践证明,听力水平较好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也较强,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也会增强他们的听力兴趣。 随着高考题型进一步多样化,教师不应再局限于练习模拟题作为听力教学的主要方式。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尽量选择长度适中、语言内容略高于学生语言水平的新闻、电影、纪录片等。 在口语考试方面,未来东亚各地区都将其纳入英语高考,其内容将体现基本技能与真实交际能力的结合。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基础语音知识的掌握,还要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方面,教师应加强学生基础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将语音练习贯穿于日常教学的全过程; 另一方面,教师在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设计小组讨论、课堂报告、角色扮演等口语交际活动。 总之,在教学方面,教师应更加注重听、说教学,巩固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充分利用多元化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只有在加强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提高高考英语听说测试的有效性,通过测试积极反冲洗教学,才能有效提高东亚地区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注:本文为2015年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项目:中国大陆、香港、台湾英语高考制度改革比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
[1] 彼得. 任务型研究:表现、评价与教学方法[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2] 董连忠. 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反作用研究[J]. 外语测试与教学,2017(01)。
[3]顾向东,张正川,肖伟。 课程改进过程中高中英语教学现状研究[J]. 课程·教材·教学法,2011,31(02)。
[4]金一波. 香港中学文凭英语考试对我国内地英语高考的启示[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11(1).
[5]宋伟民. 高考英语听力考试的现状与需求[J]. 考试研究,2012(5)。
[6] 田慧. 新一轮英语高考题型改革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 教学与管理,2014(33)。
[7] 王东. 港澳高考英语组织与题型设置实施现状及启示[J]. 基础外语教育,2018(2)。
[8] 王栋,陆寅. 中日韩英语高考题型结构比较及启示[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6(6)。
[9] 文秋芳. 第二语言习得关键问题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10] 香港考试及评核局。 2017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时间表[EB/OL]。
东亚的研究和测试
王东变雅玉
: 东亚有 和 。 并长期涉足东亚一些地区。 本文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的考试、测试和类型方面进行了测试。 ,它是几年中的考试。 到 、 到 并通过测试和测试进行测试。 是的,测试基于本地和模式。 所有这些都为东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东亚;
(本文首发于《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8年第11期)
发现更多资讯 >>
友情链接:
娱乐之家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