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11 01:02 | 信息编号:272253 |
联系人: | 电话: |
2020年职业健身教练生存报告:创业不再是首选
题图来自IC photo,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原标题:《上海教练收入最高,创业不再是首选|2020年职业健身生存现状报告》教练》,作者:《同频》中国健身企业家大会
这是联霸研究院连续四年对在职健身教练专业状况进行研究。 我们相信,对一线健身教练的生活、工作、心理状态的持续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当前整个健身行业的发展水平。
1、制备方法
此次调查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教练参与,主要针对民办教育,因此这份报告也主要反映了民办教育的工作水平。
从年龄来看,90后占比最多,占比70%,80后占比17.8%。 其中有少数00后、70后,年龄最大的46岁,最小的17岁。
从性别角度来看,参与调查的男女比例约为8:2,女教练在这个行业仍然是稀有物种。
健身教练的平均工作年限为4.4年,最长的为22年,70%的教练中途出家。
参与调查的健身教练中,80%以上拥有大专以上学历。 这个数字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也意味着关注联霸的教练平均学历水平较高。
综合整体数据,我们可以得出2020年健身教练的平均数据如下:
平均底薪2321元
平均月收入11456元,最高5万多元
平均佣金36%
平均课时80课时,最多280课时
平均班费342元,最高1200元
教练员的工作量决定了场馆的运营水平,也影响着教练员的收入水平。
都说一线城市压力很大,但调查数据显示,二三线城市教练月均课时更高,达到98节,北京一线城市85节、上海、广州、深圳。 75 节课。
但工作量与收入成正比吗? 我们来看看教练的工资。
2、教练员薪酬
据调查,虽然教练员的平均工资在1万以上,但仍有超过40%的教练员月收入低于8000元。 说明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当教练能月薪万元并不属实。 或许正是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一些教练开始怀疑甚至怨恨自己的工作。
但如果横向比较其他行业的平均收入,教练员的薪资水平与同学历、同年龄段相比仍然不低。 如何让年轻教练正确对待职业收入水平,减少不合理期望,正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性别来看,男女教练的收入水平越来越接近,所以女教练虽然很少,但收入与男同胞相差并不大。
从行业来看,健身俱乐部教练的收入(12299元)明显高于工作室同行(10377元)。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教练抱怨健身房被迫在压力下工作,但他们却拒绝上班。 办公室工作。
从地区来看,我们发现一线城市教练的平均收入为15719元,比二三线城市的同行高出50%。 其中,上海教练平均月薪最高,为16660元,北京教练月薪最低,为11421元。
在概述中我们提到,参与调查的教练员中,80%以上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不过,从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来看,虽然各个受教育程度的教练都有可能获得高薪,但从趋势分布来看,受教育程度高的教练更有可能获得更高的薪水。
前面提到,90后教练已经成为行业主流教练。 我们来比较一下不同年龄段的收入差异。
70后:平均每月60节课,平均班费357元,平均月收入16286元;
80后:平均每月班费329元,平均每月75节课,平均月收入13195元;
90后:平均课时322元,平均每月89节课,平均月收入11030元。
其中,1990-95年教练员平均月收入12199元,月平均课时86元,课时费316元; 1995-99年,课时费330元,月平均收入9134元,月平均课时93元。
统计显示,70后教练收入最高,而90后尤其是95后教练工作量更大。 这里我们还发现,教练的工作量和收入并不是成正比的。
2020年,健身行业受到疫情影响。 疫情过后,56.6%的教练表示收入有所下降,平均下降26%。
3.教练职业生涯规划
健身教练想要学习哪些职业技能? 他们有什么职业梦想? 我们也从数据中提取出了大家关心的部分。
在教练心目中,优秀的健身教练最重要的是专业水平,但选择服务态度、口才、外表的比例也很高,这反映出越来越多的教练开始重视其重要性。多专业而不是只专业。
这可能与很多健身机构对教练的指导是分不开的。
乐客体育在选拔教练时,70%的考核是非专业能力。 他们还推出了0元培训模式——非专业素质预检,通过专业培训后进入乐客平台。 。
再比如,健盟民办教育中心通过系统给教练分配课程,引导教练关注保留率。 中天健身禁止教练强令,倡导顾客体验,评价“零投诉”。
同样,在教练青睐的职业培训中,与往年相比,销售计费的培训需求明显减少,连续三年呈现下降趋势。
康复依然位居榜首,企业管理、个人形象、青少年体能也是教练们关注的训练方向。
今年,健身教练的职业满意度依然在及格线以上(6.58分,满分10分)。 虽然疫情影响了很多教练员的正常工作,但职业满意度有所提升。 是不是也反映出来了? 更理性地理解教练对其工作的期望怎么样?
当我们询问教练员哪些因素会导致他们对职业生涯不满意时,31.6%的教练员选择了“收入水平”。 显然,劳动力和资金问题仍然是教练界关注的主要问题。
但同样是在2020年,表达“没有不满”的教练比例达到了28.2%,比往年翻了一番。
今年教练员职业规划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创业”占比大幅下降,“管理”成为主流。 此外,选择留在一线的教练比例也增加了一倍。
这或许也是因为,不少教练在目睹这两年健身创业大潮的褪色后,开始理性思考未来的方向。
同样下滑明显的职业方向是“做培训师”,这也可能与2020年培训机构收入大幅下降有关。
从近几年的研究来看,健身教练的职业规划并不明确和坚定,而是随着行业的起伏而变化,确定性较差。
而由于不具备职业生涯规划和确定性思维的能力,教练员往往没有安全感,职业焦虑感会大大增加。
但令人欣慰的是,不少健身场所也开始为教练规划一些长期的职业路线。
对于去年兴起的网络健身内容,不少教练表示了浓厚的兴趣,但真正开始参与的并不多。 拥有6亿用户的抖音也是教练创作内容的首选平台。
四、结束
健身教练的团体素养和工作能力是健身行业的基石。 健身教练的专业经验也是反映行业现状的晴雨表。
2020年,我们要求所有接受调查的教练用一个词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并将所有词拼在一起形成下图。
其中,字体较深、字号较大的词语也被提及较多。
坚持、生活、得失、积累、感恩……虽然经历了2020年的坎坷,但教练们并没有只是抱怨,而是积极展望更好的未来。
2021年已经开始了。 一年后,我们的报告会带来哪些变化? 让我们等着看!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娱乐之家人才站上看到的! | |
发布者所在地区(仅供参考):,IP:60.247.148.23 |
2020年职业健身教练生存报告:创业不再是首选
题图来自IC photo,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原标题:《上海教练收入最高,创业不再是首选|2020年职业健身生存现状报告》教练》,作者:《同频》中国健身企业家大会
这是联霸研究院连续四年对在职健身教练专业状况进行研究。 我们相信,对一线健身教练的生活、工作、心理状态的持续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当前整个健身行业的发展水平。
1、制备方法
此次调查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教练参与,主要针对民办教育,因此这份报告也主要反映了民办教育的工作水平。
从年龄来看,90后占比最多,占比70%,80后占比17.8%。 其中有少数00后、70后,年龄最大的46岁,最小的17岁。
从性别角度来看,参与调查的男女比例约为8:2,女教练在这个行业仍然是稀有物种。
健身教练的平均工作年限为4.4年,最长的为22年,70%的教练中途出家。
参与调查的健身教练中,80%以上拥有大专以上学历。 这个数字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也意味着关注联霸的教练平均学历水平较高。
综合整体数据,我们可以得出2020年健身教练的平均数据如下:
平均底薪2321元
平均月收入11456元,最高5万多元
平均佣金36%
平均课时80课时,最多280课时
平均班费342元,最高1200元
教练员的工作量决定了场馆的运营水平,也影响着教练员的收入水平。
都说一线城市压力很大,但调查数据显示,二三线城市教练月均课时更高,达到98节,北京一线城市85节、上海、广州、深圳。 75 节课。
但工作量与收入成正比吗? 我们来看看教练的工资。
2、教练员薪酬
据调查,虽然教练员的平均工资在1万以上,但仍有超过40%的教练员月收入低于8000元。 说明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当教练能月薪万元并不属实。 或许正是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一些教练开始怀疑甚至怨恨自己的工作。
但如果横向比较其他行业的平均收入,教练员的薪资水平与同学历、同年龄段相比仍然不低。 如何让年轻教练正确对待职业收入水平,减少不合理期望,正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性别来看,男女教练的收入水平越来越接近,所以女教练虽然很少,但收入与男同胞相差并不大。
从行业来看,健身俱乐部教练的收入(12299元)明显高于工作室同行(10377元)。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教练抱怨健身房被迫在压力下工作,但他们却拒绝上班。 办公室工作。
从地区来看,我们发现一线城市教练的平均收入为15719元,比二三线城市的同行高出50%。 其中,上海教练平均月薪最高,为16660元,北京教练月薪最低,为11421元。
在概述中我们提到,参与调查的教练员中,80%以上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不过,从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来看,虽然各个受教育程度的教练都有可能获得高薪,但从趋势分布来看,受教育程度高的教练更有可能获得更高的薪水。
前面提到,90后教练已经成为行业主流教练。 我们来比较一下不同年龄段的收入差异。
70后:平均每月60节课,平均班费357元,平均月收入16286元;
80后:平均每月班费329元,平均每月75节课,平均月收入13195元;
90后:平均课时322元,平均每月89节课,平均月收入11030元。
其中,1990-95年教练员平均月收入12199元,月平均课时86元,课时费316元; 1995-99年,课时费330元,月平均收入9134元,月平均课时93元。
统计显示,70后教练收入最高,而90后尤其是95后教练工作量更大。 这里我们还发现,教练的工作量和收入并不是成正比的。
2020年,健身行业受到疫情影响。 疫情过后,56.6%的教练表示收入有所下降,平均下降26%。
3.教练职业生涯规划
健身教练想要学习哪些职业技能? 他们有什么职业梦想? 我们也从数据中提取出了大家关心的部分。
在教练心目中,优秀的健身教练最重要的是专业水平,但选择服务态度、口才、外表的比例也很高,这反映出越来越多的教练开始重视其重要性。多专业而不是只专业。
这可能与很多健身机构对教练的指导是分不开的。
乐客体育在选拔教练时,70%的考核是非专业能力。 他们还推出了0元培训模式——非专业素质预检,通过专业培训后进入乐客平台。 。
再比如,健盟民办教育中心通过系统给教练分配课程,引导教练关注保留率。 中天健身禁止教练强令,倡导顾客体验,评价“零投诉”。
同样,在教练青睐的职业培训中,与往年相比,销售计费的培训需求明显减少,连续三年呈现下降趋势。
康复依然位居榜首,企业管理、个人形象、青少年体能也是教练们关注的训练方向。
今年,健身教练的职业满意度依然在及格线以上(6.58分,满分10分)。 虽然疫情影响了很多教练员的正常工作,但职业满意度有所提升。 是不是也反映出来了? 更理性地理解教练对其工作的期望怎么样?
当我们询问教练员哪些因素会导致他们对职业生涯不满意时,31.6%的教练员选择了“收入水平”。 显然,劳动力和资金问题仍然是教练界关注的主要问题。
但同样是在2020年,表达“没有不满”的教练比例达到了28.2%,比往年翻了一番。
今年教练员职业规划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创业”占比大幅下降,“管理”成为主流。 此外,选择留在一线的教练比例也增加了一倍。
这或许也是因为,不少教练在目睹这两年健身创业大潮的褪色后,开始理性思考未来的方向。
同样下滑明显的职业方向是“做培训师”,这也可能与2020年培训机构收入大幅下降有关。
从近几年的研究来看,健身教练的职业规划并不明确和坚定,而是随着行业的起伏而变化,确定性较差。
而由于不具备职业生涯规划和确定性思维的能力,教练员往往没有安全感,职业焦虑感会大大增加。
但令人欣慰的是,不少健身场所也开始为教练规划一些长期的职业路线。
对于去年兴起的网络健身内容,不少教练表示了浓厚的兴趣,但真正开始参与的并不多。 拥有6亿用户的抖音也是教练创作内容的首选平台。
四、结束
健身教练的团体素养和工作能力是健身行业的基石。 健身教练的专业经验也是反映行业现状的晴雨表。
2020年,我们要求所有接受调查的教练用一个词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并将所有词拼在一起形成下图。
其中,字体较深、字号较大的词语也被提及较多。
坚持、生活、得失、积累、感恩……虽然经历了2020年的坎坷,但教练们并没有只是抱怨,而是积极展望更好的未来。
2021年已经开始了。 一年后,我们的报告会带来哪些变化? 让我们等着看!
发现更多资讯 >>
友情链接:
娱乐之家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