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 童年视角看抗疫:兰州东湖小区李梓玄的抗疫日记
更新时间:2025-08-10 04:01:23 信息编号:71233

童年视角看抗疫:兰州东湖小区李梓玄的抗疫日记

浏览人气:8

童年视角看抗疫:兰州东湖小区李梓玄的抗疫日记

父母是孩子最优秀的导师,在兰州东湖小区实施封控期间,兰州市城关区宁卧庄小学二一班的李梓玄同学,经历了从最初的迷茫,逐渐转变为目睹父母作为志愿者与众多志愿者一同为小区提供帮助,结识了更多志愿者,并对他们的奉献与辛劳心存感激,这些美好情感已深深植根于他的内心。

10月23日:惊慌小区有了确证患者

10月23日,正值停课的第三日,恰巧是星期六。中午时分,全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享用着饭菜,这时,爸爸突然神情严肃地说:“不好了,小区的大门被锁上了,禁止任何人出入。我们小区竟然出现了新冠肺炎的确诊病例。”不久后,我注意到妈妈手机群里显示多辆救护车驶入我们小区,将众多居民送往医院,现场还有身着防护服的警察和医护人员,场面颇为惊悚。爸爸妈妈显得有些紧张,而我却并未多想,依旧照常行事。晚餐过后,工作人员通知我们下楼进行第二次核酸检测。我本想下楼玩耍,却被妈妈拉了回来。鉴于当前的特殊时期,我们迅速返回家中,因为外面实在太过危险,我只能乖乖地跟着妈妈回到了家。

10月24日:封控反倒有点小开心

10月24日,一大早,我美美地睡了个懒觉。醒来时,妈妈告诉我,小区已经封闭了。凌晨三点多,小区的大门和我们家的大门都被贴上了封条。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得乖乖地待在家里,全力支持抗击疫情。虽然居家隔离听起来有些无聊,但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来说,这似乎是一件挺有趣的事情。不用去学校,终于可以有时间尽情地玩玩具和看电视了,我心里想。

10月25日:核酸检测

10月25日当天,我们进行了第三次核酸检测,现场身着白衣的医护人员众多,我粗略计数,共有二十个工作台在进行检测。从那时起,我们将每隔一日进行一次核酸检测,至于还需进行多少次,目前尚不得而知……

10月26日:我们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10月26日,小区业主们在各自的群里热议疫情已有数日,小区尚未进行消毒工作,大家普遍感到不安,讨论气氛颇为热烈。得知这一情况后,爸爸主动与蓝天救援队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了小区的实际情况,随后,蓝天救援队的志愿者们便来到我们小区,对整个区域进行了全面的消毒作业,耗时整整一天,并且还为我们带来了防护服。毛老师,作为班主任,发现我们小区防疫物资不足,便在班级群里提出了一个号召。全班54位同学积极响应,慷慨解囊,献出了自己的零花钱。我亦然,贡献出了自己积攒的零花钱。这些物资最终送到了小区,为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我对同学们的善举充满感激,特别感谢大家在困难时刻,依然关心着我们,为我们带来了温暖和希望。这种传递爱意的方式未曾停歇,毛老师用我们节省下来的零钱为蓝天救援队的叔叔阿姨们准备了“爱心餐”,并且动员周围的人持续参与“认领”爱心餐的行动。同学们也纷纷录制了短视频、绘制了图画,表达了诚挚的祝福,写下了感激的话语,向为这座饱受病痛折磨的城市无私奉献的蓝天队员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10月27日:发现可爱的志愿者

10月27日当天,我们一同走下楼进行了第四次核酸检测。现场,志愿者们正忙着维护秩序,有的在拉起警戒线,有的则负责搬运物资。更有甚者,一名志愿者还背着一位年迈的老人缓缓走来。人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彼此之间保持着一米的距离,特别为老年人、残疾人和上网课的学生们设立了便捷的绿色通道。妈妈带着我选择了检测的绿色通道,很快便完成了核酸检测。随后,妈妈和我跑步快速下到了一楼,我们没有乘坐电梯,而是选择爬楼梯锻炼身体,然后才回家。

10月28日:我们也是小小志愿者

10月28日,我在家中完成了作业,随后妈妈为我朗读了一封东湖小区业委会致我们班级的感谢信,以及业主群中众多业主所撰写的对我们的感激之词。

毛老师在班级群里说道,孩子们所做的一切或许看似微不足道,然而,我坚信那份志愿者精神与善良的爱心之花,已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他们长大成人后,或许会成为医护人员、基层工作者、警察,或是蓝天救援队的志愿者,将这份互帮互助的爱心继续传承。对此,我深以为然,我立志将来也要成为一名志愿者。夜已深至十一点多,我依然能听到爸爸在另一间卧室里不断地拨打电话,他正在订购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

10月29日:暖心小故事爸爸是主角

10月29日,我下楼参加了第五次核酸检测,但今天出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情况。黄码和绿码的检测区域被划分开来,我和妈妈选择了绿码区域进行检测。妈妈解释说,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人群聚集,同时也是对黄码重点人群进行特别关照,进行细致的筛查。不过,我对她的解释并不是很理解。

抵达单元楼下方,我遇到了住在六楼的邻居,他同时也是我们小饭桌的一员。他的父母带着他和姐姐刚刚完成了核酸检测。他面带笑容地对我说道:“李梓玄,你爸爸的名字现在成了我的爸爸,小区里的人真是挺有趣的,把名字都弄错了。”听他这么一说,他家的人也都忍不住笑了出来。回到家,我向妈妈询问了情况。妈妈解释说,自小区爆发疫情以来,整个小区已被封锁,你爸爸因此无法继续工作。然而,作为一名热心肠的人,他在小区内担任志愿者,成功协调了七八批防疫物资。我们家庭也慷慨解囊,捐出了一些物资。小区里的人们好奇地询问你爸爸的名字,但他选择保密。他认为,在这样特殊的困难时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是他应尽的责任。小区内有位人士创作了一首打油诗,在多个业主群里流传,赞扬了你爸爸的贡献,并将他的名字称为邻居李叔叔。

10月30日:爸爸的手机有大用途

10月30日这天,妈妈走下楼去做了志愿者,而爸爸则坐在一旁专注地看我写作业。然而,他手不离手机,要么在发微信,要么在打电话,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不能按时用餐,吃饭时也心不在焉,这让我感到非常不悦。等妈妈回来后,我便向她告状,妈妈安慰我说,你爸爸并非只是玩手机,他在家里同样忙碌,充当志愿者的角色,进行各种协调工作,实际上是在工作,而且这份工作也十分辛苦。

10月31日:消杀志愿者感动我们

10月31日,我们进行了第六轮核酸检测,检测现场井然有序,大家检测完毕后都迅速返回了家中。完成作业之际,妈妈向我展示了小区志愿者进行消毒工作的照片。我认出了我们楼层的邻居志愿者冯友康叔叔。他身背一个硕大的消毒装置,正在负责的楼栋里逐层进行消毒作业。他的衣服后背和面罩已被汗水浸湿,裤子与鞋子也因消毒液而显得污渍斑斑,已无法再穿。目睹此景,我内心深受触动,泪水不禁夺眶而出。我给妈妈说这些志愿者太伟大了,我要谢谢他们。

11月1日:人们相互理解战疫情

11月1日,清晨时分,天空飘着细雨,小区的志愿者们正忙碌着,爸爸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按照班主任毛老师的指示,妈妈留在家中,督促我遵循学校作息,继续学习和锻炼。今天的表现让妈妈十分满意,她让我挑选晚餐想吃的食物,我毫不犹豫地说出了想吃凉皮子。傍晚六点钟左右,父亲踏进家门,抱怨着肚子饿。母亲则询问:“今天外面下雨,志愿者们不都是在院子里自己动手包饺子吃吗?你怎么没带回来一些?”父亲解释说,他没有吃,感到不好意思,因为大家都已经很辛苦了,不想给大家添麻烦,所以留给了别人。我和父亲则对凉皮情有独钟,一碗吃完后,我还额外加了一些。

晚九时许,邻家阿姨向父亲通电话,告知小区门口的蔬菜店已将所购蔬菜打包,并交给了门口负责配送的志愿者。目前,志愿者尚未将菜送到阿姨家中。稍后,“超级玛丽”这位志愿者向父亲传达了道歉的意思,表示要配送的物资数量极为庞大。由于下雨,小区居民购买的商品种类繁多,配送小组此刻正忙于处理,尚未能及时将物资送达给邻居业主。她们正在四处搜寻购买的蔬菜,并希望能借此机会向邻居们传达她们的歉意。过了一段时间,那位阿姨再次拨通了爸爸的电话,告知他,志愿者们和菜铺子的老板也联系了她,表示会尽力寻找,若实在找不到,明天一早会再送一份过来;她本身也是一名党员,对此表示理解,知道志愿者们为了大家辛勤付出,毫无怨言。她心想,在特殊时期,谁拿去吃了都行,若是扔掉,万一变质了,那就太可惜了。因此,如果找不到,她也就不再找了,以免给大家带来额外的麻烦。

还没有写完的日记:种下美好种子

截至目前,得益于政府的有条不紊的安排,我家已经完成了八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在居家隔离的第十一天期间,我身边涌现了许多令人动容的抗“疫”事迹,比如邻居的叔叔、哥哥,还有我的父亲,以及小区里众多热心的叔叔阿姨们,他们都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温馨的家庭,纷纷投身于小区的防疫志愿者队伍中。志愿者们为了确保居民能够安心居家隔离,有效切断疫情传播途径,起初两天他们逐户走访,为这个拥有上万人居住的小区居民提供一日三餐服务;随后,他们转而配送蔬菜、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让居民们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自行烹饪;同时,他们还持续为无法自行烹饪的、经营商铺的、以及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一日三餐的配送服务。

小区居民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所购买的各类商品,都需要志愿者亲自送货上门;此外,志愿者们还对小区内每一栋楼以及每个单元的楼道进行了全面的消毒工作,作业面积超过八十万平方米;他们还要负责商品的分类与配送、车辆的装卸货物、物资的运送、维持现场秩序、以及心理辅导等多项任务。

小区抗疫前沿,志愿者“红马甲”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不求任何回报,默默奉献,无私服务,这让我深感感激与感动。有这么多人热爱并关心我们的城市,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抗击疫情,我们必定能早日迎来解封。为东湖加油!为兰州加油!

作者系兰州市城关区宁卧庄小学二一班的李梓玄,其部分内容由家长协助整理。

同城信息网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提醒: 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娱乐之家人才站上看到的!
发布者所在地区(仅供参考),IP:10.2.228.89
三个小贴士:求职如何简单的识别信息的真假[?]
本信息来源于娱乐之家人才站 www.ylzjrcz.com
1、打电话/QQ咨询时,应第一时间询问清楚具体的情况。例如:询问具体的场所名字/具体地址/等等常规的信息问题。
2、询问得到的信息,可发给各大QQ群/朋友进行询问,以及多方面/多网站/多渠道进行参考求证,综合各方面考察清楚。
3、内容只供参考,一切三思而后行。如发现此信息涉及虚假,违规等内容问题,请第一时间向本站进行举报! 本文来自:娱乐之家人才站(夜场首选平台)
友情提醒:友情提醒 :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娱乐之家资讯网www.ylzjrcz.com
特别提示:求职请提高警惕,谨防网络诈骗
娱乐之家资讯网

童年视角看抗疫:兰州东湖小区李梓玄的抗疫日记

发布时间:2025-08-10 04:01:23

童年视角看抗疫:兰州东湖小区李梓玄的抗疫日记

父母是孩子最优秀的导师,在兰州东湖小区实施封控期间,兰州市城关区宁卧庄小学二一班的李梓玄同学,经历了从最初的迷茫,逐渐转变为目睹父母作为志愿者与众多志愿者一同为小区提供帮助,结识了更多志愿者,并对他们的奉献与辛劳心存感激,这些美好情感已深深植根于他的内心。

10月23日:惊慌小区有了确证患者

10月23日,正值停课的第三日,恰巧是星期六。中午时分,全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享用着饭菜,这时,爸爸突然神情严肃地说:“不好了,小区的大门被锁上了,禁止任何人出入。我们小区竟然出现了新冠肺炎的确诊病例。”不久后,我注意到妈妈手机群里显示多辆救护车驶入我们小区,将众多居民送往医院,现场还有身着防护服的警察和医护人员,场面颇为惊悚。爸爸妈妈显得有些紧张,而我却并未多想,依旧照常行事。晚餐过后,工作人员通知我们下楼进行第二次核酸检测。我本想下楼玩耍,却被妈妈拉了回来。鉴于当前的特殊时期,我们迅速返回家中,因为外面实在太过危险,我只能乖乖地跟着妈妈回到了家。

10月24日:封控反倒有点小开心

10月24日,一大早,我美美地睡了个懒觉。醒来时,妈妈告诉我,小区已经封闭了。凌晨三点多,小区的大门和我们家的大门都被贴上了封条。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得乖乖地待在家里,全力支持抗击疫情。虽然居家隔离听起来有些无聊,但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来说,这似乎是一件挺有趣的事情。不用去学校,终于可以有时间尽情地玩玩具和看电视了,我心里想。

10月25日:核酸检测

10月25日当天,我们进行了第三次核酸检测,现场身着白衣的医护人员众多,我粗略计数,共有二十个工作台在进行检测。从那时起,我们将每隔一日进行一次核酸检测,至于还需进行多少次,目前尚不得而知……

10月26日:我们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10月26日,小区业主们在各自的群里热议疫情已有数日,小区尚未进行消毒工作,大家普遍感到不安,讨论气氛颇为热烈。得知这一情况后,爸爸主动与蓝天救援队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了小区的实际情况,随后,蓝天救援队的志愿者们便来到我们小区,对整个区域进行了全面的消毒作业,耗时整整一天,并且还为我们带来了防护服。毛老师,作为班主任,发现我们小区防疫物资不足,便在班级群里提出了一个号召。全班54位同学积极响应,慷慨解囊,献出了自己的零花钱。我亦然,贡献出了自己积攒的零花钱。这些物资最终送到了小区,为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我对同学们的善举充满感激,特别感谢大家在困难时刻,依然关心着我们,为我们带来了温暖和希望。这种传递爱意的方式未曾停歇,毛老师用我们节省下来的零钱为蓝天救援队的叔叔阿姨们准备了“爱心餐”,并且动员周围的人持续参与“认领”爱心餐的行动。同学们也纷纷录制了短视频、绘制了图画,表达了诚挚的祝福,写下了感激的话语,向为这座饱受病痛折磨的城市无私奉献的蓝天队员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10月27日:发现可爱的志愿者

10月27日当天,我们一同走下楼进行了第四次核酸检测。现场,志愿者们正忙着维护秩序,有的在拉起警戒线,有的则负责搬运物资。更有甚者,一名志愿者还背着一位年迈的老人缓缓走来。人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彼此之间保持着一米的距离,特别为老年人、残疾人和上网课的学生们设立了便捷的绿色通道。妈妈带着我选择了检测的绿色通道,很快便完成了核酸检测。随后,妈妈和我跑步快速下到了一楼,我们没有乘坐电梯,而是选择爬楼梯锻炼身体,然后才回家。

10月28日:我们也是小小志愿者

10月28日,我在家中完成了作业,随后妈妈为我朗读了一封东湖小区业委会致我们班级的感谢信,以及业主群中众多业主所撰写的对我们的感激之词。

毛老师在班级群里说道,孩子们所做的一切或许看似微不足道,然而,我坚信那份志愿者精神与善良的爱心之花,已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他们长大成人后,或许会成为医护人员、基层工作者、警察,或是蓝天救援队的志愿者,将这份互帮互助的爱心继续传承。对此,我深以为然,我立志将来也要成为一名志愿者。夜已深至十一点多,我依然能听到爸爸在另一间卧室里不断地拨打电话,他正在订购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

10月29日:暖心小故事爸爸是主角

10月29日,我下楼参加了第五次核酸检测,但今天出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情况。黄码和绿码的检测区域被划分开来,我和妈妈选择了绿码区域进行检测。妈妈解释说,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人群聚集,同时也是对黄码重点人群进行特别关照,进行细致的筛查。不过,我对她的解释并不是很理解。

抵达单元楼下方,我遇到了住在六楼的邻居,他同时也是我们小饭桌的一员。他的父母带着他和姐姐刚刚完成了核酸检测。他面带笑容地对我说道:“李梓玄,你爸爸的名字现在成了我的爸爸,小区里的人真是挺有趣的,把名字都弄错了。”听他这么一说,他家的人也都忍不住笑了出来。回到家,我向妈妈询问了情况。妈妈解释说,自小区爆发疫情以来,整个小区已被封锁,你爸爸因此无法继续工作。然而,作为一名热心肠的人,他在小区内担任志愿者,成功协调了七八批防疫物资。我们家庭也慷慨解囊,捐出了一些物资。小区里的人们好奇地询问你爸爸的名字,但他选择保密。他认为,在这样特殊的困难时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是他应尽的责任。小区内有位人士创作了一首打油诗,在多个业主群里流传,赞扬了你爸爸的贡献,并将他的名字称为邻居李叔叔。

10月30日:爸爸的手机有大用途

10月30日这天,妈妈走下楼去做了志愿者,而爸爸则坐在一旁专注地看我写作业。然而,他手不离手机,要么在发微信,要么在打电话,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不能按时用餐,吃饭时也心不在焉,这让我感到非常不悦。等妈妈回来后,我便向她告状,妈妈安慰我说,你爸爸并非只是玩手机,他在家里同样忙碌,充当志愿者的角色,进行各种协调工作,实际上是在工作,而且这份工作也十分辛苦。

10月31日:消杀志愿者感动我们

10月31日,我们进行了第六轮核酸检测,检测现场井然有序,大家检测完毕后都迅速返回了家中。完成作业之际,妈妈向我展示了小区志愿者进行消毒工作的照片。我认出了我们楼层的邻居志愿者冯友康叔叔。他身背一个硕大的消毒装置,正在负责的楼栋里逐层进行消毒作业。他的衣服后背和面罩已被汗水浸湿,裤子与鞋子也因消毒液而显得污渍斑斑,已无法再穿。目睹此景,我内心深受触动,泪水不禁夺眶而出。我给妈妈说这些志愿者太伟大了,我要谢谢他们。

11月1日:人们相互理解战疫情

11月1日,清晨时分,天空飘着细雨,小区的志愿者们正忙碌着,爸爸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按照班主任毛老师的指示,妈妈留在家中,督促我遵循学校作息,继续学习和锻炼。今天的表现让妈妈十分满意,她让我挑选晚餐想吃的食物,我毫不犹豫地说出了想吃凉皮子。傍晚六点钟左右,父亲踏进家门,抱怨着肚子饿。母亲则询问:“今天外面下雨,志愿者们不都是在院子里自己动手包饺子吃吗?你怎么没带回来一些?”父亲解释说,他没有吃,感到不好意思,因为大家都已经很辛苦了,不想给大家添麻烦,所以留给了别人。我和父亲则对凉皮情有独钟,一碗吃完后,我还额外加了一些。

晚九时许,邻家阿姨向父亲通电话,告知小区门口的蔬菜店已将所购蔬菜打包,并交给了门口负责配送的志愿者。目前,志愿者尚未将菜送到阿姨家中。稍后,“超级玛丽”这位志愿者向父亲传达了道歉的意思,表示要配送的物资数量极为庞大。由于下雨,小区居民购买的商品种类繁多,配送小组此刻正忙于处理,尚未能及时将物资送达给邻居业主。她们正在四处搜寻购买的蔬菜,并希望能借此机会向邻居们传达她们的歉意。过了一段时间,那位阿姨再次拨通了爸爸的电话,告知他,志愿者们和菜铺子的老板也联系了她,表示会尽力寻找,若实在找不到,明天一早会再送一份过来;她本身也是一名党员,对此表示理解,知道志愿者们为了大家辛勤付出,毫无怨言。她心想,在特殊时期,谁拿去吃了都行,若是扔掉,万一变质了,那就太可惜了。因此,如果找不到,她也就不再找了,以免给大家带来额外的麻烦。

还没有写完的日记:种下美好种子

截至目前,得益于政府的有条不紊的安排,我家已经完成了八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在居家隔离的第十一天期间,我身边涌现了许多令人动容的抗“疫”事迹,比如邻居的叔叔、哥哥,还有我的父亲,以及小区里众多热心的叔叔阿姨们,他们都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温馨的家庭,纷纷投身于小区的防疫志愿者队伍中。志愿者们为了确保居民能够安心居家隔离,有效切断疫情传播途径,起初两天他们逐户走访,为这个拥有上万人居住的小区居民提供一日三餐服务;随后,他们转而配送蔬菜、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让居民们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自行烹饪;同时,他们还持续为无法自行烹饪的、经营商铺的、以及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一日三餐的配送服务。

小区居民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所购买的各类商品,都需要志愿者亲自送货上门;此外,志愿者们还对小区内每一栋楼以及每个单元的楼道进行了全面的消毒工作,作业面积超过八十万平方米;他们还要负责商品的分类与配送、车辆的装卸货物、物资的运送、维持现场秩序、以及心理辅导等多项任务。

小区抗疫前沿,志愿者“红马甲”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不求任何回报,默默奉献,无私服务,这让我深感感激与感动。有这么多人热爱并关心我们的城市,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抗击疫情,我们必定能早日迎来解封。为东湖加油!为兰州加油!

作者系兰州市城关区宁卧庄小学二一班的李梓玄,其部分内容由家长协助整理。

同城信息网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推荐阅读

更多

发现更多资讯 >>

友情链接:

娱乐之家资讯网

COPYRIGHT © 2021 娱乐之家资讯网 版权所有

有什么问题加客服微信咨询:zx81024163

浙ICP备202102867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19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