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8 07:00:45 | 信息编号:71143 |
别再说鼓浪屿啦!老厦门美食竟藏在这个菜市场里?
黄昏之际,我站在厦门八市的赖厝古井中央,方才真切地领略了厦门这座“闽南城市”最为纯粹、本色的风貌。
闽南人对茶情有独钟,老厦门们常围聚在石桌边,铁制的茶盘上摆放着几只茶杯,一壶滚烫的开水,偶尔还会搭配几块刚出炉的馅饼或是绿豆糕,在这黄昏时分,一场闲聊便自然而然地拉开了序幕。
轻柔的茶香弥漫,伴随着用闽南语交谈的家长里短。这,正是厦门的风貌,并非满是游客的清新都市,亦非那片蓝天碧海的“氧吧”,踏入八市,方才真切地感受到厦门的真谛。
厦门的第八菜市场,人称“八市”,蔡澜先生曾赞誉它为“无人不晓”,其盛名由此可见一斑。然而,在这片本地人和美食爱好者眼中的美食天堂,却鲜见于游客们的旅行计划之中。
八市以其海鲜而著称,然而其魅力远不止于此。若为游客制定一份八市游指南,不妨用“以食为尊,海鲜为衬托”这八个字来概括。尤其是对于来自非沿海地区的游客,八市里他们将有机会一睹那些或许未曾见过的奇特海鲜。现在,就让我们共同品味八市的美食魅力吧。
在厦门度过的48个小时里,我们并未踏足鼓浪屿,也未漫步中山路,更未探访曾厝垵,而是实实在在地在八市停留了整整两天,将八市中那些传奇般的小店一一品尝了个遍。实践证明,八市的美食不仅味道地道,而且价格亲民。
清明节的假期即将来临,若你计划前往厦门游览,那么在行程中,不妨将美食体验的重点放在厦门的八市。
第一天10:00
亚本麦奶
抵达厦门后,早餐时必定要品尝花生汤。相较于那些连锁店铺,我们更倾向于在八市寻找那些由“老厦门”亲手熬制的花生汤。
这家亚本麦奶店开业已有八十余载,历经三代人的传承,主要经营花生汤和麦奶。店铺并无显眼的招牌,仅有一块陈旧的木板,上面仅以“麦奶”二字标识,因此寻找起来颇为不易。
我们抵达时,老板早已煮好了一锅香浓的麦奶和一锅醇厚的花生汤,只需直接倒入杯中即可享用。花生汤中的食材丰富,颗颗花生炖煮至软糯,甜度适中,既不过分甜腻,又恰到好处。
麦奶是通过将大麦、小麦与糖混合熬制而成的,入口时能感受到明显的谷物颗粒,其甜度远超花生汤。不过,若你不喜欢过于甜腻的食物,麦奶可能对你来说会有些难以适应。
这家店铺的店主系一位阿姨,她的住所就在店铺之上,她一家几代人都在八市居住,堪称真正的老厦门人。阿姨性格开朗,喜欢与人交谈,在品尝麦奶的同时,与阿姨闲聊一番,定能满载而归。
亚本麦奶:开禾路151号(近八市)
第一天11:30
阿杰五香
饮尽麦奶之后,我漫步至八市,闲逛一番,随后便来到了阿杰五香店前。五香卷是闽南地区的特色佳肴,其中石码五香更是享有盛誉,以其正宗口味著称。传闻中,阿杰五香便是源自石码的五香,地道无比。
美味的五香卷,选用的猪肉需为精瘦肉,去净多余的肥油,红葱头作为洋葱的替代,其香气更胜一筹。馅料则由二十余种食材精心调配而成,包裹在豆皮之中,最后下锅炸至金黄。
阿杰五香严格遵守了相关规定,其产品口感弹牙且清新爽口,绝不带有任何油腻感,且食后余香满口。
五香卷通常与面条同泡共食,我们点了一份沙茶面搭配米血,与五香卷一同享用。这家沙茶面的辣味较为突出,却依然美味可口,若有机会,推荐大家一试。
阿杰五香:开禾路111号(八市内)
第一天15:00
钟丽君满煎糕
三点钟时分,开禾路30号周边陆续出现了长队。此处汇聚了两家颇具人气的“排队圣地”——朱记手撕鸡与钟丽君满煎糕,它们通常在这个时间段内正式开启生意。
满煎糕,这一道闽南地区的传统甜品,曾一度在厦门销声匿迹。然而,6年前,钟丽君女士毅然决然地接过接力棒,重新开启了这门手艺的传承之路。
制作满煎糕的地点颇为简朴,其制作流程亦不繁复。首先,将面糊倒入大煎盘进行烘烤,随后,将花生、白芝麻和白糖等馅料均匀地撒在面糊之上,稍作烘烤后即可取出享用。
他们家的满煎糕之所以美味可口,在于面糊的原材料以及馅料中的花生和白芝麻,都经过了精心的挑选,因此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一块满煎糕售价仅2.5元,性价比极高,口感怀旧,仿佛回到了儿时校园门口那家售卖的糕点店,虽简朴却令人回味无穷。
第一天18:00
明月虾面
要在八市寻觅虾面,明月虾面一家独大。
店主每日悉心熬制汤底,选用虾壳、虾头以及猪骨作为原料,待顾客点餐,便烹煮面条,加入丰富配料,如小鱼丸、叉烧肉、虾仁、豆芽、小肠和香菜。汤底与配料均充满匠心。
品尝虾面,最关键的是其汤底。这汤底是经过足量虾壳精心熬制而成,因而口感格外清甜。若再加上猪骨,那滋味更是醇厚。在吃面时,顾客能清晰目睹老板在窗口的操作过程,倍感安心。虾面的独特魅力在于,它虽在品尝时并不令人惊艳,但几天过后,便会让人迅速产生怀念之情。
明月虾面:厦禾路180号
第一天22:00
浮屿大同鸭肉粥
晚餐过后,不妨在八市周边漫步一番,那里与中山路、轮渡码头相距不远。别忘了,在结束一天的行程后,回到此处,品尝一碗鸭肉粥,作为夜宵的完美收尾。
老厦门若要推荐吃鸭肉粥的店铺,十有八九会提及浮屿大同鸭肉粥。这家店的一大特色便是全天候营业,每当夜幕降临,来此寻觅美食的本地人络绎不绝。在这里,无需烤串,也无需啤酒,只需一碗热腾腾的粥,便能成为深夜的慰藉,完美地画上一天的句号。
他们的粥相比别处要更为清淡,药膳的味道并不浓郁。与广东的粥不同,厦门的粥口感较为紧实,米粒保持清晰可见。据说这是用鸭汤与大米一同慢火熬制而成,因此粥底格外香浓。在窗口处,陈列着多达十几种的配料,包括鸭肉、鸭心、小肠、猪肝等,顾客可以随意挑选。
我们选择了鸭肉、鸭肠、鸭心和海蛎作为我们的美食,另外还特别要求了一根油条。鸭肉尤为推荐,经过卤制,味道格外美味。每一口咬下,既有肉又有粥,这样的组合在厦门的夜晚享用,无疑为深夜食堂般的美妙体验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浮屿大同鸭肉粥:小学路31号之18-1
第二天 9:00
友生风味小吃
友生风味小吃店是许多厦门市民从小到大的回忆,那里的招牌美食包括沙茶面和猪脚面。在南方,人们对面条的评价往往集中在汤头上,而这家店的汤头都是事先用足量材料精心熬制而成的,摆放在操作台上,顾客只需告诉老板想要的汤头和配料即可。
很多人称赞他们家沙茶面正宗,我们却想好好夸夸他家的猪脚面。
猪脚预先经过卤制,切成小片,所选取的猪脚皮薄,再经过中药的卤制,吃起来不仅不油腻,反而还带有一点点甜蜜的味道。此外,猪脚面汤中加入了少许酒,虽然酒香并不浓郁,但确实起到了很好的增鲜效果。
友生风味小吃店位于厦门市思明区轮渡地区,具体位置在开元路营平农产品市场的入口处。
第二天12:30
横竹路小笼包
横竹路的小笼包承载着众多厦门人儿时的美好记忆。每到暑假,当父母忙碌于工作,家中无人,午间我便带着微薄的零花钱,来到这里,点两笼香气扑鼻的小笼包,再来一碗滋味浓郁的猪心汤,这样的组合足以让我饱餐一顿。
横竹路上的小笼包店,尽管声名鹊起,但仍旧保持着最初的模样,依旧是一家小巧的店铺,只售卖猪心汤和小笼包。店主依旧保持着那份任性,每天上午11点才缓缓拉开店门。
我们选择了小笼包和猪心汤作为我们的餐点。小笼包以其皮薄馅多而著称,尽管其馅料仅由猪肉和葱花组成,却能在口中留下令人陶醉的甘甜。而猪心汤则是用当归、枸杞等药材精心熬制而成,散发出浓郁的瓦罐汤风味。
到达时,阿姨正坐在一旁熟练地制作包子,动作迅速,这得益于她每日现做现售的实践经验。
横竹路小笼包:横竹路35号
第二天15:00
吉治百货
吉治百货位于八市,成为了众多游客的打卡热门地,同时也是品鉴下午茶的理想场所,更是厦门老字号糕饼品牌阿吉仔的旗舰店所在地。
实际上,这里更像游客所熟悉的厦门,小清新、文艺的气息,与八市的市井氛围形成了鲜明对比。逛完八市之后,若能来这里坐一坐,便能体验到一种强烈的反差感,这种感受颇为有趣。
我们选择了该店的糕点礼盒,阿吉仔家的特色糕点各来一份,包括马蹄糕、椰子糕、肉松糕、海苔脆、紫薯糕、豆沙糕、凤梨糕和绿豆糕。每一款糕点都未达到预期的过分甜味,甜度适中,糕皮柔韧,轻咬即溶。再来一杯茶或咖啡,便构成了完美的午后时光。
吉治百货的顶层可以俯瞰整个八市,站在那样的高度,观赏八市的繁华景象,无疑会带来与众不同的体验。
吉治百货:开元路116号
第二天19:00
朱记手撕鸡
朱记手撕鸡并非厦门本地特色,然而它在厦门盛行已超过十年,本地居民早已将其视为正宗的街头小吃。朱记手撕鸡的店主曾在上海学得这门手撕鸡的制作技艺,随后在厦门开设了这家摊位。自那时起,厦门街头涌现出众多手撕鸡摊位,然而无一能超越朱记手撕鸡的风味。
手撕鸡以清蒸的三黄鸡为原料,佐以包含辣椒和麻油在内的十余种调料,因而风味十足。此外,顾客还可选择猪心管、猪尾、猪舌、鸡爪、海带、腐竹等多种食材,它们的口感和风味亦丝毫不逊色于手撕鸡。
朱记手撕鸡不宜现场食用,所以我们选择了打包带回家享用。其最出色的地方在于,味道浓郁却不腻人。食用时感觉十分舒心,且食后口腔中不会留下令人不适的味道。
朱记手撕鸡:开禾路27号
在厦门八市闲逛的这几日里,我归纳出了关于在厦门乃至闽南地区寻找美食的规律:众多美味的店铺,常常规模不大,且店主的服务态度并不友好。
泉州的朋友曾提及一则趣闻,在泉州有一家炸鸡店,店主的服务态度极其恶劣,对顾客的催促极为不耐烦,稍一询问,便会用闽南语回应:“爱吃就吃,不爱吃就滚!”然而,尽管如此,众人还是不得不规规矩矩地排队等候,坐在店内的矮凳上,享用那块香脆可口的炸鸡。
厦门亦遵循此理。在那家被提及的店铺中,多数店主的态度尚可,这得益于他们店铺良好的声誉以及真正美味的食物作为支撑。
有什么办法呢?为了吃,忍了。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提醒: 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娱乐之家人才站上看到的! | |
发布者所在地区(仅供参考):,IP:10.2.228.89 |
别再说鼓浪屿啦!老厦门美食竟藏在这个菜市场里?
黄昏之际,我站在厦门八市的赖厝古井中央,方才真切地领略了厦门这座“闽南城市”最为纯粹、本色的风貌。
闽南人对茶情有独钟,老厦门们常围聚在石桌边,铁制的茶盘上摆放着几只茶杯,一壶滚烫的开水,偶尔还会搭配几块刚出炉的馅饼或是绿豆糕,在这黄昏时分,一场闲聊便自然而然地拉开了序幕。
轻柔的茶香弥漫,伴随着用闽南语交谈的家长里短。这,正是厦门的风貌,并非满是游客的清新都市,亦非那片蓝天碧海的“氧吧”,踏入八市,方才真切地感受到厦门的真谛。
厦门的第八菜市场,人称“八市”,蔡澜先生曾赞誉它为“无人不晓”,其盛名由此可见一斑。然而,在这片本地人和美食爱好者眼中的美食天堂,却鲜见于游客们的旅行计划之中。
八市以其海鲜而著称,然而其魅力远不止于此。若为游客制定一份八市游指南,不妨用“以食为尊,海鲜为衬托”这八个字来概括。尤其是对于来自非沿海地区的游客,八市里他们将有机会一睹那些或许未曾见过的奇特海鲜。现在,就让我们共同品味八市的美食魅力吧。
在厦门度过的48个小时里,我们并未踏足鼓浪屿,也未漫步中山路,更未探访曾厝垵,而是实实在在地在八市停留了整整两天,将八市中那些传奇般的小店一一品尝了个遍。实践证明,八市的美食不仅味道地道,而且价格亲民。
清明节的假期即将来临,若你计划前往厦门游览,那么在行程中,不妨将美食体验的重点放在厦门的八市。
第一天10:00
亚本麦奶
抵达厦门后,早餐时必定要品尝花生汤。相较于那些连锁店铺,我们更倾向于在八市寻找那些由“老厦门”亲手熬制的花生汤。
这家亚本麦奶店开业已有八十余载,历经三代人的传承,主要经营花生汤和麦奶。店铺并无显眼的招牌,仅有一块陈旧的木板,上面仅以“麦奶”二字标识,因此寻找起来颇为不易。
我们抵达时,老板早已煮好了一锅香浓的麦奶和一锅醇厚的花生汤,只需直接倒入杯中即可享用。花生汤中的食材丰富,颗颗花生炖煮至软糯,甜度适中,既不过分甜腻,又恰到好处。
麦奶是通过将大麦、小麦与糖混合熬制而成的,入口时能感受到明显的谷物颗粒,其甜度远超花生汤。不过,若你不喜欢过于甜腻的食物,麦奶可能对你来说会有些难以适应。
这家店铺的店主系一位阿姨,她的住所就在店铺之上,她一家几代人都在八市居住,堪称真正的老厦门人。阿姨性格开朗,喜欢与人交谈,在品尝麦奶的同时,与阿姨闲聊一番,定能满载而归。
亚本麦奶:开禾路151号(近八市)
第一天11:30
阿杰五香
饮尽麦奶之后,我漫步至八市,闲逛一番,随后便来到了阿杰五香店前。五香卷是闽南地区的特色佳肴,其中石码五香更是享有盛誉,以其正宗口味著称。传闻中,阿杰五香便是源自石码的五香,地道无比。
美味的五香卷,选用的猪肉需为精瘦肉,去净多余的肥油,红葱头作为洋葱的替代,其香气更胜一筹。馅料则由二十余种食材精心调配而成,包裹在豆皮之中,最后下锅炸至金黄。
阿杰五香严格遵守了相关规定,其产品口感弹牙且清新爽口,绝不带有任何油腻感,且食后余香满口。
五香卷通常与面条同泡共食,我们点了一份沙茶面搭配米血,与五香卷一同享用。这家沙茶面的辣味较为突出,却依然美味可口,若有机会,推荐大家一试。
阿杰五香:开禾路111号(八市内)
第一天15:00
钟丽君满煎糕
三点钟时分,开禾路30号周边陆续出现了长队。此处汇聚了两家颇具人气的“排队圣地”——朱记手撕鸡与钟丽君满煎糕,它们通常在这个时间段内正式开启生意。
满煎糕,这一道闽南地区的传统甜品,曾一度在厦门销声匿迹。然而,6年前,钟丽君女士毅然决然地接过接力棒,重新开启了这门手艺的传承之路。
制作满煎糕的地点颇为简朴,其制作流程亦不繁复。首先,将面糊倒入大煎盘进行烘烤,随后,将花生、白芝麻和白糖等馅料均匀地撒在面糊之上,稍作烘烤后即可取出享用。
他们家的满煎糕之所以美味可口,在于面糊的原材料以及馅料中的花生和白芝麻,都经过了精心的挑选,因此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一块满煎糕售价仅2.5元,性价比极高,口感怀旧,仿佛回到了儿时校园门口那家售卖的糕点店,虽简朴却令人回味无穷。
第一天18:00
明月虾面
要在八市寻觅虾面,明月虾面一家独大。
店主每日悉心熬制汤底,选用虾壳、虾头以及猪骨作为原料,待顾客点餐,便烹煮面条,加入丰富配料,如小鱼丸、叉烧肉、虾仁、豆芽、小肠和香菜。汤底与配料均充满匠心。
品尝虾面,最关键的是其汤底。这汤底是经过足量虾壳精心熬制而成,因而口感格外清甜。若再加上猪骨,那滋味更是醇厚。在吃面时,顾客能清晰目睹老板在窗口的操作过程,倍感安心。虾面的独特魅力在于,它虽在品尝时并不令人惊艳,但几天过后,便会让人迅速产生怀念之情。
明月虾面:厦禾路180号
第一天22:00
浮屿大同鸭肉粥
晚餐过后,不妨在八市周边漫步一番,那里与中山路、轮渡码头相距不远。别忘了,在结束一天的行程后,回到此处,品尝一碗鸭肉粥,作为夜宵的完美收尾。
老厦门若要推荐吃鸭肉粥的店铺,十有八九会提及浮屿大同鸭肉粥。这家店的一大特色便是全天候营业,每当夜幕降临,来此寻觅美食的本地人络绎不绝。在这里,无需烤串,也无需啤酒,只需一碗热腾腾的粥,便能成为深夜的慰藉,完美地画上一天的句号。
他们的粥相比别处要更为清淡,药膳的味道并不浓郁。与广东的粥不同,厦门的粥口感较为紧实,米粒保持清晰可见。据说这是用鸭汤与大米一同慢火熬制而成,因此粥底格外香浓。在窗口处,陈列着多达十几种的配料,包括鸭肉、鸭心、小肠、猪肝等,顾客可以随意挑选。
我们选择了鸭肉、鸭肠、鸭心和海蛎作为我们的美食,另外还特别要求了一根油条。鸭肉尤为推荐,经过卤制,味道格外美味。每一口咬下,既有肉又有粥,这样的组合在厦门的夜晚享用,无疑为深夜食堂般的美妙体验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浮屿大同鸭肉粥:小学路31号之18-1
第二天 9:00
友生风味小吃
友生风味小吃店是许多厦门市民从小到大的回忆,那里的招牌美食包括沙茶面和猪脚面。在南方,人们对面条的评价往往集中在汤头上,而这家店的汤头都是事先用足量材料精心熬制而成的,摆放在操作台上,顾客只需告诉老板想要的汤头和配料即可。
很多人称赞他们家沙茶面正宗,我们却想好好夸夸他家的猪脚面。
猪脚预先经过卤制,切成小片,所选取的猪脚皮薄,再经过中药的卤制,吃起来不仅不油腻,反而还带有一点点甜蜜的味道。此外,猪脚面汤中加入了少许酒,虽然酒香并不浓郁,但确实起到了很好的增鲜效果。
友生风味小吃店位于厦门市思明区轮渡地区,具体位置在开元路营平农产品市场的入口处。
第二天12:30
横竹路小笼包
横竹路的小笼包承载着众多厦门人儿时的美好记忆。每到暑假,当父母忙碌于工作,家中无人,午间我便带着微薄的零花钱,来到这里,点两笼香气扑鼻的小笼包,再来一碗滋味浓郁的猪心汤,这样的组合足以让我饱餐一顿。
横竹路上的小笼包店,尽管声名鹊起,但仍旧保持着最初的模样,依旧是一家小巧的店铺,只售卖猪心汤和小笼包。店主依旧保持着那份任性,每天上午11点才缓缓拉开店门。
我们选择了小笼包和猪心汤作为我们的餐点。小笼包以其皮薄馅多而著称,尽管其馅料仅由猪肉和葱花组成,却能在口中留下令人陶醉的甘甜。而猪心汤则是用当归、枸杞等药材精心熬制而成,散发出浓郁的瓦罐汤风味。
到达时,阿姨正坐在一旁熟练地制作包子,动作迅速,这得益于她每日现做现售的实践经验。
横竹路小笼包:横竹路35号
第二天15:00
吉治百货
吉治百货位于八市,成为了众多游客的打卡热门地,同时也是品鉴下午茶的理想场所,更是厦门老字号糕饼品牌阿吉仔的旗舰店所在地。
实际上,这里更像游客所熟悉的厦门,小清新、文艺的气息,与八市的市井氛围形成了鲜明对比。逛完八市之后,若能来这里坐一坐,便能体验到一种强烈的反差感,这种感受颇为有趣。
我们选择了该店的糕点礼盒,阿吉仔家的特色糕点各来一份,包括马蹄糕、椰子糕、肉松糕、海苔脆、紫薯糕、豆沙糕、凤梨糕和绿豆糕。每一款糕点都未达到预期的过分甜味,甜度适中,糕皮柔韧,轻咬即溶。再来一杯茶或咖啡,便构成了完美的午后时光。
吉治百货的顶层可以俯瞰整个八市,站在那样的高度,观赏八市的繁华景象,无疑会带来与众不同的体验。
吉治百货:开元路116号
第二天19:00
朱记手撕鸡
朱记手撕鸡并非厦门本地特色,然而它在厦门盛行已超过十年,本地居民早已将其视为正宗的街头小吃。朱记手撕鸡的店主曾在上海学得这门手撕鸡的制作技艺,随后在厦门开设了这家摊位。自那时起,厦门街头涌现出众多手撕鸡摊位,然而无一能超越朱记手撕鸡的风味。
手撕鸡以清蒸的三黄鸡为原料,佐以包含辣椒和麻油在内的十余种调料,因而风味十足。此外,顾客还可选择猪心管、猪尾、猪舌、鸡爪、海带、腐竹等多种食材,它们的口感和风味亦丝毫不逊色于手撕鸡。
朱记手撕鸡不宜现场食用,所以我们选择了打包带回家享用。其最出色的地方在于,味道浓郁却不腻人。食用时感觉十分舒心,且食后口腔中不会留下令人不适的味道。
朱记手撕鸡:开禾路27号
在厦门八市闲逛的这几日里,我归纳出了关于在厦门乃至闽南地区寻找美食的规律:众多美味的店铺,常常规模不大,且店主的服务态度并不友好。
泉州的朋友曾提及一则趣闻,在泉州有一家炸鸡店,店主的服务态度极其恶劣,对顾客的催促极为不耐烦,稍一询问,便会用闽南语回应:“爱吃就吃,不爱吃就滚!”然而,尽管如此,众人还是不得不规规矩矩地排队等候,坐在店内的矮凳上,享用那块香脆可口的炸鸡。
厦门亦遵循此理。在那家被提及的店铺中,多数店主的态度尚可,这得益于他们店铺良好的声誉以及真正美味的食物作为支撑。
有什么办法呢?为了吃,忍了。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发现更多资讯 >>
友情链接:
娱乐之家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