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6 21:01:45 | 信息编号:71074 |
十二道经典河南菜做法,红烧黄河鲤鱼竟做出新高度
豫菜,亦称豫宴,指的是源自中原(河南)的菜系。它涵盖了在秉承中原传统文化烹饪理念的基础上,采用具有中原地域特色的技术与食材所烹制的各式菜肴、面食以及宴席。被誉为“烹饪之祖”和“中华厨神”的伊尹,其诞生地有洛阳伊川和开封杞县空桑两种说法,而现代豫菜则是基于古代宫廷菜、官府菜、市井菜以及民间菜的传统,依托中原地区的物质条件,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与演变,逐渐发展壮大。
一、红烧黄河鲤鱼
这道菜肴是河南豫菜中的知名佳肴,在河南地区几乎每家餐馆都能见到,其烹饪方法基本一致。不过,在制作过程中,它对传统做法进行了一项改良,那就是将鲤鱼炸制这一环节直接去除,改为直接宰杀腌制后,放入调好的汤汁中烧煮,这样的做法在成本上能够显著降低。
此道菜肴还巧妙地运用了鲤鱼特有的品质。鲤鱼与鲈鱼、桂鱼不同,其肉质更为细嫩,无需经过油炸直接烹饪,烧制出的鱼肉紧实有嚼劲。相较之下,若鲈鱼、桂鱼未经油炸直接烧制,其口感会变得干柴,缺乏风味。采用此法烹制的鲤鱼,口感极佳,颇受人们喜爱。
原料:黄河鲤鱼1条(约1千克),木耳10克,香葱花2克。
配料清单包括:红烧鱼汤两千克,八角油十克,芝麻油两克,姜汁酒五克,盐两克,胡椒粉一克,生抽两克,大葱段五克,大姜片两克,生粉四克。
制作:
宰杀并处理新鲜的黄河鲤鱼,确保其干净,彻底去除水分,随后划上独特的刀法,再用盐、胡椒粉、姜汁酒、生抽、葱段和姜片进行腌制,整个过程需时30分钟,腌制完成后,再次冲洗干净,以备后续使用。
将净锅置于火上,放入红烧鱼汤,用大火煮沸后,加入事先腌制好的鲤鱼,转小火慢炖20分钟后捞出,将汁水沥干后放入容器中,再将原汤过滤,加入木耳煮沸,勾芡后淋上八角油和芝麻油,最后将调料浇在鲤鱼上,撒上香葱花即可。
特点:家常味浓,鱼肉清香。
鲤鱼挑选时不宜过小,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腌制过程中需注意时间控制,以免土腥味过浓;烧制时火候需恰到好处。
红烧鱼汤制作:
选用大葱段二十克,大姜片十克,蒜子十五克,八角十克,花椒三克,干辣椒三克,盐十克,鸡粉三克,白糖两克,生抽五克,老抽五克,蚝油两克,胡椒粉一克,鲜汤八百克,鸡油十克。
烹饪过程如下:先将锅置于火上,放入鸡油,待其烧热后加入葱段、姜片、蒜子炒香,接着放入八角、花椒、干辣椒,炒至香味浓郁,随后加入鲜汤,用适当的调味料进行调味,煮沸后继续煮上5分钟。
二、新派酸辣广肚
酸辣广肚是豫菜中的一道经典名菜,许多人或许觉得这道菜在改良上并无太多空间。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只要在色泽、外观等方面稍加调整,一眼望去,便会给人以高档官府菜品的直观感受。实际上,这道菜肴采用了酸汤肥牛的精华汤汁,并融入了南瓜蓉,其色泽已不再是辣椒油的鲜红,转而呈现出诱人的黄色。这样的变化不仅让味道焕然一新,还使得视觉上更具吸引力,进而给顾客带来一种新颖的感觉,满足了他们对新奇事物的探求欲望。
食材包括:处理好的鱼肚200克,新鲜菜心3株,调味料头2克,以及干辣椒丝1克。
配料包括:南瓜酸辣汤100克,鸡油5克,生粉3克,姜汁酒6克,以及盐2克。
制作:
将处理好的鱼肚切成斜刀片,厚度适中,将菜心彻底清洗干净,焯水至熟透,捞出后沥干水分,然后将其摆放在容器内。
2.将鱼肚入加有姜汁酒的沸水中飞水至透,捞出控水。
将净锅置于火上,放入鸡油,将炒香的小料头和干辣椒丝加入锅中,随后倒入南瓜酸辣汤,接着淋入姜汁酒,再将事先焯过水的鱼肚放入锅中,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慢炖煮,直至汤汁入味,最后收浓汤汁中的芡汁,再淋上鸡油,快速翻炒均匀,出锅后装入事先摆好菜心的容器中即可。
特点:蔬菜味浓,酸辣适口。
三、寿桃羊方
寿桃羊方乃一经典之老豫菜,经新时代调料如蚝油之融入,焕发出崭新风味,装盘依旧沿袭传统,既唤起老者心中无尽回忆,亦令青年食客欣喜不已。此菜虽显高档,实则毛利率颇高。
所需食材包括500克带皮羊肉,30克竹笙,10克香菇,12棵菜心以及1个枸杞子。
调料包括:A料由生抽150克、盐50克、鸡粉20克、冰糖100克、蚝油200克、清水5千克、老抽100克、八角20克、香叶5克以及小茴香、桂皮、白蔻、陈皮、白芷、草果、干姜各10克组成;B料则由味精2克、鸡粉1克、蚝油5克、老抽3克、清水200克和葱油10克构成;此外,还需额外准备老抽10克。
制作:
将羊肉中的血水冲洗干净,剔除其中的小骨头,并随后将其切制成四方形块状。接下来,对处理好的羊肉进行两次水煮处理。水煮完毕后,将羊肉均匀地涂抹上老抽。
将A料,即大批量生产的配方比例,放入大汤桶内,用旺火煮沸,随后转小火慢慢熬制成卤汤。接着,将卤汤与羊肉一起倒入高压锅中,进行30分钟的压制。焖煮10分钟后,将混合物取出,并平铺在托盘上。之后,在其上方再放置一个托盘,共同放入锅中,继续压制长达6小时。
将经过压制的羊肉切割成每块长五厘米、宽两厘米的形状,然后将这些块状羊肉整齐地摆放在盘中,并放入蒸笼中蒸熟。
将竹笙的根部和裙衣摘除,彻底清洗干净;对香菇进行切割处理;菜心也需进行相应的切割。将这三样食材一同焯水,焯水完成后捞出,再将竹笙和菜心分别放置在已经蒸好的羊方之上。
将净锅置于火上,投入B料以及除羊肉以外的所有食材,煮至汤汁浓郁并充分入味,然后将汁液均匀浇在羊方上。
评价:这道菜肴以传统手法重新烹制,颇具创新精神。起初,觉得按照传统方式装盘略显缺乏新意。然而,经过尝试,发现这种古老的装盘方式反而让菜肴价值大增,唤起了人们对传统菜肴的怀旧之情,显著提升了点击量和利润率。
四、煎烹韭香虾
鸡蛋使用量较多,然而其价格并不昂贵;青虾仁虽然价格昂贵,但使用量相对较少,因此整体菜品的成本保持较低。然而,加入虾仁后,菜肴的档次得到提升,尽管售价为22元,消费者仍然觉得这个价格是合理的。
原料:韭菜25克,青虾仁60克,鸡蛋5个,胡萝卜10克。
调料:橄榄油20克,盐:5克,味精3克。
制作:
虾仁经过解冻处理,去除虾线后切成小丁,随后焯水,并用毛巾将多余的水分吸去;同时,将韭菜切成碎末,胡萝卜则切成类似米粒大小的丁状。
2.鸡蛋打散,加入虾仁、韭菜、胡萝卜拌匀,放盐、味精调味。
将铁板置于煲仔炉之上,先进行加热,随后注入橄榄油,待油温升至五成热,再将蛋液缓缓倒入,采用小火进行慢煎,待蛋液即将凝固时,从炉上移开,用铲子将其切成小片,最后将铁板连同锡纸包裹的木板一同端上餐桌。
点评:在鸡蛋里融入虾仁,使得菜肴更加鲜美,而韭菜的加入则使得香气四溢,二者相得益彰,足以看出作者烹饪时的用心。在烹饪过程中,还需留意一个小细节,那就是在煎鸡蛋时不宜煎至完全凝固后再取下,否则鸡蛋会变得口感不佳,显得有些老。建议在鸡蛋快凝固时便取下,借助铁板的余温将其煎至熟透。
五、山药枣香肉
选用600克带皮五花肉,搭配500克铁棍山药,以及30克干红枣和20克山楂。此外,还需适量盐、生抽、豉油、桂花喼汁、冰糖、料酒和鲜汤。
制法:
将五花肉切块,投入沸水中焯水,捞出待用;同时,将铁棍山药去皮,切成小段,留待后续使用。
将所有原料悉数倒入高压锅中,待水煮沸并产生蒸汽后,继续加压烹饪8分钟。火候适中后,稍微等待锅体冷却,随后打开锅盖,并将内部的山楂挑出丢弃。
将预先压制好的食材悉数倒入炒锅中,随后猛火加热至三分钟,再逐一盛出,倒入已预热的砂煲中,便可完成。
六、水煎杂粮丸子
制作/商河酒店 徐鹏
传统丸子多采用水煮或油炸的方法烹饪,而这款经过改良的菜肴却采用了电饼铛,其煎制手法类似于煎锅贴,其品质卓越,香气扑鼻,却又不失清爽,绝不油腻。
原料:精肉馅150克,玉米粒80克。
调料包括:A料由3克盐、1克枫叶味精、2克鸡精、2克芝麻油、2克香菜末、5克葱、5克姜末、3个鸡蛋、5克淀粉和40克花椒水组成;B料则由50克面粉、10克玉米粉和250克清水混合而成;此外,还需准备50克色拉油。
制作:
1.将肉馅加入A料顺一个方向搅拌均匀上劲。
2.将肉馅挤成重20克左右的丸子。
3.将挤好的丸子中每个均匀放入6粒玉米粒。
4.电饼铛加色拉油,下入装有玉米粒的丸子。
5.将B料调匀成为面汤水。
6.待杂粮丸煎至底部金黄时倒入调好的面汤水微煎。
将丸子翻转继续煎制,待其底部的水分煎至形成类似饹馇的焦脆状态后,即可出锅并装盘。
此菜的设计十分出色,充分体现了家常风味。品尝时,玉米的香气扑鼻而来,味道浓郁,越嚼越觉美味,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食用。不过,我个人觉得,如果在丸子中加入一些粗粮粉,比如玉米粉、红薯粉、豆粉等,那将会使口感更加出色。
七、煎扒青鱼头尾
这道佳肴自清末民初起便在中原地区广受赞誉,被誉为“奇味”。它以大青鱼作为主要食材,巧妙地运用刀工处理鱼头和鱼尾,分别摆放在扒盘的两端,鱼肉被剁成块状,均匀地铺在头尾之间。随后,将鱼块放入锅中,两面煎至金黄,再加入冬笋、香菇和葱段作为辅料。接着,将食材上锅,利用高汤和旺火进行扒制,最后用中小火收汁。如此烹制出的菜肴,汤汁浓郁,鱼肉鲜嫩,色泽鲜艳红亮。食用时,鱼头酥脆,鱼肉细嫩,香味浓郁。民国初期,康有为赴汴京求学,品尝此菜后赞不绝口,誉为“味烹侯鲭”。康君对味道印象深刻,回味无穷,遂挥毫在扇面上题写“海内存知己,小弟康有为”,并赠予另一村灶头黄润生,成为文人雅士与名厨之间的一段佳话。
【主料】青鱼头尾1250克。
【配料】冬笋100克,水发香菇、葱段与姜块各2。5克。
所需食材包括:200克大油,50克酱油,2.5克味精,25克料酒,10克盐水,30克白糖,以及400克头汤。
【制作过程】
将青鱼头部从胸鳍外侧切除,并将鱼尾从尾鳍内侧5厘米处切断。沿着鱼腮,将鱼头与颈部肌肉分离,鱼头需用立刀顺着长度切成约13毫米宽的长条。颈部肌肉也需剁成块状,随后将鱼头平铺在盘中,再将鱼尾从尾鳍处切开,每条鱼尾切成5块,依次摆放在鱼尾原本的位置。另外,取3厘米长的鱼尾中段剁碎,放置在鱼尾的中央。将冬笋切成滚刀块,与香菇、葱段、姜块一同摆放在锅垫上。
将锅置于炉火之上,倒入适量的食用油,将鱼头和鱼尾放入锅中,煎至两面金黄,然后将鱼皮朝下,轻轻放入锅垫之中。
将锅置于炉上,加入大量食用油和高汤,随后加入各种调料,再将已经铺好的锅垫放入锅中,以猛火烹煮,再用慢火收汁。待汤汁浓郁,鱼肉熟透,颜色鲜红光亮,将锅垫连同汤汁一同倒入扒盘中,最后将汤汁均匀浇在上面,即可完成。
【特点】香浓鲜嫩,色泽枣红。
八、炸紫酥肉
紫酥肉被誉为烤鸭的绝佳替代品,这道佳肴选用的是猪身上坚韧的五花肉,经过浸泡、压扁、去表皮等工序,再以葱、姜、大茴香、紫苏叶等佐料腌制至入味,之后蒸制而成。随后,将肉块投入油中炸至四五十分钟。炸制过程中,不断用香醋涂抹肉皮,直至其呈现出诱人的金红色,皮层变得酥脆。最后切片装盘,搭配葱白、甜面酱、荷叶夹或薄饼一同享用,口感酥脆、香气扑鼻、肥而不腻,比烤鸭更胜一筹。
材料:
肋猪肉,葱片、姜片、花椒、八角(掰碎)、精盐、黄酒、味精
做法:
将带皮的硬肋猪肉削去外皮,然后切成约6.6厘米宽的长条,将其投入煮沸的汤锅中,用大火煮至熟透后捞出。
2. 煮过的肉把皮上的鬃眼片净后放盆中;
将清洗干净的肉类,搭配葱段、姜片、花椒粒(需捣碎)、精盐、料酒、鸡精,并加入适量的清水,浸泡两小时,然后放入蒸锅中,用大火蒸至八分熟,取出后待其冷却。
将炒锅置于猛火之上,注入花生油,待油温升至五成热,将肉皮朝下放入锅中,随后将火调至微弱,经过10分钟的炖煮,取出肉皮。
5. 在皮上抹一层醋,下锅内炸制;
6. 如此反复3 次,炸至肉透,皮呈柿黄色捞出;
7. 切成0.6 厘米厚的片,皮朝下整齐码盘;
8. 上菜时外带葱段、甜面酱。
工艺提示
腌制腌肉需时长超过两小时,期间需翻转肉块两次,同时用竹签在肉表面刺出若干小孔,以便更好地吸收调味。
炸制肉块时,起初需用大火,直至肉块表面变得坚硬后取出;稍待油温降低,转用中火继续炸制,此次炸制时间需比先前更长;取出肉块后,再将油温升至七成热,将肉块投入油中炸至呈柿黄色,即可完成。
3. 因有过油炸制过程,需准备花生油500克。
菜品口感
色泽棕黄,光润发亮,外焦里嫩,肥而不腻。
九、炸八块
堂倌在报菜时,总能妙语连珠。例如,河南酒楼中那位堂倌吟唱的“一鸡剁八瓣,香嫩又美观”,便是其中的佳例。这八瓣的鸡肉,正是闻名二百余年的炸八块。这道菜选用秋末的小公鸡,取其双腿四块肉、鸡翅膀连胸脯四块肉,经过料酒、精盐、酱油、姜汁腌制,使其入味,然后在旺火下将油热至锅中,迅速翻炒至浆透,再升温油炸,使其外皮酥脆,内里鲜嫩。食用时,搭配椒盐或辣酱油,口感格外爽快。这道菜曾是鲁迅先生钟爱的河南菜肴之一,其中姚雪垠先生曾赞誉:“我最偏爱那炸得外酥里嫩的河南炸八块,美味至极。”
原料:仔公鸡
调料:葱、姜、盐、料酒、酱油、胡椒粉、椒盐、辣酱油
制作方法:
仔公鸡先处理掉颈部、爪子以及翅的中部和尖端,彻底清洗干净,然后将两条腿切分成四份,鸡脯肉也切成四块。接着,将腿骨和翅骨抽出并翘起,用刀尖在鸡肉上刺上几刀,随后加入葱段、姜片、食盐、料酒、胡椒粉和酱油,进行腌制,总共需要30分钟。
将色拉油倒入锅中,待油温升至六成热时,放入鸡块,用微火将其煮熟后捞出。接着,继续加热油至七成热,再将鸡块投入复炸,使其色泽鲜红,捞出后装盘,食用时可搭配辣酱油和椒盐。
小贴士:
1、要选用仔鸡制作,老鸡不宜炸熟。
炸制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油温,初入锅中后应立即降低火力,随后用温和的油温将鸡块慢慢炸至熟透,之后再进行二次油炸,如此操作才能确保最终成品外皮酥脆,内里鲜嫩。
十、酸菜炖海参
原料包括:处理好的黄玉海参片500克,酸菜500克,泡发好的水晶粉400克,以及葱姜蒜末合计30克,蒜苗段20克,青红小米辣椒圈10克。此外,还需适量盐、鸡精、陈醋、芝麻油、鲜汤和色拉油。
制法:
将海参片放入沸水中焯水,取出后留作备用。同时,将酸菜切成条状,放入沸水中焯水,随后捞出,待后续使用。
锅中倒入色拉油加热,随后放入葱姜蒜末翻炒片刻,接着加入酸菜段继续炒制2分钟。随后加入鲜汤煮沸,再放入小米辣椒圈、盐、鸡精、陈醋等调料。待海参片和水晶粉煮至3分钟后,加入蒜苗段,最后淋上芝麻油,将炒好的菜肴盛出装盘,即可上桌。
十一、铁棍山药烧甲鱼
选用黄河湾甲鱼一只,搭配400克铁棍山药,佐以20克葱段、10克姜片、10克蒜瓣以及5克香葱花。调料方面,需适量加入盐、蚝油、生抽、鲜汤、鸡精和色拉油。
制法:
将处理干净的甲鱼放入沸水中焯水,捞出后剥去表面的黑色薄膜,接着将其剁成较大的块状;同时,将铁棍山药清洗干净,切成每段6厘米的长度,两者均准备好备用。
将色拉油倒入锅中加热,先将葱姜蒜放入锅中炒香,待甲鱼块入锅煸去水分,再加入蚝油和生抽快速翻炒均匀。随后,向锅中加入新鲜高汤,煮沸后加入适量的盐和鸡精,并将山药段放入锅中,烧制至入味,备用。
当有客人点菜之后,将甲鱼块、山药以及适量的汤汁放入砂锅中,然后点燃炉火加热五分钟,最后撒上一些香葱花,即可端上餐桌。
十二、长垣酸汤绿豆丸
食材包括:300克的白萝卜切丝,200克的黄豆芽,500克的绿豆面,15克的紫菜,10克的香菜末,10克的虾皮,5克的姜丝,10毫升的陈醋,5克的鸡精,少许的葱花,5毫升的香油,以及适量的盐、鲜汤和色拉油。
制法:
将白萝卜丝与黄豆芽切碎,以手挤出水分置于盆中,随后加入绿豆面轻轻搅拌,接着加入适量的盐、鸡精及少许清水,搅拌均匀,用手捏成小丸子,投入五成热之油锅中炸至金黄,捞出后沥去油脂。
将净锅加入新鲜汤水煮沸,随后调入适量的盐、鸡精、陈醋、香油以及姜丝,最后将丸子放入汤中煮至充分入味。
将紫菜与虾皮放入锅中,继续煮沸一分钟,随后倒入香油,快速搅拌,待汤汁均匀后盛出至碗中,最后撒上葱花和香菜碎即可。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提醒: 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娱乐之家人才站上看到的! | |
发布者所在地区(仅供参考):,IP:10.2.228.89 |
十二道经典河南菜做法,红烧黄河鲤鱼竟做出新高度
豫菜,亦称豫宴,指的是源自中原(河南)的菜系。它涵盖了在秉承中原传统文化烹饪理念的基础上,采用具有中原地域特色的技术与食材所烹制的各式菜肴、面食以及宴席。被誉为“烹饪之祖”和“中华厨神”的伊尹,其诞生地有洛阳伊川和开封杞县空桑两种说法,而现代豫菜则是基于古代宫廷菜、官府菜、市井菜以及民间菜的传统,依托中原地区的物质条件,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与演变,逐渐发展壮大。
一、红烧黄河鲤鱼
这道菜肴是河南豫菜中的知名佳肴,在河南地区几乎每家餐馆都能见到,其烹饪方法基本一致。不过,在制作过程中,它对传统做法进行了一项改良,那就是将鲤鱼炸制这一环节直接去除,改为直接宰杀腌制后,放入调好的汤汁中烧煮,这样的做法在成本上能够显著降低。
此道菜肴还巧妙地运用了鲤鱼特有的品质。鲤鱼与鲈鱼、桂鱼不同,其肉质更为细嫩,无需经过油炸直接烹饪,烧制出的鱼肉紧实有嚼劲。相较之下,若鲈鱼、桂鱼未经油炸直接烧制,其口感会变得干柴,缺乏风味。采用此法烹制的鲤鱼,口感极佳,颇受人们喜爱。
原料:黄河鲤鱼1条(约1千克),木耳10克,香葱花2克。
配料清单包括:红烧鱼汤两千克,八角油十克,芝麻油两克,姜汁酒五克,盐两克,胡椒粉一克,生抽两克,大葱段五克,大姜片两克,生粉四克。
制作:
宰杀并处理新鲜的黄河鲤鱼,确保其干净,彻底去除水分,随后划上独特的刀法,再用盐、胡椒粉、姜汁酒、生抽、葱段和姜片进行腌制,整个过程需时30分钟,腌制完成后,再次冲洗干净,以备后续使用。
将净锅置于火上,放入红烧鱼汤,用大火煮沸后,加入事先腌制好的鲤鱼,转小火慢炖20分钟后捞出,将汁水沥干后放入容器中,再将原汤过滤,加入木耳煮沸,勾芡后淋上八角油和芝麻油,最后将调料浇在鲤鱼上,撒上香葱花即可。
特点:家常味浓,鱼肉清香。
鲤鱼挑选时不宜过小,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腌制过程中需注意时间控制,以免土腥味过浓;烧制时火候需恰到好处。
红烧鱼汤制作:
选用大葱段二十克,大姜片十克,蒜子十五克,八角十克,花椒三克,干辣椒三克,盐十克,鸡粉三克,白糖两克,生抽五克,老抽五克,蚝油两克,胡椒粉一克,鲜汤八百克,鸡油十克。
烹饪过程如下:先将锅置于火上,放入鸡油,待其烧热后加入葱段、姜片、蒜子炒香,接着放入八角、花椒、干辣椒,炒至香味浓郁,随后加入鲜汤,用适当的调味料进行调味,煮沸后继续煮上5分钟。
二、新派酸辣广肚
酸辣广肚是豫菜中的一道经典名菜,许多人或许觉得这道菜在改良上并无太多空间。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只要在色泽、外观等方面稍加调整,一眼望去,便会给人以高档官府菜品的直观感受。实际上,这道菜肴采用了酸汤肥牛的精华汤汁,并融入了南瓜蓉,其色泽已不再是辣椒油的鲜红,转而呈现出诱人的黄色。这样的变化不仅让味道焕然一新,还使得视觉上更具吸引力,进而给顾客带来一种新颖的感觉,满足了他们对新奇事物的探求欲望。
食材包括:处理好的鱼肚200克,新鲜菜心3株,调味料头2克,以及干辣椒丝1克。
配料包括:南瓜酸辣汤100克,鸡油5克,生粉3克,姜汁酒6克,以及盐2克。
制作:
将处理好的鱼肚切成斜刀片,厚度适中,将菜心彻底清洗干净,焯水至熟透,捞出后沥干水分,然后将其摆放在容器内。
2.将鱼肚入加有姜汁酒的沸水中飞水至透,捞出控水。
将净锅置于火上,放入鸡油,将炒香的小料头和干辣椒丝加入锅中,随后倒入南瓜酸辣汤,接着淋入姜汁酒,再将事先焯过水的鱼肚放入锅中,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慢炖煮,直至汤汁入味,最后收浓汤汁中的芡汁,再淋上鸡油,快速翻炒均匀,出锅后装入事先摆好菜心的容器中即可。
特点:蔬菜味浓,酸辣适口。
三、寿桃羊方
寿桃羊方乃一经典之老豫菜,经新时代调料如蚝油之融入,焕发出崭新风味,装盘依旧沿袭传统,既唤起老者心中无尽回忆,亦令青年食客欣喜不已。此菜虽显高档,实则毛利率颇高。
所需食材包括500克带皮羊肉,30克竹笙,10克香菇,12棵菜心以及1个枸杞子。
调料包括:A料由生抽150克、盐50克、鸡粉20克、冰糖100克、蚝油200克、清水5千克、老抽100克、八角20克、香叶5克以及小茴香、桂皮、白蔻、陈皮、白芷、草果、干姜各10克组成;B料则由味精2克、鸡粉1克、蚝油5克、老抽3克、清水200克和葱油10克构成;此外,还需额外准备老抽10克。
制作:
将羊肉中的血水冲洗干净,剔除其中的小骨头,并随后将其切制成四方形块状。接下来,对处理好的羊肉进行两次水煮处理。水煮完毕后,将羊肉均匀地涂抹上老抽。
将A料,即大批量生产的配方比例,放入大汤桶内,用旺火煮沸,随后转小火慢慢熬制成卤汤。接着,将卤汤与羊肉一起倒入高压锅中,进行30分钟的压制。焖煮10分钟后,将混合物取出,并平铺在托盘上。之后,在其上方再放置一个托盘,共同放入锅中,继续压制长达6小时。
将经过压制的羊肉切割成每块长五厘米、宽两厘米的形状,然后将这些块状羊肉整齐地摆放在盘中,并放入蒸笼中蒸熟。
将竹笙的根部和裙衣摘除,彻底清洗干净;对香菇进行切割处理;菜心也需进行相应的切割。将这三样食材一同焯水,焯水完成后捞出,再将竹笙和菜心分别放置在已经蒸好的羊方之上。
将净锅置于火上,投入B料以及除羊肉以外的所有食材,煮至汤汁浓郁并充分入味,然后将汁液均匀浇在羊方上。
评价:这道菜肴以传统手法重新烹制,颇具创新精神。起初,觉得按照传统方式装盘略显缺乏新意。然而,经过尝试,发现这种古老的装盘方式反而让菜肴价值大增,唤起了人们对传统菜肴的怀旧之情,显著提升了点击量和利润率。
四、煎烹韭香虾
鸡蛋使用量较多,然而其价格并不昂贵;青虾仁虽然价格昂贵,但使用量相对较少,因此整体菜品的成本保持较低。然而,加入虾仁后,菜肴的档次得到提升,尽管售价为22元,消费者仍然觉得这个价格是合理的。
原料:韭菜25克,青虾仁60克,鸡蛋5个,胡萝卜10克。
调料:橄榄油20克,盐:5克,味精3克。
制作:
虾仁经过解冻处理,去除虾线后切成小丁,随后焯水,并用毛巾将多余的水分吸去;同时,将韭菜切成碎末,胡萝卜则切成类似米粒大小的丁状。
2.鸡蛋打散,加入虾仁、韭菜、胡萝卜拌匀,放盐、味精调味。
将铁板置于煲仔炉之上,先进行加热,随后注入橄榄油,待油温升至五成热,再将蛋液缓缓倒入,采用小火进行慢煎,待蛋液即将凝固时,从炉上移开,用铲子将其切成小片,最后将铁板连同锡纸包裹的木板一同端上餐桌。
点评:在鸡蛋里融入虾仁,使得菜肴更加鲜美,而韭菜的加入则使得香气四溢,二者相得益彰,足以看出作者烹饪时的用心。在烹饪过程中,还需留意一个小细节,那就是在煎鸡蛋时不宜煎至完全凝固后再取下,否则鸡蛋会变得口感不佳,显得有些老。建议在鸡蛋快凝固时便取下,借助铁板的余温将其煎至熟透。
五、山药枣香肉
选用600克带皮五花肉,搭配500克铁棍山药,以及30克干红枣和20克山楂。此外,还需适量盐、生抽、豉油、桂花喼汁、冰糖、料酒和鲜汤。
制法:
将五花肉切块,投入沸水中焯水,捞出待用;同时,将铁棍山药去皮,切成小段,留待后续使用。
将所有原料悉数倒入高压锅中,待水煮沸并产生蒸汽后,继续加压烹饪8分钟。火候适中后,稍微等待锅体冷却,随后打开锅盖,并将内部的山楂挑出丢弃。
将预先压制好的食材悉数倒入炒锅中,随后猛火加热至三分钟,再逐一盛出,倒入已预热的砂煲中,便可完成。
六、水煎杂粮丸子
制作/商河酒店 徐鹏
传统丸子多采用水煮或油炸的方法烹饪,而这款经过改良的菜肴却采用了电饼铛,其煎制手法类似于煎锅贴,其品质卓越,香气扑鼻,却又不失清爽,绝不油腻。
原料:精肉馅150克,玉米粒80克。
调料包括:A料由3克盐、1克枫叶味精、2克鸡精、2克芝麻油、2克香菜末、5克葱、5克姜末、3个鸡蛋、5克淀粉和40克花椒水组成;B料则由50克面粉、10克玉米粉和250克清水混合而成;此外,还需准备50克色拉油。
制作:
1.将肉馅加入A料顺一个方向搅拌均匀上劲。
2.将肉馅挤成重20克左右的丸子。
3.将挤好的丸子中每个均匀放入6粒玉米粒。
4.电饼铛加色拉油,下入装有玉米粒的丸子。
5.将B料调匀成为面汤水。
6.待杂粮丸煎至底部金黄时倒入调好的面汤水微煎。
将丸子翻转继续煎制,待其底部的水分煎至形成类似饹馇的焦脆状态后,即可出锅并装盘。
此菜的设计十分出色,充分体现了家常风味。品尝时,玉米的香气扑鼻而来,味道浓郁,越嚼越觉美味,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食用。不过,我个人觉得,如果在丸子中加入一些粗粮粉,比如玉米粉、红薯粉、豆粉等,那将会使口感更加出色。
七、煎扒青鱼头尾
这道佳肴自清末民初起便在中原地区广受赞誉,被誉为“奇味”。它以大青鱼作为主要食材,巧妙地运用刀工处理鱼头和鱼尾,分别摆放在扒盘的两端,鱼肉被剁成块状,均匀地铺在头尾之间。随后,将鱼块放入锅中,两面煎至金黄,再加入冬笋、香菇和葱段作为辅料。接着,将食材上锅,利用高汤和旺火进行扒制,最后用中小火收汁。如此烹制出的菜肴,汤汁浓郁,鱼肉鲜嫩,色泽鲜艳红亮。食用时,鱼头酥脆,鱼肉细嫩,香味浓郁。民国初期,康有为赴汴京求学,品尝此菜后赞不绝口,誉为“味烹侯鲭”。康君对味道印象深刻,回味无穷,遂挥毫在扇面上题写“海内存知己,小弟康有为”,并赠予另一村灶头黄润生,成为文人雅士与名厨之间的一段佳话。
【主料】青鱼头尾1250克。
【配料】冬笋100克,水发香菇、葱段与姜块各2。5克。
所需食材包括:200克大油,50克酱油,2.5克味精,25克料酒,10克盐水,30克白糖,以及400克头汤。
【制作过程】
将青鱼头部从胸鳍外侧切除,并将鱼尾从尾鳍内侧5厘米处切断。沿着鱼腮,将鱼头与颈部肌肉分离,鱼头需用立刀顺着长度切成约13毫米宽的长条。颈部肌肉也需剁成块状,随后将鱼头平铺在盘中,再将鱼尾从尾鳍处切开,每条鱼尾切成5块,依次摆放在鱼尾原本的位置。另外,取3厘米长的鱼尾中段剁碎,放置在鱼尾的中央。将冬笋切成滚刀块,与香菇、葱段、姜块一同摆放在锅垫上。
将锅置于炉火之上,倒入适量的食用油,将鱼头和鱼尾放入锅中,煎至两面金黄,然后将鱼皮朝下,轻轻放入锅垫之中。
将锅置于炉上,加入大量食用油和高汤,随后加入各种调料,再将已经铺好的锅垫放入锅中,以猛火烹煮,再用慢火收汁。待汤汁浓郁,鱼肉熟透,颜色鲜红光亮,将锅垫连同汤汁一同倒入扒盘中,最后将汤汁均匀浇在上面,即可完成。
【特点】香浓鲜嫩,色泽枣红。
八、炸紫酥肉
紫酥肉被誉为烤鸭的绝佳替代品,这道佳肴选用的是猪身上坚韧的五花肉,经过浸泡、压扁、去表皮等工序,再以葱、姜、大茴香、紫苏叶等佐料腌制至入味,之后蒸制而成。随后,将肉块投入油中炸至四五十分钟。炸制过程中,不断用香醋涂抹肉皮,直至其呈现出诱人的金红色,皮层变得酥脆。最后切片装盘,搭配葱白、甜面酱、荷叶夹或薄饼一同享用,口感酥脆、香气扑鼻、肥而不腻,比烤鸭更胜一筹。
材料:
肋猪肉,葱片、姜片、花椒、八角(掰碎)、精盐、黄酒、味精
做法:
将带皮的硬肋猪肉削去外皮,然后切成约6.6厘米宽的长条,将其投入煮沸的汤锅中,用大火煮至熟透后捞出。
2. 煮过的肉把皮上的鬃眼片净后放盆中;
将清洗干净的肉类,搭配葱段、姜片、花椒粒(需捣碎)、精盐、料酒、鸡精,并加入适量的清水,浸泡两小时,然后放入蒸锅中,用大火蒸至八分熟,取出后待其冷却。
将炒锅置于猛火之上,注入花生油,待油温升至五成热,将肉皮朝下放入锅中,随后将火调至微弱,经过10分钟的炖煮,取出肉皮。
5. 在皮上抹一层醋,下锅内炸制;
6. 如此反复3 次,炸至肉透,皮呈柿黄色捞出;
7. 切成0.6 厘米厚的片,皮朝下整齐码盘;
8. 上菜时外带葱段、甜面酱。
工艺提示
腌制腌肉需时长超过两小时,期间需翻转肉块两次,同时用竹签在肉表面刺出若干小孔,以便更好地吸收调味。
炸制肉块时,起初需用大火,直至肉块表面变得坚硬后取出;稍待油温降低,转用中火继续炸制,此次炸制时间需比先前更长;取出肉块后,再将油温升至七成热,将肉块投入油中炸至呈柿黄色,即可完成。
3. 因有过油炸制过程,需准备花生油500克。
菜品口感
色泽棕黄,光润发亮,外焦里嫩,肥而不腻。
九、炸八块
堂倌在报菜时,总能妙语连珠。例如,河南酒楼中那位堂倌吟唱的“一鸡剁八瓣,香嫩又美观”,便是其中的佳例。这八瓣的鸡肉,正是闻名二百余年的炸八块。这道菜选用秋末的小公鸡,取其双腿四块肉、鸡翅膀连胸脯四块肉,经过料酒、精盐、酱油、姜汁腌制,使其入味,然后在旺火下将油热至锅中,迅速翻炒至浆透,再升温油炸,使其外皮酥脆,内里鲜嫩。食用时,搭配椒盐或辣酱油,口感格外爽快。这道菜曾是鲁迅先生钟爱的河南菜肴之一,其中姚雪垠先生曾赞誉:“我最偏爱那炸得外酥里嫩的河南炸八块,美味至极。”
原料:仔公鸡
调料:葱、姜、盐、料酒、酱油、胡椒粉、椒盐、辣酱油
制作方法:
仔公鸡先处理掉颈部、爪子以及翅的中部和尖端,彻底清洗干净,然后将两条腿切分成四份,鸡脯肉也切成四块。接着,将腿骨和翅骨抽出并翘起,用刀尖在鸡肉上刺上几刀,随后加入葱段、姜片、食盐、料酒、胡椒粉和酱油,进行腌制,总共需要30分钟。
将色拉油倒入锅中,待油温升至六成热时,放入鸡块,用微火将其煮熟后捞出。接着,继续加热油至七成热,再将鸡块投入复炸,使其色泽鲜红,捞出后装盘,食用时可搭配辣酱油和椒盐。
小贴士:
1、要选用仔鸡制作,老鸡不宜炸熟。
炸制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油温,初入锅中后应立即降低火力,随后用温和的油温将鸡块慢慢炸至熟透,之后再进行二次油炸,如此操作才能确保最终成品外皮酥脆,内里鲜嫩。
十、酸菜炖海参
原料包括:处理好的黄玉海参片500克,酸菜500克,泡发好的水晶粉400克,以及葱姜蒜末合计30克,蒜苗段20克,青红小米辣椒圈10克。此外,还需适量盐、鸡精、陈醋、芝麻油、鲜汤和色拉油。
制法:
将海参片放入沸水中焯水,取出后留作备用。同时,将酸菜切成条状,放入沸水中焯水,随后捞出,待后续使用。
锅中倒入色拉油加热,随后放入葱姜蒜末翻炒片刻,接着加入酸菜段继续炒制2分钟。随后加入鲜汤煮沸,再放入小米辣椒圈、盐、鸡精、陈醋等调料。待海参片和水晶粉煮至3分钟后,加入蒜苗段,最后淋上芝麻油,将炒好的菜肴盛出装盘,即可上桌。
十一、铁棍山药烧甲鱼
选用黄河湾甲鱼一只,搭配400克铁棍山药,佐以20克葱段、10克姜片、10克蒜瓣以及5克香葱花。调料方面,需适量加入盐、蚝油、生抽、鲜汤、鸡精和色拉油。
制法:
将处理干净的甲鱼放入沸水中焯水,捞出后剥去表面的黑色薄膜,接着将其剁成较大的块状;同时,将铁棍山药清洗干净,切成每段6厘米的长度,两者均准备好备用。
将色拉油倒入锅中加热,先将葱姜蒜放入锅中炒香,待甲鱼块入锅煸去水分,再加入蚝油和生抽快速翻炒均匀。随后,向锅中加入新鲜高汤,煮沸后加入适量的盐和鸡精,并将山药段放入锅中,烧制至入味,备用。
当有客人点菜之后,将甲鱼块、山药以及适量的汤汁放入砂锅中,然后点燃炉火加热五分钟,最后撒上一些香葱花,即可端上餐桌。
十二、长垣酸汤绿豆丸
食材包括:300克的白萝卜切丝,200克的黄豆芽,500克的绿豆面,15克的紫菜,10克的香菜末,10克的虾皮,5克的姜丝,10毫升的陈醋,5克的鸡精,少许的葱花,5毫升的香油,以及适量的盐、鲜汤和色拉油。
制法:
将白萝卜丝与黄豆芽切碎,以手挤出水分置于盆中,随后加入绿豆面轻轻搅拌,接着加入适量的盐、鸡精及少许清水,搅拌均匀,用手捏成小丸子,投入五成热之油锅中炸至金黄,捞出后沥去油脂。
将净锅加入新鲜汤水煮沸,随后调入适量的盐、鸡精、陈醋、香油以及姜丝,最后将丸子放入汤中煮至充分入味。
将紫菜与虾皮放入锅中,继续煮沸一分钟,随后倒入香油,快速搅拌,待汤汁均匀后盛出至碗中,最后撒上葱花和香菜碎即可。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发现更多资讯 >>
友情链接:
娱乐之家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