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 千年古邑新体验!福建同安老县衙邂逅咖啡与小吃
更新时间:2025-08-01 04:00:39 信息编号:70802

千年古邑新体验!福建同安老县衙邂逅咖啡与小吃

浏览人气:9

千年古邑新体验!福建同安老县衙邂逅咖啡与小吃

中新网福建同安10月30日报道,记者林永传在福建同安,品尝了拥有数百年历史的碗仔粿、满煎糕、娘惹糕等传统小吃,品尝了源自东南亚、非洲、美洲的黑咖啡,聆听了福建同安千年文脉的传说。在这温馨宜人的氛围中,10月30日,记者亲身体验了福建同安千年老县衙的日常生活。

同安古称“银城”,乃福建历史悠久之千年古县。其老县衙旧址,始建于公元929年。直至2003年,该老县衙坐落于县城核心区域,作为同安行政办公中心,历经一千多年。

同安,一个名人荟萃的地方,曾是著名理学家朱熹初入仕途的起点,他在这里担任同安主簿长达四年零六个月,期间无论是居住还是办公,都未曾离开过这座历史悠久的县衙,并在此留下了众多宝贵的遗迹。

图为位于同安千年老县衙内的朱子书院。中新社记者 林永传 摄

2014年,同安政府部门出资,将原本价值连城的古老县衙改造成了一座服务于民间的城市文化公园。

朱熹曾居住、会友、研读、著述的朱子书院,经过修缮,保持了原有的风貌,且持续办学,使得尊师重教、乐于学习的风气滋养着众多学子;将老县衙的红砖楼转变为同安文库,系统地搜集并展示各界人士捐赠的学术著作、书画、音像视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品以及文化创意产品等,成为同安文化资源的汇聚之地,为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力支持;设立了两岸家风家谱研究中心,拥有2000多册纸质族谱和约5万册电子族谱,设有詹、彭、许、江等姓氏的馆藏族谱专区,成为两岸宗亲寻根祭祖的理想场所;同时,开设了闽台民俗文化展示馆,通过闽南生活的印记,展现了海峡两岸的紧密联系。

这幅照片展示了位于福建同安千年古县衙之内的朱子书院,该地至今仍是一个适宜读书和讲授学问的理想场所。中新社记者林永传拍摄。

红砖楼内的文库咖啡屋,通过将咖啡文化与小吃文化相融合,已转变为众人领略同安故事韵味的“能量补给站”。

林生海,同安区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指出同安置县拥有超过1700年的历史,它是厦门历史文化的基础,也是闽学的发源地。该区一直秉持着以文化推动区域发展的战略,积极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工作,不断加速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进程,致力于将同安的古老文化转化为推动发展的优势资源。(完)

同城信息网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提醒: 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娱乐之家人才站上看到的!
发布者所在地区(仅供参考),IP:10.2.228.89
三个小贴士:求职如何简单的识别信息的真假[?]
本信息来源于娱乐之家人才站 www.ylzjrcz.com
1、打电话/QQ咨询时,应第一时间询问清楚具体的情况。例如:询问具体的场所名字/具体地址/等等常规的信息问题。
2、询问得到的信息,可发给各大QQ群/朋友进行询问,以及多方面/多网站/多渠道进行参考求证,综合各方面考察清楚。
3、内容只供参考,一切三思而后行。如发现此信息涉及虚假,违规等内容问题,请第一时间向本站进行举报! 本文来自:娱乐之家人才站(夜场首选平台)
友情提醒:友情提醒 :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娱乐之家资讯网www.ylzjrcz.com
特别提示:求职请提高警惕,谨防网络诈骗
娱乐之家资讯网

千年古邑新体验!福建同安老县衙邂逅咖啡与小吃

发布时间:2025-08-01 04:00:39

千年古邑新体验!福建同安老县衙邂逅咖啡与小吃

中新网福建同安10月30日报道,记者林永传在福建同安,品尝了拥有数百年历史的碗仔粿、满煎糕、娘惹糕等传统小吃,品尝了源自东南亚、非洲、美洲的黑咖啡,聆听了福建同安千年文脉的传说。在这温馨宜人的氛围中,10月30日,记者亲身体验了福建同安千年老县衙的日常生活。

同安古称“银城”,乃福建历史悠久之千年古县。其老县衙旧址,始建于公元929年。直至2003年,该老县衙坐落于县城核心区域,作为同安行政办公中心,历经一千多年。

同安,一个名人荟萃的地方,曾是著名理学家朱熹初入仕途的起点,他在这里担任同安主簿长达四年零六个月,期间无论是居住还是办公,都未曾离开过这座历史悠久的县衙,并在此留下了众多宝贵的遗迹。

图为位于同安千年老县衙内的朱子书院。中新社记者 林永传 摄

2014年,同安政府部门出资,将原本价值连城的古老县衙改造成了一座服务于民间的城市文化公园。

朱熹曾居住、会友、研读、著述的朱子书院,经过修缮,保持了原有的风貌,且持续办学,使得尊师重教、乐于学习的风气滋养着众多学子;将老县衙的红砖楼转变为同安文库,系统地搜集并展示各界人士捐赠的学术著作、书画、音像视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品以及文化创意产品等,成为同安文化资源的汇聚之地,为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力支持;设立了两岸家风家谱研究中心,拥有2000多册纸质族谱和约5万册电子族谱,设有詹、彭、许、江等姓氏的馆藏族谱专区,成为两岸宗亲寻根祭祖的理想场所;同时,开设了闽台民俗文化展示馆,通过闽南生活的印记,展现了海峡两岸的紧密联系。

这幅照片展示了位于福建同安千年古县衙之内的朱子书院,该地至今仍是一个适宜读书和讲授学问的理想场所。中新社记者林永传拍摄。

红砖楼内的文库咖啡屋,通过将咖啡文化与小吃文化相融合,已转变为众人领略同安故事韵味的“能量补给站”。

林生海,同安区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指出同安置县拥有超过1700年的历史,它是厦门历史文化的基础,也是闽学的发源地。该区一直秉持着以文化推动区域发展的战略,积极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工作,不断加速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进程,致力于将同安的古老文化转化为推动发展的优势资源。(完)

同城信息网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推荐阅读

更多

发现更多资讯 >>

友情链接:

娱乐之家资讯网

COPYRIGHT © 2021 娱乐之家资讯网 版权所有

有什么问题加客服微信咨询:zx81024163

浙ICP备202102867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19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