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1 03:00:43 | 信息编号:70800 |
探访福建千年老县衙,咖啡配小吃品味同安故事
中新网福建同安10月30日报道,记者林永传在福建同安,一边品尝着拥有数百年历史的碗仔粿、满煎糕、娘惹糕等特色小吃,一边品味着源自东南亚、非洲、美洲的黑咖啡,同时聆听福建同安千年文脉的动人故事。在这温馨而舒适的氛围中,10月30日,记者亲身感受了福建同安千年老县衙的日常生活。
这幅照片展示的是位于福建同安这座千年古县衙之内的朱子书院,它至今依然是一个理想的读书和讲学的场所。该画面由中新社的记者林永传所拍摄。
同安古称“银城”,作为福建历史悠久之县,其老县衙的遗址最早可追溯至公元929年。直到2003年,这座坐落在县城心脏地带的老县衙,一直扮演着同安行政办公中心的角色,历时一千余年。
同安,一个名人辈出的地方,正是著名理学家朱熹初入仕途的起点。在那里,他担任同安主簿长达四年六个月,生活与工作均在古老的县衙中度过,并留下了众多宝贵的遗迹。
2014年,同安政府投入了资金,将原本价值连城的旧县衙改造成了服务于民的文化公园。
朱熹昔日居所的朱子书院得以修缮如初,同时持续办学,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尊师重教、热爱学习的学子;将老县衙的红砖楼改造成同安文库,系统地搜集并展示了各界人士捐赠的学术著作、书画、音像视频、非遗展品以及文创产品等,使之成为同安文化资源的重要汇集地,为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力支撑;两岸家风家谱研究中心已收藏了2000多册纸质族谱和约5万册电子族谱,设有詹、彭、许、江等姓氏的馆藏族谱专区,成为两岸宗亲寻根祭祖的理想场所;闽台民俗文化展示馆的开设,通过闽南生活的印记,生动展示了海峡两岸的深厚联系。
图为位于同安千年老县衙内的朱子书院。中新社记者 林永传 摄
红砖楼内的文库咖啡屋,巧妙地将咖啡艺术与小食文化相结合,从而成为了人们品味同安故事的重要“能量补给站”。
林生海,同安区委常委兼宣传部长,指出同安置县拥有超过1700年的历史,它是厦门历史文化的根基,也是闽学的发源地。该区一直秉持着以文化推动区域发展的战略,积极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工作,不断加速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致力于将同安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的强大优势。(完)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提醒: 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娱乐之家人才站上看到的! | |
发布者所在地区(仅供参考):,IP:10.2.228.89 |
探访福建千年老县衙,咖啡配小吃品味同安故事
中新网福建同安10月30日报道,记者林永传在福建同安,一边品尝着拥有数百年历史的碗仔粿、满煎糕、娘惹糕等特色小吃,一边品味着源自东南亚、非洲、美洲的黑咖啡,同时聆听福建同安千年文脉的动人故事。在这温馨而舒适的氛围中,10月30日,记者亲身感受了福建同安千年老县衙的日常生活。
这幅照片展示的是位于福建同安这座千年古县衙之内的朱子书院,它至今依然是一个理想的读书和讲学的场所。该画面由中新社的记者林永传所拍摄。
同安古称“银城”,作为福建历史悠久之县,其老县衙的遗址最早可追溯至公元929年。直到2003年,这座坐落在县城心脏地带的老县衙,一直扮演着同安行政办公中心的角色,历时一千余年。
同安,一个名人辈出的地方,正是著名理学家朱熹初入仕途的起点。在那里,他担任同安主簿长达四年六个月,生活与工作均在古老的县衙中度过,并留下了众多宝贵的遗迹。
2014年,同安政府投入了资金,将原本价值连城的旧县衙改造成了服务于民的文化公园。
朱熹昔日居所的朱子书院得以修缮如初,同时持续办学,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尊师重教、热爱学习的学子;将老县衙的红砖楼改造成同安文库,系统地搜集并展示了各界人士捐赠的学术著作、书画、音像视频、非遗展品以及文创产品等,使之成为同安文化资源的重要汇集地,为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力支撑;两岸家风家谱研究中心已收藏了2000多册纸质族谱和约5万册电子族谱,设有詹、彭、许、江等姓氏的馆藏族谱专区,成为两岸宗亲寻根祭祖的理想场所;闽台民俗文化展示馆的开设,通过闽南生活的印记,生动展示了海峡两岸的深厚联系。
图为位于同安千年老县衙内的朱子书院。中新社记者 林永传 摄
红砖楼内的文库咖啡屋,巧妙地将咖啡艺术与小食文化相结合,从而成为了人们品味同安故事的重要“能量补给站”。
林生海,同安区委常委兼宣传部长,指出同安置县拥有超过1700年的历史,它是厦门历史文化的根基,也是闽学的发源地。该区一直秉持着以文化推动区域发展的战略,积极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工作,不断加速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致力于将同安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的强大优势。(完)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发现更多资讯 >>
友情链接:
娱乐之家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