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招聘 > 这些老品牌,都是老青岛难忘的回忆! (第二部分)
更新时间:2024-10-26 12:04 信息编号:326614

这些老品牌,都是老青岛难忘的回忆! (第二部分)

浏览人气:31
职位MC喊麦    地区
联系人: 电话:


这些老品牌,都是老青岛难忘的回忆! (第二部分)

他们是令人难忘的老品牌、老味道

它们是陪伴我们几代人的记忆;

他们可能已经悲伤地消失了,或者他们的名字可能已经改变了;

他们要么还在低谷,要么已经浴火重生。

不管怎样,都是老青岛无法忘记的记忆和感受。

编辑上周发表的一篇文章《这些老品牌是老青岛难忘的记忆》一经发布就引起了读者的高度关注。根据网友们的热烈反响,我们为大家收集了一些老品牌、老口味。展示了老青岛心中无法抹去的点点滴滴,以及至今仍为人熟悉的青岛制造。再次看到他们的旧照,一定会勾起你或多或少美好的回忆。随着岁月的流逝,让我们去寻找那些埋藏在记忆深处的老牌情怀……

这些老品牌,是老青岛难忘的回忆(下)!

青岛蛋品厂-冰淇淋、冰砖

青岛蛋厂“冰淇淋”

青岛蛋厂“蛋奶冰砖”

对于很多老青岛人来说,记忆中的冰糕绝对是难忘的。小孩子们都会记得娃娃头、玉兔等口味,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后的冰淇淋品种。计划经济时期,冰淇淋只有三种,普通口味的冰淇淋3分钱一份,花生冰淇淋4分钱一份,冰淇淋(含奶)5分钱一份。后来出了冰块,好像要8毛钱或者10毛钱。有钱,但吃的很少。

青岛四方豆制品厂生产的冰淇淋

20世纪80年代,太平路。地板上的保温瓶当时是专门用来卖冰淇淋的,但现在的孩子们已经看不到这个了。那个时候冰箱还很少见。卖冷饮的,推着一个盒子,里面放了一些冰块,盖上被子保暖,或者带着一个保温瓶。

美猴王冷食-娃娃头、大白兔

青岛美猴王冷食有限公司

孙悟空、白兔等冷鲜更是让人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青岛猴王佛冷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二色、三明治、娃娃头、大白兔等冰淇淋深受大众喜爱。

娃娃头

玉兔冰淇淋

2000年前后,随着和乐雪等冰淇淋品牌直销的冲击,“孙悟空”开始走下坡路。此外,大白兔、娃娃娃娃等曾经的明星冰淇淋也逐渐淡出了青岛人的视线。

小时候,吃完冰淇淋,我连冰棍棒都不会扔掉。我会把冰棍棒留起来,做成六角星或者小扇子。你玩过用冰棍棒做成的六角星当飞镖吗?

青岛虾饼

青岛第二食品厂虾酥糖

青岛糖果冷食厂​​虾酥糖

虾饼和高粱粑粑一样,都是老青岛儿时的美食。虽然叫虾糖,但里面并没有虾。这种糖的形状像大虾,嚼起来酥脆。它有咸味和甜味两种口味。两种味道的混合非常浓郁。 ,吃起来一点也不油腻。

三养方便面

方便面刚流行的时候,先出了三鲜面,后来又出了五鲜版。吃过五珍的人尤其“佩服”。有网友表示还有“六大美味”,但实在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是三养方便面。

三养方便面也是很多老青岛人怀念的味道。我找了好久才找到这张熟悉的照片。记得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那种厚酱包,吃起来真是太好吃了。这与当今方便面品牌眼花缭乱、口味繁多的时代无法比拟。虽然三养方便面已经消失多年,但提起它仍然勾起无数人的美好回忆。

“麦香”牌发面银牌

“麦香”牌面条介绍

以前没有新鲜酵母的时候,家里就用这种发酵方法制作酵母制品。面剂已经用了很久了,这个商标上可爱的小胖子至今还让老青岛怀念。

“双鲸”牌鱼肝油

青岛远洋渔业公司水产品加工厂“双鲸牌”鱼肝油

“双鲸”牌鱼肝油,小时候偶尔喝过。大人说这是高级营养。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她?

青岛罐头食品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罐头食品作为需求量很大的食品风靡全国。它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靓丽风景,也是走亲访友的必备礼品。至今仍勾起人们舌尖上的回忆。

那些年头,罐头食品还是个稀罕东西,一般人都不会买来食用。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们才会精心挑选几罐水果罐头或者午餐肉之类的,一般不会自己吃,而是送给身边的人。亲戚朋友。

1966年10月,茂昌公司改为国有企业,更名为中国食品总公司山东省青岛鸡蛋厂。 1984年4月,青岛鸡蛋厂更名为国营青岛罐头食品厂。其“红菱”牌、“飞轮”牌午餐肉、甜梨等罐头产品荣获省、商务部优质产品称号。

“国防”牌自行车

“国防”牌自行车

国防牌自行车是青岛自行车厂(公私合营青岛自行车厂)生产的自行车类型。分为重型国防牌自行车或普通国防牌自行车。俗称“大国防”、“小国防”。从1952年开始生产,搭载重型国防牌自行车980辆,1967年改为金鹿牌自行车,共生产15年,产量较小。其主要特点是:后轮采用倒轮制动,向后倾斜即可制动;前轮采用杠杆触刹,制动力强劲;另一个主要特点是“三大一吊”(大飞轮、大盘片、大扣链、悬挂弹簧鞍座)。

“青岛”牌120摄像机

青岛牌双镜头反光相机

青岛相机厂曾是青岛轻工、青岛光学仪器发展的骄傲工厂。鼎盛时期,SF-1、SF-2、SF-2A立式双反镜头青岛牌相机畅销全国。其中SF-2A相机在1984年全国同类相机大赛中荣获第一名,为青岛人民和青岛轻工业的发展赢得了巨大荣誉。

万福林糕点

青岛万福林食品厂

“万富林”于1930年由经理王俊臣创办。总店在河南路,分店在四方路。资金3500元,总人数147人,其规模在当时业界是空前的。他们从一开始就专注于京式糕点,非常注重食品卫生和糕点质量。尤其是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好,所以发展很快。 20年来,确实在市场上赢得了声誉。当时,待客、送礼不用“万福临”小吃似乎不够好。

“青石”饼干的前身

1956年,万福林、万春生与青岛丰田饼干厂“公私合营”创办“台东糕点厂”。工厂位于台东区东光路53号。合资后的“台东糕点厂”继续在同行业中树立规模化、高品质的旗帜。 1958年全市品质评比中,台东饼厂的饼干获第一名。各托儿所、幼儿园均点名购买其“钙奶饼干”。

1962年,根据上级安排,台东糕点厂将饼干车间无偿移交给新成立的“青岛食品厂”,由其独家生产。他为岛市名牌企业“青岛食品厂”的诞生和名牌产品“钙奶饼干”的发展做出了牺牲。

东光路53号厂址老照片

20世纪80年代末恢复原名“万富林”后,产品覆盖整个半岛。成为被誉为“生命森林”的糕点界主力军。 1994年6月,根据上级安排,与盛盛林糕点厂、天生食品厂共同组建盛盛林实业发展公司。从此,万福林的产品就消失在大众的视线中,人们也悄然失去了对“万福林”的记忆。

古巷村面馆

20世纪20年代,古巷村饭庄在中山路开业时,其招牌面条、排骨面、卤面享誉稻城。其中以排骨面、熏鱼面、虾面最为著名,分海鲜、肉类、素食三大类。系列,长时间浸泡也不会软化,汤汁鲜美醇厚。面条采用传统方法加工,需经过二十多次醒发、揉面,才能使煮熟的面条光滑、筋道、富有弹性。面条的汤由鸡汤、肉骨汤、红烧汤和配比的调味料熬制而成。香而不腻,清而不淡。吃完后在口中留下余香,久久难以忘怀。

青岛大包

有网友回忆道:“我永远忘不了小时候在中山路青岛饭店吃的大包子,一分钱一两粮票,太好吃了,这样的美味我再也吃不到了”食物。”

青岛前十大小吃中,最受欢迎的就是青岛大宝。当时,午饭前,曲阜路的青岛大宝店就排起了两条长龙。 2000年,青岛大宝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大宝商标由青岛酒店变更为个人。此时,27家连锁店已遍布省外。 2004年,青岛市有大宝连锁店28家,其中市内直营店4家,其余24家加盟店。

由于加盟店质量良莠不齐,不少市民反映青岛大包的质量有所下降。 2004年7月30日,市金融办、市餐饮烹饪协会摘下了青岛大宝的“特色招牌”。此后,大包装销售网点开始大幅萎缩,不少专营店纷纷转行。由于每家分店都亏损,几乎所有商店都关门了。

崂山啤酒

老青岛对崂山啤酒情有独钟,很多人都喜欢它的味道。老挝啤酒当年亏损严重,面临破产。整个工厂每年生产的啤酒不到6000吨,而且质量很差,没有市场。 1985年,工厂领导班子换届,赵丕一上任。一年之内,这个被责令停产整顿的300人小厂又起死回生,产量翻倍,扭亏为盈,在举世闻名的青岛啤酒的眼皮子底下创造了辉煌。 。

曾经辉煌的崂山啤酒现在隶属于青岛啤酒,也就是现在的青岛啤酒五厂。

双星-大宝星运动鞋

1989年,双星建成了年产1000万双的出口鞋厂。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建立了拥有热硫化鞋、冷粘鞋、注塑鞋等先进制鞋工艺系统的综合生产基地,并设计推出了中国第一代高端运动鞋”双星——大宝星(星音译)”。

1990年,双星产品成为第十一届亚运会标志性产品。当时开发的“亚运”系列运动鞋售价偏高,属于试制品。一经推出,需求就超过了供应。济南甚至出现了抢购双星鞋的热潮。关于百货商店柜台的一些事情。今年,双星胶鞋产量首次突破2000万双。设立分公司60家,连锁店遍布全国。 1996年,双星成为中国鞋业第一股。

天府元宵节

过去,天府元宵被称为“元宵王”。成品皮薄馅大。入锅后立即煮熟。香甜可口,吃起来不油腻。位于中山路210号的天府酒楼凭借其特色元宵菜肴的名气和独特的制作工艺,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生意异常红火。

1991年第二届青岛糖球会上,天府元宵横幅十分引人注目。

被评为十大小吃之一的10年间,天府酒楼因种种原因几度转型。首先,它从一家卖小吃的酒店变成了一家西餐厅。因生意不佳,后改为鲁菜馆。自转型之初,天府元宵也为了迎合新店的需求而停产。虽然后来也有过重新开始的尝试,但随着天府酒楼几经易主,经营状况每况愈下。终于,1998年元宵节,最后一斤元宵卖完后,天府元宵就消失了。

由于重组,天府元宵已经找不到了。天府酒家的品牌虽然还在,但现在主要是酒店业务。由于原来的员工年纪大了,制作元宵的手艺无人继承,非常令人失望。遗憾。

青岛馄饨王

说起青岛馄饨产业的鼻祖,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馄饨王。甚至可以说,当年馄饨王的获奖,引领了青岛此后二十年的快餐潮流。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馄饨王迎来了最繁荣的发展阶段。其门店分布在市南、市北、李沧、即墨等地,加盟或投资的分店已有十几家。但由于种种原因和管理不善,业务体系崩溃并逐渐倒闭。

长城饭店

长城饭店位于胶州路60号。创始人是一群20名个体商贩,他们在20世纪40年代在街头开设商店,出售自己的面食产品。 1958年合作期间,用自筹资金或家具、物品创办了胶州路合作酒家。主要销售大众面食和餐食。它价格低廉,制作精良,深受人们的喜爱。 1988年,公司更名为长城饭店。

中国著名小吃——长城海鲜饺子

20世纪90年代初,长城饭店加入中国西安饺子宴企业集团,成为山东省唯一的企业会员。饺子宴是在中国传统饺子的基础上精心研制的百种饺子、百种口味、百种饺子系列饺子。该店引进西安饺子宴,结合青岛群众的饮食习惯,结合青岛滨海旅游城市的特色,推出了一系列海鲜饺子。由于质量严格、服务优良、对外开放,1996年青岛首届地方风味特色小吃评选中,“长城”“海鲜饺子”荣获十大特产之一。

长城饭店李村路店

长城海鲜饺子的消失是因为长城饭店拆迁,找不到好位置。首次在东西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建设中,拆除市医院对面的长城饭店,搬迁至李村路;东西高速二期工程期间,李村路店没能保住。与此同时,在台东开设了分店,但不久就关闭了。

瑞芬茶馆

四方路瑞芬茶馆

瑞芬茶馆、大鹿茶馆、全香茶馆、福盛德茶馆在解放前垄断了岛城茶叶市场,被称为当时的“四大茶馆”。瑞芬茶庄以历史最悠久、茶叶品种最多、声誉最高而闻名。如今,全香茶馆因解放后公私合营早已消失,台东长兴路的老大陆茶馆也于去年被拆除。它昔日的辉煌或许只存在于史料和老青岛的记忆中。

欧式茶馆

大陆茶馆开业于1941年,是我市著名的老字号茶馆。解放前夕,瑞芬茶馆、全香茶馆、富盛德茶馆并称为四大茶馆,一度几乎成为稻城茶店的代名词。

2017年7月,原名长兴路9号大陆茶馆被拆除。随着台东商圈的转型,大部分老字号都消失了。台东商圈聚集的聚福大厦、新华大厦、市场大厦、小红楼、大陆茶馆曾经的盛景,已成为历史记忆。

小红楼牛肉汤包

小红楼连锁店开业

青岛小红楼餐饮中心前身为青岛新兴宾馆,始建于1962年9月,位于原台东区昆明路15号。新兴酒楼的灌汤包具有皮薄、口感嚼劲的特点,热吃时成丸,汤多,久食鲜美不腻,深受人们喜爱。

1996年11月22日,为了发挥小红楼牛肉汤包的独特功效,该店更名为青岛小红楼餐饮中心。现中心主要经营特色小吃,兼营其他面食、酒菜等。在经营牛肉汤包的基础上,1998年又探索经营小红楼灶包。牛肉汤包被市、省、国家评选为“青岛特色小吃”、“山东名小吃”、“中华名菜”。小红楼灶包还曾入选“青岛特色小吃”、“青岛十佳”。农村民间小吃”等

环球文体用品店

全球的

“一、二、一,我到街上去,买了书包和铅笔,学校考试考了第一名……”说起“接力”,也许很多年轻人不知道它在哪里,虽然“接里​​”与“接里”多年来争议不断,但在很多老青岛居民的心目中,当年的“上街巷”其实就是一条简陋的中山路。儿歌里提到的去街上买书包和铅笔的地方,就是影响了几代人的中山路老环球大厦!

生命森林糕点

说起“生命森林”,青岛人一定非常熟悉。它承载了几代人的品味,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曾经中秋节买一盒生命森林月饼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手栗林已在全市开设了十几家门店,成为当时青岛糕点界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

海洋烤鱼片

大洋烤鱼片,很多老青岛人儿时的美味回忆。当时基本上都是批量销售。小袋装的大洋烤鱼片一开始好像是四袋一块钱。它们确实是用纯鱼制成的,没有任何添加剂。淀粉少许,非常美味。

青岛海带丝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偶尔会想起我们小时候吃的那种小袋装的海带丝。边长约6厘米的透明袋子里有大海的味道吗?打开一小袋海带丝,喝了一口。一颗颗拿出来,放进嘴里,慢慢尝,慢慢尝,慢慢啜饮,那是儿时的味道……

宝塔糖

青岛市手工业管理局食品厂“九一”宝塔糖(儿童驱虫药)

宝塔糖其实是很多人小时候吃的一种抗虫药。它是从菊科植物蛔虫蒿中提取的。为了让孩子吃得开心,加糖,做成宝塔形状。小时候,如果我肚子里有蛔虫,爸爸妈妈就会给它们买点糖。虽然是一种药,但黄色甜甜的糖果却是孩子们唯一不抗拒的药。以前生活条件没有现在好,孩子们没有多少零食吃。因此,宝塔糖就成为了很多孩子心目中的特色零食。

青岛的老品牌、老物件、老味道,你还记得多少?可能有读者会说,文中提到的老牌子还是少了很多。其实还有一些还在收集整理中,未来会逐步发布。请继续关注。

随着岁月的流逝,让我们去寻找那些埋藏在记忆深处的老品牌情怀。他们一度成为岛城的象征,书写了一系列历史商业传奇。无论他们仍在续写辉煌,还是早已消失,他们永远是青岛不可磨灭的城市记忆……

本套图文由青岛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市记忆头条号独家整理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娱乐之家人才站上看到的!
发布者所在地区(仅供参考),IP:60.247.148.23
三个小贴士:求职如何简单的识别信息的真假[?]
本信息来源于娱乐之家人才站 www.ylzjrcz.com
1、打电话/QQ咨询时,应第一时间询问清楚具体的情况。例如:询问具体的场所名字/具体地址/等等常规的信息问题。
2、询问得到的信息,可发给各大QQ群/朋友进行询问,以及多方面/多网站/多渠道进行参考求证,综合各方面考察清楚。
3、内容只供参考,一切三思而后行。如发现此信息涉及虚假,违规等内容问题,请第一时间向本站进行举报! 本文来自:娱乐之家人才站(夜场首选平台)
友情提醒:友情提醒 :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娱乐之家资讯网www.ylzjrcz.com
特别提示:求职请提高警惕,谨防网络诈骗

帮助中心

用户名:   注册
密  码:
娱乐之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招聘

这些老品牌,都是老青岛难忘的回忆! (第二部分)

发布时间:2024-10-26 12:04:36
  • 联系人:
  • 电话:

这些老品牌,都是老青岛难忘的回忆! (第二部分)

他们是令人难忘的老品牌、老味道

它们是陪伴我们几代人的记忆;

他们可能已经悲伤地消失了,或者他们的名字可能已经改变了;

他们要么还在低谷,要么已经浴火重生。

不管怎样,都是老青岛无法忘记的记忆和感受。

编辑上周发表的一篇文章《这些老品牌是老青岛难忘的记忆》一经发布就引起了读者的高度关注。根据网友们的热烈反响,我们为大家收集了一些老品牌、老口味。展示了老青岛心中无法抹去的点点滴滴,以及至今仍为人熟悉的青岛制造。再次看到他们的旧照,一定会勾起你或多或少美好的回忆。随着岁月的流逝,让我们去寻找那些埋藏在记忆深处的老牌情怀……

这些老品牌,是老青岛难忘的回忆(下)!

青岛蛋品厂-冰淇淋、冰砖

青岛蛋厂“冰淇淋”

青岛蛋厂“蛋奶冰砖”

对于很多老青岛人来说,记忆中的冰糕绝对是难忘的。小孩子们都会记得娃娃头、玉兔等口味,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后的冰淇淋品种。计划经济时期,冰淇淋只有三种,普通口味的冰淇淋3分钱一份,花生冰淇淋4分钱一份,冰淇淋(含奶)5分钱一份。后来出了冰块,好像要8毛钱或者10毛钱。有钱,但吃的很少。

青岛四方豆制品厂生产的冰淇淋

20世纪80年代,太平路。地板上的保温瓶当时是专门用来卖冰淇淋的,但现在的孩子们已经看不到这个了。那个时候冰箱还很少见。卖冷饮的,推着一个盒子,里面放了一些冰块,盖上被子保暖,或者带着一个保温瓶。

美猴王冷食-娃娃头、大白兔

青岛美猴王冷食有限公司

孙悟空、白兔等冷鲜更是让人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青岛猴王佛冷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二色、三明治、娃娃头、大白兔等冰淇淋深受大众喜爱。

娃娃头

玉兔冰淇淋

2000年前后,随着和乐雪等冰淇淋品牌直销的冲击,“孙悟空”开始走下坡路。此外,大白兔、娃娃娃娃等曾经的明星冰淇淋也逐渐淡出了青岛人的视线。

小时候,吃完冰淇淋,我连冰棍棒都不会扔掉。我会把冰棍棒留起来,做成六角星或者小扇子。你玩过用冰棍棒做成的六角星当飞镖吗?

青岛虾饼

青岛第二食品厂虾酥糖

青岛糖果冷食厂​​虾酥糖

虾饼和高粱粑粑一样,都是老青岛儿时的美食。虽然叫虾糖,但里面并没有虾。这种糖的形状像大虾,嚼起来酥脆。它有咸味和甜味两种口味。两种味道的混合非常浓郁。 ,吃起来一点也不油腻。

三养方便面

方便面刚流行的时候,先出了三鲜面,后来又出了五鲜版。吃过五珍的人尤其“佩服”。有网友表示还有“六大美味”,但实在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是三养方便面。

三养方便面也是很多老青岛人怀念的味道。我找了好久才找到这张熟悉的照片。记得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那种厚酱包,吃起来真是太好吃了。这与当今方便面品牌眼花缭乱、口味繁多的时代无法比拟。虽然三养方便面已经消失多年,但提起它仍然勾起无数人的美好回忆。

“麦香”牌发面银牌

“麦香”牌面条介绍

以前没有新鲜酵母的时候,家里就用这种发酵方法制作酵母制品。面剂已经用了很久了,这个商标上可爱的小胖子至今还让老青岛怀念。

“双鲸”牌鱼肝油

青岛远洋渔业公司水产品加工厂“双鲸牌”鱼肝油

“双鲸”牌鱼肝油,小时候偶尔喝过。大人说这是高级营养。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她?

青岛罐头食品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罐头食品作为需求量很大的食品风靡全国。它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靓丽风景,也是走亲访友的必备礼品。至今仍勾起人们舌尖上的回忆。

那些年头,罐头食品还是个稀罕东西,一般人都不会买来食用。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们才会精心挑选几罐水果罐头或者午餐肉之类的,一般不会自己吃,而是送给身边的人。亲戚朋友。

1966年10月,茂昌公司改为国有企业,更名为中国食品总公司山东省青岛鸡蛋厂。 1984年4月,青岛鸡蛋厂更名为国营青岛罐头食品厂。其“红菱”牌、“飞轮”牌午餐肉、甜梨等罐头产品荣获省、商务部优质产品称号。

“国防”牌自行车

“国防”牌自行车

国防牌自行车是青岛自行车厂(公私合营青岛自行车厂)生产的自行车类型。分为重型国防牌自行车或普通国防牌自行车。俗称“大国防”、“小国防”。从1952年开始生产,搭载重型国防牌自行车980辆,1967年改为金鹿牌自行车,共生产15年,产量较小。其主要特点是:后轮采用倒轮制动,向后倾斜即可制动;前轮采用杠杆触刹,制动力强劲;另一个主要特点是“三大一吊”(大飞轮、大盘片、大扣链、悬挂弹簧鞍座)。

“青岛”牌120摄像机

青岛牌双镜头反光相机

青岛相机厂曾是青岛轻工、青岛光学仪器发展的骄傲工厂。鼎盛时期,SF-1、SF-2、SF-2A立式双反镜头青岛牌相机畅销全国。其中SF-2A相机在1984年全国同类相机大赛中荣获第一名,为青岛人民和青岛轻工业的发展赢得了巨大荣誉。

万福林糕点

青岛万福林食品厂

“万富林”于1930年由经理王俊臣创办。总店在河南路,分店在四方路。资金3500元,总人数147人,其规模在当时业界是空前的。他们从一开始就专注于京式糕点,非常注重食品卫生和糕点质量。尤其是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好,所以发展很快。 20年来,确实在市场上赢得了声誉。当时,待客、送礼不用“万福临”小吃似乎不够好。

“青石”饼干的前身

1956年,万福林、万春生与青岛丰田饼干厂“公私合营”创办“台东糕点厂”。工厂位于台东区东光路53号。合资后的“台东糕点厂”继续在同行业中树立规模化、高品质的旗帜。 1958年全市品质评比中,台东饼厂的饼干获第一名。各托儿所、幼儿园均点名购买其“钙奶饼干”。

1962年,根据上级安排,台东糕点厂将饼干车间无偿移交给新成立的“青岛食品厂”,由其独家生产。他为岛市名牌企业“青岛食品厂”的诞生和名牌产品“钙奶饼干”的发展做出了牺牲。

东光路53号厂址老照片

20世纪80年代末恢复原名“万富林”后,产品覆盖整个半岛。成为被誉为“生命森林”的糕点界主力军。 1994年6月,根据上级安排,与盛盛林糕点厂、天生食品厂共同组建盛盛林实业发展公司。从此,万福林的产品就消失在大众的视线中,人们也悄然失去了对“万福林”的记忆。

古巷村面馆

20世纪20年代,古巷村饭庄在中山路开业时,其招牌面条、排骨面、卤面享誉稻城。其中以排骨面、熏鱼面、虾面最为著名,分海鲜、肉类、素食三大类。系列,长时间浸泡也不会软化,汤汁鲜美醇厚。面条采用传统方法加工,需经过二十多次醒发、揉面,才能使煮熟的面条光滑、筋道、富有弹性。面条的汤由鸡汤、肉骨汤、红烧汤和配比的调味料熬制而成。香而不腻,清而不淡。吃完后在口中留下余香,久久难以忘怀。

青岛大包

有网友回忆道:“我永远忘不了小时候在中山路青岛饭店吃的大包子,一分钱一两粮票,太好吃了,这样的美味我再也吃不到了”食物。”

青岛前十大小吃中,最受欢迎的就是青岛大宝。当时,午饭前,曲阜路的青岛大宝店就排起了两条长龙。 2000年,青岛大宝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大宝商标由青岛酒店变更为个人。此时,27家连锁店已遍布省外。 2004年,青岛市有大宝连锁店28家,其中市内直营店4家,其余24家加盟店。

由于加盟店质量良莠不齐,不少市民反映青岛大包的质量有所下降。 2004年7月30日,市金融办、市餐饮烹饪协会摘下了青岛大宝的“特色招牌”。此后,大包装销售网点开始大幅萎缩,不少专营店纷纷转行。由于每家分店都亏损,几乎所有商店都关门了。

崂山啤酒

老青岛对崂山啤酒情有独钟,很多人都喜欢它的味道。老挝啤酒当年亏损严重,面临破产。整个工厂每年生产的啤酒不到6000吨,而且质量很差,没有市场。 1985年,工厂领导班子换届,赵丕一上任。一年之内,这个被责令停产整顿的300人小厂又起死回生,产量翻倍,扭亏为盈,在举世闻名的青岛啤酒的眼皮子底下创造了辉煌。 。

曾经辉煌的崂山啤酒现在隶属于青岛啤酒,也就是现在的青岛啤酒五厂。

双星-大宝星运动鞋

1989年,双星建成了年产1000万双的出口鞋厂。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建立了拥有热硫化鞋、冷粘鞋、注塑鞋等先进制鞋工艺系统的综合生产基地,并设计推出了中国第一代高端运动鞋”双星——大宝星(星音译)”。

1990年,双星产品成为第十一届亚运会标志性产品。当时开发的“亚运”系列运动鞋售价偏高,属于试制品。一经推出,需求就超过了供应。济南甚至出现了抢购双星鞋的热潮。关于百货商店柜台的一些事情。今年,双星胶鞋产量首次突破2000万双。设立分公司60家,连锁店遍布全国。 1996年,双星成为中国鞋业第一股。

天府元宵节

过去,天府元宵被称为“元宵王”。成品皮薄馅大。入锅后立即煮熟。香甜可口,吃起来不油腻。位于中山路210号的天府酒楼凭借其特色元宵菜肴的名气和独特的制作工艺,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生意异常红火。

1991年第二届青岛糖球会上,天府元宵横幅十分引人注目。

被评为十大小吃之一的10年间,天府酒楼因种种原因几度转型。首先,它从一家卖小吃的酒店变成了一家西餐厅。因生意不佳,后改为鲁菜馆。自转型之初,天府元宵也为了迎合新店的需求而停产。虽然后来也有过重新开始的尝试,但随着天府酒楼几经易主,经营状况每况愈下。终于,1998年元宵节,最后一斤元宵卖完后,天府元宵就消失了。

由于重组,天府元宵已经找不到了。天府酒家的品牌虽然还在,但现在主要是酒店业务。由于原来的员工年纪大了,制作元宵的手艺无人继承,非常令人失望。遗憾。

青岛馄饨王

说起青岛馄饨产业的鼻祖,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馄饨王。甚至可以说,当年馄饨王的获奖,引领了青岛此后二十年的快餐潮流。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馄饨王迎来了最繁荣的发展阶段。其门店分布在市南、市北、李沧、即墨等地,加盟或投资的分店已有十几家。但由于种种原因和管理不善,业务体系崩溃并逐渐倒闭。

长城饭店

长城饭店位于胶州路60号。创始人是一群20名个体商贩,他们在20世纪40年代在街头开设商店,出售自己的面食产品。 1958年合作期间,用自筹资金或家具、物品创办了胶州路合作酒家。主要销售大众面食和餐食。它价格低廉,制作精良,深受人们的喜爱。 1988年,公司更名为长城饭店。

中国著名小吃——长城海鲜饺子

20世纪90年代初,长城饭店加入中国西安饺子宴企业集团,成为山东省唯一的企业会员。饺子宴是在中国传统饺子的基础上精心研制的百种饺子、百种口味、百种饺子系列饺子。该店引进西安饺子宴,结合青岛群众的饮食习惯,结合青岛滨海旅游城市的特色,推出了一系列海鲜饺子。由于质量严格、服务优良、对外开放,1996年青岛首届地方风味特色小吃评选中,“长城”“海鲜饺子”荣获十大特产之一。

长城饭店李村路店

长城海鲜饺子的消失是因为长城饭店拆迁,找不到好位置。首次在东西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建设中,拆除市医院对面的长城饭店,搬迁至李村路;东西高速二期工程期间,李村路店没能保住。与此同时,在台东开设了分店,但不久就关闭了。

瑞芬茶馆

四方路瑞芬茶馆

瑞芬茶馆、大鹿茶馆、全香茶馆、福盛德茶馆在解放前垄断了岛城茶叶市场,被称为当时的“四大茶馆”。瑞芬茶庄以历史最悠久、茶叶品种最多、声誉最高而闻名。如今,全香茶馆因解放后公私合营早已消失,台东长兴路的老大陆茶馆也于去年被拆除。它昔日的辉煌或许只存在于史料和老青岛的记忆中。

欧式茶馆

大陆茶馆开业于1941年,是我市著名的老字号茶馆。解放前夕,瑞芬茶馆、全香茶馆、富盛德茶馆并称为四大茶馆,一度几乎成为稻城茶店的代名词。

2017年7月,原名长兴路9号大陆茶馆被拆除。随着台东商圈的转型,大部分老字号都消失了。台东商圈聚集的聚福大厦、新华大厦、市场大厦、小红楼、大陆茶馆曾经的盛景,已成为历史记忆。

小红楼牛肉汤包

小红楼连锁店开业

青岛小红楼餐饮中心前身为青岛新兴宾馆,始建于1962年9月,位于原台东区昆明路15号。新兴酒楼的灌汤包具有皮薄、口感嚼劲的特点,热吃时成丸,汤多,久食鲜美不腻,深受人们喜爱。

1996年11月22日,为了发挥小红楼牛肉汤包的独特功效,该店更名为青岛小红楼餐饮中心。现中心主要经营特色小吃,兼营其他面食、酒菜等。在经营牛肉汤包的基础上,1998年又探索经营小红楼灶包。牛肉汤包被市、省、国家评选为“青岛特色小吃”、“山东名小吃”、“中华名菜”。小红楼灶包还曾入选“青岛特色小吃”、“青岛十佳”。农村民间小吃”等

环球文体用品店

全球的

“一、二、一,我到街上去,买了书包和铅笔,学校考试考了第一名……”说起“接力”,也许很多年轻人不知道它在哪里,虽然“接里​​”与“接里”多年来争议不断,但在很多老青岛居民的心目中,当年的“上街巷”其实就是一条简陋的中山路。儿歌里提到的去街上买书包和铅笔的地方,就是影响了几代人的中山路老环球大厦!

生命森林糕点

说起“生命森林”,青岛人一定非常熟悉。它承载了几代人的品味,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曾经中秋节买一盒生命森林月饼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手栗林已在全市开设了十几家门店,成为当时青岛糕点界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

海洋烤鱼片

大洋烤鱼片,很多老青岛人儿时的美味回忆。当时基本上都是批量销售。小袋装的大洋烤鱼片一开始好像是四袋一块钱。它们确实是用纯鱼制成的,没有任何添加剂。淀粉少许,非常美味。

青岛海带丝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偶尔会想起我们小时候吃的那种小袋装的海带丝。边长约6厘米的透明袋子里有大海的味道吗?打开一小袋海带丝,喝了一口。一颗颗拿出来,放进嘴里,慢慢尝,慢慢尝,慢慢啜饮,那是儿时的味道……

宝塔糖

青岛市手工业管理局食品厂“九一”宝塔糖(儿童驱虫药)

宝塔糖其实是很多人小时候吃的一种抗虫药。它是从菊科植物蛔虫蒿中提取的。为了让孩子吃得开心,加糖,做成宝塔形状。小时候,如果我肚子里有蛔虫,爸爸妈妈就会给它们买点糖。虽然是一种药,但黄色甜甜的糖果却是孩子们唯一不抗拒的药。以前生活条件没有现在好,孩子们没有多少零食吃。因此,宝塔糖就成为了很多孩子心目中的特色零食。

青岛的老品牌、老物件、老味道,你还记得多少?可能有读者会说,文中提到的老牌子还是少了很多。其实还有一些还在收集整理中,未来会逐步发布。请继续关注。

随着岁月的流逝,让我们去寻找那些埋藏在记忆深处的老品牌情怀。他们一度成为岛城的象征,书写了一系列历史商业传奇。无论他们仍在续写辉煌,还是早已消失,他们永远是青岛不可磨灭的城市记忆……

本套图文由青岛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市记忆头条号独家整理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推荐阅读

更多

发现更多资讯 >>

友情链接:

娱乐之家资讯网

COPYRIGHT © 2021 娱乐之家资讯网 版权所有

有什么问题加客服微信咨询:zx81024163

浙ICP备202102867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1912号